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

在查辦曾在南苑爲官的內務府官員這件事上,韓秀峰事先並沒有跟肅順通氣。事實上連監察御史孟傳金彈劾那個喊冤叫屈的慶豐司郎中,事先都沒跟肅順打過招呼。

在孟傳金看來內務府各大小衙門沒一個屁股乾淨的官,他早就想收拾一兩個趾高氣昂的內務府官員揚名立萬,見韓秀峰居然敢捅馬蜂窩,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反正就算天塌下來有肅順幫他頂着。

因爲他這個半路上殺出的程咬金,讓包括幾位總管大臣在內的內務府官員,都認定韓秀峰“大開殺戒”是肅順授意的,縱是有萬般不滿也只能忍氣吞聲。

韓秀峰不想解釋,一是解釋不清,二是根本顧不上解釋。

算算日子,英佛二夷的大軍很快就到大沽口了,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卻把事情想的很簡單,覺得可以跟之前一樣把西夷糊弄走。

比如讓譚廷襄先派員見見夷酋,接下夷酋遞的照會,藉口做不了主,要先奏報朝廷,先拖上個十天半月,畢竟公文一來一回需要時間;西夷要是等的不耐煩,就說朝廷已命黃宗漢爲辦理夷務的欽差大臣,勸西夷回廣東跟黃宗漢交涉……

總之,過去那麼多年就是這麼糊弄過去的,都覺得這次只要小心應對一樣能糊弄過去。用鄭親王端華的話說,西夷就像一條瘋狗,你越是搭理它,它越是跟你沒完。“以不變應萬變”,不用搭理它,它鬧騰一陣發現鬧騰不出個什麼,自然會灰溜溜地退去。

韓秀峰不敢苟同,覺得再糊弄西夷十有八九“狗急跳牆”,對大沽口的海防又沒哪怕一絲信心,不知道西夷一旦開打,譚廷襄和國瑞等人究竟能守幾天,所以覺得時間緊迫,得趕在西夷攻陷大沽口和天津之前,能做多少準備就做多少準備!

事實證明,查辦官員是來錢最快的辦法。

在短短十一天內,王千里、萬仕軒和特木倫就籌到了三萬四千多兩,銀子上繳廣儲司,廣儲司又奉旨撥給他這個奉宸苑卿用於整治修繕南苑河道海子。

結果一運回來就花去大半,到處採買鐵鍬、麻袋、麻繩、扁擔、籮筐等治河用具,四處採辦米麪糧油,唯獨沒置辦盔甲兵器,以至於在那些對他恨之入骨的人看來,他是在榨取銀子幫皇上修繕南苑的行宮寺觀,而不是什麼整治修繕河道,更不會往練兵上頭想。

上駟院養在南苑的三百多匹馬、十二頭駱駝,五十多頭騾子,連同近百名馬伕和十幾個蒙古醫士,隨着皇上的一道聖旨也統歸他這個曾做過太僕寺少卿,“熟悉馬政”的奉宸苑卿兼管。

而且理由非常之充分,因爲按例上駟院馬匹每年四月進南苑放青,十月歸圈。現在他這個掌苑囿禁令的奉宸苑卿駐南苑,由他兼管再合適不過。

所有人都在忙碌,一切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但韓秀峰覺得還是不夠快,今天一早又策馬趕到前幾天才劃定的校場,親眼盯着河營將士和新招募的駐守八旗及門軍操練。

這些天緊張到極點,榮祿早看出他這是在爲打仗做準備,忍不住揚鞭驅馬趕過來問:“大人,馬隊不練騎射,甚至連盔甲兵器都沒有,就這麼跟河營一道練陣型,將來真要是上了陣,能打仗嗎?”

韓秀峰看着正在王河東、古魁和章小寶等人呵斥下列隊的兵勇們,一邊撫摸着馬脖子,一邊反問道:“仲華,你覺得他們能在個把月內,練就一身騎射武藝?”

“個把月自然不夠,不過練總比不練好。”榮祿繞着他轉了一圈,勒緊繮繩,又苦着臉道:“您瞧瞧,照這麼練下去,這還算馬隊嗎,這跟綠營步兵有何兩樣?”

前幾天太忙,韓秀峰一直沒顧上跟他交代,見他對這麼操練有看法,無奈地說:“老弟有所不知,我讓你們這麼操練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怎麼個不得已?”

“一是時不待我,咱們沒那麼多時間按部就班地操練;二來照驍騎營、前鋒營那麼操練,就算個個能練就一身騎射本事,遇着洋人咱們也是有敗無勝。”

榮祿大吃一驚:“志行兄,您是說咱們連的這幾百兵,早晚要馳援天津,要去跟洋人較量?”

韓秀峰不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凝重地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皇上如此信任你我,早晚會用得着你我。所以這兵得好好練,從今兒個開始,你我哪兒也不去,就呆在這兒一心一意練兵。”

“可照這麼練下去,能練出個什麼?”

“老弟是不是覺得我是在把馬甲當步兵使?”

