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湖廣道御史不去湖廣!

翰林院既清貴也清閒,據說有不少翰林院庶吉士因爲承擔不起在京城的花銷,或擔心幾年一次的大考考不好丟人,一館選上就請假回老家,然後找各種藉口不回京。編修、檢討等正兒八經的翰林官同樣如此,只要不想去點卯總能找到藉口。

所以自會館建好之後,吉雲飛和敖彤臣每隔兩三天就會邀上一幫好友來會館吟詩作對,不再跟以前那樣只去陶然亭、窯臺和城外的那些寺廟,更懶得再去魚龍混雜的酒樓。

韓秀峰打發走潘二,洗完漱吃了點早飯就去廟裡上香還願,回到會館赫然發現昨兒晚上也沒少喝的吉雲飛又來了,正捧着一本書坐在正廳裡看得津津有味。

韓秀峰走進大廳,拱手問:“吉老爺,看啥呢?”

吉雲飛放下書,擡頭笑道:“正在等幾個朋友,閒着也是閒着,見這兒有書就隨便翻翻。”

“看書好,我以後也得多看看書。”韓秀峰下意識看了一眼書架,關切地問:“吉老爺,等會兒有幾位朋友?”

“兩位,你不是一大早去廟裡還願了嗎,長生也不在,我跟老餘頭交代的,中午的酒菜他和小山東在幫我準備。”

“跟他們交代也一樣。”

見杯子裡的茶已經沒色了,韓秀峰正準備去拿茶葉幫着重新沏一杯,潘二風風火火地從外面回來了,提着衣角跨過門檻,正準備開口見吉雲飛端坐的眼前,一時間竟愣住了。

“說曹操,曹操到!跑得滿頭大汗,這是去哪兒了?”吉雲飛笑問道。

“說話呀,吉老爺問你呢。”韓秀峰提醒道。

潘二何等精明,豈能不曉得啥話能說,啥話不能說,並且今兒上午真有個了不得的大發現,擡起胳膊擦了把汗,繪聲繪色地說:“吉老爺,不怕您笑話,要不是我家少爺讓我去福建會館打聽黃老爺住哪兒,我都不曉得湖廣道御史也是京官,一直以爲湖廣道御史平時應該在湖廣呢!”

顧老爺做過一任御史,但來京投供前韓秀峰與顧老爺的關係一般,沒機會問御史的事,顧老爺同樣也沒說過。

來京之後主要跟吉雲飛、敖彤賢、錢俊臣、江昊軒等京官打交道,除了有過一面之緣的黃鐘音之外,韓秀峰從未跟御史接觸過。更重要的是什麼官都能花銀子捐,唯獨禮部、吏部和都察院的缺花銀子捐不到,所以也懶得打聽御史的事。

聽潘二這麼一說,韓秀峰也覺得奇怪:“湖廣道御史難道不用去湖廣嗎?”

“哈哈哈哈……”吉雲飛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好笑的事,被他們主僕逗得差點笑岔氣。

韓秀峰不解地問:“吉老爺,您笑啥?”

吉雲飛邊笑邊擺擺手:“等等,讓我先笑完。”

“這有啥好笑的?”

“好笑,志行啊志行,虧你還是會館首事,居然連這都不曉得。湖廣道御史就得去湖廣,那刑部四川清吏司的司官是不是也得去四川。哈哈哈,笑死我了……”

韓秀峰反應過來,好奇地問:“這麼說都察院的十五道御史跟六部的司官一樣全是京官,平時全呆在京城,不用去各省監察?”

“你以爲呢?”吉雲飛眼淚都笑出來了。

“我一直以爲是御史要出巡呢。”

“你是前朝的戲看多了吧,還出巡,你以爲監察御史跟前朝的巡按御史一樣?”

“難道不一樣嗎?”

“不一樣。”吉雲飛擦乾笑出來的淚,解釋道:“都察院設京畿、河南、江南、浙江、山西、山東、陝西、湖廣、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雲南和貴州十五道御史。各道御史坐京分省監察,而且不只是監察本道官員和政務。比如山西道御史,不光負責監察山西道官員、核察山西道刑名,同時還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書科、總督倉場、坐糧廳、大通橋及通州二倉。”

“我說去年杜三補缺那會兒,山西道御史爲啥跑兵部去監督抽籤呢,原來山西道御史不用去山西!”韓秀峰醍醐灌頂般明白過來,可想想又問道:“不對啊,吉老爺,黃老爺是湖廣道御史,他爲啥還去湖廣?”

“那是奉旨去湖廣辦差,也就是百姓常說的欽差大臣,差事辦完了自然要回京。”

“這麼說顧老爺雖做過江西道御史但沒去過江西。”

“沒有。”吉雲飛笑了笑,接着道:“雍正朝時曾設過巡察各省御史,之後就不再常設巡察御史了,遇事由皇上臨時差遣。不過各省也不是沒有御史,直隸、兩江等總督一般加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各省巡撫一般加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

“丟人丟大了。”韓秀峰禁不住苦笑道。

“不曉得也正常,再說這又沒外人。”吉雲飛拍拍胳膊,隨即回頭問:“長生,你去找黃老爺做啥?”

潘二緩過神,急忙道:“我家少爺說黃老爺不管咋樣也是我們巴縣同鄉,之前又不曉得湖廣道御史原來是京官,而且會館沒建好沒辦法,現而今會館建好了就差我去請黃老爺來瞧瞧,問問他願不願意搬過來住。”

湖廣道御史黃鐘音雖自幼在巴縣讀書生活,也是在巴縣考的秀才,在四川考的舉人,並且是以四川舉人身份來京考的進士,但祖籍卻是福建。四川考生不把他當同鄉,福建考生同樣如此,兩頭都佔了,兩頭又都不佔,處境一直很尷尬。

巴縣的那些百姓覺得外省人搶了他們飯碗,賺了他們的錢,對八省客商是恨之入骨;巴縣的那些士紳,尤其那些連秀才都不如的例貢、監生,覺得生活在巴縣的外省讀書人,搶佔了他們的生員乃至舉人名額,擋住了他們的上進之路,所以對八省客商也是恨之入骨。

顧老爺等致仕官員和一些舉人之所以跟八省會館橫眉冷對,主要爭得是地方事務的主導權。比如之前設公估局,誰來主辦誰就能賺到大筆銀子。又比如各省都在辦的團練,誰來主辦誰就能呈請設立厘金局。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新書感言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新書感言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另起爐竈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六百一十五章 賞穿黃馬褂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四)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廈將傾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新書感言第三百三十二章 阻截(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三百零五章 惹不起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支招兒第二百七十三章 患難見真情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三十二章 記名額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十七章 瓜娃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七十二章 首重鄉誼(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私鹽(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登聞鼓廳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二十三章 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九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二百零九章 交情歸交情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五十五章 銅天王(十)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三十四章 家書值千金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三百零二章 相機行事第六百六十九章 能見着皇上的差事就是好差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零三章 又添新債第二百七十四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四十三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五十五章 銀子是用來花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四百六十八章 領憑上任(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六十六章 知恩圖報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銀子有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團聚(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上海分號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二百六十七章 銀子比命重要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防營千總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六百三十章 紙上談兵第七百章 願賭不服輸第七百四十章 病急亂投醫新書感言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七百一十章 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二百四十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二十五章 求了個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五百四十章 秉燭夜談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