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

錢掌櫃和剛買來一點吃食的樑掌櫃一起走,能看得出他們不信這官司打不贏。韓秀峰也不在意,跟姓餘的衙役接着聊去京城投供的事,潘二才曉得這個衙役叫餘有福,壓根兒不是啥班頭,只是一個跟着關捕頭混飯吃的白役,並且他這樣的白役關捕頭帶了五六個。

“餘叔,楊昕非要吃這碗飯,我乾脆把所有賬全轉給了他,包括我們幫那二十九戶墊的稅錢。”

“轉給他也好,你眼看就要去京城投供,身上不能沒錢。”

“所以我把我墊的先拿回來了,你們的暫時沒有,一是他家一時間拿不出那麼多錢,二來我想着拿回來你們一樣要找個路子放出去生利,不如讓他幫着管賬。至少知根知底,不怕他把錢卷跑。”

“四娃子,他老子是秀才,也算有頭有臉,讓他幫着管賬我不擔心,就是捨不得你說走就走。”餘有福突然站起身,摸出一張兩千文的錢票,往韓秀峰面前一放:“四娃子,窮家富路,這是叔的一點心意。”

韓秀峰豈能要這錢,急忙道:“餘叔,別這樣,你家也不寬裕,還是收着吧。”

“我再窮日子也過得下去,至少能混張嘴。你不一樣,要出那麼遠門,身上沒錢在外面的日子咋過?其實這是跟你關叔他們商量好的,捕班有一個算一個,全要幫你湊點盤纏,沒個多也有個少。本想着你走時再拿出來的,結果剛纔說着說着沒忍住。”餘有福把錢票硬塞給韓秀峰,想想又帶着幾分不好意思地說:“你又不是不曉得,平時我身上最多帶十幾個銅板。這張錢票真是給你準備的,不然我身上也不會帶這麼多錢。”

“餘叔,咋能這樣!”

“一點心意,趕緊收起來,不收起來我真要生氣。”生怕韓秀峰不要,餘有福又一臉期待地說:“四娃子,衙門裡這些娃數你最出息也最穩重。這麼說吧,我和你關叔他們全指着你呢!等你補上缺,做上官,我們全去投奔你,到時候你可不能說不認得我們。”

“餘叔,我啥樣的人你還不曉得,你說我咋會做出那樣的事?”

“這就是了,錢票收好,我還得去臨江門轉轉。偷道臺家公子錢票的那龜兒子還沒逮着,一天逮不着捕班的日子一天不會好過,你關叔剛捱了板子,下一個還不曉得是誰呢。”

“去吧去吧,這是正事。”

“好,我走了,幾個碼頭我全打過招呼,銅天王一到我就來喊你。”

……

送走餘有福,潘二好奇地問:“四哥,銅天王是誰?”

韓秀峰收起錢票,心不在焉地說:“就是運滇銅的船。”

“運銅的船就運銅的船唄,咋又成銅天王了?”

“那些個船伕,仗着運的是朝廷的銅錠,船行到哪兒就訛詐到哪兒,專訛詐江上的商船。船一靠碼頭就橫篙繫纜,不給錢不讓人家船走,甚至把銅錠扔到人家船上,誣陷人家劫銅。或者撞人家的船,說船板給撞壞了,勒令賠償。”

“居然有這樣的事,”潘二不敢相信,追問道:“沿途州縣不管嗎?”

“管過,但沒用。”韓秀峰搖搖頭。

“咋沒用?”

“要是地方官查問,運官就會反訴銅斤被竊,這麼一來地方就要去追查,這不是自找麻煩麼。”

“查就查,追查到底就是了,銅明明沒丟,查個水落石出那他們就是誣告。”

“銅要是被丟了呢?”

“可是沒有丟啊!”

“誰說沒有的,”韓秀峰迴到屋裡,坐下笑道:“說出來你不會信,他們解運的銅還沒啓運就已經沒了幾萬甚至十幾萬斤。而《戶部例則》又有明令,發運官銀的運官要對丟失官銀的六成負責,丟失發生的地方官要對餘下四成負責。如應差人護送卻沒差人,則應負責的份額佔丟失的一半。反正在你地界上丟了,你就要負責。滇銅是運往京城鑄錢的,跟官銀沒啥區別。你說地方官願去管,敢去管嗎?”

“不管沒事,一管就要賠他們的銅?”潘二傻傻地問。

“嗯。”韓秀峰點點頭。

“可是丟的銅哪去了?”

“雲南窮啊,據說大多州縣的賦稅從來沒收齊過,留下許多虧空,而運銅又是最苦最累的差使,所以每次運銅的差使都委給虧空最多的官員。藩司會直接扣掉運費,要是還不夠填補虧空,就扣即將啓運的銅斤填補。”

潘二驚呼道:“這也太黑了,要是做上這種官還有啥意思!”

韓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剛纔說銅在啓運時就因填補虧空有所短缺,運費更是一文沒有,就這麼一路敲詐勒索到京城,入庫這一關又不好過,因爲戶部和工部的胥吏會百般刁難。不使錢,不把他們喂足了,他們就會說成色不好、純度不夠。”

“那運銅的官咋辦?”

“破罐子破摔唄,還能咋辦。”

潘二追問道:“咋個破摔?”

韓秀峰輕嘆道:“運官從被委的那一天就曉得不管他咋做烏紗帽都會不保,所以這一路上就縱容船伕敲詐勒索,不然運費從哪來?他自給兒也不會閒着,走一路盜賣一路,反正要被革職查辦,不如先把錢撈足,把家小安頓好。”

“他們就不怕殺頭?”

“這個還真不怕。”

“誰會不怕殺頭?”

既然已經說這麼多了,不如說個清楚,韓秀峰喝了一口茶,耐心地解釋道:“不是不怕,而是不會殺他們頭。這個道理很簡單,你想想,朝廷要是殺一個,今後誰還敢接這個差使,誰還敢往京城運銅?而那麼多省好像就雲南產銅,滇銅運不到京城,戶部和工部用啥去鑄錢。”

潘二越想越不可思議,喃喃地說:“沒一個好人!這哪是坐順風船,這分明是上賊船!”

韓秀峰深以爲然,輕嘆道:“咋才能上他們的船,上船之後咋跟他們相處,想想是有點頭疼。可是除此之外我們又沒更好的法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
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四百三十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六十五章 尊卑有序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只花了四千多兩!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四百四十六章 被革職的不只是韓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