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

收回原本把方國安、王之仁竊取的賦稅權,就成了新一屆朝廷首要之事。

有錢,腰桿子硬,這一點無論哪朝哪代都一樣。

“諸公放心,興國公答應了,只要朝廷提供每年十萬石糧、十萬兩軍餉給定海軍,除了定海,其餘四縣的賦稅還給朝廷。”

衆人聞聽長吁了一口氣,王之仁的妥協,這給紹興府諸小藩起了個好頭,再往下就容易多了。

張國維欣慰地點頭道:“吳爭,此事你功不可沒,按禮該爲你晉一級爵的,只是……你知道監國殿下……呃,不過你放心,朝廷裡我等都替你記着。”

吳爭笑着搖搖頭道:“這事到此作罷吧,其實就算晉公封王,也不過是在區區紹興府,中原大片土地上的臣民,誰知道我吳爭?但有一點,方國安部降軍,被你們劃拉走了六成,如今興國公又劃拉走了一半,如今到我手裡也就六、七千人,加上杭州、嘉興兩府軍隊,我手下已有近七萬人,這些人的餉糧,諸公總得給我一個說法吧?”

張國維等人立馬面就耷拉下來了,“吳爭,朝廷有多少家底你是知道的,七萬人的餉銀,恐怕是真負擔不起。”

錢肅樂冷冷道:“臨安伯,不要以爲我等都耳聾,你在杭州府搜刮了多少錢財,恐怕已經不是秘密。況且,此次方國安叛亂,其麾下大軍首先歸降的是你,方國安這一年多積餘的錢財至少得有十萬兩以上吧?還有方國安從杭州府撤回時,二十船的錢財都落入你的口袋了吧?綜上所述,你從方國安一處所得,恐怕也在百萬之數。況且你還攬着杭州、嘉興兩府財稅,你還好意思開口向朝廷要錢?”

吳爭的臉“唰”地落了下來,“錢大人,話得分開兩說,方國安處所得錢財,那叫敵資、叫繳獲,與朝廷何干?說到杭州府,吳爭可有取尋常百姓一文?所得銀兩全是之前投靠韃子之不義富商拿錢贖罪所得,與朝廷何干?”

說到這,吳爭衝着張國維道:“張大人來評評理,吳爭所得銀兩可有一文納入自己口袋,自我執掌樑湖千戶所起,朝廷可曾經撥付過餉銀、軍糧,杭州城防禦,朝廷可撥付過一兩?其它不說,單就戰時,重金懸賞敢死之人,就耗費十萬兩之巨,戰後撫卹、賞賜,高達七、八十萬兩之多,張大人可否要一一覈算清楚?只要朝廷擔下七萬大軍所耗,吳爭可以將杭州、嘉興兩府賦稅權交還給朝廷。”

張國維點點頭,他明白吳爭所說不假,吳爭“搜刮”得銀子確實不少,可真要具體到七萬大軍的撫卹和賞賜,那就不見得多了。

收編降軍,靠大義是不行的,那得真金白銀地砸。

否則誰替你賣命?

別說什麼忠誠、大義,這樣的人有,可世間最多的是普通人,趨利避害,見風使舵。

誰強就投誰,誰弱就拋棄誰,誰對他們好就忠於誰,誰剋扣他們餉銀就視誰爲寇仇。

當兵吃糧,拿餉賣命,這是自古以來天經地義之事。

而收編降軍,那更是需要砸錢之事。

但說到杭州、嘉興二府賦稅,這又得另說,這二府新附,各縣此時的縣官及以下官員,大部分還是清廷任命的官員,其中一部分甚至還是明臣降清,又再降回來的官員。

短短不足一月的時間,換得過來嗎?

沒有時間去整治、更換,府衙的政令能下得去?

下去之後能被執行?

賦稅怎麼上來?

爲啥自古以來,對於新附之地要採取免稅一至三年,因爲你就是想不免,你也收不到啊。

不如就大方點,免了!

所以,錢肅樂的指責聽起來是這麼回事,但實際上,就是無理取鬧。

“吳爭,錢大人也是隨口一說,別往心裡去。”不得不說,張國維的性子確實好,歷經三朝之人,棱角都磨光了,一水兒的老好人。

果然,張國維的話引得錢肅樂不滿,“張玉笥,你的意思是錢某信口胡說?”

張國維愕然,有點下不來臺。

吳爭有些惱了,回頭衝錢肅樂道:“要不這樣,錢大人來統領兩府,吳爭只管軍隊,兩府賦稅交給錢大人總攬,吳爭只問錢大人要餉銀,如何?”

錢肅樂頓時啞了。

張煌言趕緊起身打圓場道:“二位可否別顧着鬥嘴?公主殿下剛剛監國,萬事待興,正是我等戮力同心之時,何必爲這些爭吵呢?”

已經與熊汝霖同領紹興府新編成四衛之一的左侍郎孫嘉績,呵呵笑着起身道:“二位已是翁婿之義,何事不能坐下來好好商量。說起來,孫某還是當之無愧的月老,二位,給孫某一絲薄面,且坐下來說話。”

錢肅樂衝着吳爭冷哼一聲,負氣坐了下來。

吳爭心裡一股彆扭,不過這時不是否認的時候,於是也依言坐了下來。

張國維道:“吳爭,要不這樣,你在兩府能收多少算多少,夠了最好,不夠,朝廷也以興國公之數貼補於你,等日後兩府賦稅穩定之時,再作計較,你意下如何?”

吳爭想了想道:“也罷,就依張大人所言。”

於是,氣氛慢慢和洽起來,衆人一起商議起新朝廷的人事安排和瑣務。

離開張國維府時,張煌言追了上來。

“吳爭,恐怕我去不了杭州府了,望你不要見責於煌言。”張煌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直言道。

吳爭有些遺憾,但能理解。

張煌言的理想是抗清復明、治國平天下。

不管自己手中掌握多大的軍隊,但終究只是個臣子,最多也就是一方小諸侯。

對於象張煌言這樣志在天下之士而言,廟小了!

吳爭擠出笑容道:“玄著兄這是哪裡話,此生你我能同殿爲臣、意氣相投,已是幸運。況且二府之間,也就一日的路程,想見隨時可見。”

朱媺娖監國之後,已經將張煌言提升爲左僉都御史兼任紹興府指揮使。

從七品編修、御史一躍成爲正四品官員,這種速度恐怕在和平年代是沒有的,也就是亂世之中才會出現。

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
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