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清晨,緊挨着打穀場的明道書院又傳出孩童們朗朗的讀書聲。這裡跟鳳山一樣是鎮上最神聖的地方,無論走街串巷的貨郎還是來鎮上賣瓜果蔬菜的老農,從這兒經過時不但不敢吆喝,連走路都變得躡手躡腳。

書院並不大,只有五間房,左邊那三間還是書院唯一的先生兼院長任雅恩一家的住所,真正用來教授學生的只有兩間。不過書不是什麼人都能唸的起的,學生也不多,攏共只有十七個。

任雅恩昨天喝高了,直到日上三竿才起牀,鈺兒擔心耽誤孩子們的學業,又偷偷攏起長髮戴上帽子,換上一身青布長衫,拿着戒尺幫她爹任雅恩領着孩子們背《三字經》。

明道書院收的全是啓蒙學童,鳳山書院收的可全是念過好幾年書的學生,有的甚至考上了童生。那些人的文章她全看過,不但做得一般甚至文理不通,連字也難登大雅之堂,詩詞就更不用談了。這讓打小就崇拜花木蘭、女狀元和女駙馬的她,總是恨自個兒爲何不是男兒身。

總之,她很喜歡這種爲人師表的感覺,正冒充先生冒充得陶醉。她的繼母任餘氏跑到門口,一個勁擠眉弄眼。任鈺兒意識到她爹醒了,急忙放下戒尺跑出教室。

“趕緊把衣裳換了,被你爹看見可不得了。”任餘氏擔心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任餘氏只在任家的稱呼,出了門鎮上人個個喊她三姑。雖然名字帶個姑,但她年紀並不大,今年才十九,只比鈺兒大一歲。她孃家在焦港,論輩分她也算餘青槐的堂妹,只不過是遠支,家境不但遠不如財大氣粗的餘青槐家而且貧寒,所以打十來歲時就天天提着籃子來鎮上賣菜。

顧院長見任雅恩不但膝下無子而且房裡沒人,半個月前幫着牽了這個紅線。任雅恩早有續絃的想法,而餘三姑她爹也覺得女兒能給儒學訓導做填房等於攀上了高枝,一樁親事就這麼成了。餘三姑也就這麼稀裡糊塗地進了任家門,成了任鈺兒的繼母。

就大一歲,“母親大人”這四個字鈺兒實在喊不出口,一直都是喊你,甚至跟鎮上人一樣喊三姑,她生怕被那幫頑皮的學童們笑話,不耐煩地說:“沒事的,你忙去吧,別管我。”

餘三姑探頭看了一眼,挎着籃子叮囑道:“早飯燒好了,換好衣裳去廚房自個兒盛。我去給韓老爺送飯,還得幫韓老爺把昨天換下的衣裳洗了。也不曉得屋裡屋外要不要收拾,如果要收拾回來一定早不了,中飯你自個兒做。其實也不用做,我昨天帶回來那麼多剩菜,你挑幾樣熱一下就行。”

她一提起這些鈺兒就煩,撅着嘴嘟囔道:“三姑,你現在是我爹的夫人,是我的繼母,不是他韓老爺的下人,總這麼拋頭露面,總這麼給人做老媽子,會被人笑話的!還有,咱能不能別再沾人家的小便宜,連殘羹剩飯都往家帶,傳出去丟不丟人!”

“什麼夫人,我進了你家門還不是伺候你,伺候你爹,做你家的老媽子?”餘三姑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又竊笑道:“幫韓老爺燒燒飯,收拾收拾屋子,縫縫補補,洗洗曬曬,有什麼丟人的?一個月二兩銀子呢,這差事還是從顧院長那兒求來的,我要是不去做,有的是人願意去做,錢大貴的婆娘不曉得有多羨慕呢。”

“錢大貴是做什麼的,我爹又是做什麼的,他家那口子能跟你比嗎?”

“你爹是做什麼的,你爹就是窮教書的!我還以爲進了你任家門能享福呢,結果進了門才曉得你爹窮的叮噹響。不說了,我得給韓老爺送飯去。”

面對確實很能吃苦,很會持家的餘三姑,儘管她平日裡做得事不是一兩點丟人,鈺兒卻實在不好意思再埋怨,只能苦笑着回自個兒房裡換衣裳。

……

餘三姑時間掐得很準,挎着竹籃走進小院兒,韓秀峰剛好也才起牀,正在院子裡一邊洗臉漱口一邊跟潘二說話。

“張老爺和張二少爺下榻在巡檢司衙門,顧院長本打算中午宴請的,結果方士枚中午要請。方士俊剛來過,想請你中午去吃酒。”

“大頭他們呢?”

“大頭還沒醒,昨天又喝高了。”已經是從七品候補鹽運司經歷,並在運司衙門做巡捕官的潘二,不但不敢在韓秀峰面前擺官老爺架子,反而比以前更恭敬了,站在一邊稟報道:“吉大吉二他們昨天也醉了,不過今天一個比一個醒的早,天沒亮就跑門口來等你起牀,想告兩天假回去光宗耀祖。說是家裡人來問的,吉家莊的吉老財也確實來過。”

“他們做上官,雖然是武官但一樣是官老爺,不光是他們自個兒的榮耀,也是家裡的榮耀,理應回去一趟,他們還在門口嗎?”

“走了,韓博和國政做主讓他們回去的,走前還每人給他們預支了三個月餉錢。”

韓秀峰放下毛巾笑道:“韓博和國政這事做的好,榮歸故里,光宗耀祖,不能不帶點錢回去,沒錢拿啥置辦祭品祭祖,沒錢拿啥擺酒。”

潘二也笑道:“是啊,我們這是離家遠的,要是跟他們一樣離家近,遇上這麼大喜事,一樣得告幾天假,一樣得回去祭祖,回去擺幾桌酒。”

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可巴縣離這兒上千裡,並且還有賊匪作亂,一時半會兒是回不去,韓秀峰暗歎口氣,隨即話鋒一轉:“長生,來前郭大人有沒有啥交代?”

