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

PS:感謝書友“帝國的未來”的打賞。

“吳爭抗清之心,天地可鑑。既然諸位對吳爭用意有猜忌,我可當着三位立下誓言,此生若尚長平公主,天地厭之。三位也可聯手殺吳爭,吳爭絕無怨言。”

面對吳爭落地有聲的誓言,錢肅樂收斂了噬人的目光。

面對着吳爭清澈的眼神,張國維臉色緩和下來。

張國維道:“老夫相信吳爭,斷不會如錢大人所說,心懷竊國綺念。”

錢肅樂生硬地一拱手道:“或許是本官多慮了。”

張煌言趕緊打圓場道:“都是同道中人,既然誤會已解,那就繼續商議接下來的事吧。”

錢肅樂道:“就算多慮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魯王終究是你我奉迎而來,如此廢黜監國之位,我等就成了亂臣賊子,當遺臭萬年哉。”

吳爭道:“錢大人是否認同魯王是明君?可當復興大明之重任?”

“這……。”

“錢大人是否認同長平公主是先帝嫡女?”

“是。”

“既然如此,親疏有別,錢大人何苦執着?魯王監國是臣子擁立,並非受命於天,既然他無法勝任,被臣子黜落,又有何不可?況且我等只是廢黜魯王監國之職,並非去剝奪他的王爵。就算真會遺臭萬年,與天下盡淪落於韃子之手相比,這虛名又何足道哉?”

錢肅樂沉默不語。

張國維勸道:“錢大人,老夫覺得吳爭所言有理。有着名正言順的長平公主不顧,擁立一個隔了三代的蕃王,本身就甚是荒謬。如果長平公主監國,南邊福州隆武朝就沒了吞併紹興府的藉口,老夫以爲,此事可行。”

這話沒說錯,確實親疏有別。

雖說都是皇室,但血緣的距離相差太遠。

隆武朝朱聿鍵是朱元璋九世孫,從朱元璋處排輩,那就是朱以海的叔叔,朱媺娖的太叔祖。

江山社稷的傳承,基本上都是輩份往下走的,就象朱棣搶了侄子的皇位,倒退一代已經是少見,倒退三代四代,那就聞所未聞了。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擁立長平公主監國,紹興府就有了與福州隆武朝抗衡的大義。

不至於地盤小,而被隆武朝吞併。

可錢肅樂依舊不說話。

張煌言道:“錢大人心裡如果有什麼話,不妨明說出來,也好過相互猜忌。”

這話有些重了,猜忌二字,確實重了。

錢肅樂霍地擡頭道:“魯王確實首尾兩端,可畢竟是君上,我等以下犯上,終歸是罪過。如今天下紛亂,我等造此孽,如何再號令天下?”

張國維皺眉道:“錢大人也說了,眼下是亂世。我等並非要謀反,只是魯王確實不適合監國,換更適合之人擔任罷了,何來造孽一說?”

吳爭拱手道:“那依錢大人之意,該當如何?”

錢肅樂看了吳爭一眼,艱難地說道:“老夫以爲,再……再看看……。或許經過今日之事,魯王會有所改變。諸位放心,我不是愚鈍之輩,若魯王真不堪……我願隨諸位舉事。”

吳爭與張國維、張煌言面面相覷。

可沒有辦法,這事需要四人同心協力,方可成事,失去了錢肅樂的支持,此事不能成。

除非吳爭率軍兵變,那就真成了謀反了。

張煌言再次打圓場道:“既然錢大人還有顧慮,此事先擱置吧。我等不妨議議如何應對眼下困局。”

張國維轉向吳爭道:“清軍另外一千騎去往何處,可有消息?”

吳爭搖搖頭道:“尚未有消息傳來,我與手下總旗們也商議過,認爲最大的可能是這路韃子以騎兵速度快的優勢,過新昌至金華,後沿東陽江東進,目的是佔據台州,一來截斷紹興府與隆武朝的南北呼應,二來截斷我朝南撤之路,爲來年開春南下滅亡我朝做打算。”

張國維蹩眉道:“浙西金華、蘭溪、湯溪、浦江四縣,駐有一支數千明軍,由文華殿大學士原我朝兵部尚書朱大典統率,如果清軍騎兵如你所言前往金華,怎會沒有一絲消息傳來?”

吳爭一愕,又一個兵部尚書?

張國維看出了吳爭的疑惑,解釋道:“安宗在南京登基,時爲兵部左侍郎的朱大典總督上江軍務,建州人南下後,朱大典不敵,後率軍回金華,據府城固守。當時,方國安率衆南奔,馬士英、阮大鋮亦在其軍。方國安本與朱大典有隙,阮大鋮使人向朱大典索餉四萬兩未遂,遂圍攻金華。魯王監國後,傳旨後方才解了圍。之後魯王以朱大典爲文華殿大學士,建行臺督師,轄金華、蘭溪、湯溪、浦江四縣。不久唐王在福建登基,是爲明紹宗,向金華傳旨,授朱大典爲東閣大學士,督師如舊。朱大典接受了明紹宗的冊封,此後朱大典所部雖然還在浙西,但已經不聽魯監國宣調。我朝兵部尚書之位這才由老夫接任。”

吳爭聽了心裡感慨,童謠唱得沒錯,果然是中書隨地有,都督滿街走,監紀多如羊,職方賤如狗。自己這千戶,恐怕還算是不錯了的,至少朱以海答應補充滿編。

“依下官猜測,這其中有兩個可能,一是朱大典已經投敵,二是韃子騎兵繞過了金華。”

張國維搖搖頭道:“老夫清楚朱大典此人,雖說才能不足,但絕不會投清。你說的後一種更會可能。”

吳爭道:“諸位大人放心,始寧鎮戰後,下官已經向嵊縣、新昌、奉化三個方向派出斥候,想必不久就會有消息傳來,只是眼下之急,重要的是如何抗擊這支騎兵。始寧鎮一戰,韃子狂妄,以爲江南無人,這才使得我以地利僥倖得手。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想必這支騎兵此時已經得到消息,如果回擊,必不會再着此道。接下來就會是一場硬仗。”

聽吳爭說起作戰,張國維等人臉色都凝重起來。

錢肅樂道:“吳爭,若讓你暫時來統領三界衛所和紹興府衛所,集合三衛之力,可有把握擊敗這支清軍騎兵?”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四百八十一章 畫餅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