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

無論安豐場的弶港,還是角斜場的老壩港,包括栟茶場的洋口港,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港口碼頭,只是幾個有幾十戶漁民聚居的小漁港。由於淮水經年累月的沖積,海邊又形成了一片片東西長達幾裡甚至幾十裡的泥灘,不熟悉這一帶潮汐和航道的船很難靠港。

正因爲很難靠岸,從上海去山東乃至去天津衛的沙船也好,從天津衛或山東往上海去的沙船也罷,經過兩淮鹽場東邊的海域,幾乎不會在弶港、老壩港和洋口港這些小漁港停靠補給,就算要補給也只會去北邊的海州(連雲港)。

所幸的是蘇覺明僱得這條船的船老大正好是通州人,對這一帶海域比較熟悉,船沒駛過也沒駛錯,只是因爲不熟悉進出漁港的航道,不敢輕易往陸地方向靠,只能先降帆下錨等潮漲得差不多了再起帆小心翼翼靠岸。

折騰了近一天,好不容易靠到港只停留了不到一炷香功夫,顧謹言帶着任鈺兒和連兒一下船,富貴、王貴生和周長春等人剛幫他們把行李送上岸,船老大就嚷嚷着趕緊走,生怕落潮之後擱淺走不了。

上了岸,顧謹言本以爲只要找到鹽課司衙門派在這兒收漁稅的稅吏,就能僱到船先去找新任角斜場鹽課司大使潘長生,再請潘長生送他們三人去海安。結果轉了一圈發現曾經很熱鬧的漁村已經見不着幾間房子了,大大小小的漁船不但殘破不堪,甚至被衝到了岸上。

好不容易找到個在村裡揀東西的老人一問,才曉得前些天海龍王發難,海水倒灌幾十裡,安豐、富安、角斜和栟茶等場都被淹了,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據說連鹽課司衙門都從角斜鎮搬到海安鎮東邊不到三裡的一個地方,現在個個叫那兒西場。

確認海安並沒有淹着,顧謹言這纔鬆下口氣,給了那位老人點乾糧,請那位老人幫着去找了條小船,折騰到第二天中午才趕到海安,也沒去潘二新衙署所在的那個什麼西場。

侄子剛去直隸沒兩個月竟回來了,顧院長和餘青槐大吃一驚,等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顧院長不但松下口氣,而且高興得合不攏嘴,一邊讓家人趕緊回家報喜,一邊同餘青槐一道領着顧謹言去鳳山拜見郭大人。任鈺兒拜見完顧院長和餘青槐,則帶着連兒直接去南岸找餘三姑。

昨天剛收到制臺衙門公文正打算移駐泰州的郭沛霖,見顧謹言回來了同樣大吃一驚,聽完顧謹言的稟報,看完韓秀峰讓顧謹言捎來的信和一本《賊情集要》,不禁笑道:“調任通政司參議,還做上了‘小軍機’,真是有些讓人意外!”

“稟郭大人,韓老爺說要不是受張先生這本《賊情集要》的啓發,他也想不到跟皇上求現而今這差事,更做不上小軍機。”

“願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他這個‘小軍機’也算實至名歸。”

顧院長聽糊塗了,禁不住問:“郭大人,這本《賊情集要》有何說道?”

郭沛霖放下手中的小冊子,解釋道:“顧院長,曾跟志行來過海安的張士衡您老一定記得。這本《賊情集要》就是張士衡的父親張德堅,在當時還未殉國的湖廣總督吳文鎔吳大人麾下效力時編纂的。吳大人殉國之後,張德堅一直在曾國藩麾下效力,志行在信裡說他正在幫曾國藩打探賊情。”

“他以爲志行早晚要領兵平亂,所以給志行寄了一本,好讓志行心裡有個數。結果志行從他編纂的這本《賊情集要》中受到了啓發,主動請纓奏請去打探夷情?”

“滿朝文武,沒人願意跟洋人打交道,志行願意,皇上自然會委以重任。”郭沛霖笑了笑,又看着恭恭敬敬站在一邊的顧謹言道:“要不是志行跟皇上求到這麼個差事,慎之也做不上這典史。”

“這麼說慎之去福建做典史是假,去幫志行打探夷情是真?”餘青槐禁不住問。

不等郭沛霖開口,顧謹言就忍不住笑道:“去做典史是真,去打探夷情也是真。”

“好男兒志在四方,既然有機會爲朝廷效力那就去吧。”郭沛霖微微一笑,隨即指指門外:“志行在信裡說了,不能讓你就這麼孤身去福建上任,想要幾個人,究竟想帶誰去,自個兒出去挑。”

“郭大人,學生想帶樑九去……”顧謹言小心翼翼地說。

“你還真會挑,好吧,樑九就樑九,只要他願意,我這兒好說。”

顧謹言欣喜若狂,急忙躬身致謝。

郭沛霖曉得他後天一早就要去上海,乾脆打發他去找樑九,看着他離去的背景,想想又笑道:“這就做上‘小軍機’了,難不成我還得給他準備份炭敬?”

