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

揚州城東北二十里的小銀莊,緊挨着運河。

十天前還自由自在的江有貴,怎麼也沒想到做鄉勇不但要跟官軍一起防堵賊匪,而且要幹取土填河這樣的苦力活兒。南河總督讓地方上的官老爺幫着籌的糧還遠在邵伯,不曉得要什麼時候才能運到,他餓的飢腸轆轆卻不敢扔下鍬歇息,只能硬着頭皮接着挖。

“二哥,我實在餓得不行了,要先不歇會兒?”做鄉勇之前只撐過船的小六真挖不動了,放下鍬苦着臉道。

江有貴擡頭看了看遠處那幾個騎在馬上監工的八旗兵,伸出手道:“你以爲我不餓,你以爲我不想歇,看看我的手,磨了好幾個泡,可不幹行嗎?”

小六早上因爲偷懶,捱過幾鞭子,一提起那些八旗兵就窩火,彎下腰背對着遠處的那幾個八旗兵道:“二哥,他們就六個人,我們這麼多人,有什麼好怕的?”

“有什麼好怕的,說得倒輕巧!”

“本來就是!”

“這兒只有六個,其它地方呢?周圍全是官兵,你是不是不想活了?”江有貴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一樣鬱悶,暗想就算私鹽買賣沒法兒做,去討飯也比做這樣的鄉勇強。

小六不曉得他是怎麼想的,又忍不住道:“二哥,揚州和儀真被賊匪佔了,南邊不是賊匪就是官兵,北邊沒賊匪。我們爲什麼不去北邊接着做私鹽買賣,爲什麼非要來吃這個苦受這個罪?”

一個同樣餓得不行也累的不行的鄉勇附和道:“是啊二哥,從淮南收不到鹽我們可以去淮北的那些鹽場收!”

“收鹽是要本錢,沒本錢怎麼收?”江有貴反問了一句,接着道:“就算有本錢能收着鹽,也要有船運。那麼多船全被髮匪搶了,你真有本事怎麼不去髮匪那兒把船搶回來?”

“可是……”

“可是什麼,”江有貴站直身體,揉了揉腰,又抄起鐵鍬道:“就算有本錢也有船,收到鹽也能把鹽從鹽場運出來,又能把鹽賣給誰?我們以前走的是水路,鹽全賣到了湖廣,北邊是漕幫的地盤,真要是把鹽運去,就算官府不管漕幫也不會讓我們賣。”

提起漕幫,一個鄉勇低聲道:“二哥,聽說李昭壽反了。”

“有這事。”

“他能反我們一樣能反,這日子真不是人過的,那些當官的真沒把我們當人看,反正活不下去了,不如去投髮匪。”

正說着,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投髮匪,虧你們想得出來!”

鄉勇嚇一跳,急忙回頭道:“許先生,我就是這麼一說。我們幹活他們看着,我們餓肚子他們大魚大肉,還不讓人發發牢騷!”

剛從邵伯運糧回來的許樂羣遠遠的舉手跟那幾個八旗兵打了個招呼,旋即一邊示意那些挑土的兄弟把船上的糧搬上岸,趕緊去找柴火生火燒飯,一邊從懷裡掏出一張告示,攤開舉到衆人面前道:“你們以爲投奔髮匪,髮匪就會把你們當人看?”

“許先生,這是什麼告示,你這話什麼意思?”

“這就是髮匪的文告,是前些天城裡百姓趁亂逃出來時帶出來的,這份文告叫《待百姓條例》,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不要錢漕,也就是不收地丁銀和漕糧,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歸天王。每年大口給米一石,小口減半,以作養生。”

剛纔發牢騷要投奔太平軍的鄉勇反應過來,喃喃地說:“這算什麼不要錢漕,收成全歸他們的什麼天王,一個壯丁一年只給一石米,這比官府收的還多!”

“才曉得。”許樂羣看看衆人,接着道:“還有呢,文告說‘所生男女,亦選擇天王’,也就是全得信洋教,不許敬菩薩拜祖宗。還說‘店鋪照常買賣,但本利皆歸天王,不許百姓使用,如此則魂得昇天,否則即是邪心,爲妖魔,魂不得昇天,其罪極大’!”

江有貴也哭笑不得地說:“連本帶利全歸他們,那還做什麼買賣?”

“不光做買賣本利全歸他們,而且城裡的百姓除了要‘人人認識天王,歸順天王,同打江山,共享仙福’,還傳令‘男女分館,百工歸行’,也就是男的跟男的住一塊,女的跟女的住一塊,不管是不是夫妻全得分開,誰要是敢在一起就犯了他們的‘天條’,就要被點天燈。”

“這也太不近人情了,這樣誰會歸順他們那個天王?”

“所以說他們不得人心,所以說他們成不了氣候,”許樂羣曉得這幫自由自在慣了,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私鹽販子,從來沒幹過這樣的活兒,也從來沒吃過這樣的苦,循循善誘地說:“弟兄們,三爺讓我帶大傢伙投奔朝廷,自然有三爺的道理。你們相信,揚州被髮匪給佔了,儀真被髮匪佔了,水路被髮匪給堵了,我們這些既沒地又沒手藝的人不投奔朝廷還能投奔誰,這日子怎麼往下過?”

