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

鄉勇們一回營,大營裡再次忙碌起來。

火器只有集中起來使才犀利,韓秀峰早在前天就把海安、曲塘、白米和姜堰等團的鳥槍、擡槍連同槍手一道劃入陸大明的甲哨,編成一支擡槍隊、兩支火槍隊和一支專使自來火鳥槍的快槍隊。

陸大明依然是哨長,他深感責任重大,吳文銘昨天從對岸一回來,他就跟吳文銘打聽過楊虎楊彪兄弟在對岸是怎麼阻截賊匪的,覺得一人專事瞄準放槍,一人專事裝彈的辦法好,昨晚又從海安、白米等團調來六十多個會裝彈藥的鄉勇,他的甲哨也由此變成了全營人最多的哨,跟一個團差不多。

大戰在即,他一刻不敢耽誤,站在南牆上指着營外那幾根不顯眼的木樁,扯着嗓子吼道:“全給我看清楚了,最遠的那幾根樁離我們這兒一百五十步。賊匪走到樁那兒擡槍隊和鳥槍隊才能放槍,全給我瞄準點兒,只打自個兒前面的,打排槍,別衝一個地方打!”

“曉得,就打前頭的。”一個鳥槍手應道。

上官說話居然敢插嘴,陸大明回頭瞪了那個沒規矩的鳥槍手一眼,接着道:“火槍隊的什長、伍長在不在?”

“在!”

“把手舉高點!”

“噢。”韓老爺和張二少爺他們全在箭樓上,大頭和吉大吉二等親兵也全擠在牆上,幾個什長、伍長不敢怠慢,連忙把手舉高高的。

陸大明再次擡起胳膊,指指離牆外壕溝不遠的那幾樁:“這幾根樁是你們火器隊的記號,下樁時量過,離牆二十二步,賊匪衝到樁這兒你們的鳥槍就能打着。跟擡槍隊和快槍隊一樣,不許擅自放槍,要聽號令,要放就放排槍!”

“遵命!”

“下面的弟兄也給我聽清楚了,裝藥裝彈全給我麻利點,你們全在牆後頭,賊匪又打不着你們,有什麼好怕的,所以用不着慌!”

“陸哨長,放心,我們曉得怎麼裝。”

“好,等會兒在槍上全繫上繩子,有繩子往下放方便,裝好彈藥往上拉也方便。”陸大明回頭看看守牆的其他鄉勇,接着道:“弟兄們,我們不曉得賊匪會從哪邊攻,說不定會從三面一起攻,總之我們使槍的弟兄不會只守這兒,牆上又只有這麼大點地方,到時候他們要去西牆或東牆勞煩你們讓個路。”

“陸哨長,你放一百個心,我們有輕重,怎麼也不會擋你們的路。”

“好,這我就放心了。”

與此同時,吳文銘正在下面跟自願留下來幫着守營的幾個本地生員說道:“這些竹篙頂頭全削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賊匪真要是攻上牆頭,我們就領着青壯們用這些竹篙把賊匪捅下去!”

“吳先生,我們是不是也分成幾隊,一隊協防一面牆?”一個生員問。

“我們攏共就百十號人,不能再分兵,何況我們還有其它差事。”吳文銘捲起袖子,指着壕溝邊的一個水塘道:“周先生守過江寧,見識過賊匪是怎麼攻城的,周先生說賊匪八成會火攻,不管賊匪往營裡射火箭,還是往營扔火藥包,只要有地方起了火,我們就得趕緊把火滅了。”

“行,我們全聽您的。”

“再就是賊匪有炮,打炮可不是兒戲,民壯們大多沒見過那陣仗,一是不能慌,二是要記得躲避。來得及進壕溝就進壕溝,來不及進壕溝就趕緊趴下。”

“曉得,我早上也交代過。”

……

上面和營裡全在做準備,東、南、西三面以船爲支架的牆下依然在忙碌,幾十個鄉勇正用斧子和鑿子在牆上開洞,李昌經一邊催促鄉勇們幹快點,一邊仰頭喊道:“大明,一面牆給你開二十個槍眼夠不夠?”

“夠了,”陸大明扶着牆上的木柵欄往下看了看,又轉身過去看看牆外,隨即回頭道:“老五,你帶幾個弟兄出營看看。”

“看什麼?”老五糊塗了。

“看看李老爺幫我們開的牆眼外頭有沒有被什麼東西擋住,要是有趕緊清理掉,不然槍伸出去打誰?”

“哦,我這就去。”

正說着,張光成打發走剛從宜陵送信來的鋪司兵,走過來問道:“陸大明,我們不光有槍,也有十幾尊炮。我估摸着賊匪不大可能從河面上攻,一定是讓仙女廟那邊過來的賊匪掩護,先上岸再合併一處從岸上攻,那些炮架在西牆上沒什麼用,要不要在下面開幾個炮洞?”

