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

任鈺兒正準備出門,本該在衙署辦公的王千里竟拿着一封書信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

韓秀峰正打算問究竟出了啥事,王千里便急切地說:“四爺,顧院長來信,顧院長說……顧院長說……”

“顧院長說啥了,是不是揚州又失陷了?”韓秀峰站起來問。

“揚州暫時沒事,他老人家說郭大人殉國了!”見韓秀峰愣住了,王千里遞上書信,小心翼翼地說:“上個月欽差大臣德興阿、勝保奏報,定遠大營被捻匪張漋部和長毛陳玉成部十萬餘兵所破,定遠縣城失陷,沒提郭大人的事兒,所以我也就沒放在心上,直到見着顧院長託票號寄來的信,才曉得郭大人殉國了。”

韓秀峰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這麼呆呆地站在那兒,書信也不接。

任鈺兒嚇一跳,忍不住問:“王老爺,您說的定遠,是不是安徽鳳陽府的定遠縣?”

“正是。”

Wωω☢ тt kān☢ Сo

“郭大人不是在揚州嗎,他老人家怎會去安徽的?”

“這事說來話長。”王千里定定心神,解釋道:“去年八月,長毛英王陳玉成率部攻陷浦口,天長、儀真相繼失陷,郭大人正在揚州善後,當即督率團勇迎剿,因寡不敵衆,只能退至仙女鎮,收攏殘部潰卒。好在提督張國樑奉命渡江來援,郭大人率勇相助,一鼓作氣收復了揚州。

連失幾城,總攬江北軍務的欽差大臣德興阿擔心皇上怪罪,就惡人先告狀,彈劾郭大人先期逃避,奏請將郭大人革職查辦。但郭大人既不是揚州知府,也不是統兵大員,手下本就沒幾個兵,並且江寧布政使楊能格當時也在揚州,可以說郭大人本就沒守土之責,因爲這事肅順大人還幫着跟皇上求過情。”

“後來呢?”任鈺兒低聲問。

“後來德興阿又奏稱郭大人專辦揚州善後,與尋常兼轄不同,揚州失陷之事郭大人難辭其咎。皇上可能覺得應該‘用人不疑’,畢竟他德興阿終究是江北大營的主帥,於是下諭將郭大人革職,並著交刑部議處。勝保和翁同書不但知曉內情,跟郭大人又有些交情,聯名上疏奏請將郭大人發安徽戴罪自贖,充定遠大營總文案。”

“結果他們好心辦錯了事,反倒害了郭大人?”

王千里跟郭沛霖的交情也不一般,越想越難受,從信封中抽出顧院長的書信,邊看邊哽咽地說:“捻匪和長毛猛攻定遠大營,總兵惠成出戰不利,被賊兵一舉擊潰。郭大人只能率三百多殘兵敗將退守定遠縣城,分守小東門,親自登上城樓督衆堅守了八晝夜。

六月十八日上午,因精疲力竭被樑六等親兵扶下城牆,回寓暫歇,他老人緩過神便站起身,齧指在牆上血書‘正大光明自盡’六字,然後就又提刀出戰。城被攻破,賊匪衝入城內四處縱火,見人就殺。郭大人與之巷戰,樑六拼死護衛,身中十幾刀陣亡,郭大人也被賊匪從背後刺了一刀,受傷墜馬殉國。”

任鈺兒一樣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追問道:“王老爺,郭大人殉國的事朝廷都不知道,顧院長是怎曉得的?”

“郭大人的親衛,全是我們海安的子弟,其中有一個捱了兩刀,九死一生逃出來了,見賊匪正瘋狂地燒殺搶掠,甚至收羅戰死官軍身上的財物,不敢在定遠久留,就這麼一路風餐露宿一路逃回了老家。”王千里擦了把淚,又心如刀絞地說:“江北戰局糜爛,許多文武官員都生死未卜,所以朝廷直至今日也沒收着郭大人殉國的奏報。”

郭沛霖就這麼戰死了,韓秀峰心裡比王千里更難過,回想起過去的種種,再想到郭沛霖是蒙受不白之冤被分發去安徽定遠大營的,一連深吸了幾口氣,擡起頭凝重地說:“郭大人這是求仁得仁。”

王千里沒想到韓秀峰會這麼說,正不曉得該如何往下接,韓秀峰接過他手中的信,轉身遙望着南方,喃喃地說:“他老人家以身殉國,誰還敢再說他貪生怕死,誰又敢再說他臨陣畏縮!”

“可是……”

“人死不能復生,再說別的又有何用?”韓秀峰坐下身,仔仔細細看完書信,隨即起身走到書櫃前翻出一張輿圖,在任鈺兒的幫助下攤開,邊看邊陰沉着臉道:“德興阿不是總把屎盆子往別人頭上扣嗎,我看他能得意多久!”

“四爺,您這話從何說起?”

