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青州袁紹逝,兩子齊地爭

“主公,這麼晚尋攸來有什麼要交代的嗎?”臨菑府袁紹病榻前,許攸輕聲說道。

袁紹望着身前心腹,開口嘆道:“你可知我那三個不成器的兒子,這段時間都幹了什麼?”

“主公,三位公子雖然互有矛盾,但也不會鬧得太厲害。”許攸輕聲笑道:“主公還是放寬心,早日吧身子養好,才能重振雄風。”

“子遠莫要欺我,雖然那些不成事的大夫都說此病可醫,但我自己清楚,恐怕是拖不了多久的。”袁紹搖頭道:“你莫要拿好話哄我,找你來只想問你現在該怎麼辦。”

“主公之意是?”許攸不敢隨意開口,試探問道。

“三子中孤最愛顯甫,可他卻是最爲年幼。”袁紹果然偏愛袁尚,開口說道:“若是我還在世,沒人會出言反對。可我一旦離去,恐怕我兒是無力主持大局的。”

“主公是想把青州傳與三公子?”許攸皺眉道:“若是如此,只怕大公子心有不服啊。”

袁紹也正爲此發愁,開口道:“就是如此才招你前來,子遠你我即使臣子同樣也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此時你若不幫我,誰還能爲我出謀?”

許攸聽了心中也有少許感動,若非心中早已有了斷絕,恐怕自己就會爲了這麼一句話替袁家賣死命了。這一切都很可惜,許攸此刻雖然人還在青州,可心思早已遠去,自然不會一心一意的相助袁紹,將此隱憂除去。

“主公若是真想將青州託付與小公子,而又相讓一家和睦,攸或有一策可相助主公。”許攸想了想開口說道:“可讓大公子出任袁家族長,這樣名義地位上他不比三公子差。”

“如此行事並非不可。”袁紹也在琢磨許攸的一番話,半晌後開口說道:“但即使如此,也難免不會出現爭執。如今我只剩這一州之地,如何經得起這般折騰。”

“主公,如今青州兩面環敵,正好以此爲由將大公子與三公子分開。”許攸開口道:“讓三公子坐鎮臨菑提防兗州曹操,讓大公子聚兵北海以擋徐州,讓二公子屯兵平原防範冀州。若是如此行事,當可讓三位公子齊心合力。”

“如此甚好,子遠所言正解我心中煩悶。”袁紹聽完面色居然紅潤起來,顯然心中最爲擔憂的事情被解決後,負擔一下子輕了不少。

許攸口中唯諾說着謙遜的話語,心中卻在暗歎自家主公已經老去,青年一輩卻是無法擔起大梁,這樣的青州如何指望他在劉氓、曹操面前殘喘。如此想着,許攸也更加堅定了心中的那個念頭。

兩日後袁譚帶着袁紹的命令出了臨菑,回頭再望一眼,心中卻是充滿憤恨與不滿,可惜這些並不是袁紹能瞭解的。若是讓他知道,許攸的計策非但沒讓自己三個兒子和睦反而加重了他們之間的裂痕,恐怕也不需要熬過這個冬季,他袁本初就可以去向閻王報道了。

袁譚一走,臨菑城內就是袁尚一人說的算了。對於間接幫了自己一忙的許攸,袁尚也不小氣,不但送出一比錢糧,就連府內美姬也相贈數位。許攸對此是來者不拒,他可是個極度貪財的傢伙,只會覺得口袋裡錢不夠,還從沒覺得自己錢多。

或許是袁紹因爲心中擔憂被暫時解決,竟然硬生生的熬過了二零一年的冬季,可他卻是低估了正月化雪時期的低寒。正月才過一半,袁家剛放完迎接新春的喜慶炮仗,就要奏起一陣陣的哀樂。

袁紹終究是抵不過天數,於建安六年(公元二零二年)正月十六病逝於青州臨菑。袁紹一死,青州卻是陷入風聲鶴唳的氛圍中。袁譚在三日後接到消息,可當他想入臨菑爲父親守靈的時候,卻被城中的袁尚趕回北海。

若非不能在父親喪期出兵,心中暗怒的袁譚此刻已經領兵殺上臨菑。劉氓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從腦海收取道這條消息,當下書信與冀州等人,戰事一觸即發。

兗州的曹操顯然也是緊盯着青州這塊肥肉,消息得來的也不算慢,當袁紹過世七日後,這消息被曹操帳下細作傳回昌邑。得到這等消息的曹操也開始屯兵,但也沒有急着出兵,此刻正是耐心等待的時候。

“主公,老主公雖然去世,但青州之地還需您來把持。”許攸開口道:“還請節哀,回去歇息吧。”

“子遠。”袁尚望着身前的靈牌,低聲說道:“父親將青州之地託付於我,我能守的住嗎?”