牆上地方小,只能容三個人並排走。更重要的是木牆看上去很結實,炮架上去也沒什麼事,但經不住放炮引發的震動,只能加在用土堆的西牆上。

陸大明也覺得可惜,不過對那些炮手放出去的彈丸能不能打着賊匪不抱任何希望,扶着柵欄道:“二少爺,炮洞可不是槍眼,要麼不開,開就不能開小,可要是開大了賊匪就能鑽進來。這麼大事我做不了主,您還是去問問韓老爺吧。”

韓秀峰在箭樓上聽得清清楚楚,打心眼裡覺得那十幾尊小炮不能就這麼當擺設,俯身喊道:“開幾個吧,不過每個炮口都得留幾個人守。”

”守幾個洞其實不難。”不等張光成開口,李昌經便指着遠處的蒲包道:“等炮洞開好就把那些裝滿土的蒲包搬過來,賊匪真要是殺到壕溝跟前,就用裝滿土的蒲包把炮口堵上,堵上之後再釘幾個根木樁擋住,賊匪一時半會鑽不進來。”

“行,就這麼幹。”

張光成拍拍李昌經胳膊,旋即扶着梯子爬上南牆,緊接着又順着梯子爬上箭樓。周興遠和張翊國似乎曉得他有話說,很默契地順着梯子下去了,箭樓上就剩下他和韓秀峰二人。

張光成擡頭看看南邊,隨即回頭道:“韓老弟,家父已率一千多鄉勇到了白塔河。”

韓秀峰點點頭,輕描淡寫地問:“家眷呢?”

“全出城了,估摸着這會兒已經到了海安。”張光成想想又補充道:“不光我的家眷全出城了,李昌經和張守備他們的家眷也出城了,不過他們的家眷沒去海安,有的去興化,有的去了清江浦。”

“出來了就好,出來了我們就沒後顧之憂。”

“是啊,可把她們接出來只是權宜之計。韓老弟,家父在信裡又說了,讓我們見機行事。”

韓秀峰猛然意識到張光成昨天說他爹讓抄賊匪的後路,說啥子要給去犯泰州的賊匪一個東西夾擊,讓賊匪首尾難顧,全是說給別人聽的。張之杲其實自始至終沒想過跟賊匪拼命,而是打着不能只保城內百姓不顧城外百姓死活的幌子,名正言順地出城罷了。

想到這些,韓秀峰突然覺得徐瀛有些可憐,移駐泰州之後得罪那麼多人,做了那麼多準備,結果不但那些人全白得罪了,那麼多準備全白做了,連他自個兒甚至都被逼得去跟賊匪拼命。

不過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做官也好做普通百姓也罷,首先得活下去。要是不把徐瀛趕走,包括他韓秀峰在內的所有人能不能活過這個月都兩說。正暗自感慨,張光成提醒道:“韓老弟,守自然是要守的,不過得做兩手準備。”

“曉得,我自有分寸。”

“有分寸就好,我先下去了。”

“下去吧,我等會兒也下去。”

韓秀峰剛讓開身體,只見一個百姓模樣的漢子從南邊飛奔過來,邊走邊喊道:“別放槍,我是自個兒人,我是周先生的人!”

不等守東牆吊橋的鄉勇細問,本就在牆上的周興遠跑過去說:“是自個兒人,趕緊放吊橋!”

“哦。”守吊橋的幾個鄉勇反應過來,連忙把橋放了下去。

等韓秀峰順着梯子爬下箭樓,周興遠已問清楚了情況,迎上來道:“韓老弟,仙女廟那一路的賊匪到了杭李莊,正拆房鋸樹假設浮橋,打算從南邊過太平河。”

現在守的這個地方其實是一個淮水中的泥沙沖積出來的大沙洲,西邊是廖家溝,東邊五六裡便是太平河,河上的橋早被李昌經派人去毀了,民船也找不着幾條,賊匪一時半會兒見想過來只有架橋。

韓秀峰迴頭看看一臉緊張的鄉勇們,淡淡地說:“意料之中的事,讓他們過河吧,我們就這兒以逸待勞。”

“嗯,以不變應萬變最好。”

周興遠話音剛落,剛爬上箭樓的吉大就放下“千里眼”急切地喊道:“韓老爺,韓老爺,對岸有動靜了,南邊河口出來好幾條船,船上還有旗子!”

今天的天氣好的令人髮指,真是風和日麗,萬里烏雲。就算沒“千里眼”,站在牆上也能隱隱約約看到對岸河口的動靜。

韓秀峰跟守在牆上的衆人一起看了會兒,隨即回頭苦笑道:“周兄,看樣子河上的樁白打了,劉金昌十有八九會在仙女廟那一路的賊匪掩護下先從南邊上岸,然後從岸上來攻。”

“那些樁怎麼會白打,”周興遠抱着胳膊道:“要不是不打那些樁,我們就會四面受敵。賊匪折騰了一夜,發現這邊有樁從河上過不來,只能繞到南邊,我們就變成了三面受敵。”

“這倒是,”韓秀峰忍不住笑了,想想又問道:“周兄,你說劉金昌會不會給我們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南邊大張旗鼓吸引我主意,然後派兵從北邊悄悄渡河?”

“要是我們沒營寨,劉金昌倒有可能這麼幹,可我們有這麼結實的大營,並且守在營裡以不變應萬變,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又有何用?”

“也是,我們就像一根釘子,死死的釘在這兒,想拔掉我們他只能死磕,不把我們拔掉他會如鯁在喉。”

周興遠暗想你說得很輕鬆,但守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因爲這個位置太重要,賊匪一定會瘋狂來攻,能守住自然好,萬一守不住就只能跑了。

шшш ⊕тt kдn ⊕C ○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百六十一章 杜三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軍總捕同知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三百六十一章 杜三來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三十五章 川幫的賊窩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前途無量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四百一十三章 打來打去只會便宜洋人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四百四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