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

長蘆鹽政和長蘆鹽運使大多由內務府官員充任,所以韓秀峰這個內務府的奉宸苑卿來天津辦差,由長蘆鹽運使崇厚接待再正常不過。

隨員帶的不多,只有直隸候補道榮祿,河營都司王河東,南苑防禦德福、永泰、二十一和河營千總徐九、章小寶等九人。同剛辦完解運洋炮差事的富貴父子一起,下榻在距運司衙門不遠的一座鹽商的宅院。而富貴的老伴兒和兒媳、孫子,前天一大早就已經先回了京城。

剛纔那頓酒席,是崇厚爲韓秀峰接風的,富貴剛纔在酒桌上插不上話,現在酒足飯飽了,韓秀峰又被崇厚邀請去後頭花廳喝茶,他和二兒子吉祥只能同榮祿、韓宸等人一起在前廳候着,一樣說不上話。

韓秀峰自下午一見着崇厚,就話裡言間聽出崇厚對裁撤“厚誼堂”很不理解。

果不其然,剛坐下端起茶杯,崇厚就開始“興師問罪”,不但怪他“糊塗”,甚至連文祥都一起埋怨。

“別一聲不吭,你倒是說話呀!”

“老弟想讓我說啥?”

“你……”見說了半天韓秀峰竟像事不關己一樣,崇厚氣得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要是沒有“厚誼堂”,他絕不可能如此年輕就做上從三品的鹽運使,韓秀峰能理解他的心情,暗歎口氣放下茶杯道:“地山,正如你剛纔所說,厚誼堂就這麼裁撤了是有些可惜,但咱們是不是也得反過來想想,要是不裁撤又能怎樣?”

“要是沒裁撤,咱們至少不會跟現在這般變成聾子瞎子!”

“對,要是不裁撤的話,咱們的消息要比現在靈通一些,可光咱們不聾不瞎又有何用?”韓秀峰反問一句,緊盯着他很認真很嚴肅地說:“要是沒裁撤,打探到夷情就得及時奏報,不然就是知情不報。可事實上呢,要麼見不着皇上,好不容易見着了也會惹皇上不高興,最後不但再也見不着了,甚至連呈遞的摺子都如同石沉大海。”

“俗話說忠言逆耳,要是連老兄你和博川都不跟皇上說實話,皇上還能聽到實話嗎?”崇厚質問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現在是皇上不願意聽!”韓秀峰深吸口氣,接着道:“要是不當機立斷奏請裁撤,結果只會讓皇上龍顏大怒,我和博川不曉得會被外放去哪兒。而厚誼堂裁撤之後的今日,博川反倒能入值中樞,可見這筆買賣沒虧。”

“你和博川都升官了,對你們而言這買賣自然不算虧!”

“地山啊地山,你怎就不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呢?”

“老兄說的那些道理我懂,我就想問問老兄你這座青山,柴在哪兒,接下來怎麼燒?”

韓秀峰心想如此咄咄逼人,果然是年輕氣盛,只能無奈地說:“洋人只要不再提遣使駐京一切都好說,若洋人非要遣使駐京那就只能開仗。皇上已下定決心,不然也不會命我來天津。”

“賠兵費也好說?”崇厚忍不住問。

“好說,”韓秀峰苦笑道:“在皇上看來關稅本就算不上正賦,並且過去這些年朝廷也沒課徵到多少關稅,至少沒見粵海關、閩海關和江海關解運多少稅銀交戶部,所以不止一次密諭桂良,說兵費不管賠多少大可從關稅里扣,甚至可免徵關稅。”

“可是……”

“別可是了,一是你我人微言輕,很難讓皇上收回成命;二來遣使駐京的事,洋人一定不會妥協,畢竟在他們看來就算簽了和約也不一定管用,只有派使臣駐京才能迫使朝廷遵守和約。”

崇厚凝重地問:“照老兄這麼說,這一仗免不了?”

“不是免不了,算算日子,廣東那邊應該已經開打了,不過出戰的不是官軍而是團練。”

“當洋人是傻子?”

“現在考慮的不是這些,而是黃宗漢能不能打贏。”

“你覺得他能打贏嗎?”

“難。”韓秀峰無奈地搖搖頭。

“這就是了,”想到西夷的大軍剛南返,崇厚憂心忡忡地問:“志行兄,能看得出來,行軍打仗僧格林沁是比譚廷襄強,而且強得不是一兩點。可現在海口兩岸的炮臺正在重建,最快也要年底才能竣工,所需的大小銅鐵炮正在重鑄,估摸着到年底也不一定能鑄成,各路兵馬也沒全到,就算到了也要時間操練,你就不怕額爾金收到廣東的消息之後殺個回馬槍?”

“不是我不怕,而是皇上和朝廷上的諸公不怕。”韓秀峰頓了頓,又用篤定的語氣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額爾金想在今年殺個回馬槍我覺得沒那麼容易,他得先準備幾千兵馬的糧草輜重。”

“今年沒事,明年呢?”

