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

轉眼間已進入臘月,地裡沒啥活,家裡也不忙了,韓家三兄弟很韓老爺子商議了一下,挑了四大籮兜米,二十斤菜籽油,二斤麻油,四隻自家養的老母雞,十斤自家醃的臘肉,五斤自家灌的臘腸和一些幹海椒、花椒、蘿蔔乾等東西送往城裡。

來時經過走馬崗,在嬸孃家歇腳,順便問嬸孃要不要給幺妹兒捎東西,結果被同興當鋪的潘掌櫃瞧見了,曉得他們三兄弟們要進城,竟去街上買了兩大籮兜雞鴨魚肉之類的年貨,揹着搭拉帶着他家大兒子潘長喜一道來了。

韓家的日子本就過得緊巴巴,韓大想着辛辛苦苦挑來的這些東西是給弟妹的,跟上次那樣去柱子家不太合適,就這麼從白市驛一路打聽到千廝坊,直到大半夜才找着四弟家。

深更半夜有人敲門,琴兒嚇一跳,急忙叫幺妹兒穿衣裳。

直到聽清楚是韓大從走馬老家來了,二人才松下口氣,忙不迭去開門。

“大哥,你們來就來唄,帶這麼多東西幹嘛?這麼重,挑幾十裡山路,多累!”

“我們天天下地幹活,挑這點東西不算啥,走走歇歇,餓了吃點乾糧,渴了坐下喝口水,不累。”不曉得因爲是第二次來,還是怕被潘家父子瞧不起,韓大沒上次那麼拘束,從幺妹兒手裡接過茶碗,回頭道:“弟妹,這是你二哥,這是你三哥。”

“二哥好,三哥好。”琴兒急忙微微一蹲,給兩個頭一次見的哥哥道了個萬福。

“弟妹,別……別這樣。”韓二早聽韓大說弟妹好看,但怎麼也沒想到琴兒會如此標緻,他從沒來過城裡,以前在家都不怎麼敢跟難得回去一趟的韓四說話,現在更不敢盯着弟媳婦看,竟紅着臉從籮兜裡翻出一包雞蛋,支支吾吾地說:“弟妹,這是娘給你煮的,本來想帶生的,可又擔心路上碰碎。”

“幺妹兒,這是你娘讓我們給你捎的東西。”韓三也連忙岔開話題。

“哦,謝謝三哥。”

見倆弟弟如此拘束,韓大咧嘴一笑:“弟妹,這是同興當的潘掌櫃,這是少掌櫃,就是長生的大哥。”

“原來是潘掌櫃。”琴兒又道了個萬福,隨即招呼道:“潘掌櫃,潘大哥,請用茶。”

在潘掌櫃看來府衙兵房經承雖不是官老爺但也差不了太多,而琴兒絕對是城裡的大家閨秀,連忙拱手道:“少奶奶別這麼客氣,我們父子這麼晚過來,實在……實在過意不去,這些東西是代我家長生孝敬的年貨,快過年了,一點心意。”

“潘掌櫃,您是長輩,咋能這麼稱呼我一個晚輩。”

“我……我是跟幺妹兒她爹交好,但現而今不比以前,志行賢侄現而今是官身,他是官老爺你不就是少奶奶麼。況且我家長生能不能混出個人樣,還得靠志行賢侄提攜。”

“是啊少奶奶,我二弟還得靠您和您家韓老爺關照。”潘長生恭恭敬敬作了一揖。

琴兒本以爲潘家父子是來爲難幺妹兒的,怎麼也沒想到他們會如此客氣,一時間竟沒了主張,乾脆回頭道:“幺妹兒,潘掌櫃和潘大哥來了,我一個婦道人家都不曉得該咋招呼,要不你幫我去喊一下我爹。”

幺妹兒最怕見潘家人,要不是有三個堂哥在,她肯定會找個地方躲起來。聽嫂子這一說,她不假思索地回道:“好的,我這就去。”

“黑燈瞎火的,你一個人出去沒事吧?”潘大禁不住問。

“大哥,沒事,嫂子孃家離這兒又不遠,我一會兒就回來。”

“我還是不放心,老三,你陪幺妹兒去。”

“好的。”

……

幺妹兒和韓三一走,韓大韓三就問從老家挑來的東西放哪。

琴兒猛然發現韓家窮雖窮了點,但有個大家族真比沒有好,三個哥哥竟走了幾十裡山路挑來這麼多年貨,又感謝了一番,這才請他們把米倒進堂屋的大缸裡,倒不下的摞在牆角,然後再歸攏臘肉、臘腸……忙得不亦樂乎。

