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

禮部會試早已放榜,殿試的名次也早出來了,包括任禾在內的重慶府各州縣的考生一個沒能中式,想着明年朝廷很可能按例開恩科,許多考生落第之後都沒回原籍。

在此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在去年順天鄉試時收遞過“條子”的那些大員子弟,一律被髮配往新疆充苦差。那些身嬌肉貴的公子哥兒一聽說要去邊荒之地,十分驚恐。他們的老子更是紛紛活動,接二連三上疏,一面自責,一面奏請捐銀贖罪。

而朝廷現如今最缺的便是銀子,皇上幾經權衡,最終放了他們一馬,準他們花錢消災。御史陳慶鬆有些不識時務,進言“贖罪太驟”、“視法太輕”,讓皇上很不高興,所上的摺子被“留中”,就這麼不了了之。

二是去年跟西夷簽過和約,但上頭只有皇上的御批,並沒有英、佛、咪、俄四夷國主的御批,所以英、佛、咪、俄四夷使臣今年要來換約。俄夷使臣來得最早,經皇上恩准,從北塘登岸,由天津的地方官員護送至通州,再由禮部和理藩院官員接到城內,並將其安置在早準備好的下榻之所。

總之,俄夷使臣已經到了京城,可朝廷去年跟俄夷所籤和約的具體條款,別說天下百姓了,連各部院的郎中主事都知之甚少,而知曉內情的王公、軍機大臣和各部院堂官對此又諱莫如深,以至於許多人都曉得朝廷要跟洋人換約,但究竟換什麼約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新任直隸總督恆福、直隸布政使文煜相繼到了天津,崇厚身爲長蘆鹽運使要在制臺和藩臺跟前聽用,實在抽不開身忙別的事兒,所以韓宸已在運司衙門幫了兩個多月忙,不但對換約之事瞭如指掌,而且正緊張地爲如何應對英、佛、咪三夷使臣前來換約做最後準備。

早上去府衙跟石贊清商量了近一個時辰,又匆匆趕到制臺大人下榻的鹽商宅院,跟奉僧王之命來拜見制臺的薛煥私下聊了一會兒,然後吃了幾口乾糧,便帶着家人馬不停蹄趕到城西六裡的一個村莊。

平時見不着幾個外人的村子,今天竟有兩個皁隸守在村口,見韓宸來了急忙上前拜見。

“從京城來的客人到了嗎?”

“稟韓老爺,客人們全到了,昨兒晚上到的,小的照您的吩咐,讓他們借住了保正、甲長早說話的那十九戶百姓家。領頭的那幾位老爺,下榻在鹽商陳老爺的別院。”

“好,帶我去瞧瞧。”

“遵命,韓老爺請。”

事實上韓宸用不着皁隸帶路,因爲這個不起眼的村子他已來過好幾次,甚至在村裡囤了足夠三百人吃兩個月的糧和十幾石鹽。

陳姓鹽商的別院在村北,由於不怎麼來鄉下住,宅院建的並不奢華,只是一座裡外三進的院子,但跟村裡那些低矮破舊的民房一比,真能讓人感受到大戶人家的氣派。

大門口有兩個人守着,儘管他們既沒帶兵器也沒穿號衣,可一看就曉得不是尋常百姓。

皁隸跑上去通報,那二人急忙上前行禮。

韓宸微微點點頭,跟着他們走進宅院,只見永祥、王河東正同幾個同樣身穿短褂的把總、外委,圍着八仙桌上的輿圖商量着什麼。

“韓某來遲,讓幾位久等了。”

“韓老爺,您這是說哪裡話。”永祥可不敢在韓宸面前擺架子,連忙讓把總、外委們先出去,然後一邊請韓宸上座,一邊拱手道:“稟韓老爺,四爺命卑職和老王先帶弟兄們過來,他要等把京裡的事安排妥當了才能來。”

“四爺也要來?”韓宸下意識問。

不等永祥開口,王河東就拱手道:“韓老爺,您跟四爺是什麼交情,四爺是什麼樣的人您最清楚不過,天津這邊要發生大事,他不來親眼瞧瞧又怎會放心。”

“這倒是。”韓宸微微點點頭,笑看着二人問:“二位老弟,你們這次攏共來了多少人?”

“稟韓老爺,卑職這次攏共帶來三百零八人,其中有十幾個馬伕和幾個蒙古醫生。”生怕韓宸擔心他們來天津的事,一旦傳出去沒法兒跟新任直隸總督恆福交代,永祥又轉身取來一個信袋:“這是四爺命卑職等人來天津辦差的公文,上頭蓋有內務府的大印。”

韓宸根本不在乎他們究竟有沒有公文,順手放到一邊,開門見山地說:“永祥老弟,咱們都不是外人,還是說說正事吧。”

“韓老爺請講!”