“主公,其他人都可以泄氣,唯獨你不可以。”許攸搖頭說道:“若是你對自己都沒了信心,那麾下文武何來禦敵的信念?主公還請振作,務必儘快整合兵卒,以攸料想,劉氓與曹操不會給主公太多時間去準備的。”

“子遠你不是不知道,青州兵馬本就不多,其中近半都被大哥與文丑將軍帶去北海,我拿什麼來禦敵?”袁尚沉聲嘆道:“若是能收回大哥手中兵馬,或許還能一拼。”

許攸看着身前男子,心中悲哀的同時也是慶幸不已,到了這時候還想着兄弟之間自相殘殺,卻不知合力抗敵。這樣的主公如何能成氣候,想必在劉氓等人手中連一回合都走不出來。好在自己已經安排好了後路,只要不出意外,自己還是能瀟灑的活下去。

“主公,就讓二公子與攸,加之呂曠、呂翔二位將軍,領兵前往平原。”許攸開口道:“攸雖不才,但也願以這血肉之軀爲老主公與您效力。”

“好,既然子遠先生由此願,我豈能相拒。”袁尚咬着牙說道:“城內還有兩萬八千兵馬,先生需要多少兵卒?”

“平原有守兵五千,主公只需讓二公子領兵萬人即可。”許攸不着痕跡的將領兵之人推到袁熙腦袋上,開口說道:“攸自當盡力輔佐二公子,抵禦外敵。”

“既如此,有勞先生了。”袁尚恭敬說道:“待我再與沮授等人商量一番,如何收復大哥麾下兵馬。”

“主公,攸告辭。”對袁尚接下來的話題許攸不感興趣,他想要的此刻已經得到,卻是可以離開了。

冀州經過一年有餘的修養,雖然與洛陽等地相比還差了一截,但其地位劉氓所創收入也能與涼州、幽州相持平。這個結果劉氓雖然還不滿足,但至少是沒有多少不滿意的。而發展一年有餘的冀州也組建了自己的軍團。

冀州軍團相比劉氓帳下其餘兵團卻是變動不少。軍團五萬人一分爲三:張遼領兵兩萬;張頜領兵兩萬;高覽領兵一萬。三位將領領着軍團兵馬加之郡守兵卒數千,不但能確保抵禦兗州大敵,還能保持高效的機動性,卻是以整化零得來的好處。

“儁乂,信都來信說了什麼。”自從得到袁紹病逝的消息,高覽便領着八千兵馬來到渤海,此刻正在與張頜一頭摩納哥探究田豐傳來的信件。

“元皓先生怕你我輕易動兵,來信讓我等稍安勿躁。”張頜開口道:“言及我等不動,青州必先自亂。只要青州一旦自亂,我等便可順勢直下。”

“如此也好。”高覽接過信件看了看電頭說道:“如此確實能少折損點兵馬。主公早有斷言,我等大敵並非青州袁家兄弟,而是兗州的曹操。我等可不能在攻打青州時損失的太過厲害。”

“我想曹操也同樣打着這個主意,徐州已經囤起數萬兵馬,想來圖謀不小。”張頜點頭說道:“我等要想輕鬆佔取青州六郡,恐怕不太容易。”

高覽點頭,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輕笑問道:“主公曾言戰事一起就會派遣援兵,不知是何方兵馬前來相助。”

“能夠及時來援的恐怕也只有幷州軍團與幽州兵團。”張頜摸着下巴分析道:“幽州兵團還需在北面提防外族,卻是不能前來此地。料想主公應該會把徐榮將軍調遣來助我等守城。”

“這一戰,我等定能取勝”高覽緊了緊雙拳,冀州大戰因爲早早的負傷從而失去一次表現機會,此戰卻是不能放過。否則自己永遠只能當個雜牌將軍,而不像身旁好友一般身居四平高位。

正如田豐、曹操等人算計的那般,青州周邊未能爆發戰事,使得袁家大小兩位公子都將對方作爲首要剔除目標。奈何沮授、審配如何勸阻,兩人皆是聽不進分毫。

鞠義在袁紹死後心也冷了不少,如今只管兵馬,卻是不再參與議事。而文丑更是着急着要爲顏良報仇,這第一步就是助袁譚當上青州之主然後北攻張頜。

“子遠,大哥、三弟兩人刀兵相向,我該如何是好。”剛進駐平原,紮下根基的袁熙就聽到袁尚與袁譚在齊地擺開陣腳,欲分出個雌雄,不由得急聲說道。

“二公子切莫心急,主公與大公子不過是要分個高下好一統青州以御外敵。”許攸搖頭道:“攸相信他們都會有分寸,不會自相殘殺的。公子只要牢牢把握住平原一地,休要張頜趁機殺入青州就好。”