“難道不是嗎?”

“是,不過這麼練是有說道的。”韓秀峰深吸口氣,耐心地解釋道:“咱們有馬隊,西夷一樣有馬隊,他們的馬隊有個響亮的旗號,叫作‘龍騎兵’!他們個個會騎馬,不過也只會騎馬,並不精通騎射,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在馬上廝殺。”

“那他們這仗怎麼打?”榮祿不解地問。

“說白了他們就是一幫會騎馬的鳥槍手,一人一杆新式自來火鳥槍,有的甚至多配一把手銃,此外配一把近戰防身所需的馬刀。上陣打仗講究的是快,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到指定地方佈置。”

“到了地方就下馬放槍?”

“差不多。”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要是馬術夠好,他們會分幾撥輪流去襲擾敵軍,策馬飛奔到敵軍陣前放槍,打完就往後跑,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裝填火藥鉛子,然後再去襲擾,幾撥馬隊如此反覆,讓敵軍防不勝防。”

“這戰法倒有點意思,有點像蒙古馬隊,只不過他們用鳥槍,而不是開弓放箭。”

“有見識,不愧爲將門之後。”

“可咱們沒那麼多鳥槍!”

“這會兒沒有,不等於過些日子沒有,所以得讓他們先練練陣法,先學學咋放槍,放完之後咋裝填。”韓秀峰頓了頓,又補充道:“還得學學咋挖壕建壘。”

榮祿反應過來,急切地問:“志行兄,您是咱們有槍,只能沒運到?”

“我早就差人去上海辦槍了,置辦的全是自來火洋槍。”

“買了多少杆,什麼時候能運到?”

“三百杆應該有吧,至於啥時候能運到,這我也不曉得。”

“可我和王河東那邊加起來六百多號人,三百杆也不夠啊!”

“我一樣想多買一些,可有多少銀子只能辦多少事,”韓秀峰迴頭看了一眼徐九,接着道:“何況打仗不能全靠鳥槍手,挖壕建寨需要人手,護衛鳥槍手需要長矛手、刀牌手,轉運糧草輜重一樣需要人,所以你這邊有一百杆足夠了,全發給馬甲。剩下的三十六個門軍,全部充任護衛馬甲的刀牌手,馬伕伙伕雜役負責輜重轉運。”

韓秀峰這麼一說,榮祿終於明白王河東等人這幾天爲何那麼操練,舉一反三地說:“河營那邊兩百鳥槍手,剩下的兩百分別爲長矛手和刀牌手?”

“差不多,不過也用不着分這麼清,畢竟河營馬伕雜役少,該挖壕的時候全得放下兵器去挖壕,該行軍的時候全得幫着轉運輜重。”

想到駐紮在北邊的那些八旗馬隊和蒙古馬隊,上官不來就馬放南山,只曉得打牌吃酒,甚至抽大煙,再想到根本打不了仗的京營,榮祿激動地說:“志行兄,要是洋槍能及時運到,要是糧餉能支應的上,假以時日,等咱們這六百兵練出來,恐怕真能頂兩三千京營兵!”

“這是自然,不過咱們首先得有時間!”

……

二人正聊着,小山東騎馬疾馳而來。

“稟四爺,天津急報!”

“知道了。”韓秀峰從他手中接過信封中寫着知名不具的書信,當着榮祿面拆看起來。

榮祿見他神色凝重,忍不住問:“志行兄,是不是西夷的兵船來了?”

“來了,不過沒全到。”韓秀峰又低頭看了一眼信,遙望着東方緊鎖着眉頭道:“崇厚派駐在大沽口的斥候打探到,英佛二夷來了火輪八艘,艦船三艘,在炮臺對面五六裡處寄泊,日夜窺伺,倏忽即可闖入,無可阻攔,防範不易。”

“不是說來大小炮船來了五六十號嗎,怎麼只有十一艘?”

“西夷的兵船大小不等,航速也不一,應該還在後頭。”

“譚廷襄就這麼坐等?”

“他正忙着派人跟上岸的夷酋交涉,對了,俄使和咪使也上了岸,正在幫着說和。”韓秀峰放下信,冷冷地說:“這分明是緩兵之計,我敢打賭,等大隊兵船炮艇一到,他們會立馬翻臉。”

“要不要趕緊上摺奏報皇上。”

“不用,如何交涉,如何防堵,跟咱們沒關係,咱們的當務之急是練兵!”韓秀峰收好書信,又回頭道:“小山東,慶賢老爺那邊你就別管了,趕緊去圓明園禮部值房找張得玉、李偉長,請他們幫着打探下朝廷是如何應對的,要是有諭旨幫着謄抄一份。”

“明白,小的這就去。”

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新書感言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
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六百零二章 羊角大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怒人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四百一十章 他們成不了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上不急太監(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阻截(二)新書感言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儀真(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北闈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跟柏葰沒多大關係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分開走!第五十一章 銅天王(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九十五章 四堂會審(三)第二十八章 八省會館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四百零四章 頭一次跟洋人打交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十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江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