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

柱子也幫永祥給大頭捎來了請帖,大頭接過請帖欲言又止,一是四哥不發話他不敢去,二是不曉得吃這頓酒要多少錢。

韓秀峰對他太瞭解了,曉得他其實是想去湊熱鬧的,乾脆讓他回內宅管翠花拿十兩銀子,然後跟剛從琴兒那裡取了十兩禮金的柱子一道去。

大頭和柱子剛走,恩俊便起身告辭。

費二爺去對面“墨香閣”看狗蛋寫了一會兒大字,又捧着紫砂壺回到了“聽雨軒”,好奇地問:“志行,昨兒下午來的那個小丫頭叫啥?”

韓秀峰楞了楞,放下前些兩天從”厚誼堂”找着的書笑道:“好像叫蘭兒,不是我家僱的,也不是我去買的。是兩位敖夫人見翠花快生了,身邊沒個人伺候,大頭又笨手笨腳,就讓她家老媽子的女兒來幫着照應。”

“我說那丫頭咋那麼勤快,那麼懂事呢,原來是敖家的人。”

“您老這一說我想起來了,得趕緊讓小山東去敖家報個信兒,告訴他們大頭升官了!”

“對對對,得趕緊讓小山東去說一聲,讓他們也高興高興。”

韓秀峰說辦就辦,立馬起身拉開門,讓正在外頭掃落葉的小山東去敖家報喜,費二爺回頭看了一眼,想想又好奇地問:“中午燒飯的那個婦人看着有些眼熟,我好像在哪兒見過。”

“您老說得是賀掌櫃的老伴兒丁氏吧?”

“那個老媽子是賀掌櫃的老伴兒!”

“應該是,咱家沒別人了。”

“賀掌櫃有的是銀子,他老伴兒怎會來咱家做老媽子?”費二爺覺得很奇怪,一臉不可思議。

韓秀峰帶上門,坐下來:“人家不是來咱家做老媽子的,而是見琴兒身懷六甲,行動不便,過來幫幾天忙的。也是借這個機會來……來報恩的。”

“報恩,她要報啥子恩?”費二爺更糊塗了。

韓秀峰輕嘆口氣,不無感慨地解釋道:“您老有所不知,她有個十四歲的女兒,生下來時就是‘三瓣嘴’(兔脣),剛生下那會兒賀掌櫃見生出這麼個‘怪胎’,竟打算讓店鋪裡的夥計抱去溺死或找個沒人的地方扔了。”

“竟有這等事!”費二爺大吃一驚。

“我也是剛知道不久,”韓秀峰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從自個兒身上掉下來的肉,丁氏哪裡捨得扔,就拼命抱住賀掌櫃不放。賀掌櫃沒辦法,一氣之下甩門而去,之後再也沒抱過孩子,也從未給過孩子好臉色,甚至把孩子關在家裡養,不許孩子出去,一樣不許丁氏帶孩子出門,免得丟人現眼。”

“難怪我不曉得呢,原來他羞於出口,他不願意別人笑話。”費二爺反應過來,想想又問道:“後來呢?”

“後來丁氏就這麼含辛茹苦地把小女兒拉扯大,連名字都是她自個兒取的,叫連兒,能想象到這是說她女兒的命比黃連還苦!”韓秀峰頓了頓,接着道:“去年我帶大頭、翠花和鈺兒回京,她和大女兒去會館幫着燒飯,無意中聽見翠花和鈺兒跟當時還健在的吉夫人聊上海的稀罕事,聽說上海租界的洋鬼子大夫真跟華佗一樣動刀,還死纏爛打要動刀幫任鈺兒放足,她就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洋鬼子大夫能不能治‘三瓣嘴’。”

“洋鬼子大夫究竟能不能治?”費二爺下意識問。

“說起來巧了,鈺兒雖沒見過洋人怎麼治‘三瓣嘴’,但在上海時不止一次聽說過洋鬼子大夫能治,據我所知也確實能治。”

“再後來呢?”

