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

陳虎只報價不賣槍,曹澍鍾就算有銀子也得等韓秀峰從江北迴來。就在他召集重慶知府、江北廳同知、巴縣知縣等官員安排防範貴州賊匪時,回鄉之後一直深居簡出的段大章竟跟磁器口孫家的孫五爺一起進了城,下榻在東川書院,廣發請帖邀請地方官員、本地士紳和八省商人共商賓興事宜。

韓秀峰則同王在興一起去了趟十八梯,幫柱子和幺妹兒以及古榫、鄭元寶探望家人,把幫着捎的銀子發給各家,在棺材鋪吃完晚飯纔在一幫做死人買賣的叔伯嬸孃們依依不捨地相送下,回到了位於湖廣會館後頭的新家。

二哥回了走馬,二嫂和前來幫忙的三嫂兩個婦道人家在家不方便。所以關嬸和王在山的老伴兒張氏過來一起幫着燒飯,陳虎等人已酒足飯飽,正坐在正廳裡跟重慶鎮左營千總何勇、關班頭等人喝茶聊天。

見韓秀峰和王在山回來了,衆人紛紛起身讓坐。

“坐坐坐,接着聊,今天都有些啥稀罕事?”韓秀峰坐下笑問道。

“稟四爺,今兒早上你剛走不大會,曹大人就跟兩位伍老爺來看槍,我拆了一箱拿出幾桿讓他們瞧了瞧,看樣子他們真有心買,兩位伍老爺甚至打算出一萬兩。”

意料之中的事,韓秀峰微微點點頭,又問道:“杜三和長生呢,他倆今兒個有沒有來?”

不等陳虎開口,何勇就放下茶杯道:“他倆在當鋪,中午還喊我去吃過酒,說啥子來這兒不方便,要是有啥事讓你差人去當鋪傳話。”

“他們來這兒確實不方便,”韓秀峰擡頭看看依然覺得陌生的新家,輕嘆道:“這宅子是挺好的,可就是離道署、府衙、縣衙和湖廣會館太近了。以前覺得越熱鬧的地方越好,現在想想真不如住鄉下清靜,難怪段大人不願意住城裡。”

關班頭突然覺得段吉慶似乎好心辦錯事了,喃喃地說:“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地方適合做買賣的商人住,像四娃子你這樣的住這兒真不大合適!”

”先住着吧,反正也住不了幾天。”

“對對對,這天氣越來越熱,等到了夏天城裡熱得人沒法兒呆,哪有走馬鄉下涼快。”道署兵房經承周柄鬆笑道。

何勇顧不上拉家常,急切地說:“四爺,今天早上剛收到消息,桐梓的賊匪越鬧越兇,都已經殺到綦江了。聽說皇上前些日子剛下旨申斥過貴州巡撫蔣霨遠和貴州提督趙萬春,說蔣霨遠帶兵出省駐守扎佐,趙萬春馳赴遵義,剿辦均未得手,以致餘匪竄進四川境者尚復不少。將蔣霨遠革職留任,趙萬春革職留軍營以觀後效,命我們四川提督萬福率兵去貴州平亂,所有貴州官兵統歸萬福統帶!”

“賊匪殺到綦江了?”韓秀峰大吃一驚。

“剛聽說時我嚇一跳,後來找剛從綦江回來的人打探了一番,才曉得是小股賊匪,才曉得那些賊匪只是襲擾了綦江緊挨着桐梓的兩個鎮。”

“難怪伍家兄弟這麼着急,原來賊匪真殺到他家門口了。”韓秀峰想想又問道:“朝廷命萬福率兵去貴州平亂,可提標現而今有兵嗎?”

“年前已經抽調去不少,提標那幾個營早被抽空了,鎮標一樣沒幾個兵,只能臨時招募。制臺衙門和提臺衙門的公文剛到,命我們重慶鎮左、中、右三營出六百兵。”

“何叔,您不用去吧。”

“我都這麼大把年紀了,就算想去鎮臺也不會讓。”

“這就好。”

提到貴州的匪患,這些天忙着轉運軍械糧餉的周炳鬆忍不住問:“四娃子,賊匪都襲擾綦江了,段大人究竟咋想的,正是他老人家主持防堵大計的時候,可他老人家竟在這個節骨眼上廣發請帖,遍邀請士紳和八省商人共商賓興!”