“郭大人真會說笑,韓老爺收誰的炭敬也不敢收您的。”

“是啊郭大人,韓老爺在海安時經常跟我們說,您不但是他的上官,更是他的長輩!”

“難得他還記得我,”郭沛霖欣慰的點點頭,旋即話鋒一轉:“二位,志行和慎之專事打探夷情的事,你我知道就行了,絕不能泄露出去。總之,我們幫不上忙也就罷了,可不能再給他幫倒忙。”

“郭大人放心,我們絕不能跟別人說的。”

“再就是我明天一早就得回泰州,海安這邊只能仰仗二位,賑災之事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只能仰仗二位。”

“郭大人言重了,這些本就是我等份內之事,何況義倉裡頭的那些糧本就是大人您這兩年未雨綢繆存下的。”

“原本是用作平亂的,沒曾想竟遇上這天災。”想到淮中各場上千上萬竈戶鹽丁流離失所,郭沛霖又凝重地說:“山腳下的這點糧也只是杯水車薪,奏請暫緩各場賦稅錢糧的摺子已經六百里加急遞上去了,也不曉得皇上會不會恩准。要是皇上不準,你我就得準備彈壓、準備平亂了!”

想到老百姓活不下去就會造反,顧院長急忙道:“大人,您走之後我再召集士紳看看能不能再捐點,遠的地方我等顧不上,就算能顧上也有心無力,但想想辦法救賑角斜一場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顧院長,有您老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至於栟茶場,我回頭差人去找如皋縣;富安場和安豐場,我命韓宸去找東臺縣。這天氣是越來越冷,得趕緊開粥場,只要能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

……

與此同時,顧謹言不但找到了樑九,而且被景華、陸大明和樑六等人圍着問東問西。

“這麼說我姐夫這會兒已經到了上海?”

“應該到了,不過富爺不會在上海停留,等把王先生和蘇覺明送上岸,他就會跟另外幾位去寧波、廈門和香山等人赴任的同僚接着南下。”

“去閩海關做委員那可是肥差,早曉得我那會兒真該找個由頭跟我姐夫一道回京。”

“景爺,您現在不是挺好的嗎,郭大人對您那麼器重!”

“郭大人對我是挺好的,可總這兒沒意思。”

顧謹言不想聽他發牢騷,禁不住問:“景爺,我剛纔見郭大人正在收拾行李,說是打算移駐泰州,究竟怎麼回事,是不是有了新的差事?”

提起這個,景華忍不住笑道:“總督大人一會兒一個主意,先是命郭大人督辦裡下河各州縣團練,現在又命郭大人移駐泰州悉心經畫,督銷引鹽。”

“讓郭大人接着署理兩淮鹽運使?”

“說是讓郭大人去署理,不過也署理不了幾天,我算明白了,去哪兒做官也不能來江蘇做官,真要是來了這官壓根兒就做不安生。就說兩淮運司,郭大人署理了一年換樑佐中,結果樑佐中做了不到大半年又換江國霖做。”景華頓了頓,眉飛色舞地說:“江國霖三月底到任的,八月初就調廣東。據說新任鹽運使姓李,叫李恩慶,可直到今天也沒到任。”

離家兩個多月,很多家鄉的事都不知道,顧謹言想想又問道:“楊能格和徐老鬼呢?”

“楊能格說是布政使,可一樣沒到任,據說在高郵和徐州這兩個地方來回跑,辦理江北大營總糧臺。徐老鬼這個知州本就是署理的,新任知州陳恭溥一到任他就捲鋪蓋回揚州了。”

“那現在的布政使是誰?”

“布政使……布政使全是署理的,也是三天兩頭換。何俊你曉得的,一會兒署理江寧布政使、一會兒署理江蘇布政使,一會兒又署理江寧按察使,剛走的那個江國霖到任前,他還署理過幾天兩淮鹽運使。聽人說除了被革職逮問的楊文定和在江寧城裡殉國的祁宿藻,這幾年實授的江蘇布政使和江寧布政使幾乎全沒到任。”

“真夠亂的!”顧謹言喃喃地說。

“是夠亂的,你們說說大大小小百十個衙門都亂成這樣,這亂怎麼平?”想到陸大明和樑六都是郭大人的親信,景華想想又補充了一句:“好在咱們這兒有郭大人坐鎮,淮中淮南各場只是遭了點災,不像別的地方正印官走馬燈似地換個不停,簡直亂成了一鍋粥。”

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
第二百一十一章 儀真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四十八章 將功贖罪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徐老鬼也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愛說大實話的大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回去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碼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五百零三章 公同議助第四百二十五章 燒殺搶掠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八十八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八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知人善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一百八十八章 表妹要嫁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陰毒也得用!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二十章 要上賊船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七十章 貪生怕死之輩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二十六章 謝四爺提攜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零二章 “龍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六百一十六章 奇怪的宅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同鄉之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七百零三章 施恩圖報沒那麼容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古色古香第五百六十九章 “堂務”第五百七十二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八十七章 爹不親孃不愛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進斗金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火眼金睛”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大的人情(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二章 沒錢但有前途第五百三十三章 同鄉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就是韓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