“既如此,一切仰仗先生了。”許攸在袁紹沒死時就是袁家心腹,袁尚接位後也是十分信任、器重他,袁熙自問是沒本事禦敵,自然要靠許攸。

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37章 兵卒也懂義,忠義何取捨第29章 林間智鬥,左大思慮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71章 年終出大事,衆老俱病重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68章 徐晃堅守城,夏侯身負傷第57章 曹操連失二州,諸葛城外擺陣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5章 學問,吟詩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61章 關羽耍威風,劉氓思科舉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83章 徐公明伸援手,救文長放夏侯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69章 衆臣歡喜,驚人隕石第9章 尋‘天書’,歸洛陽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94章 圍點打援,棋差一招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67章 子龍兵壓辰韓,邦國散初戰起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77章 風雨欲來,各方動靜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100章 周公瑾獻策,搶人不要地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63章 曹臧交鋒,假敗真誘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7章 詩會,名顯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32章 顏良爆武將,馬岱謀未成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36章 進駐長安,徐榮歸劉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47章 甘寧圍襄平,最後的瘋狂第133章 二將比試,稍遜一籌第7章 兵進子午,槍王張繡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56章 天然居商談,劉備入呂府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40章 神秘特務摘星,狸貓調換太子第87章 文舉第一試,天文學郭嘉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44章 中原大戰再起,魏延計取陳留第68章 三韓已降其二,劉翔遭人暗算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26章 鞠義援軍趕來,埋伏與被埋伏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
第62章 漢中談,閒散事第37章 兵卒也懂義,忠義何取捨第29章 林間智鬥,左大思慮第17章 黃蓋託大輸陣,甘寧意在練兵第71章 年終出大事,衆老俱病重第8章 外力可破敵,徐榮欲擒將第68章 徐晃堅守城,夏侯身負傷第57章 曹操連失二州,諸葛城外擺陣第13章 涼州亂,羣臣至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5章 學問,吟詩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61章 關羽耍威風,劉氓思科舉第22章 公孫夜出城,依舊遭伏擊第23章 閻柔敗步度根,城門接踵告破第58章 孝直以兵祭陣,諸葛無奈棄城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9章 太史戰陣試招,曹營諸將心齊第90章 又見特技,會心一擊第78章 討袁計終定,各諸侯反應第60章 關羽掌校尉,校場兵鬥陣第85章 眳山背面包圍,兩夏侯皆被俘第55章 陳登暗通青州,郭淮胃口不小第42章 複雜局勢,二人交談第144章 高覽再奪糧,青州終戰起第83章 徐公明伸援手,救文長放夏侯第60章 孝直臥龍平手,陳登兄弟相見第29章 民族仇,龐德計第69章 衆臣歡喜,驚人隕石第9章 尋‘天書’,歸洛陽第20章 鮮于渡水遼東,進兵首復汶縣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51章 大軍回長安,童淵要收徒第94章 圍點打援,棋差一招第28章 圍兵山海關,劉氓再部署第67章 子龍兵壓辰韓,邦國散初戰起第92章 十絕陣法,兵陣威力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00章 呂布逃竄,陳宮開溜第8章 生擒張繡,兵臨長安第77章 風雨欲來,各方動靜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10章 張繡破白馬,勝券已在握第100章 周公瑾獻策,搶人不要地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63章 曹臧交鋒,假敗真誘第148章 許攸欲報復,青州終安定第52章 劉氓見童淵,拜師習武藝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33章 郭汜乞降,張遼出兵第7章 詩會,名顯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135章 袁紹要贖子,暗語示許攸第61章 除董大計,孫曹勢成第32章 顏良爆武將,馬岱謀未成第48章 濮陽李典陣亡,徐榮後發制敵第20章 郭汜掌兵,張遼退兵第36章 進駐長安,徐榮歸劉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46章 長安巧遇,法正孟達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30章 沮公與戰敗,陽曲關事了第47章 甘寧圍襄平,最後的瘋狂第133章 二將比試,稍遜一籌第7章 兵進子午,槍王張繡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101章 周瑜計如神,劉備入汝南第56章 天然居商談,劉備入呂府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62章 黑山張燕,劉氓暗棋第140章 陽夏易主,替人頂缸第162章 分兵拒敵,舞陰定計第40章 神秘特務摘星,狸貓調換太子第87章 文舉第一試,天文學郭嘉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44章 新昌換主人,圍城逼公孫第91章 馬超北上,趙雲現身第96章 徐州生風雨,茶攤得消息第48章 王允請客,貂嬋出場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59章 許仲康,許子遠第19章 武將鬥,氓設計第44章 中原大戰再起,魏延計取陳留第68章 三韓已降其二,劉翔遭人暗算第39章 孟獲赤手發威,劉氓府內夜商第26章 鞠義援軍趕來,埋伏與被埋伏第50章 少年周瑜,陳宮露面第54章 元宵詩會,成都張任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144章 險死火場,張任臨府第93章 弓兵被壓制,演武出結果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7章 黃忠陣前叫戰,諸葛出言收兵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02章 陳叔至自薦,劉備得將才第123章 益州變動,意歸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