“周叔,賓興是做什麼的?”陳虎忍不住問。

“賓興……賓興就是請衙門的老爺和士紳們吃酒,商議咋資助本地的讀書人去考取功名。”

見周炳鬆解釋不清楚,韓秀峰微笑着補充道:“今年是鄉試之年,估摸着再過個把月朝廷就會簡選今年四川鄉試的主考官和副考官。而考場遠在成都的貢院,各地尤其偏遠地區的寒門學子往往窘於盤纏,所以每逢鄉試之年,無論正科、恩科的文生,每名都資助路費六千文錢。

府試和會試一樣有資助,相比資助路費錢,參加府試的寒門學子更需要資助試卷費,因爲所以的試卷都是要學子們花錢的,這也是賓興名目中最繁雜的一項,大概有卷價、卷結、卷貲、義卷、卷績、卷金和元卷等名目,有些州縣甚至設有卷局或義卷局。”

這些陳虎真是頭一次聽說,禁不住問:“會試呢?”

“要是赴京城會試,那資助的將會更多,以前是三萬錢,現在好像增加到了六萬錢。”

“我們泰州有沒有賓興?”

“你們老家好像沒有,據我所知好像也就我們四川有這傳統。”

王在山也算半個讀書人,想到四川科舉雖考不過江浙,但總算有一項比江浙強,不無得意地補充道:“這可是一件大事,不但各大小書院要出資,地方官員要捐資,士紳和八省商人要捐助,榮昌等縣甚至每到鄉試之年就加稅,專門用於文武賓興。”

“武生應試也資助?”

“有,只是沒文生那麼多。”

“四爺,那您要不要捐?”葛二小忍不住問。

“當然要,而且還不能捐太少。”韓秀峰很清楚段大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召集本地士紳和八省客商共襄賓興盛舉,其實是爲了調解土客之爭。再想到本地士紳對八省客商最大的意見並非因爲錢被人家賺走了,而是府試學額、鄉試中額甚至會試中額被八省客商給佔了,不禁嘆道:“伍家兄弟要是參加賓興會一定會很尷尬,估摸着咱們帶回來的這些槍最後得由他們出錢買,而不是隻出一萬兩。”

“四娃子,你是說……”

“他家‘兄弟三進士’是很榮耀,甚至能千古流芳,但他們府試時佔的可是綦江的學額,鄉試時佔的是我們重慶府各州縣的中額,會試時佔的是我們四川的中額。他們兄弟風光了,別人就得落第,本地士紳對他們有意見也在情理之中。”

看着周柄鬆和王在山等人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接着道:“朝廷前年恩准各地捐廣增額,我四川士紳足足捐了一百九十餘萬兩,攏共就增加了十九個鄉試中額,並且這十幾個中額只是今年鄉試的,再過三年想跟今年鄉試一樣又得重新捐。所以他們不能光佔便宜不吃虧,得做點啥讓本地士紳消消氣。”

“可他們願意出錢嗎?”

“今時不同往日,現而今天下不太平,賊匪都已經殺到了家門口,綦江危在旦夕,連巴縣都岌岌可危,他們心裡應該很清楚不能再跟之前那樣鬥下去,得跟本地士紳齊心協力。”韓秀峰頓了頓,又笑道:“江宗海纔來巴縣多久,居然被推選爲湖廣客長,可見段大人早想化解土客之爭,不然絕不會支持江宗海做湖廣客長。”

“這一說我想起來,江宗海就是因爲曾給段大人做過幕友,才被那些湖廣商人推選爲客長的!”

“所以說這次賓興一定很有意思,王叔,我岳父在走馬鄉下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你明兒個拿着他的請帖去赴宴。”

王在山很想去,可想到能參加賓興盛會的全是有頭有臉的人,忍不住問:“我去合適嗎?”

“我說合適就合適,帶着耳朵去就行了,又不用您說話。”

“你不去?”

“我正在守孝服喪,這種事還是少摻和的好。”

“行,我去,我去幫你打探消息。”

與此同時,段大章正在東川書院給龔瑛、伍家兄弟和崔煥章、楊吏清、江宗海、關允中等士紳商賈念韓秀峰下午給的那封關於廣東土客械鬥的信。

“打殺廣府人最得力的當屬武舉客紳馬從龍,他請得兩廣總督葉名琛准許,以率客勇清剿洪兵餘孽爲名,誣衊土人爲匪黨,肆行殺戮,使得這股報復土人的仇殺之風蔓延至廣東多個縣!”

