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

吳爭嚮應天府進軍的命令,被立即執行下去,吳爭翻身上馬,衝着張煌言道:“玄著兄,你且至淳化鎮靜候我的消息,若事成你再進應天府,若事不成,我便率軍與你等在淳化鎮會合,咱們一起回杭州。”

說完,策馬飛馳而去。

看着騎兵揚起的煙塵,孫嘉績嘆息道:“我大明,就是亡在了這等事上了。”

熊汝霖也嘆息道:“明知事不可爲,奈何心中還有一絲綺念,如今才明白,這便是妄念啊。若靖海候能起得及阻止,我等或許還可重回朝堂……否則,你我等人,也將是被世人唾棄的逆臣。”

孫嘉績苦笑道:“可如果順從了他們廢黜長平公主殿下,擁立魯王,你我雖居朝堂之上,良心何安?既然道不同不相爲謀,不如早些回家種田,當個田舍翁,或許也能了此殘生。”

熊汝霖道:“不,我不甘心。就算靖海候阻止不及,我也將與靖海候回杭州,以他三府之地,或許也能幹出一翻大事,要知道,靖海候北伐應天府時,麾下僅五千人。”

孫嘉績愕然道:“你的意思……是與朝廷對着幹?”

熊汝霖慨然道:“有何不可,這樣的朝廷,還是我大明朝廷嗎?公主殿下身份何等尊貴,止亭聽從臥子先生之言,說廢黜就廢黜,這哪還是君臣綱常,就算亂臣賊子,怕也不至於如此。”

孫嘉績喟嘆道:“如果真隨靖海候去杭州,怕是此生真坐實了亂臣賊子之名了。”

說到此處,孫嘉績轉頭問一直沉默的張煌言,“蒼水如何選擇?”

熊汝霖也看向張煌言,他們身邊十餘人,也緊張地看向張煌言。

張煌言左右打量了一下,說道:“我等拋家舍業、毀家杼難,究竟爲了何事?”

“自然是爲了抗清復明大業。”

“對。那麼只要靖海候能堅持抗清復明,我等追隨於他,又有何不可?”

孫嘉績突然道:“可如果真象錢大人所言,吳爭篡奪宗廟、謀取天下,我等豈不成了助紂爲虐了嗎?”

張煌言輕嘆道:“當初在紹興府初見吳爭,在張國維張公府上,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他說他要復得不是朱明,而是漢明,漢人之大明。既然是漢人之明,何必糾結于姓氏?這僅是煌言一家之言,各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必各有選擇。煌言不強求,若是可以同心,那就一路相伴,同心同德,若是所見不同,那便就此拜別,只要還是抗清之士,來日總會相見,聚首時慨然一笑,也不枉你我相攜,從淳化一同行至丹陽之情。”

這話讓隨行十餘名官員有些躊躇起來,包括孫嘉績在內。

他們心裡都明白,如果隨吳爭去了杭州府,那就等於奉吳爭爲主公,將身家性命相托了。

可問題是,他們自恃是明人、明臣,可以因政見不同,輟仕下野,這無可指責,但如果“附逆”,那性質就不同了,會被世人唾棄,被史書記爲亂臣賊子。

十餘人,竟有大部分人,朝張煌言拱手而別。

孫嘉績不捨地看看張煌言,又看看熊汝霖,牙齒一咬,拱手道:“二位仁兄保重,弟雖無法與二位同路,但就算做個田舍翁,也不忘當日抗清復明之誓言。如果還能相見,期待與二位仁兄痛飲。如果二位仁兄真能隨靖海候驅逐韃虜,弟定召集家鄉父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張煌言、熊汝霖齊齊長揖倒地。

三人流淚,掩面而別。

人到了每個分岔路口,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可惜的是,這個選擇,原本可以不做的。

世道如此,徒嘆奈何?

……。

魯王朱以海一行,此時還真沒有進應天府。

原因是,轉進離京的君王復歸京城,禮法上是有講究的。

逃的時候,命不保夕,自然慌不擇路,哪個門都能逃。

可回來嘛,那就得進正門。

何況朱以海一向自恃是正朔,如今又將被擁立稱帝,又怎能不顧及到這事關顏面的一點呢?

應天府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十三個城門,哪個是正門呢?

自然是正陽門。

它正對洪武門,可以直達大明皇城。

但問題是,魯王一行,從淳化至應天府後,所到的是聚寶門,也就是世人傳言,沈萬三捐助修建的那個城門。

聚寶門外不遠是越城,也就是錢家叔侄編練新軍的地方。

而選在從聚寶門進城,也是錢肅樂特地思忖過的,畢竟是弟弟、兒子統率的大軍,安全些不是?

在錢肅樂看來,只要安全進了應天府,然後與陳子龍一衆匯合,擁立朱以海,去太廟祭過之後,往龍椅上一坐,這事就算是成了。

木已成舟,是虎也得蹲着,哪怕吳爭再不樂意,敢與天下爲敵嗎?

真要翻臉刀兵相向,錢肅樂也不懼,弟弟、兒子編練的新軍,加上興國公麾下三、四萬人,足以與吳爭相抗。

所以,在錢肅樂的考慮中,只要朱以海稱帝,吳爭也鬧不起來,大不了之後恩賞有加,撫慰吳爭,那麼天下依舊是這天下,朝廷依舊是朝廷,只不過變了個君。

這事要真按錢肅樂的計劃,吳爭就算是插上翅膀,恐怕也趕不及了。

可天意難測,人意其實也很難測。

想煞登基稱帝的朱以海,偏偏就在進哪個城門的問題執拗起來了。

他一定要從進正陽門進,以示他正統的身份。

這就非常麻煩了,從聚寶門至正陽門,如果不從城裡橫穿,那就需要繞非常長的路,繞過丹陽郡城,至東府城南,然後渡淮河方可至正陽門。

可錢肅樂這時,已經無法作主了。

被他率羣臣倡議擁立的朱以海,此時已經不是魯王,而是監國,是君,並且一進城就將在羣臣的擁戴下登基稱帝。

這種情況下,錢肅樂能強硬阻止或者命令朱以海立即進城嗎?

不能,錢肅樂做不到,也不敢做,做了,就是他最鄙棄的逆臣,這與他自己一貫堅持的道義有悖。

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章 你妹!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
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三十章 你妹!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