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

揚州久攻不下,賊匪還分兵去犯京城,皇上震怒。

怡良的日子和琦善一樣不好過,思前想後決定命郭沛霖在署理兩淮鹽運司的同時署理淮揚道,並命道署移駐泰州,就近籌集糧餉、招募兵勇,幫同總攬江北軍務的欽差大臣琦善收復揚州、瓜洲和儀真等地方。

道署跟運司一樣移駐泰州不是一件小事,郭沛霖一刻不敢耽誤,一接到公文就率幕友和吉大、吉二等親隨趕赴清江浦,等把道署的胥吏差役連同官印、公文和賬目帶回泰州時,赫然發現城外駐滿了官兵,城樓上掛滿了恐怖猙獰的人頭,城裡更是人心惶惶,以至於百姓都不敢輕易出門,放眼望去大街上都見不着幾個行人。

“城外的兵從哪兒來的?”儀仗一抵達天后宮,郭沛霖就鑽出轎子問出門相迎的家人郭通。

“稟老爺,城外的那些兵是徐老爺從江北大營請來平亂的。”

“平什麼亂,泰州有人犯上作亂?”郭沛霖下意識問。

“老爺,這事小的也說不清楚,要不我去喊個曉得內情的人來跟您稟報。”

“喊誰?”

“小的去喊海安的王千里王老爺。”

郭沛霖一邊示意幕友們帶道署的書吏衙役去安頓,一邊驚詫地問:“王千里來泰州了?”

郭通急忙道:“城隍廟修好了,徐老爺打算明兒個去拜祭,前幾天就差人知會了城裡城外的士紳,海安那邊的幾位士紳也知會到了。聽王老爺說顧院長和餘老爺抽不開身,所以他一個人來的。”

鹽捕營在海安操練,但那邊只有樑九等武官,光靠樑九顯然不行,所以郭沛霖上次從海安回來前曾委託顧院長、王千里和餘青槐幫辦營務,王千里到了泰州自然要來運司衙門稟報。

見郭通欲言又止,再想到城隍廟重建落成這麼大事,顧院長和餘青槐身爲本地有頭有臉的士紳居然託辭不來,郭沛霖意識到去清江浦這些天泰州不但出了大事而且有隱情,不動聲色點點頭,快步走進內宅。

沒想到剛走進內宅左側的書房,留守泰州的幕友楊先生便拿着一份公文跟了進來,看楊先生的神色就曉得不是什麼好消息。

“敬之,什麼事?”

“東翁,韓運副回不來了,他們剛到上海就遇上天地會餘孽犯上作亂,不但上海縣城被亂黨佔了,連嘉定、青浦等縣和川沙廳都被亂黨給佔了。署理江蘇巡撫許乃釗許大人不曉得從哪兒得罪韓運副在上海辦糧,就稟請制臺大人命韓運副署理江海關監督,這份便是制臺衙門差人送來的公文。”

“上海有會黨犯上作亂?”郭沛霖大吃一驚。

“要不是制臺大人差人送來這份公文,晚生也不知道。”

“志行沒事吧?”

“韓運副應該沒事,韓運副要是有事,撫臺也不會稟請制臺讓韓運副署理江海關監督。”

郭沛霖只是署理兩淮鹽運使時手下無人可用,現而今身兼兩職手下更缺人,想到既可以信賴辦事又勤勉的韓四就這麼被許乃釗挖了牆角,咬牙切齒地問:“讓志行署理江海關監督,難不成江南沒人了?”

楊先生苦着臉道:“東翁,江南有的是人,也有的是官,但上海和上海周邊等州縣卻沒幾個官。晚生問過前來送公文的差役,差役說上海知縣袁祖德殉國,蘇鬆太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生死未卜、杳無音訊。川沙廳同知和嘉定、青浦等縣正堂死的死、逃的逃,連兩浙鹽運司都死了六個七品以上的鹽官。”

“這麼說上海那邊就剩志行一個朝廷命官?”

“估計是。”

“亂黨攻城略地,佔了那麼多縣城,這個時候讓志行署理江海關監督,不是把志行架火上烤嗎!”

“晚生也覺得韓運副這個監督不好做。”

“何止不好做,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兩說!”郭沛霖越想越焦急,越想越擔心,緊鎖着眉頭憂心忡忡地說:“要是早曉得上海有會黨犯上作亂,我怎麼也不會讓他去上海辦糧!現在倒好,被困在上海,還被架在火上烤,他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讓我怎麼跟段大章、黃鐘音和吉雲飛他們交代!”

