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驚聞衛青

逢得休沐之日,皇后阿嬌和小劉沐尚在甘泉宮避暑,未曾擺駕返京,劉徹索性微服出宮看了場蹴鞠賽,順帶到皇親苑與衆位兄弟飲宴。

晚宴擺在趙王劉彭祖的王府,因着皇后未駕臨,諸位公主和親王妃也不好列席,席間便只是劉徹與衆位親王。

大漢禮法遠不似後世朝代嚴苛,況且此番是家宴,劉氏天家十一位兄弟又多遺傳了高祖劉邦那種地痞習性,觥籌交錯間也沒太大顧忌,皆是勾肩搭背的舉樽暢飲。

雖入得七月,但暑氣未消,廳堂內用冰塊降溫,卻反生出些許悶溼。

酒過三巡,衆人微醺,皆是微敞了衣襟,雖算不得袒胸露背,但也算衣冠不整了。

這還算好的,關中民風彪悍,男兒又多好烈酒,民間百姓家到得酷暑,漢子們可多是赤膊飲酒的,只要不光着身子跑屋外亂竄,官府也懶得治甚麼有傷風化之罪。

常山王劉舜年歲最小,虛年才十七,按着後世算週歲,也就約莫剛初中畢業,兩壺陳醴灌下去,已是天旋地轉,眼冒金星,瞧着衆位兄長皆是帶着重影。

“陛下……皇兄啊,你要幫着臣弟向……向母妃說說啊……”

他邊是打着酒嗝,邊是捶胸頓足,飈着淚,噴着唾沫哀嚎着:“臣弟苦啊!”

衆位親王多是海量,酒量稍差的廣川王劉越和清河王劉乘又皆是奸猾得緊,沒被灌太多,故而席間衆人皆還算清醒,見劉舜嚎得淒厲,皆是哈哈大笑,心道確是酒壯慫人膽,向來最畏懼皇帝劉徹的他此時倒是豁得出去。

踞坐首席的劉徹見得劉舜邊噴着唾沫,邊踉踉蹌蹌的向他走來,忙是擺手道:“速速止步,有事就直說,別糟蹋了這酒菜!”

“嗝……還不是納少妃之事。”

劉舜的思維還是較爲清醒的,忙是止步站定,晃晃悠悠道。

大多喝醉的人也往往覺着自個比旁人清醒得多,故而常說“我沒醉我我醉”,也未必是在逞強,而是醉酒時的錯覺。

劉舜亦是如此,他覺着心裡有話,不吐不快,復又語帶抱怨道:“陛下偏心啊,怎的十三皇兄不願迎娶正妃,陛下就替他向母妃說情,臣弟想納個少妃,都求了皇兄快三年,怎的仍是沒個着落?”

劉徹瞧他那沒出息的樣子,壓根懶得搭理他。

江都王劉非卻是插話道:“十四弟這話可不對,聽你五皇嫂說,聯合制衣可專是爲你這事辦了個甚麼脫崗培訓,讓你那心儀女子自參與培訓時起,三年內不得成婚生子,你若真有本事,現下崽子都抱上了。”

趙王劉彭祖出言附和道:“五皇兄所言甚是,還是十四弟你自個不爭氣,堂堂大漢天家子,花了數年功夫連個良家女收服不了,傳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話!”

衆位親王亦是跟着起鬨,調笑得劉舜這未經人事的小雛男面紅耳赤,也不知是羞惱還是酒意上臉。

“那脫崗培訓已過兩年有餘,待到明歲三月便是期滿三載,那女子將滿十九,家中長輩又再爲她張羅婚事了,這事真是拖不得了!”

劉舜心急之餘,反是壓下幾分酒勁,口齒復又變得清晰利落,臉皮也顧不得要,急聲道。

“那她怎的沒應下你?”

劉徹擡眸瞟他,頗是鄙夷的嗤笑道:“朕記得當初曾對你言明,若你不泄露親王身份,她仍願嫁你做側室,朕方會爲你向姨母說情吧?”

劉舜欲哭無淚道:“陛下……她雖說過寧爲窮人妻,不爲富人妾,可這親王的少妃和尋常人家的側室可大是不同,陛下何必如此爲難臣弟?”

“嗟!你這話好沒道理,足足給你三年光景,沒能讓那姑娘家傾心於你,甘願委身爲側室,反倒來埋怨朕的不是。”

劉徹端是哭笑不得,聳了聳肩道:“你且讓諸位兄弟評評理,朕又沒攔着不讓你娶少妃,你自個無法請得長輩準允,纔來求朕相助,現下朕倒落個棒打鴛鴦的罪名,冤是不冤?”

“冤得緊!冤得緊!”

“十四弟不厚道……”

“自個沒本事,還只會怨天尤人,真是沒羞沒臊!”

