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

官員被再次召見很正常,不過被再次召見的大多是按察使以上外官,有些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甚至會被召見五六次。得知皇上不但讓韓四明天接着遞牌子,而且給出“老實,可用”的批語,等了一上午消息的黃鐘音和吉雲飛等同鄉都很高興,敖冊賢甚至羨慕地說韓四聖眷恩隆。

也正因爲韓四明天要再次覲見,一吃完捎午他們便圍坐在左花廳裡,絞盡腦汁揣摩聖意,琢磨皇上明天會問哪些事,韓四到時候該如何奏對。有這麼多同鄉幫着支招,韓秀峰感激不已,也真正明白了啥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與此同時,溫掌櫃等在京經商的四川同鄉正忙着幫大頭和翠花張羅婚事。

大頭現而今已是正六品頂帶,並且工部尚書彭蘊章已經發了話,等他跟韓四到任之後便能謀個正兒八經的差事。而婚嫁這種事講究個門當戶對,敖彤臣竟主動提出認翠花做義妹,讓翠花和任鈺先搬他家去,到時候讓大頭去他家迎娶,所以敖家這會兒也在忙着張燈結綵。

看着一箱箱從上海帶來的和這兩天在京城置辦的嫁妝,再回頭看看全新的嫁衣和鳳冠霞帔,翠花覺得像是在做夢,傻傻地坐在梳妝檯前有些不知所措。

任鈺兒將敖家的兩位進士夫人送出門,走到她身邊笑道:“翠花,想什麼呢,明天就是你大喜的日子,應該高興纔是。”

“我……我想我爸,想我媽,”翠花的淚水奪眶而出,擡着頭哽咽地說:“我爸我媽要是在這兒就好了,他們要是曉得我認了個翰林老爺哥哥,要是能看着我風風光光嫁給大頭就好了。”

任鈺兒暗想你爸你媽爲了一千兩銀子都已經把你給賣了,你居然還念着他們,但嘴上還是勸慰道:“京城離海安那麼遠,你讓他們怎麼過來?再說他們從來沒出過遠門,好像連泰州都沒去過。”

“我曉得,我就是想他們……”

“要不這樣,我幫你給家寫封信,告訴你爸你媽你現而今是翰林老爺的義妹,翰林老爺和翰林夫人對你可好了,四哥對你也好,大頭對你更好,讓你爸你媽放心。”任鈺兒想了想又說道:“你爸你媽要是曉得這些,一定會替你高興。”

“寫信自然好,可就算你幫我寫了,找誰幫我捎回去?”

“找日升昌啊,日升昌在泰州有分號,在京城一樣有分號。”

“找日升昌捎信要花多少銀子?”

“這我就不曉得了,不過就算花點銀子也值,不然也不會有家書值千金一說。”

相比任鈺兒,翠花堪稱一個小富婆,不但攢了二十幾兩私房錢,而且大頭的銀子現在也全在她這兒。但她是吃過苦的,曉得能攢下點銀子不易,遲疑了好一會兒再嘀咕道:“這麼大事我得跟大頭商量商量。”

“給家寄封信而已,這算什麼大事。”任鈺兒被搞得啼笑皆非,坐下道:“你想你爸你媽,我也有點想三姑了,不曉得她現在過得怎麼樣。要不這樣,我幫你寫一封,我自個兒也寫一封,寫好了過兩天一起寄回去。”

“寄兩封信,只要給一封信的腳錢?”翠花下意識問。

“嗯,裝一個信封裡,誰曉得裡頭有幾封信。”

“那寄信的腳錢我們一人一半,這事別跟四哥說,四哥對我和大頭那麼好,我和大頭不能再佔四哥便宜了。”

“行,聽你的。”

她倆在房裡說悄悄話,敖彤臣妻子的陪嫁丫頭蓮花正對面房裡一邊做着女紅,一邊跟敖彤臣的妻子敖徐氏和敖冊賢的妻子敖丁氏嘟囔道:“那個翠花不但不識字,還笨手笨腳,三老爺也不曉得究竟咋想的,不光認她做義妹,還幫着置辦嫁妝,傳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話!”

敖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敖家子弟不但個個讀書,連娶妻都要娶知書達理的女子,敖徐氏唸的書雖沒任鈺兒那麼多,但也是一個明事理的,立馬瞪了她一眼:“瞎說啥呢,老爺認翠花妹妹做義妹自然有少爺的道理,不許再亂嚼舌頭。”

“可是……”

“別可是了,”敖冊賢的妻子敖丁氏放下針線,微笑着解釋道:“蓮花,三老爺認翠花妹妹做義妹,既是幫韓老爺和袁千總撐面子,也是幫我們敖家報恩。”

“報啥子恩?”蓮花下意識問。

“韓老爺對我們敖家有大恩,要不是韓老爺幫忙,老太爺的畫像和牌位哪能供入鄉賢祠?你是沒去過會館,去過就曉得了。”

“會館裡有我家老太爺的畫像?”

