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

來時僱的沙船雖是在通州登記註冊的,船主也是通州人,但船平時並不怎麼回通州。

之所以能在通州僱到,是因爲船在海上航行了一年多本就要修了,船主又在商船會館接到一單把通州產的棉花和土布運往山東,再從山東運豆貨來上海的買賣。乾脆讓船先去通州,畢竟在通州修要比在上海修便宜,並且修好之後就能運上貨去山東。而再有二三十天,貨主就能把棉花和土布採購齊,船老大要趕回通州把船修好,不可能在上海等。

正因爲如此,潘二讓一起來的二十多個老泰勇營兄弟在碼頭邊的客棧安頓下來,便同陸大明、樑六、陳虎一道進城。本打算先去商船會館問問,沒曾想走到城門口不但遇上幾十個鄉勇,而且發現衙門懸賞捕拿人犯的海捕文書竟貼了幾十張。

“哪來這麼多逃犯的,我在泰州那麼年,見着的懸賞告示加起來也沒這麼多!”陸大明覺得難以置信,禁不住朝坐在不遠處茶館裡喝茶抽大煙的鄉勇望去。

“潘掌櫃,我看揚州失陷前也沒這麼多逃犯。”樑六同樣覺得奇怪。

“上海是大碼頭,江洋大盜自然不會少。”潘二不想被門卒和那些鄉勇誤以爲是逃犯,領着三人接着往城裡走。

城裡比城外還要繁榮,到處是商鋪,街上全是人,不過聽口音大多是福建和廣東一帶的。

陳虎不識字,見前頭又有個大宅院,又有不少穿着號衣的漢子行色匆匆進進出出,好奇地問:“潘掌櫃,這又是什麼衙門,上海哪來這麼多衙門的?”

潘二擡頭看了看,回頭笑道:“這不是衙門,這是福建會館,剛纔那幾個大門臉兒一樣不是衙門,一樣全是會館。”

“會館?”

“就是外地商人在這兒落腳的地方,上海不愧是大碼頭,連會館都比泰州多,比我們巴縣老家也多。不過跟京城是沒法兒比的,京城的會館那才叫個多呢。”

“有沒有您老家的會館?”陸大明忍不住問。

“這我哪兒曉得。”

“要不要找個人問問?”

出來這麼久,潘二有些想家了,不禁笑道:“問問也行。”

韓老爺人是很好,可韓老爺辦完差事就要從上海回四川老家,陸大明吃一塹長一智,不敢再跟之前那樣相信外人,打定主意今後就跟着潘二混,停住腳步環顧了四周,見前面弄口有個算命的,立馬跑過去掏出幾個銅板,幫潘二打聽起來。

算命先生接過銅板,擡頭看着他們四人,用帶着浙江口音的官話喃喃地說:“幾位客官,城裡城外的會館是不少,光我知道的就有三山會館、楚北會館、商船會館、湖州會館、江西會館、浙嚴會館、福建會館、興安泉漳會館、廣東嘉應州公所……唯獨沒聽說過四川會館,別說沒聽說過,連四川人都沒見着幾個。”

四川人不太願意出遠門,上海沒四川會館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潘二拱手笑道:“我們就是隨便問問,謝了。”

“這位客官,我看你印堂發黑……”

“今天沒空請您看相,這印堂就讓它先黑着吧,等忙完眼前事再來請您算算。”這樣的江湖騙子潘二在京城見多了,不等算命先生說完就領着陸大明等人接着往前走。

沿途問了幾次路,剛搞清楚去商船會館應該怎麼走,前面突然傳來一陣驚叫,緊接着整條街上的人都紛紛躲避。

潘二不想惹事,剛把陸大明三人拉進左邊的茶館,就見十幾個被打鼻青臉腫的鄉勇往這邊逃,而持着砍刀和棍棒追打他們的那些人居然也是穿着號衣的鄉勇,一邊追打着一邊用怒罵,全是南方口音,一句聽不懂。

茶館夥計擔心被殃及池魚,一邊忙不迭上門板,一邊急切地說:“勞駕幾位客官讓讓。”

“哦,不好意思。”潘二不敢再看熱鬧,回頭看看發現正好有一張空桌,乾脆走過去坐了下來。

在茶館裡躲避的有不少像他們這樣的外地人,紛紛跟掌櫃和鄰桌的茶客打探究竟怎麼回事。

“這事說來話長。”一個本地的老學究放下茶碗,憂心忡忡地說:“二月裡,長毛不是佔了江寧嗎,上海的兵全被調去打長毛了,‘爽官’既擔心長毛來犯,又擔心宵小犯上作亂,情急之下就招募鄉勇,舉辦團練。”

