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

馬士英也真蒙了,敢情自己一番好意,全被當成了驢肝肺?

自己都快六十歲的人了,有白髮不是最正常不過了嗎?

怎麼就成了心思太重的緣故了?

馬士英真急了,他跳着腳道:“王爺切不可率性而爲,這支水師不能放過……另外,與鄭成功也絕不能開戰,一旦開戰,新城就全亂了,土地房產價格暴跌,杭州、松江兩個港口的商人也不再進來……還請王爺三思啊。”

吳爭徹底聽懂了,看着跳着腳的馬士英好氣又好笑,“你和張國維他們,都這麼想?”

“是。”

吳爭長吁了口氣,扭頭看着船頭被激起的浪花,悠悠道:“你錯了……你們都錯了。”

馬士英驚訝地看着吳爭的背影,愣了一會兒。

長吸了口氣,然後踮着腳上前,在吳爭背後小心翼翼地問道:“還請王爺賜教,我等何處錯了?”

吳爭沒有回頭,輕嘆道:“任何一個既得利益階層,都有頑強的生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就算一切如你們猜度的一樣,事情也不會變得如你們想的那樣糟,何況……。”

“何況什麼?”

吳爭回頭看着馬士英的眼睛,道:“何況事情本就不是你們想得那樣……你們,杞人憂天了!”

說完,吳爭顧自回艙了。

wωω●тt kǎn●¢Ο

馬士英在船頭愣了,看着吳爭的背影,趕緊撩起官服的襟擺,追了上去,口中直嚷着,“王爺噯——您話可不能只講一半啊。”

……。

不是王一林運氣好,而是連鄭彩都活着,被吳淞水師救了。

吳淞水師僅距離戰場二十多裡。

也真不能怪鄭家水師那些狼心狗肺的,連鄭彩落水都不救,真要停船救鄭彩,那鐵定是逃不了了,之前以十多艘中型船做擋箭牌,才脫離吳淞水師射程的努力就白費了。

這場海戰確實刷新了雙方所有水師將士的雙眼,射程決定勝敗!

這是一場海戰觀念的刷新,此戰之後,不管是吳爭,還是鄭成功,將水師火炮的射程,設定爲換裝的首要任務,而不是象以前一樣以火炮數量爲上。

對海戰裝備的重要性認知爲,速度、射程、口徑,火炮數量反而放在了最後。

這不得不說,是場觀念上的革命。

吳爭率舟山水師至七星島水域與張名振會師時,也確實被海上的一片狼籍驚到了。

無論是吳爭本尊,還是吳崢,根本不具備對海戰的切身認識。

吳爭一直在模仿。

向英格蘭、佛郎機(葡萄牙)、拂郎察(法國)購買火炮、戰艦及鑄造設備,派人前往西歐學習鑄造技術。

之後人員學成歸來,購買的戰艦組建了吳淞艦隊,兩大船塢開始仿造大型戰船並進行改良,以適合近海和內河(長江)作戰。

這一系列的舉動,都在播下種子。

吳爭自認,自己學識有限,恐怕已經達不到了,但大漢族有無數的能工巧匠,他們能在學習中超越,自己需要的,就是爲他們提供這個溫牀。

譬如軍校師生和參加實戰的將領,共同撰寫的“步兵操典”,就是結出的果實。

再譬如,這場海戰中,王一林水師撤退時的果斷和阻擊時的決絕,都可圈可點。

沒有人真正打過象如此規模的海戰,大明朝近三百年,從未有過,與倭國在白江口一戰,那充其量只是一場坐船的步兵之戰,根本與海戰理念無關。

用的武器依舊是弓弩、拍杆和投石器,了不起的在大船上安放了幾架佛朗機炮。

所以,吳爭對海戰戰場的景象是震撼的。

這與陸地戰場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因爲海戰沒有逃兵,只有逃將。

水師真正體現出了同生共死這四個字,戰船沉了,沒有人可以獨活。

可看見王一林時,吳爭是憤怒的。

這廝是真壞了自己的好事。

吳爭之所以繞過大將軍府,要執意部署這次行動。

不僅僅是因爲鄭成功挖了吳爭的牆角。

也不是吳爭睚眥必報。

事實上,當一個勢力壯大時,必然會無意識的對邊上勢力造成威脅。

正如後世我國要和平崛起,但周邊國家都會感覺到一種威脅。

吳爭勢力的壯大對鄭成功有威脅,鄭成功勢力壯大,更會對吳爭有威脅,這無法規避。

所以,不管對錯、善惡,吳爭都得防患於未然,給鄭成功一個“教訓”。

這是震懾,也是態度。

因爲吳爭無法承受,在北伐時,背後捅來的刀。

就算在反清復明一面旗幟下,也無法杜絕“友軍”捅自己的後背。

這一點,出自吳爭對歷史中鄭成功人心的判斷。

在吳爭心裡,鄭成功不是一個可以相互依託的戰友,充其量,只是個“豬隊友”。

既然清楚這一點,就有了這次戰術行動。

是戰術,不是戰略。

也就是說,吳爭並沒有南下的念頭,這,與馬士英等人揣摩的截然不同。

但馬士英有一句話說對了,如今的大將軍府及轄下子民,需要一個短期的戰略目標。

否則,人是會懈怠的,就如鋼刀不時時打磨,會生鏽。

如果福建沒有清軍,吳爭與鄭成功之間陸路相通,吳爭或許會選擇南下,無論是合併還是吞併,先統一南邊,形成一個穩固的後方再說。

但福建、兩廣清軍是無法繞過的坎。

當然,眼下北伐軍的實力已經可以與福建、兩廣清軍正面對決,但一旦動了,背面清廷是不會眼睜睜看着福建、兩廣清軍被北伐軍消滅的。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吳爭只能另想他轍。

從古至今,江南都不是個龍興之地。

因爲無地形險要、無戰略縱深,一旦舉事,三面皆敵,剩下一面是茫茫大海。

吳爭的故土執念,讓他無從選擇西南或者西北,而且,吳爭不認爲,自己可以在客場與鄭成功爭奪東南。

既然選了江南,那就堅定地走下去,至少到目前爲止,大將軍府的勢力可以傲視西、南半壁。

但王一林和張名振的擅自行動,破壞了吳爭之前的計劃和部署。

吳爭能不生氣嗎?

怕是掄開膀子,大嘴巴抽過去的心都有了。

可吳爭還有很講理的,因爲,他視張名振、王一林二人,爲自己人。

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
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二百七十二章 吳小妹竟是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