自家的東西剛歸攏好,還沒來得及歸攏潘家送的年貨,段經承就跟着幺妹兒和韓三到了。

韓大不敢怠慢,急忙拉着韓二上前問好,然後老老實實站在一邊。

潘家父子同樣如此,行完禮都不敢坐。

“別拘束,到了這就跟到自個兒家一樣。”段經承示意他們坐下,慢悠悠地說:“潘掌櫃,你跟着一起進城,是不是不放心你家老二,想打聽打聽他們的消息?”

“段經承,我就曉得瞞不過您。不怕您笑話,我家老二真讓我不省心,在家時嫌他煩,現而今不在身邊又總是想,總是掛念。”

“畢竟是你的親生骨肉,別說你了,志行出這麼遠門,我一樣不放心。”段經承感同身受,一邊招呼他喝茶,一邊不緩不慢地說:“你家老二沒給你捎信,我家志行倒是給家寄了幾封家書。前幾封是託沿路的幾個驛站捎來的,說的是銅天王的事,最後一封是經過江寧時託票號捎回來的,這票號捎信不比兵部郵傳,在路上走的比人還慢。算算日子,他們這會兒應該快到京城了,說不定已經到了。”

潘掌櫃是真想兒子,禁不住問:“段經承,這麼說他們從巴縣到江寧這一路平安無事?”

想到女婿竟在路上又收拾了一下銅天王,段經承不禁笑道:“有驚無險,平安無事。”

“有驚無險,段經承,他們是不是遇到啥事了?”

“是遇到點事,不過這事說起來話長,要是不說個清楚你一定不放心,容我慢慢道來……”段經承喝了一小口茶,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

潘掌櫃聽得驚心動魄,擡頭看看同樣嚇得臉色鐵青的韓家三兄弟,不禁嘆道:“連解運官銅的縣太爺都被他治的服服帖帖,志行賢侄果然是做大事的人!”

“這是自然,我段吉慶看人從來沒看走過眼。”

“恭喜恭喜,恭喜段經承得此佳婿。”

“同喜同喜。”

韓四原來比想象中更厲害,現在又娶了府衙兵房經承家的千金,潘掌櫃意識到今後不但不能以韓家的債主自居,而且要借這個機會巴結上韓四,聊了一會兒話鋒一轉:“段經承,實不相瞞,我這次來一是打聽志行賢侄和我家老二的消息,二是這不到年底了嗎,我家還有點地丁銀沒交,打算明天找個靠譜的保歇幫着交一下。”

段經承見他壓根沒提還債的事,對他的印象好了很多,沉吟道:“潘掌櫃,地丁銀是交給縣衙的。要不這樣,我明天一早幫你去問問縣衙的朋友。”

“我家長生走前託人給我捎過信,說志行賢侄以前就是給人保歇的,說志行賢侄啓程前把以前幫着保歇的民戶全交給了一個姓的楊書吏。”

“琴兒,姓楊的書吏,這事你曉得嗎?”

“爹,我聽志行說過。”

“那個姓楊的靠不靠譜?”

“靠譜,那人叫楊昕,你不認得他,但一定認得他爹。”

“他爹是誰?”

“金紫坊的楊秀才。”

“我說誰呢,原來是楊秀才家的二娃子,楊秀才我是曉得的,城裡有名的老學究。”段經承笑了笑,回頭道:“潘掌櫃,既然你家老二跟你說過,那你們明天就去找楊秀才家的老二。”

“好的,謝段經承。”

“謝我做啥,我又幫不上忙。”段經承想了想,又擡頭問:“韓大,你們不是種幺妹兒家的地嗎,她家的地一樣要交地丁銀,你們是咋交的?”

韓大緩過神,連忙道:“我家的地丁銀是柱子幫交的。”

段經承反應過來,忍俊不禁地說:“差點忘了那個小仵作,小仵作做事也靠譜。況且他跟你們韓家結了親,再過兩年就要迎娶幺妹兒,這既是你們的事也是他自個兒的事,哈哈哈哈。”

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
第八十章 “結義兄弟”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話皇上還是相信的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共襄盛舉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紅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許樂羣的秘密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九十一章 段知府要進京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六十七章 幺妹兒來了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百八十三章 官越大膽越小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