“可鄉勇怎麼會跟鄉勇打起來了,光天化日之下聚衆械鬥,還有沒有王法?”一個聽口音像是山東一帶的商人問。

“這鄉勇不應該是本鄉本土的青壯嗎,可‘爽官’倒好,他自個兒是廣東人,就只相信廣東人,不但挑選了四五百個廣東流民做親兵,還命廣東嘉應州公所董事李紹熙團練廣東人,命興安泉漳會館董事李仙雲團練福建的腳伕和船工。”

老學究敲敲桌子,又痛心疾首地說:“我們本地士紳不止一次去道署進言,招募外地人真不如招募本地人,外地人不光不堪大用,反而會惹是生非。本地人守家在地,保境安民必定盡心竭力,可人家聽不進去,就相信他那些同鄉。”

“福建和廣東民風彪悍,違法亂紀,胡作非爲;浙江人詭計多端,江北人膽小怕事,仔細想想還是我們本地人可靠。”一個本地的茶客深以爲然。

“您老還沒說外頭那些鄉勇是怎麼打起來的?”潘二忍不住問。

“長毛不是沒來犯上海嗎,朝廷擔心各地負擔不起鄉勇的糧餉,下令裁撤團練,遣散鄉勇。你們想想,那些廣東人和福建人好不容易過上什麼也不用幹就有飯吃,有錢拿的好日子,誰願意再去吃苦?雖說裁撤了,可一個個還穿着號衣,三天兩頭聚衆械鬥,因爲屁大的事都能打一架。”

“衙門不管嗎?”

“剛纔不是說過嗎,連‘爽官’的親兵都是廣東人,縣衙的那些沒遣散的鄉勇都是福建人,那些當差的本來就跟外面這些是一夥兒的,他們不跟着一起打就算不錯了,還能指望他們會去管?”

老學究回頭看看四周,又神神叨叨地說:“這些個外地人不是會黨的會衆,就是幫派的會衆。明面上聽‘爽官’和縣太爺的,其實暗地裡只聽各自會館董事的。他們械鬥也不是因爲別的,全是因爲搶地盤,搶買賣,搶營生。”

潘二沒想到上海會亂成這樣,想想又問道:“老先生,您剛纔說‘爽官’,這‘爽官’又是誰?”

不等老學究開口,一個商人就帶着幾分不屑地說:“就是現而今的蘇鬆太兵備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吳道臺。”

“吳道臺怎麼就成爽官了?”潘二追問道。

“這位老弟應該是剛來上海的吧。”

“正是。”

“這就難怪了,我們這位吳道臺是廣東人,早年家境貧寒,以販雞爲生,加之小名阿爽,廣東人不是喜歡給人取花名嗎,就得了個‘賣雞爽’的諢名。後來他跟洋人做買賣,又去洋行做夥計,乖巧勤快,八面玲瓏,善揣摸洋人心意,甚至學會說洋人的話,深得洋人器重,這買賣就越做越大,成了大商人。”

潘二心想難怪這些人敢大庭廣衆之下議論道臺,原來那位吳道臺不是科舉入仕的官老爺,而是個靠巴結洋人發家的商賈,禁不住問:“那他是怎麼做上的官的?”

“花錢捐的唄,不花錢他哪做得上這官。只不過現而今買賣雖不做了,但官卻做大了,沒人再敢當面喊他‘賣雞爽’,連洋人都改稱他‘爽官’。”

上海縣在蘇鬆太道治下,道署和縣衙同城,換言之,上海的大事小事全由靠巴結洋人發家的“賣雞爽”說了算!潘二意識到上海爲何這麼亂了,因爲攤上個只會巴結洋人的官老爺,正不曉得該說點什麼好,外面又傳來喊打喊殺聲。

夥計透過門板縫隙看了看,隨即回頭道:“縣衙出兵了,這架應該打不了多久,各位客官再喝點茶就能出門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百章 託付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
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樣不好吧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許乃釗到了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三百七十八章 就差一點點!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知州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六十八章 又見榮祿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二百章 託付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六十三章 提攜後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七百二十章 最壞打算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五百七十三章 開缺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