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鄉賢祠(二)

重慶會館的鄉賢祠只會供奉本朝的重慶府籍鄉賢名宦,而論出人才重慶府轄下十四州縣雖與江浙的那些州縣無法相提並論,但自順治朝以來也出了不少進士。鄉賢祠就那麼大,掛不下所有鄉賢名宦的畫像,只能一個州縣選一位,其他進士只能勒石立碑。

敖家在榮昌是名門望族,可包括敖彤臣自個兒在內本朝攏共只出了兩個進士,他堂伯無論學問、仕途都無法與其他州縣的進士媲美,真要是比的話甚至都排不上號,韓秀峰卻要把他堂伯敖右賢的畫像請進鄉賢祠,敖彤臣豈能不感激。

一想到堂伯的畫像能與周煌的畫像掛在一起受在京同鄉們祭拜,敖彤臣就激動的睡不着覺,連夜爬起來讓家人筆墨伺候,給遠在榮昌老家的族老修書,告訴族老這一天大的喜訊,請族老請最好的畫師照祠堂裡的像臨摹一幅,臨摹好之後趕緊差人送京城來。

會館翻建的很快,他生怕趕不上。第二天一早,他親自去了一趟“日升昌”,花了五十兩銀子,請“日升昌”走八百里加急,總之信越快送到越好!

“日升昌”正好要幫重慶會館覈實兩千兩匯票的事,正好要走兵部的門路去信覈實,這銀子不賺白不賺,掌櫃的不光痛痛快快答應下來,而且保證在二十日內送到。

事實上他應該感激,因爲韓秀峰爲送這天大的人情簡直絞盡了腦汁。

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省館,查閱重慶府歷年來的進士名單,瞭解歷代進士的生平,這幾天反覆權衡,總算有了個章程,就在他跟“日升昌”掌櫃的說話之時,韓秀峰也在北半截衚衕跟吉雲飛說鄉賢祠的事。

“我估算過,鄉賢祠建起來之後能供奉十四位先賢的畫像,能供奉二十八位先賢的牌位。再刻一塊碑,把其他先賢的名字刻上。”韓秀峰指指早準備好的鄉賢祠草圖,補充道:“我想着我們不能只管眼前不管今後,所以打算把這面牆先空着。”

吉雲飛豈能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忍不住調侃道:“嗯,會館翻建一次不容易,鄉賢祠又只有這麼點大,要是把四壁全用上,我吉博文的名字將來往哪兒刻?”

“吉老爺,您千萬別誤會,我真不是那個意思。”

“我曉得,我是說應該留一面牆。”吉雲飛提起頭,又笑看着韓秀峰問:“志行,你打算供奉哪十四位先賢,又打算供奉那二十八位先賢的牌位?這你得想周全,要是不能服衆,別說你這個首事幹不下去,連我都得被人罵!”

“吉老爺,其實我從您交代讓建鄉賢祠那天我就在琢磨這事。”

“有沒有琢磨出個所以然?”

“有個大致章程,不然我今兒個也不會跟您提這事。”

吉雲飛之前也想過,可這真不是能一碗水端平的事,要是讓這個先賢入鄉賢祠卻不讓另一位入,人家的後人肯定不會答應。可鄉賢祠就是供奉鄉賢的,不可能一個鄉賢也不供奉,想來想去想不出兩全其美的辦法,後來乾脆不想了,再後來因爲忙這忙那兒竟忙忘了。

韓秀峰一說有了個大體的章程,吉雲飛脫口而出道:“既然有了章程咋不早說,趕緊說來聽聽!”

“好的,”韓秀峰從袖子裡摸出草擬的名單,不緩不慢地說:“吉老爺,自順治朝到現在,巴縣攏共出了十三位進士,我打算供奉順治十六年己亥科進士劉如漢的畫像,供奉乾隆元年恩科進士李爲棟和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進士張錦的牌位。”

這幾個名字吉雲飛全聽說過,而且很喜歡甲辰科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進士張錦的詩詞,卻一時半會兒想不明白韓秀峰爲啥在巴縣的十三位進士中選這三位,下意識問:“志行,你選這三位有啥說道?”