“東翁,韓運副福大命大,就是一員福將,他一定不會有事的。”

“好運氣也會有用盡的時候,都怨我,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事到如今只能看他的造化。”

正爲不但背困在上海,而且被兩江總督“委以重任”的韓四擔心,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便聽見郭通在外面說:“老爺,候補知縣王千里求見。”

“請。”

“王老爺,請。”

門吱呀一聲從外面被推開,只見王千里拱着手躬身道:“千里拜見郭大人。”

對王千里這樣的士紳郭沛霖一向是以禮相待,連忙定定心神,迎上去扶起:“老弟無需多禮,進來,進來說。”

“謝郭大人。”

“郭通,上茶。”

“遵命。”

等郭通沏好茶,楊先生躬身退出書房,郭沛霖開門見山地問:“千里,泰州這些天究竟出了什麼事,是不是真有人犯上作亂?”

王千里苦着臉道:“郭大人,晚生不敢說。”

“這裡又外人,但說無妨。”

“郭大人,我……我……”

“讓你說你就說,難不成你連我也信不過?”郭沛霖急了,臉色不怒自威。

王千里嚇一跳,不敢再支支吾吾,急忙放下茶杯道:“郭大人,據我所知原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是今年大旱,收成不好。徐老爺到任之後又把幫閒的書吏和白役全遣散了,那些幫閒的書吏和白役可惡歸可惡,但他們在給州衙幫閒的同時也兼給人保歇,誰家交不上地丁銀或遇上災年交不上租,會幫着墊上跟人家收點利息,百姓尤其那些佃戶還能有條活路。”

郭沛霖下意識問:“有鄉民抗稅抗租?”

“嗯,十三裡汪的百姓交不起租,就聚集在幾個大戶家門口鬧事。田地是大戶的,換作往年那些大戶會緩緩,甚至會減免掉一些地租。但今年不比往年,不但收成不好,大戶的日子也不好過,地丁銀徐老爺又催得緊,逾期沒繳齊就要挨板子,所以那些大戶就進城向徐老爺稟報。”

“徐瀛怎麼說?”

“徐老爺剛開始派了十幾個衙役,結果衙役被逼的沒活路的鄉民們打跑了,其實並沒有真打,而是被鄉民們嚇破的。徐老爺知道之後大發雷霆,說那些鄉民犯上作亂,就差人連夜去江北大營向琦善大人稟報,求琦善大人派兵平亂。”

看着王千里敢怒不敢言的樣子,郭沛霖意識到徐瀛不只是搞得天怒人怨,而且搞得民心盡失,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凝重地問:“死了多少人?”

“死了兩千多鄉民,十三裡汪的男女老幼幾乎死差不多了,聽一個逃出來的親戚說那些兵見人就殺,不問青紅皁白,連女人和小孩都不放過。”王千里偷看了一眼,又低聲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好多人私下裡議論那些丘八是借這個機會殺良冒功。”

“酷吏,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酷吏,他還有臉召集士紳去拜城隍,他也不怕遭報應!”郭沛霖現而今不只是兩淮鹽運使,也是分巡淮鹽兵備道,泰州現在就是他治下的衆多州縣之一,想到徐瀛竟幹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氣得渾身顫抖。

身爲地方士紳,王千里真是恨透了徐瀛,又忍不住道:“郭大人,徐老爺上任那天率衙役去追張光成被韓老爺攔下時,韓老爺曾說過一句話。”

郭沛霖冷冷地問:“志行說什麼了?”

“韓老爺說徐老爺或許是個忠臣,或許也是個清官,但讓徐老爺來署理泰州事,恐怕非我泰州百姓之福。”

“他倒有先見之明,可事到如今說什麼都晚了。”

郭沛霖話音剛落,外面又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着,郭通的弟弟郭達在外面小心翼翼地說:“稟老爺,泰州正堂徐老爺求見。”

“不見,就說老爺我一路鞍馬勞頓,精疲力竭,已經歇息了。”

“遵命。”

“他還有臉來求見,”郭沛霖越想越窩火,驀地轉身道:“郭通,請楊先生過來一下。”

“好啦,小的這就去喊。”

不一會兒,楊師爺再次來到書房,他還沒來得及開口,郭沛霖就冷冷地說:“楊先生,勞煩你草擬兩份公文,命順德舉人、候補知州胡海平署理泰州事!擬好之後用印,用完印一份呈報藩司,一份趕緊送仙女廟去!”

楊師爺怎麼也沒想到東家從清江浦一回來就奪徐瀛的職,不過想到徐瀛這些天干的事,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連忙躬身道:“晚生這就去擬,擬好再拿來請東翁過目。”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章 託付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新書感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七百一十四章 樹敵無數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五百四十六章 不是肅順的人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四百一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章 託付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新書感言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氣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家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十九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二百一十章 新巡檢要來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