“丁氏終於看到了希望,可她一個斗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婦道人家,怎麼送女兒去那麼遠的地方醫治,何況還得去求洋鬼子大夫,所以這件事她只能一直放在心裡。直到十天前,我託溫掌櫃、儲掌櫃和賀掌櫃幫着找個聰明伶俐又靠譜的丫頭,陪鈺兒一道出京,免得鈺兒這一路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聽到這消息欣喜若狂,竟把孃家陪嫁的金銀首飾全悄悄拿去換成了銀子,連同這些年偷偷積攢的私房錢一道送我這兒來了,帶着連兒跪着求我,苦着求我讓鈺兒帶她家連兒去上海醫治。”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費二爺長嘆口氣,又問道:“你答應了?”

“不是我答應了,是鈺兒答應的。鈺兒覺得連兒可憐,我和琴兒還沒開口,她就接過銀子把連兒拉她房裡去了。”

“這事兒賀掌櫃曉得嗎?”

“剛開始不曉得,直到連兒跟鈺兒走了好幾天才曉得。不知道是心存愧疚,還是擔心會被我誤以爲他鐵石心腸,前些天來過一趟,還送來五百兩銀子。”

“你收下沒?”費二爺笑問道。

“收下了,這銀子爲何不收。”韓秀峰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不過是幫他家閨女收的,這銀子我先幫她家閨女存着!”

“志行啊志行,你真是菩薩心腸。”

“我算啥子菩薩心腸,真正不容易的是丁氏,做母親能做到這份上實屬不易。”

“嗯,想想丁氏是挺不容易的。”

費二爺問清楚家裡的事,又笑看着韓秀峰問:“志行,你晚上有事,有應酬?”

“沒事兒,也沒應酬?”

“那永祥請你去吃酒,你爲何不去?”

“他剛做上的這參將是聯順保舉的,您老說我敢去嗎?”韓秀峰反問了一句,接着道:“聯順這個人我是久聞大名,早在巴縣時就聽說過。”

“在巴縣時你就聽說過?”

“聽說過他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道光十一年的一個案例,甚至被編入進《刑案匯覽》。”

“你是說聯順在道光十一年犯過事,還被編入了《刑案匯覽》?”費二爺驚詫地問。

“他倒是沒犯事,只是被牽連了。”韓秀峰放下茶杯,微笑着解釋道:“他有個弟弟叫聯豐,當時好像是哪個衙門的筆帖式,他弟弟有個家奴……如果沒記錯好像叫常再秋,常再秋幫兒子買了另一個家奴的女兒,給他家兒子做媳婦。結果他婆娘嫌兒媳婦好吃懶做不孝順,竟下毒把兒媳婦給毒死了。擔心下毒之事敗露,又把家裡剛僱的使喚丫頭也毒死了。”

“這女人心腸也太毒了!”

“那女人心腸毒不毒暫且不說,咱就說這個案子。常再秋得知他婆娘毒死兒媳和使喚丫頭之後,不但沒報官還予以隱瞞。他婆娘作完案躲別人家去了,謊稱天晚借宿。常再秋也跑到了聯豐的哥哥、時如京營左翼總兵聯順的一個家人家中,訴說他婆娘毒死兒媳和使喚丫頭的事,聯順的那個家人不但也沒報官,還允許他住家裡,後被步軍統領衙門北營的兵勇發現,就叫上幾個街兵前去捉拿。”

“拿着了沒?”

“剛開始沒拿着,還被聯順的那個家人給打了,後來事情應該是鬧大了,一個也沒跑,有一個算一個全被步軍統領衙門捕拿了。”

韓秀峰想了想,接着道:“如果那個婆娘只是毒殺了兒媳,那這個案子不難斷,畢竟‘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所以婆婆殺兒媳按例不用償命,只要流幾千裡。但被毒殺的兒媳本就是奴婢,並且家裡的使喚丫頭也一起被毒殺了,這案子就不好斷了,最後一直鬧到刑部。”

費二爺實在想不明白,禁不住說:“咋就不好斷?”