“劉如漢雖只是三甲一百九十一名,但卻是本朝我們巴縣的第一位進士!”韓秀峰笑了笑,接着道:“李爲棟考得最好,中式名次二甲三十四名。張錦中式名次雖只列三甲三十三名,可學問並不比一甲二甲差,這您比我懂,而且爲官清廉,剛正不阿。”

吉雲飛沉吟道:“這麼選倒也是辦法。”

韓秀峰想想忍不住笑道:“其實有中式名次更高,段大章段老爺您一定認得,道光十八年戊戌科進士,二甲二十一名!可人家還健在,現任陝西漢中府知府。正月裡我給段老爺寫過信,前幾天剛收到回信,人家剛匯來五十兩銀子。”

“越扯越遠,只說過世的,別再說健在的,萬一傳出去,人家以爲我們在咒他呢。”

“對對對,不說健在的了。”

“接着說,涪州你打算選哪幾位?”

韓秀峰看了一眼草擬的名單,笑道:“本朝涪州共有進士二十四人,照巴縣例供奉第一位進士,也就是康熙十二年癸丑科進士文景藩的畫像。”

“周煌呢,周煌周大人可是我們重慶府三位位極人臣的先賢之一,鄉賢祠可以沒別人的畫像,唯獨不能沒有周大人的!”

“吉老爺,這我早想到的。”

“那你還不選周大人!”

“有周大人,只是沒把周大人算在涪州,別人不曉得您是曉得的,我們重慶府十四州縣散廳,還有好幾個州縣散廳沒出過進士。”

吉雲飛反應過來,不禁笑道:“有就好,接着說。”

“涪州的兩個牌位分別是乾隆三十六年二甲六名周興岱……”韓秀峰如數家珍地一連說了四個州縣,說得口乾舌燥,先歇了歇,端起杯子喝茶解渴。

吉雲飛總算弄明白了,他打算供奉的畫像均選各州縣第一位進士的,牌位或選中式名次最高、或選官做得最大,或選在重慶府乃至整個四川最有名的。

比如銅梁縣的王恕,康熙六十年進士,官至福建巡撫,並且六個兒子中王汝舟、王汝楫、王汝彭、王汝諧皆舉人,王汝嘉、王汝璧進士。父子三進士,蜀中碩望,誰也不敢不服。

又比如長壽的雍正八年三甲進士李作梅,中式之後不願爲官,在家鄉設館育人,教出了許多秀才、舉人。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在長壽跟王家在銅梁一樣屬名門望族,嘉慶二十四年二甲進士李彬然也是李家的人。

榮昌本朝就出了兩位進士並且全是敖家人,敖彤臣活蹦亂跳自然不用考慮,但他那位已經仙去堂伯敖右賢雖中式名次不高,生前官做得也不大,但照巴縣例完全有資格把畫像掛進會館的鄉賢祠。

吉雲飛越想越覺得這麼選最妥當,不禁笑道:“志行,能想到這麼個章程真難爲你了,趕緊給名單上這些先賢的後人寫信吧,他們的後人曉得這消息一定很高興。”

韓秀峰不假思索地說:“吉老爺,這信我寫不合適,還是您親自動筆吧,寫好我拿去託‘日升昌’幫我們寄。”

“志行,你爲會館做了那麼多我們全看在眼裡,這個首事雖做不久卻也不能白做,這些信你寫,落你的款,署你的名。”

“吉老爺,這不合適!”

“有啥不合適的?再說這人情與我只是錦上添花,與你卻是雪中送炭。再矯情,再推卻不光對不起你自個兒,也對不起你韓家的列祖列宗!”

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
第二百三十八章 攤牌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三百五十五章 吃柿子挑軟的捏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一十二章 儀真失陷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不是誤會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三百三十一章 阻截(八)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有賞!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四十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百零六章 父子謀劃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寬通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二百八十六章 首尾難顧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六百三十七章 石達開走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五十章 銅天王(五)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五百六十五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三十章 新年新氣象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七百二十一章 都沒誠意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恍然大悟第五百七十九章 團練大臣!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二百六十五章 送你上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六百五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四百七十二章 強人所難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二百零一章 禮多人不怪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四十八章 擾人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