“赤溪一帶,客人與土人向來相處和睦,客民獲悉械鬥不可避免,爲了維持局面與土民士紳在廟內歃血會盟,雙方立下毒誓:誰先開啓戰端,誰便遭滅族天譴!然再毒的誓也擋不住大勢,僅一月後,廣府土人在赤溪一個叫火燒寮的地方先動手,殺死一名客人。戰端開啓,遂不可收拾。赤溪三面環海,北面又是廣府人聚集之地,客人無路可逃,只能應戰……”

段大章語氣平和,像是在說一件無足輕重的事,龔瑛等人卻聽得心驚膽戰。

等段大章唸完,孫五爺放下茶杯,環視着衆人故作輕鬆地說:“諸位,我孫五這麼大把年紀了還想求個善終,可不想跟廣府的那些士紳一樣死於土客械鬥,更不想我孫家的子孫‘棄筆從戎’,跟諸位刀槍相向。”

見老東家陰沉着臉,江宗海急忙起身道:“五爺您這是說哪裡話,這兒是重慶府治下的巴縣,不是廣東,那樣的事絕不會在我巴縣重演!”

“不會?”孫五爺啥話都敢說,啥玩笑都敢開的名聲在外,沒段大章那麼多顧忌,緊盯着江宗海問:“小老弟,你湖廣會館門口就是碼頭,你是真不曉得還是裝作看不見?茶幫和川幫都已經鬧成啥樣?”

“五爺,晚生……”

“一個巴掌拍不響,老朽沒責怪你的意思,至於你們招募的那些茶勇,老朽也覺得沒啥不妥。要不是那些茶勇幫同官軍彈壓,那些源源不斷涌入的縴夫和湖廣流民因爲活不下去早扯旗造反了。”

孫五爺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老朽想說的是,廣東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而我巴縣乃至整個重慶府的形勢又岌岌可危,堪稱一點就着,我等不能不加以防範!要是讓居心叵測之徒或賊匪的奸細挑撥離間,引發土客械鬥,一旦像廣東那樣刀槍相向只會兩敗俱傷,只會便宜了那些賊匪!”

“五爺所言極是。”伍濬祥深以爲然。

伍奎祥更是凝重地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我等不但得引以爲戒,還得陳請道署、府衙加以防範。誰若敢妖言惑衆,誰若敢挑撥離間,必須從嚴法辦!”

“伍老弟,你這是治標不治本啊。”段大章再次接過話茬,直言不諱地說:“本地士紳與八省客商因爲學額、中額起隙已久,別人你們伍家三兄弟借籍應試,佔了我重慶府的學額和我四川的中額,卻不把自個兒當重慶府人,你說本地士紳心裡能沒怨言?”

“段大人,奎祥慚愧。”伍奎祥尷尬到極點,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

“這事不能全怨你,我的同窗好友黃永洸也一樣,當務之急是做點什麼略作彌補。”段大章不想跟他們繞圈子,環視着衆人開門見山地說:“要是諸位願意給我段大章面子,那就在明天的賓興會上多捐點。再就是我朝承平已久,綠營不堪大用,想防堵住貴州的賊匪只能招募青壯辦團練,而辦團練不能沒有糧餉,諸位能者多勞也應該多捐點。”

“大人說得是,我等……我等……”

“彆着急,何況這也不只是諸位的事,”段大章看向龔瑛等本地士紳,意味深長地說:“龔老弟,正如老五剛纔所說,要不是保甲局招募的那些茶勇幫同官軍彈壓,用不着等到長毛和貴州的賊匪殺過來,我巴縣就會先亂起來。所以老夫以爲值此多事之秋,有錢的要出錢,有力的一樣要出力!”

“段大人所言極是。”

“別極是了,當務之急是勸勸那些學子以舉業爲重,別再人云亦云跟着鬧騰。崔老弟,楊老弟,明年便是會試之年,也該收收心早做些準備。你們寒窗苦讀爲的是啥,不就是圖個金榜題名嗎?”

廣東土客械鬥的消息聽得崔煥章和楊吏清心驚膽戰,哪會再有跟八省客商再爭權奪利之心,段大章這麼一說,二人急忙起身道:“大人說得是,晚生回去之後便閉門苦讀。”

“再急也不急這一兩天,明日賓興可少不了你們二位。”

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
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已經不再是蘇鬆太兵備道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九十章 追上來了!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四百零九章 習慣了就好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四百三十章 賣雞爽的苦肉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三百零九章 兵源第四百三十六章 他鄉遇故知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廣西的情形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