“有,昨天張之杲在這兒,說話不方便。”潘二陪着他走進堂屋,坐下道:“四哥,你跟我不一樣,你的從五品頂帶是皇上欽差的,這運副是皇上特授的,按例不但要上謝恩摺子,好要乞求回京覲見。郭大人曉得你不會寫,也曉得你身邊連個幕友都沒有,更不會有會寫謝恩摺子的摺奏師爺,就做主讓他的幕友吳先生幫你寫了一份,前天就連同其它公文一道呈上去了。”

“郭大人想的真周全,對了,郭大人有沒有說要不要回京覲見?”

“郭大人說求肯定是要求的,按例少說也要乞求三次,但要不要回京覲見得看皇上恩不恩准。不過現而今不比以前,你腿上又有傷,皇上十有八九不會讓你回京。”

韓秀峰沉吟道:“能不能被吏部或禮部帶領引見無所謂,我雖沒覲見過皇上,但見別人覲見過。段大人爲覲見做那麼多準備,還要給宮裡的太監塞那麼多銀子,我可沒那麼多銀子孝敬那幫閹人。”

段大章覲見的事潘二一樣曉得,不禁笑道:“是啊,不回京最好,我們的銀子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段大人有沒有其他交代?”

“有,”潘二擡頭看看正擺放碗筷的餘三姑,直到餘三姑反應過來退出堂屋才說道:“四哥,郭大人前天收到兩封京裡捎來的信,信中說他這個運司署理不了幾天,說皇上已經授曾做過小軍機,做過陝西鳳邠道、直隸永定河道、雲南按察使、廣東布政使的崇綸爲兩淮鹽運使。”

韓秀峰大吃一驚:“崇綸啓程了沒有,崇綸要是到任,郭大人咋辦?”

“崇綸有沒有啓程,啥時候能到任,郭大人也不曉得。只曉得就算崇綸來了,他也不會被召回京,十有八九還會留在江蘇。”

“去琦善那兒幫辦軍務?”

“不是。”潘二回頭看看正在打掃院子的餘三姑,湊韓秀峰耳邊道:“郭大人在京裡的朋友說,皇上有意讓郭大人出任淮揚道,還打算讓郭大人兼理漕務。”

“這麼說郭大人很可能要去清江浦?”

“不會,信中說當務之急是攻剿盤踞在揚州、儀真和瓜洲的賊匪,清江浦離揚州太遠,就算郭大人出任淮揚道估計一樣得駐泰州。”

淮揚道的全稱叫分巡淮揚兵備道,領淮安、揚州、通州和海州。也就說儀真以東,長江以北的大多府縣歸淮揚道管。要是擱太平年景,這個缺真不如肥得流油的兩淮鹽運使,但現而今賊匪作亂,鹽務荒廢,做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淮揚道比做兩淮鹽運使強多了。

韓秀峰打心裡替郭沛霖高興,可想想又問道:“郭大人去做淮揚道,我們怎麼辦?”

“四哥,郭大人早想好了。淮揚道署雖不像運司衙門這樣有鹽捕營,但郭大人不只是要去做淮揚道,十有八九還要兼理漕務。漕標在江蘇有兩個營,一個廟灣營、一個佃湖營,這兩個營不但早荒廢了,而且僅剩下的那點兵也早被抽調一空,跟鹽捕營一樣要復建。”

看着韓秀峰若有所思的樣子,潘二接着道:“只是淮揚道署跟運司衙門不一樣,只能監督巡察各府縣和分駐各府的綠營,稅賦這些卻管不着。泰州的賦稅也好,整個揚州府的賦稅也罷,全得解往移駐徐州的江寧藩庫。沒錢讓郭大人怎養兵,手下沒兵要是遇上戰事他怎麼應對?”

“接着說。”

“崇綸不是還沒到任嗎,郭大人打算利用這個空檔趕緊巡察各場,籌集糧餉。你這邊不是要招五百個兵嗎,郭大人讓再多招兩百個,到時候給崇綸留兩百兵,剩下的全編入漕標的廟灣營和佃湖營。”

“這倒是個辦法,可以後的糧餉怎麼辦?”

“灣營和佃湖營是經制內的綠營,朝廷要撥糧餉。當然,朝廷撥給的那點糧餉肯定是不夠的,郭大人說他到時候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讓各府縣再協濟點。”

“我呢,我怎麼辦,”韓秀峰苦笑着問:“我現而今是運司的運副,領鹽捕營那是份內事,領漕標綠營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

潘二連忙道:“郭大人早想到了,他說到時候把你借調到道署聽用,委你個幫辦漕務的差事,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領兵了。郭大人本來想幫你謀個候補知州的,思前想後覺得不合適,一是你這個運副是皇上特授的,二來候補知州終究是個候補官,哪有做實缺的運副體面。”

“既然郭大人早想到了我就不用擔心,”韓秀峰點點頭,想想又問道:“長生,郭大人出巡,身邊不能沒人護衛,我要不要隨郭大人一起去巡察各場?”

“我倒是問過,郭大人說各場又沒鬧賊匪,用不着那麼多人,何況你要養傷,可不能讓別人看出破綻,不用你跟他一道去,等經過海安時他會在這兒住一晚。”

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婦孺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
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百八十章 老弱婦孺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一百六十章 錢俊臣要外放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八十一章 樹大招風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四百五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三百八十章 狗行千里吃屎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七十章 人再多也沒用!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一百一十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軍總捕同知(三)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