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

馬士英聽了,看向吳爭,見吳爭一臉平靜,並非有意羞辱於他,所以並未象之前那般憤怒,而是平靜地答道:“這一年時間,士英輾轉浙江境內山野鄉村,聽過更難聽的,若靖海候願聽,士英可以一一爲複述,以博候爺一樂。”

吳爭呵呵一笑,卻全無笑意,搖搖手道:“不必了,吳某沒興趣聽。”

馬士英突然道:“候爺想聽什麼,只要士英知道,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看着馬士英挺上路,吳爭滿意地點點頭道:“你是弘光朝首輔,定是知道弘光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妨講來聽聽。”

馬士英微愕,他沒有料到吳爭想知道的是這些,難道不應該問些更重要的事嗎?譬如他這兩年的行蹤等等。

“候爺想聽,士英那就講了,只是請候爺稍待,讓士英先想想從哪說起。”

吳爭點點頭道:“不忙,慢慢想,慢慢講就是。”

馬士英沉思了沒多久,擡頭道:“其實我說這結果從擁立福王之時就已經埋下,候爺信嗎?”

吳爭“唔”了一聲,不置可否道:“繼續講。”

“先帝崩,南京議立新君。我提議擁立福王……候爺明鑑,按皇室血統親疏、長嫡和倫序綱常,福王朱由崧是當然的不二人選。”

吳爭再“唔”了一聲道:“繼續講。”

“可錢謙益爲首的東林黨人執意要擁立潞王朱常淓,說是不立長嫡,要立賢了。可衆所周知,福王的父親老福王,要比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兩藩都居長,而福王又是其長子,和崇禎帝是同一輩,乃是崇禎的親堂兄,所以無論是論長幼還是依嘉靖帝繼位的兄終弟及先例,福王繼位都顯然優於惠、桂二王。至於潞王朱常淓,不但血緣隔了一層,連輩分也要大崇禎帝一輩,怎麼看都不太可能輪得到他。”

“想必候爺也聽聞過在嘉靖朝的大禮議和萬曆朝的爭國本事件,東林黨人孜孜以爭的就是血統親疏和長嫡,所謂的倫序綱常,按照他們的那套理論,福王朱由崧是當然的不二人選。可到了擁立福王時,東林黨人就閉口不講之前他們那套被奉爲萬世法的倫序綱常了,卻開始講起立賢來了。”

“其實究其深意,無非是因爲憂慮福王立,或追怨妖書、挺擊、移宮等案。而潞王立,則無這般後患。物議紛紛之下,史閣部約我見面秘談,商議擁立之事,他聲言擁潞乃起兵端之事,也贊成我擁立福王的建議,但又建議,爲了朝廷一心,選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不立福王也不立潞王,而改立桂王。”

“東林黨人聞聽之後,果然不再反對,他們只要不是福王繼位,無論選誰都是不會有意見的,所以他們一接到史閣部的方案,禮部就馬上準備了各種儀仗,打算出發去廣西接桂王到南京繼位。”

說到此處,馬士英有些得意地一笑,“可他們卻忘記了我是誰?我用的不過就是緩兵之計,暗中我便聯絡韓贊周、劉孔昭及四鎮總兵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劉澤清等,率五萬大軍去鳳陽擁嫡,之後擁福王直奔儀真,那時,史閣部只能接受即成事實,於是在那裡捎上史閣部後往南京而去,而我則率大軍駐紮下來,以作震懾南京之意。”

吳爭心中暗暗讚歎,馬士英這一手確實高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關鍵是利用了史可法瞞過了東林黨人。

不過吳爭也惋惜,史閣部一代人傑,只是心性卻不及馬士英果斷,太過優柔寡斷了些。

其實擁立之爭,如馬士英所說,史可法是很清楚是非曲直的。

不管照何處定人選,福王都該是首選,可他卻爲顧及東林黨人,生生炮製了一個擁“桂”方案,以圖兩不得罪。

可這擁“桂”方案很是荒唐,一不合倫序綱常,放着崇禎帝的親堂兄弟不立,卻去立崇禎帝的叔叔,雖然都是萬曆皇帝所出,但這樣做置天啓、崇禎二帝於何地?置福王於何地?驅之亦或殺之焉?因此其本質和“擁潞”並無太大的區別。

二是極度缺乏操作性,比之“擁潞”都不如。潞王朱常淓好歹和福王一樣,都近在淮安,幾天就可以到南京。而桂王卻遠在數千裡之外的廣西,一個來回幾個月總是要的,到時候只怕這位桂王還沒到南京,大順軍或清軍早已兵臨城下了。

在這件事中,從史可法的見識和政治手段上看,是極不相稱的,他意識到了事情的本質,但優柔寡斷顧慮重重,並無一個卓越政治家的決斷和魄力,不敢快刀斬亂麻安定局勢,以至後來不得不出京避禍,空自喪失重整朝廷的大好時機;在確立國君的問題上,一遇阻力和反對,並無仗義執言之勇氣,只求不得罪各方勢力。這比之他老師左光斗,還是有些許差距的。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這種擁立之事發生,這種事就講個果斷,立就立,不立就不立。

哪有什麼折中之法可言?

甚至於這比吳爭廢黜魯王監國,擁立長平公主監國更荒唐。

因爲吳爭擁立的只是監國,雖說也是君,可畢竟前面是加了個“也”字的。

監國對臣來說是君,可對於皇帝來說,依舊是臣。

以臣廢黜臣,說到底不算謀逆,這也是錢肅樂這般剛正之臣最後不反對吳爭行此“逆”的關鍵原因所在。

可史可法這般擁立的是皇帝,皇帝居然由他們這幾方權臣來選擇,這太過荒唐了些。

雖說世事本質也就是如此,但有些事可做不可說。

特別是史可法當時是南明最具實力的權臣,這個時候果斷指定一人,也就能免了擁立之爭,或許那場黨爭不會這麼快暴發。

這時馬士英繼續道:“這次的擁立確實是我勝了,但我也知道,這事沒有那麼快完,福王登基不過是黨爭的開始。而這其中最危險的不是黨爭,而是福王,弘光帝本身。”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八百七十五章 敗,就是殺人最好的理由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