“嗯,會館的鄉賢祠攏共就供了十幾位先賢的畫像,其中就有我們家老太爺。能進鄉賢祠不但永享春秋祭拜,進京應試的舉人老爺和進京候補候選的文武官員也要去拜祭,你想想,這是多大的面子!”

“您不說我還真不曉得。”

“現在曉得了就不能再亂嚼舌頭了,”敖丁氏笑了笑,接着道:“何況翠花妹妹馬上就要嫁給袁千總,馬上就是官太太,結這麼幹親人家不算高攀,反倒是我們佔了人家便宜。”

“我們能佔她什麼便宜,她男人我見過,就是個瓜娃子!”

“又來了,剛纔咋跟你說的?”

敖徐氏瞪了她一眼,想想還是解釋道:“袁千總其實一點也不瓜,只是……只是有點……有點遲鈍。他雖然只是個正六品武官,但韓老爺是文官,韓老爺把他當親弟弟。江北廳劉舉人你是曉得的,人家爲了跟韓老爺交好,把親妹妹都許給了韓老爺的小舅子,我們家只是做了個順水人情,你說這便宜是不是佔大了。”

蓮花意識到說到底還是爲了與韓老爺交好,沉默了片刻又忍不住問:“三老爺是翰林官,五老爺是翰林院庶吉士,早晚也是翰林老爺,再加上老太爺,我們敖家一門三進士!反正,我不覺得我們佔了韓老爺多大便宜。”

“你曉得啥,老爺是翰林官,可老爺現而今的官職沒韓老爺大,品級沒韓老爺高。何況韓老爺不但交遊廣闊,而且聖眷正濃,三老爺和五老爺指不定哪天要求韓老爺提攜。”

敖丁氏不失時機地插了一句:“韓老爺能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是協辦大學士、工部尚書彭大人保舉的!彭大人現而今在軍機處行走,授殿閣大學士,入閣拜相是早晚的事!”

“我的娘,這麼說韓老爺前途無量!”

“所以今後不能再亂嚼舌頭。”

“曉得了,我再也不敢了。”

……

大頭和翠花的婚事不用韓秀峰操心,他只要一心一意準備第二次覲見。

第二天一早再次趕到圓明園,本以爲跟昨天一樣有位高權重的大臣帶領引見,沒想到沒等到吏部的大人和司員,反倒等來了兵部尚書和五個武官。

兵部管不着吏部的事,韓秀峰沒辦法,見兵部尚書和兵部司官領着那五個武官進去了,只能硬着頭皮走到宮門口遞牌子。奏事處的太監接過牌子看了看,收下他塞的銀子讓在外面候着,沒曾想這一候竟候到了中午!

就韓秀峰站在雙腿發麻,餓得飢腸轆轆之時,太監出來宣他覲見。

跟昨天一樣,還是在勤政殿東暖閣。

皇上顯然剛用過御膳,精神比昨天好很多,等他磕拜完竟讓太監搬來一張低矮的條案,又讓太監拿來紙筆和一本乾隆四年武英殿精刻版的《禮記註疏》命他當場謄寫。

昨天在會館跟同鄉們揣摩了一下午聖意,結果不但沒想到皇上會單獨召見,而且會跟殿試一樣讓幹這個。韓秀峰定定心神,捲起袖子,翻開《禮記註疏》,拿起筆,就這麼跪在木炕前認認真真地謄寫起來。

更沒想到的是剛謄寫到第三頁,皇上突然道:“字寫得倒也算工整。”

韓秀峰反應過來,急忙道:“臣念過書,但念得不多,也不懂其深意。”

這些年不是天災就是人禍,爲賑災籌餉朝廷大開捐納事例,以至於一些目不識丁的人都搖身一變爲朝廷命官。咸豐本以爲眼前這位也不識幾個字,沒想到不但識字,字寫得還不錯,沉吟道:“不用再謄寫了,這部《禮記註疏》賞給你,要是看不懂請個先生好好教,用心學。”

“謝皇上恩賞,臣回去之後一定用心學。”

“說正事,知道到任之後要辦什麼差事嗎?”

“知道一些,臣回京那天拜見過彭大人,彭大人說臣到任之後別的不用管,只要一心一意練兵,拱衛京畿。”

“兵從何來?”咸豐追問道。

“河營現有的那些兵能用則,不能用盡數遣散,重新招募老實可靠的青壯編練。”

“大概要多少時日能練成?”

韓秀峰雖然只是第二次覲見,但很清楚眼前這位手握生殺大權的皇上看重一個人的時候不吝賞賜,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就很可怕,不敢信口開河,故作沉思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說:“要是糧餉軍資能支應得上,臣只用半年便能練成。”

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
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二百四十二章 財迷心竅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福橋大捷第七百一十六章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零四章 請教(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風聲鶴唳第十章 不時之需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二百七十九章 從六品州同!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五十章 周興遠的打算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萌生退意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差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拿人(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零一章 嘉定不太平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樣挺好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