“你們的糧,韓某和崇厚大人早幫着準備好了,就囤在村裡,待會兒你們安排個人去驗收下。鹽,爲你們準備了十八石,足夠你們吃的了。銀錢就對不住了,這兩年的事是一件接着一件,運司衙門早被掏空了,你們要是想買些瓜果蔬菜或想買些雞鴨魚肉犒勞犒勞弟兄們,只能自個兒想辦法。”

“韓老爺這是說哪裡話,您和崇厚大人已經幫了我們大忙了,銀錢我們有,開拔時四爺讓王千里王老爺給了我們三千兩!”

“有銀子就好。”韓宸微微點點頭,隨即從袖子裡取出一份書信,很認真很嚴肅地盯着二人道:“這是劉山陽專程差人送給薛大人的急報,確切地說這是後來謄抄的,原件正在僧王手裡,韓某覺得二位也應該瞧瞧。”

“謝韓老爺關照,卑職先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永祥真嚇了一跳!

英佛二夷不但派使臣來換約,還派來了一支大軍。

英夷派來的大小炮艦炮艇共20艘,其中蒸汽大艦一艘,叫“切撒皮克”號,裝有大小火炮五十一尊,炮艦上連同船工水手在內的洋兵竟多達五百二十餘人;“高飛”號、“巡洋”號、“魔術師”號等蒸汽中艦六艘,裝炮六尊至二十一尊不等,載兵九十名至兩百四十名不等。

“科羅曼德爾”號、“庇護”號、“巴特勒”號等蒸汽炮艇十一艘,此外還派來一艘叫作“協助”號的運兵船和一艘叫作“海斯潑”號的輜重船。佛夷這次只派來兩艘蒸汽炮艦,一艘叫“迪歇爾”號,一艘叫“諾爾札加拉”號。

永祥默默算了一下,凝重地說:“兩千多兵,竟多達兩百二十餘門炮,算下來每十人就有一門炮!”

過去近一年,王河東在南苑做了不少功課,甚至不止一次研究過洋人炮船的模型,接過書信沉吟道:“有些炮是裝在船上的,上不了岸,能運上岸的全是小炮。”

“那些打得遠的大炮是上不了岸,可夠得着炮臺啊!”

“二位應該聽四爺說過,南北兩岸五座炮臺上的大小銅鐵炮加起來也就五十來尊,其中能夠着洋人炮船的恐怕只有富貴從福建運來的那十幾尊洋炮,儘管僧王做了不少準備,但要是打起來勝負還真難料,二位心裡應該有個數。”

“敢問韓老爺,僧王做了哪些準備?”

“一時半會兒說也說不清楚,二位真要是想知道,不妨去炮臺瞧瞧。”

“我們去方便嗎?”

“後頭我要去送鹽,二位可扮成我的隨員一道去。”

“謝韓老爺成全。”永祥拱拱手,想想又說道:“韓老爺,卑職還想去城裡瞧瞧,想帶弟兄們去看看城牆。”

“這事好辦,我回頭跟石府臺說一聲,他會命家人陪你們去。”

想到來前四爺說過的那些話,永祥又說道:“韓老爺,有件事卑職差點忘了跟您稟報,來前四爺說皇上之所以命俄夷使臣從北塘上岸,然後由天津官員護送至通州,那是不想讓俄使窺破朝廷在海口兩岸的佈置,英、佛、咪三夷使臣來了同樣如此。”

“這我知道一些。”韓宸低聲道。

“但還有一件事您恐怕不曉得。”

“啥事?”

“四爺說皇上不太想讓蠻橫無理的英、佛二夷使臣進京,想讓他們在上海跟桂良大人換約,我們開拔時皇上還下了一道諭旨,命桂良大人在上海等候。據說也給僧王下了旨,諭旨中說換約之事須由桂良親自辦理。”

韓宸反應過來,喃喃地說:“難怪薛煥一大早去拜見制臺,原來是因爲這事兒。”

王河東苦笑道:“去年說好了讓洋人今年來換約,現在卻反悔了。而洋人又蠻不講理,他們要是見咱們不許他們從大沽口上岸,見換約之事僧王又沒個準信兒,他們一定會強闖甚至會炮轟海口兩岸炮臺,所以說這一仗是躲不掉的。”

韓宸之前還對換約抱幾分希望,畢竟能不打就不打,聽永祥和王河東這一說,韓宸意識到這一仗已無法避免,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擡頭道:“洋人名爲換約,卻派這麼多兵來,究竟是何意?既然他們沒誠意,那就只能打。”

“韓老爺,您說的是,他們沒誠意在先,也就別怪咱們沒誠意。”

“好一個都沒誠意,不說了,衙門裡還有一堆事,我先回去。你們要是想去炮臺瞧瞧,要是想親眼看看天津城防,隨時可去運司衙門找我。”

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
第五百六十六章 鬼谷先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近朱者赤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鄉第三百零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零五章 打通商道第七百四十一章 怎會弄成這樣!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五百二十二章 顧問諮詢第一百八十七章 地域之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二百五十六章 “人微言輕”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七百五十一章 兩不相幫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誰也沒想到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七百零二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一百七十九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二)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三十一章 茶幫認栽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五十八章 深夜驚魂(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開打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十章 歪門邪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有大買家!第七百三十章 只能指望鄂軍湘軍?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十七章 “衣食父母”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