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

皇上金口玉言,說二十二日親臨裕誠家賜奠就真去了,見其遺孤幼稚,殊深愴感,當即賞給銀一千兩治喪。

回宮之後又降旨,著將裕誠生前任內的一切處分,悉予開復。加恩晉贈太保,諡文端,入祀賢良祠。伊子堃林,俟及歲時,由該旗帶領引見,以示眷念藎臣,恩施優渥之意!可以說裕誠雖死了,但比健在時還要風光,堪稱極盡力哀榮,而幾位內務府大臣管理的事務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韓秀峰和康熙朝時“九子奪嫡”中的十四皇子胤禵的裔孫載鷟同爲奉宸苑卿,但韓秀峰不但駐南苑,並且只管南苑事務,載鷟則統管除南苑之外的所有事。

內務府絕對是京師最爲龐大的衙門,轄包括“七司三院”在內的大小近百個衙門,幾位內務府大臣一樣有所分工,漢軍正黃旗出身的文豐不但接替裕誠成了掌管圓明園及熙春園、綺春園、長春園等處之門禁、庫儲及歲修興作、稽覈出納等一應事務,並於皇上出入之時率屬隨侍值班的圓明園總管大臣,而且兼理奉宸苑事務。

相比之下,人家纔是真正的天子近臣,何況人家還是頂頭上司。

作爲下屬,韓秀峰自然要趕到圓明園拜見。

本以爲剛追查過私墾的事,得罪了不少人,這次很可能不被人家待見,沒想到文豐不但無比熱情,甚至藉口夏宮內有好幾座宮殿廟宇年久失修,讓他得空過來瞧瞧,估算下修繕需要多少銀錢,還命人趕緊去收拾一間公房,以便他來夏宮時有個落腳辦差的地方。

韓秀峰被搞得一頭霧水,畢竟奉宸苑雖掌苑囿禁令,但圓明園、暢春園、長春園和三海因爲皇上駐蹕的關係,並不歸奉宸苑管。就算圓內真有宮殿廟宇要是修繕,奉宸苑也只有幫忙幹活的份兒。

回到南苑,跟榮祿、王千里、永祥剛說完拜見的經過,榮祿便沉吟道:“應該不是皇上授意的,皇上就算真想命您多往圓明園跑跑,大可讓大頭傳召,用不着讓他這個剛上任的圓明園總管大臣開口。”

“那他這葫蘆裡究竟賣的是啥藥?”韓秀峰緊鎖着眉頭問。

“志行兄,我估摸着應該跟慶賢有一定關係,總之,這不是什麼壞事!”

“跟慶賢有啥關係?”

“確切地說應該跟慶賢的阿瑪有關係!”榮祿越想越覺得不會錯,不禁笑道:“志行兄,你跟那些進士翰林熟悉,跟文豐他們沒打過多少交道,不曉得這些很正常。”

“別賣關子了,他究竟跟慶賢他阿瑪有啥關係?”韓秀峰追問道。

“他原本只是內務府的一個筆帖式,也不曉得是走了誰的門路,先是外放浙江任杭州織造,後來還做過蘇州織造和粵海關監督。”

“仲華,你是說他當年走得是耆英的門路?”

“他當年走的是不是耆英的門路我不曉得,只曉得道光二十三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就是他同耆英一起跟英夷議訂的。後來耆英被革職了,他卻一點事也沒有,回京之後好像還做上了崇文門副監督。”

看着韓秀峰若有所思的樣子,榮祿又說道:“志行兄,做官不都是這樣嗎,真要是遇着什麼事,能一個人扛下來那就一個人扛下來,牽連太多不但沒一點好處,而且會把路越走越窄。”

永祥反應過來,不禁擡頭道:“耆英出事,就四爺您冒着觸怒皇上的危險幫着奔走,他一定是全看在眼裡,所以纔對您這麼好的。”

王千里低聲問:“讓四爺得空多往圓明園跑跑,這就是對四爺好?”

“百齡兄,你這是當局者迷!”

“我怎就當局者迷了?”

榮祿難得在王千里面前得意一回,不禁眉飛色舞地笑道:“百齡兄,你我知道志行兄聖眷恩隆,只要想乞求覲見,幾乎都能見着皇上,但剛出任圓明園總管大臣的文豐不曉得。在他看來,越是離皇上近的差事越是好差事,於是想出這麼個主意,想以此提攜志行兄。”

“四爺還用得着他提攜!”

“仔細想想他這也算不上提攜,只能算做個順水人情。”

韓秀峰覺得榮祿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又不敢肯定,乾脆笑道:“他跟慶賢家究竟有沒有淵源,回頭去封信問問慶賢就曉得了,咱們還是說說正事吧。”

“行,說正事。”王千里連忙掏出一封書信,苦笑道:“上海那邊總算有消息了,薛煥和劉山陽在信中說,他們跟花旗洋行買的三百六杆洋槍和相應的火藥鉛子,上個月就到貨了。結果因爲英佛兩國來大沽口的事,美利堅駐上海的領事官讓洋行扣下了這批槍,不讓交貨。”

“現在呢?”

