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驛站”

“四娃子也真是的,他就算有段大人和黃御史提攜到了江寧一樣得打點。正是花銀子的時候,還託人給我們捎一百兩!再說他已經給我們找了一條發財的路子,親家,這一百兩我不能要,你還是給琴兒吧。”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跟餘掌櫃合股做邊茶買賣的事韓秀峰連潘二都沒告訴。段吉慶上次接到信之後就問關捕頭,問他們那些在衙門當差的書吏衙役願不願意一起入股。

餘掌櫃都已經巴結上了鹽茶道,在衙門當差的書吏和衙役們豈能不曉得這買賣能賺錢,道署那邊是劉廣仁張羅的,府衙是段吉慶親自張羅的,縣衙那邊是關捕頭張羅的,幾百個書吏衙役加起來湊了四千兩。

加上段吉慶砸鍋賣鐵湊的一千兩、顧老爺的兩千兩和江北廳楊財主的兩千兩,以及韓秀峰在京城入的一千兩,巴縣這邊一共入了一萬兩的股!

有茶引就有銷路,有這麼多書吏衙役盯着貨源更不用擔心。

過去這兩個月,餘掌櫃在他們這些書吏衙役幫助下已經跟重慶府乃至整個川東道轄下的茶園說好了,山西和安徽的茶商就算本錢再足也別指望能在川東道收購到茶葉。

總之,來年就有分紅。

不過段吉慶不想當着川幫夫頭姜六的面說這些,擡頭笑道:“一碼歸一碼,這是志行的一番心意,再說又不是給你一個人的,不收下志行會不高興的。”

“他把銀子全捎回來了,他自個兒咋辦?”關捕頭擔心地問。

“放心吧,他身上還有點銀子。”段吉慶從香案上拿起一個錢袋,笑看着姜六道:“這是大頭託胡少爺捎給八爺的,沒想到他腦殼雖不好使但還有幾分孝心,把在會館幹了一年的工錢和官老爺們給他的賞錢全託胡少爺捎回來了,攏共二十七兩八錢,你收好。”

姜六咧嘴笑道:“段老爺,大頭一直很孝順。”

“他孝順你也得孝順,照理說這銀子應該交八爺手上,但聽柱子說八爺腦殼也不大好使,越老越糊塗了。交給你一樣,反正八爺也只能靠你養老送終。”

“請段老爺放心,也請段老爺在回信時幫我跟韓老爺,幫我跟大頭說一聲,我會跟伺候親爹一樣伺候八爺,給他老人家養老送終。”

“好,我曉得你是個講義氣的,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吧。”

……

姜六前腳剛走,關捕頭就忍不住問:“親家,四娃子有沒有說啥時候讓琴兒帶着娃去跟他團聚?”

提起這事段吉慶就犯愁,下意識看向坐在角落裡的女兒,凝重地說:“志行在信裡說了,他想琴兒也想娃,可現而今湖廣鬧匪患,據說太平賊匪不但圍攻湖南省城長沙,還大有席捲湖北之勢,水路是萬萬不能走的。要是走旱路就得翻秦嶺繞道陝西、山西,可安徽河南一樣在鬧匪患,所以團聚的事得從長計議。”

韓秀峰總算補上了缺,琴兒是既高興又難受,情不自禁站起身走過去抱過孩子,哽咽地說:“爹,關叔,我沒事,我和狗蛋哪兒也不去,就呆在家裡等他。”

“不是爹不讓你帶娃去,爹是不放心。”

“我曉得,我不能讓你和娘擔心,也不能讓四哥擔心,更不能讓四哥擔心娃。”

“嗯。”段吉慶輕嘆口氣,連忙岔開話題:“以前會館不像樣,在京的官老爺們都不願意去,相互之間也不咋走動。志行把會館翻修一新,吉老爺、敖老爺和何老爺他們三天兩頭去會館議事、宴客,相互之間走動多了,鄉情鄉誼也比之前濃了。所以只要有人回鄉,都會問問要不要給家捎信。

再加上巴縣這邊有我們,無論信是託人捎的還是託‘日升昌’寄的,信只要到巴縣全先送到我這兒,我們再託人把信挨個捎到老家。總而言之,京裡的同鄉老爺們信比以前多了,胡少爺這次又捎來七封,人家信得過我們,我們可不能嫌麻煩。”

聽段吉慶這一說,關捕頭赫然發現韓四雖然不再做重慶會館首事,但這兒居然漸漸變成了重慶府轄下十四州縣在京官員給老家寄信的“中轉驛站”。畢竟重慶府太大了,也只有把信先捎到這兒,段吉慶才能託府衙的衙役們幫他們把信挨個送到家人手裡。而那些官老爺們的家人要給京裡寄信,現而今也都是先送到這兒。

再想到幫着捎信既能巴結平日裡巴結不上的老爺們,對遠在江蘇的四娃子也是一件好事,關捕頭笑道:“這是,人家信得過我們,人家瞧得起我們,我們可不能嫌麻煩,只要有信一定要幫着送到。”

在道署當差的劉廣任豈能不曉得這件事對韓四有多麼重要,沉吟道:“老段,四川會館的張館長不是也跟我們一樣入了股嗎,回頭可以給張館長去封信,以後我們不但可以幫我們重慶府在京的老爺們捎家鄉,只要是川東道的一樣可以捎。”

“你那邊能幫着捎到?”

“你們府衙公文多,我們道署公文一樣不少。承發房的那幾位又全入了股,讓他們幫着捎幾封信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還真是,這順水人情我咋就沒想到呢!”

“現在想到也不晚,俗話說家書抵千金,對人家而言捎一封家書不容易,對我們來說真是舉手之勞。只要我們幫人家捎到,人家不可能不念志行這麼份情,只要能提攜一定會提攜志行,志行仕途順暢我們自然都能跟着沾光。”

“這話在理,哈哈哈。”

……

見琴兒抱着娃去了房裡,關捕頭又想起一件事,忍不住說:“親家,剛纔你說黃御史也幫四娃子寫了一封信,我記得黃御史好像是福建會館客長的外甥。”

“你是說任禾那龜兒子吧?”

“嗯。”

提起這事段吉慶禁不住笑道:“你這些天忙着催收地丁銀,好多事不曉得。任禾那龜兒子攀不上高枝,做不成福建會館客長的乘龍快婿!人家說悔婚就悔婚,他龜兒子連個屁都不敢放!”

“悔婚?”

“我也是聽人說的,到底因爲啥不曉得,反正人家是不嫁了。人家的外甥是監察御史,他龜兒子哪裡敢得罪,只能吃這個啞巴虧,只能打破門牙往肚裡吞,真是活該,真是報應,哈哈哈!”

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
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六十六章 蹬鼻子上臉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五章 破罐破摔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勞煩大人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一百零四章 會館首事(一)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跳樑小醜第二十一章 “同舟共濟”第二百六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六章 聚而殲之!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以不變應萬變(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受點委屈算什麼第六百九十四章 老糊塗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爺保重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母子平安第六百八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早有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七百一十七章 勵精圖治第六百九十八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二百一十八章 清官(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志行就是這樣的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五百七十八章 做官也不容易第六百四十八章 又到固安第一百零八章 重桑梓敦鄉誼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零八章 將是兵的膽第二百九十章 錢糧的用處第六百二十七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悔之不及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肅布政使!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六百五十一章 覲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團聚(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韓四進京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二百八十八章 既是從賊也是從番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二百七十七章 清軍總捕同知(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怕啥來啥第一百九十章 娃有名兒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進斗金(二)第三百零三章 打仗就是打錢糧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官上任(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