“許先生,理是這個理,可是……”

“沒什麼可是,我曉得大傢伙受委屈了,但得忍忍。”許樂羣收起從楊以增那兒要來的太平軍文告,回頭看着運河道:“填河不是楊大人讓我們來的,而是欽差大臣琦善大人讓的。琦善大人擔心髮匪沿河北上,不但要填河,還要把南邊的壩全挖開,把水全排江裡去,等把運河裡的水排差不多了,髮匪自然也就沒法兒沿運河去攻清江浦,更沒法兒沿運河去犯京城。”

“許先生,髮匪想去京城?”一個鄉勇驚詫地問。

許樂羣坐下確認道:“前些天揚州城裡的賊匪不是分兵了嗎,消息打探清楚了,帶兵出城的是廣西老賊林鳳祥和李開芳,他們這會兒已經到浦口,已經跟另一撥發匪匯合了,號稱三十萬兵馬,叫囂要北上去攻京城。”

“他們是衝着皇上去的!”

“管他們是衝誰去的,反正對我們而言不是什麼壞事,他們這一分兵,揚州城裡就沒多少髮匪了,能不能守住城都兩說,更不用說出城廝殺,我們也就不用擔心被楊大人派去跟他們打仗,只要幫着把河填上就行。”

“把河填上就沒我們什麼事了?”

“嗯,把這一片通往運河的大小六個河口堵上,我們就可以回邵伯。”許樂羣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有貴,我還打聽到了個消息,我們的仇家又升官了,現在不再是泰州州同,而是兩淮鹽運司的運副,從五品,聽楊大人說這頂帶還是皇上欽賜的。”

“姓韓的做上運副了,姓張的呢?”

“張光成沒升官,還在泰州。”

“他姓韓的做上運副又怎麼樣,他有種別被我遇上!”

許樂羣理解江有貴的心情,畢竟他親哥就死在韓秀峰和張光成手裡,但想到楊大人說過的那些話,不得不提醒道:“遇早晚是能遇上的,但遇上之後可不能輕舉妄動。相信我,幫你哥報仇的事得從長計議。”

江有貴咬牙切齒地問:“許先生,怎麼就不能輕舉妄動?”

“據說他正在復建鹽捕營,別人不曉得我們的曉得的,他手下本來就有一幫鄉勇,還跟髮匪在萬福橋較量過,鹽捕營哪用得着復建,只要讓他手下原來的那些鄉勇換上鹽捕營的號衣就行。”

“他有兵,我們一樣有幾百個兄弟!”

“他不光是從五品的朝廷命官,領的也是朝廷的官兵。可我們呢,我們的頂帶全是捐的,差事全是楊大人臨時委派的,弟兄們全是名不正言不順的鄉勇,跟他們火拼就是造反,到時候楊大人就算想幫我們說話也開不了口。”

“那怎麼辦,難不成這血海深仇不報了?”

“仇自然是要報的,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們得從長計議,絕不能莽撞行事。”許樂羣拍拍他胳膊,又低聲道:“楊大人說了,只要我們把差事辦好,只要能立一兩個戰功,到時候他不但能保舉我們做真正的朝廷命官,還能跟郭沛霖讓姓韓的復建鹽捕營一樣,讓我們去復建河標中營!”

“原來的河標中營呢?”

“中營原來的那些綠營兵早在髮匪進犯揚州時跑光了,就剩一個都司和一個千總,不過也都給革職了。”

江有貴雖不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但之前跟官兵周旋了那麼久,不但曉得河標有中營、左營、右營、洪湖營、葦蕩營和清河城守營,而且曉得中營是南河總督轄下最大也是最緊要的一個營。

想到有機會做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不用再跟現在一樣拿姓韓的沒輒,江有貴緊攥着拳頭問:“髮匪不出城,我們去哪兒殺髮匪博戰功?”

許樂羣意味深長地說:“想搏戰功不一定要去殺髮匪。”

“不殺髮匪怎麼搏?”

“朝廷不光要剿髮匪,一樣要剿捻匪,漕幫的那些王八蛋不但在運河上胡作非爲,現在還扯旗造反。吃柿子挑軟的捏,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拿他們開刀。”

江有貴反應過來:“先收拾李昭壽?”

許樂羣冷冷說:“要說仇,死在他李昭壽手裡的鹽幫兄弟,比死在韓秀峰和張光成手裡的多。三爺早些收拾他了,只是一直找不着機會。現在他造反了,我們投了朝廷,正好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他剿了。他不是要三爺給個說法,要我許樂羣的腦袋嗎,我倒要看看誰要誰的腦袋!”

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新書感言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
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七百零四章 孝廉第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山頭林立第一章 書吏韓四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辦槍是個肥差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六百零九章 督辦川東團練!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一百六十四章 匯票丟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着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言堂!第一百六十八章 顧少爺要回去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六百九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三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三十八章 術業有專攻第四百九十章 入營(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新書感言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志行升官了(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五百三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戰之後第四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百三十一章 青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