“現在不是跟英、佛、咪、俄都簽訂和約了嗎,花旗公使和領事見俄羅斯公使竟打算白送槍炮給咱們,甚至打算差人來教授官軍如何使用,又讓洋行趕緊交貨,還說只要願意出運費,他們可派火輪幫着把洋槍和火藥鉛子運往天津。”

“這火候,拿捏的真好啊!”韓秀峰陰沉着臉道。

“所以說最壞的就是美利堅,比英吉利和法蘭西還要壞。”王千里放下書信,恨恨地說:“這次在大沽口,他們沒出一兵一卒,沒放一槍一炮,英吉利和法蘭西從桂良、花沙納那兒得到的,他們竟跟着全得到了,想想真氣人。”

“俄夷也一樣。”榮祿長嘆口氣,無奈地說:“論便宜,俄夷佔的更多,不但也跟桂良、花沙納簽訂了通商和約,還打算跟咱們重新議訂疆界。聽博川說皇上已密諭黑龍江將軍,據理折服,妥爲辦理。”

永祥沒他們那麼悲觀,放下茶杯道:“文大人都說了,這只是緩兵之計,不管桂良跟他們都簽訂了什麼,都作不得數。”

“你們今兒個見着博川了?”

“見着了,只是他太忙了,只說了不大會兒話。”

“他說啥了?”韓秀峰追問道。

榮祿連忙道:“他說桂良奏稱,此時英、佛兩國和約萬不可作爲真憑實據,不過假此數紙,暫且退卻海口兵船。將來倘欲背盟棄好,只須將奴才等治以辦理不善之罪,即可作爲廢紙。”

“這麼說皇上力排衆議,不會究辦桂良了?”

“不究辦他了,還命他等洋人的兵船全南返之後,赴上海接着跟洋人商訂通商細則。”

“翁心存和殷兆鏞他們能消停?”

“志行兄,您也太瞧得起他們了,別看他們前些日子鬧得歡,那是因爲皇上沒發話。現在皇上發了話,借他們幾個膽也不敢再蹦躂。何況皇上也不是沒安撫,今兒下午剛下旨命翁心存充上書房總師傅,命吏部左侍郎匡源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擢升殷兆鏞爲詹事府詹事,蔣志章補授江南道御史……連恭親王都有了差事,署鑲黃旗漢軍都統!”

韓秀峰大吃一驚:“匡源入值中樞?殷兆鏞躋身四品京堂?”

榮祿苦笑道:“這還能有假,好像就尹耕雲沒升官,可見就算鬧也得掌握個火候,不能鬧得太過。他得罪了鄭親王,讓鄭親王在朝堂上下不了臺,想升官可沒那麼容易。”

想到吉雲飛考上記名御史之後,眼巴巴地等着補授,而且文祥也有意幫他謀個缺,韓秀峰又問道:“蔣志章補授江南道御史,這人我咋沒怎麼聽說過?”

“蔣志章是江西鉛山人,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二甲第六名進士,金榜題名後館選上庶吉士,散館之後曾先後充任過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再後來回鄉丁憂,在老家辦團練,幫同官軍防堵過長毛,是年前剛回京候補的。”

榮祿頓了頓,又意味深長地說:“他既是陳孚恩的同鄉,也是孟傳金的同年,雖資歷不夠,但能補上江南道監察御史也在情理之中。”

韓秀峰豈能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心想陳孚恩是肅順的人,十八歲就考上進士,人稱“孟大膽”的御史孟傳金一樣是肅順的人,蔣志章跟陳孚恩、孟傳金不是有同鄉之誼就是有同年之誼,有陳孚恩和孟傳金引薦,“求賢若渴”的肅順自然會幫這個忙。

儘管清楚地明白蔣志章走的是肅順的門路,但韓秀峰還是輕描淡寫地說:“真要是論同年,博川跟孟傳金、蔣志章一樣是同年,都是道光二十五進士。”

“也是啊,”想到韓秀峰跟肅順的關係太過微妙,榮祿意識到當他面說這些不合適,急忙換個話題:“志行兄,差點忘了,許乃達也有了差事,皇上降旨命他爲光祿寺卿。”

韓秀峰以爲聽錯了,下意識問:“光祿寺卿?”

“光祿寺的茶湯,太醫院的藥方,神樂觀的祈禳,武庫司的刀槍,營繕司的作場,養濟院的衣糧,教坊司的婆娘,都察院的憲綱,國子監的學堂,翰林院的文章……我一樣沒想到皇上會命他爲光祿寺卿,他這會兒一定哭笑不得。”

榮祿剛說的那個順口溜是官紳百姓拿各衙門開涮的“京城十大可笑”。

光祿寺負責掌管皇家盛大筵宴,掌祭享宴勞、酒醴膳羞之事,而朝廷要麼不擺宴席,要擺就得按例擺在露天下,並且一擺就是很多桌,必須提前準備。準備好之後,下到廚子上到主事、郎中,甚至連光祿寺卿都要反覆覈驗不能出差錯,以至於從做好擺上桌,到文武官員坐下來吃,可能要一天一夜甚至更長時間。

趕上冬天,所有菜餚凍得幫幫硬,根本無法下口。趕上伏天,捂了一宿的菜餚全發餿了根本不能吃,所以光祿寺被戲稱爲“京城十大可笑”之首!

想到對別人而言,能做上光祿寺卿,那真是飛黃騰達。但對曾做過江蘇巡撫的許乃釗而言,做這個光祿寺卿還真是可笑,韓秀峰沉默了片刻喃喃地說:“博川也真是的,這個忙實在幫不上那就不用幫,弄成現在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我問過博川,他說跟他沒關係,不是他保奏的。”

“不是他保奏的就好,不然我真沒臉去見許乃釗。”

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
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下不太平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仁政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秀峰的爲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六百七十三章 欽差(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三百一十七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四百七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三十三章 沒心沒肺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第六百七十六章 幫辦軍務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四百六十章 我要去京城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二十三章 出人命了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七百四十四章 上駟院卿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九十一章 “犯上作亂”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一章 巡檢也有肥缺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一百七十章 之前想簡單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