“上上個月,德興阿奏報,賊將李秀成率兵自全椒進犯江浦大劉村,他督率萬餘兵勇進剿,陣斬三千餘賊兵,連搗毀長毛新舊營壘十三座,大言不慚地稱之爲江浦大捷。可據我所知,他手下的那些丘八守守城還行,跟長毛野戰那就另當別論了,或許真擊退李秀成,但陣斬賊兵三千餘一定是虛報。”

“四爺,下官愚鈍,下官還是不大明白。”

“不是你愚鈍,是我沒說清楚。”韓秀峰擡起頭,話鋒一轉:“據在胡林翼麾下效力的韓博和在曾國藩麾下效力的餘青槐所說,這個李秀成和陳玉成均是長毛中的後起之秀,驍勇善戰,應該不會這麼輕易地被德興阿擊退。想來想去,只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王千里急切地問。

“一是準備倉促,二是兵力不足。”韓秀峰指指地圖,接着道:“要是沒猜錯,隨着湘軍在安徽攻城拔寨,步步緊逼。江北、江南官軍又把江寧圍得越來越緊,南郊的板橋、大勝關已被官軍克復,七橋甕、印子山、雨花臺也處於官軍兵鋒之下,所以他們得趕緊出戰!”

“四爺,您是說李秀城犯江浦只是開始?”

“換作你,你會坐以待斃嗎?”韓秀峰反問一句,用肯定地語氣說:“洪秀全已經做了這麼多年天王,一定捨不得像石達開那樣離開江寧。又不能坐等湘軍殺到江寧城下,同江南、江北官軍將江寧合圍,所以接下來一定會有大動作。”

王千里脫口而出道:“不是江南大營,就是江北大營!”

“吃柿子得挑軟的,相比江南大營,想擊潰江北大營要容易得多,不然儀真、揚州這些年也不至於被連陷那麼多次,我倒要看看沒郭大人幫着協防,他德興阿和楊能格能不能守住!”

“四爺,照您這麼說,泰州豈不岌岌可危?”

“泰州應該不會有事,畢竟長毛的當務之急是解圍,換言之要掃清直接威脅到江寧的江浦、浦口、儀真、瓜洲和揚州等地官軍。而泰州離江寧太遠了,要是派兵去攻泰州,很容易被捲土重來的官軍切斷後路。”

韓秀峰想了想,又說道:“長毛的水師早就名存實亡了,而湘軍悍將楊載福已率湘軍水師進抵揚州、鎮江一帶江面,所以我覺得長毛不敢走太遠,泰州不會有事,海安更不會有事。”

“泰州不會有事就好,”王千里松下口氣,想想又凝重地問:“四爺,郭大人都已經以身殉國了,可直至今日皇上也沒收着奏報,郭大人對咱們恩重如山,咱們可不能讓郭大人死得不明不白。”

“這是自然,”韓秀峰權衡了一番,轉身道:“鈺兒,去跟小山東說一聲,讓他趕緊進城去找吉祥,讓吉祥幫着問問大頭這兩天有沒有空,要是有空的話就回來一趟。”

想到大頭現在的話,有時候比那些尚書侍郎都管用,任鈺兒猛然反應過來,連忙道:“好的,我這就去找小山東。”

韓秀峰沉思了片刻,接着道:“千里,幫我給曾國藩擬一封書信,郭大人殉國這麼大事,他這個兒女親家不能總被矇在鼓裡。”

“明白,下官這就去擬。”王千里走到門邊,想想又忍不住回頭問:“四爺,郭大人被德興阿陷害的事,要不要告訴曾大人?”

“不用,”韓秀峰癱坐下來,冷冷地說:“郭大人去年被革職時,皇上頒過明旨,曾國藩應該早有耳聞。何況德興阿聖眷正濃,官做得比曾國藩大多了,曾國藩奈何不了他,這筆賬只能先記着。”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有本事就別落咱們手上。”

“這些氣話在這說說就行了,大頭要是回來了,千萬別在大頭跟前說。”

“這您大可放心,我知道什麼可以告訴他,什麼不能跟他說。”

“嗯,”韓秀峰點點頭,又囑咐道:“差人去採買些黃紙香燭,找個清靜點的院子佈置個靈堂,等大頭回來了一起去遙祭郭大人。”

“遵命,下官這就去張羅。”

杜三死了,張翊國死了,吳文銘死了,何恆死了,任雅恩死了,錢俊臣死了……現在連郭沛霖和樑六都戰死了!

目送走王千里,韓秀峰再也控制不住,兩行熱淚奪眶而出,腦海裡全是郭沛霖的樣子,不由想起當年在會館頭一次見面時的情景,想起在泰州裝腿受了重傷被郭沛霖看出破綻,郭沛霖那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想起郭沛霖破格保奏他爲兩淮運副,也想起了當年扛着一杆鳥槍去海安巡檢司衙門幫着查緝私梟的樑六……

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
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用人之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京城更要緊!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二百三十章 拿人(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厚誼堂第六百八十四章 這仗怎麼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下根本在京師第七十章 又是兩百兩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二百零三章 先走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人(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四百零六章 先看看第四百九十二章 早做準備第三百一十九章 安營紮寨(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蘇覺明的主意(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一百五十六章 鄰居富貴第四百八十一章 愛兵如子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二十六章 巴縣縣衙第四百二十五章 你家老爺也不會忘了你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人(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奢侈的河廳衙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三百三十章 阻截(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綠營汛兵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心驚膽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五章 份內之事(二)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一十五章 老家的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四十五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機處之恥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七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零八章 果然出事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舉輕放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第五百八十章 一舉兩得第四百五十章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第四百八十九章 入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五百九十八章 劍指婁山關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功立業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邊茶買賣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二百五十八章 錢到事了(二)第七十六章 障眼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巴縣的團練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得有個人去交涉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敢不答應!第五百三十一章 軍機章京上行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小狐狸”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百四十章 重建鹽捕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