“因爲常再秋和常再秋的婆娘本就是聯豐的家奴,家奴毒死同爲家奴的使喚丫頭,有人說是家奴殺死家奴,應按家奴互毆的律條斷。也有人認爲常再秋和常再秋的婆娘雖是聯豐的家奴,但在自個兒家中他們一樣是‘長者’、‘尊者’,毒死自個兒家的家奴也就是那個使喚丫頭,應按故意殺死無罪過奴婢的律條論處,也就是說無需償命,只要杖六十,徒一年。”

“最後咋斷的?”

“刑部聯合各司翻遍了律條和成例,也沒有找到類似的案子。折騰了一年多,最後認定奴僕雖低賤,但在各自家中他們也存在父子、夫婦關係。就此而言,奴僕和普通百姓無異,假如奴僕收養民戶子女爲其義子女,或娶民女爲妻,那屬變良民爲賤民,自然應按普通百姓論處。

而常再秋立契所買的使喚丫頭,本就是他人的奴婢,並非變良爲賤,從名分上講,立契收買比收養棄兒更加情有可原。從恩義上分析,奴婢和義子也沒有啥兩樣。權衡輕重,常再秋婆娘毒死使喚丫頭,應照故意殺死義子的律條論處。

因爲常再秋收買那個使喚丫頭的時間不長,所以他婆娘毒死使喚丫頭,應依照殺害僱工論處,應處絞刑。至於毒死其兒媳婦,明顯屬於輕罪,沒有異議。最終兩刑相加,處常再秋的婆娘流兩千裡,發配新疆爲奴,不得出錢贖罪。”

費二爺反應過來,不禁苦着問:“聯豐和聯順就因爲這個案子出名了?”

“衙門裡的人,尤其各衙門的刑名老夫子個個知道。對了,聯順因爲這事也受到了牽連,因家奴包庇袒護甚至毆打差役,被交部議處。”

“可這事已經過去多少年了,再說這事跟永祥請客也沒啥關係!”

“二爺,剛纔說這個案子,只是說我早聽說過聯順這個人,之所以不去吃這個頓酒,是因爲別的事。”

“因爲啥事?”

“因爲聯順這個人官聲不大好,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先帝命他爲葉爾羌參贊大臣,結果只幹了不到七個月就因徇私被罷了。後來在定郡王舉薦下做上禮部侍郎,在禮部侍郎任上又被人彈劾,再回來做左都御史竟被手下的御史彈劾,反正我估摸着他這個九門提督做不久。”

想到九門提督這個位置太讓人眼紅,不曉得有多少人盯着,費二爺猛然反應過來:“永祥攀上了聯順的高枝兒,跟聯順走得很近。聯順要是倒黴,永祥十有八九會被牽連!”

“要不是攀上聯順的高枝,他能升任參將?”韓秀峰反問一句,輕嘆道:“榮祿和文祥提醒過他,他聽不進去,非得去巴結,而且真巴結上了。所以我們今後得跟他敬而遠之,免得將來被牽連。”

“柱子和鐵鎖他們咋辦,要不要提醒下?”

“柱子鐵鎖只是小小的把總,跟他倆關係不大。”

“大頭呢?”

“大頭又不在步軍統領衙門當差,並且跟永祥又是河營時的同僚,再說只是吃一頓酒,關係更不大。我跟柱子、鐵鎖、大頭他們不一樣,我要是去的話指不定人家咋想呢。”

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
第七百四十八章 密雲無戰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七百零五章 “可笑”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三十三章 以後有事再找你第五十七章 深夜驚魂(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苦日子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三百二十六章 阻截(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二百零六章 情誼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鹼地也是地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人可用第九章 早有打算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一百四十四章 份內之事(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鬼門關”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零八章 富貴要回來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窮困潦倒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八十九章 姜太翁釣魚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書香門第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後顧之憂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三要走第六百二十二章 哪兒也不去!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二百九十六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四章 險惡用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