“明年的事明年再說,真要開打,那就先打打看,勝敗得打完之後才曉得。”

“你說的倒輕巧,打仗不光要有兵,也要有錢糧!”

崇厚越想越着急,竟起身道:“昨兒上午,剛收着軍機處廷寄的密諭,說經巡防王大臣等奏,撫局已定,酌撤京兵,前經派出駐札八里橋官兵,自應先行裁撤。通州以東各營,暫令照舊駐札。各處調到官兵,將次抵京,亦可分別調度。除了天津至海口一帶,豫爲防範,嚴密佈置外,其它各路兵馬又要跟前幾次一樣從哪兒來回哪兒去,說到底還不是因爲錢糧支應不上。兵勇們連飯都吃不上,還打什麼仗啊!”

“地山,你這一說我想起來了,來前皇上命我訪察天津等地有無餘糧,要是有的話,命我會同你一起籌辦,以解南苑、通州等處駐兵的燃眉之急。”

“我跟你說打仗,你跟我說糧!”

“是你先提錢糧的好不好?”

“糧的事待會兒再說,咱們接着說打仗的事,就算肅順能收羅到足夠的錢糧,又能調集多少兵馬迎戰。”

韓秀峰低聲道:“有錢糧自然有兵。”

“有老兄說的這麼簡單嗎,這是對付洋人,不是對付長毛!我就想問問老兄,英、佛等夷在克里米亞那個地方跟俄夷開仗,雙方一共出動了多少兵馬,又死傷多少兵馬?”

“俄羅斯出兵七十萬,英、佛、土等國出兵近百萬。要是上海、廣東等分號當時打探的消息沒錯,這仗打了三年,俄羅斯死傷五十餘萬,而英、佛、土等國也分別死傷兵勇約十萬餘。”

“這就是了!”崇厚激動地說:“志行兄,你在鄉丁憂時我看過書肆裡的輿圖,也仔細瞧過書肆裡的地球儀,英夷本土距克里米亞那地方並不近,他們都能出那麼多兵。要是真想跟咱們開仗,且不說出十幾二十萬兵,出三五萬兵總有可能吧。”

“以英吉利的國力,出三五萬兵還真不是難事。”

“可咱們呢,咱們能東拼西湊多少兵?”

這個問題真把韓秀峰給問住了,長毛堪稱心腹大患,可爲了剿長毛,朝廷砸鍋賣鐵纔在兩江佈置了兩三萬兵勇,湖廣也差不多,算上閩浙和山東、河南的兵,加起來也才十餘萬兵勇。在自個兒的地盤上打仗,能出動的兵馬竟沒勞師遠征的洋人多,更別說兵器的巨大差距了。

“地山,我曉得你擔心什麼,我和博川又何嘗不擔心?可事到如今只能想方設法做準備,要是老天保佑能僥倖打贏自然好,要是敗了……也糟糕不到哪兒去。”

“怎就糟糕不到哪兒去?”

“你想想,在大沽口兩岸炮臺失陷之前,滿朝文武誰把洋人真正當回事過?可現在呢,雖全在主戰,但至少不像之前那般不把洋人當回事。說句大不敬的話,咱們大清就像一頭拉磨的驢子,不用鞭子抽抽就不走。”

崇厚被搞得啼笑皆非,忍不住問:“你就不怕一鞭子下去把驢子給抽死了!”

“這話可不能亂說,傳出去是要掉腦袋的。”

“這是你先說的好不好?”

“我說了嗎,我是問你天津府各州縣有沒有餘糧。”

“好好好,你什麼也沒說,我什麼也沒聽見,至於糧的事問我沒用,還是明兒個去問石贊清吧。”

“行,我明兒一早就去問他。”

崇厚意識到跟洋人的這一仗是躲不過去了,想想又問道:“志行兄,你這次帶榮祿他們過來,不只是巡視海防這麼簡單吧?”

“這是自然,”韓秀峰喝了一小口茶,輕描淡寫地說:“從現在開始,我每個月都會來,每次在天津呆十來天,不光要親眼盯着僧格林沁修築炮臺,操練兵馬,也要讓南苑的駐守八旗馬甲門軍和河營的千總、把總輪流來瞧瞧大沽口一帶的地形地貌。”

“如此說來,老兄不只是監軍,真要是打起來,十萬火急的時候也要領兵上陣?”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該上的時候只能上。”

“知道了,僧格林沁的大軍我養不起,你麾下的員弁我還是養得起的,他們在天津的吃喝拉撒我運司衙門包了。”

“這還差不多。”韓秀峰露出了笑容,想想又湊他耳邊道:“這事你知道就行了,絕不能傳到僧格林沁耳裡,不然咱們這點家底兒,可經不起他折騰。”

“明白。”

…………

PS:上傳的匆忙,又把章節序號搞錯了,明天請編輯修改,請各位書友見諒。

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
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色固巴圖魯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五十四章 銅天王(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九十四章 四堂會審(二)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七百四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七十八章 有人好辦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四百八十八章 本地士紳不簡單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