……

衆位親王紛紛出言附和,奚落得劉舜無地自容。

“誰說我沒本事的?”

劉舜漲紅着臉,語帶羞惱的辯解道:“我本已讓那女子應下了,本已打算照民間的法子延請媒妁向她家長輩說親,待得他們應下,便可請陛下兄長向母妃說情了。豈料半途冒出個不知死活的小子,討了她家長輩的歡心,這纔出了岔子!”

衆人皆是愣怔,想着若真如此,倒也怨不得他。

婚姻大事,向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那女子的長輩不應下婚事,她也確實會是爲難得緊,畢竟大漢向來以孝治天下,忤逆長輩的女子想嫁入天家反是真不容易。

膠西王劉端陰惻惻道:“誰敢跟你搶女人,宰了便是!”

“……”

衆位親王皆是啞然,曉得劉端此語多是醉言,畢竟中尉張湯執法嚴苛,對王侯權貴也毫不手軟,除卻打殺奴隸可無罪,旁的庶民卻是不可無故打殺的。

漢律森嚴,權貴雖可用貲財贖刑,但若犯下重罪,贖刑後會削爵去官,甚至貶爲庶民,用不復用,這對王侯權貴而言簡直比死還可怕。

劉徹只是清咳兩聲,沒再多做追究劉端的言出無狀,近年劉端的陰戾脾性已收斂了許多,真沒在外頭鬧甚麼事,偶爾虐殺府內奴隸雖不人道,但劉徹也確沒辦法多插手阻止。

秦漢雖已非奴隸社會,但對奴隸還是極爲殘暴的,其地位甚至比不得戰馬和耕牛,非但是世家權貴如此,尋常百姓對奴隸也是這般看的,幾乎等同社會共識。

若劉徹此時跳出來說甚麼奴隸有人犬,要解放奴隸甚麼的,只怕他這帝位就坐不太穩了。

憑一己之力和全社會對撞,那是穿越爽文男主角的熱血套路,劉徹這冷血男做不來的。

劉舜亦滿臉爲難之色,訕訕道:“那小子是軍士,乃那女子胞弟在宣曲騎營的袍澤,還因先前征討南越有功,已晉升爲屯長,爲之奈何?”

宣曲騎營是囤駐京畿的五大騎營之一,劉舜這親王別說打殺該營將官,就是想出手打壓也無從下手。

大漢軍律不是鬧着玩的,罰行向來很重,可不管甚麼親王不親王的,爲穩定軍心該掉腦袋還得掉腦袋。

“……”

衆親王皆是望向膠東王劉寄和廣川王劉越,雖說他倆現下已轉調細柳騎營,但當初宣曲騎營征討南越時,他倆可是領軍統帥。

“屯長麼?”

劉越微微眯起雙眼,沉吟道:“宣曲將官多取出身黃埔軍學的軍伍世家子弟,既是南征後升任的屯長,應本爲普通軍士,人數倒是不多,吾既將之拔擢,應是記得的,你且說說是何人?”

劉舜甕聲甕氣道:“是個娘裡娘氣的名字,叫甚麼衛青的。”

咳咳咳~~~

劉徹正自舉樽飲酒,聞得“衛青”之名,不免噎了噎,酒液流到氣管裡,險些活活把自個嗆死。

他劇烈的咳嗽着,侍立在側的宦者令李福忙是近前幫他拍背順氣,好不容易纔讓他緩過氣來。

臥槽!

依史籍記載,衛青本是平陽侯曹壽府中的騎奴,這輩子劉徹出手阻止長姊陽信公主嫁給曹壽,反是撮合了她與張騫,故曹壽沒尚公主,就沒遷來長安居住,而是留在封地河東平陽縣,在後世山西臨汾附近。

劉徹過往之所以沒費心尋找衛青,既是覺着沒太大必要,也是想着若太早去找,那霍去病只怕就不會出生了。

照史書推算,霍去病現下也纔剛出生兩年多,比小劉沐也大不了幾個月,人才的成長既要靠天賦,也要靠環境鑄就,誰曉得今世的霍去病還能不能長成那功冠全軍的“冠軍候”?

不過若劉舜口中的“衛青”不是同名同姓,而真是那“衛青”,那能在世家子弟雲集的宣曲騎營冒出頭來,還真是不簡單的。

劉徹回過神來,見得衆位親王皆在看他,便是擺了擺手,故作隨意道:“無妨,喝得急了些,你等繼續說說,幫十四弟出出主意。”

衆位親王也不疑有他,他們可不是甚麼穿越衆,更不會想到皇帝會在意個小小屯長,兩者身份天差地遠,壓根不會有甚麼交集。

劉越頗是博聞強識,對那衛青亦印象深刻,緩聲道:“若吾未記錯,那衛青乃河東平陽人,幼時曾是平陽侯府的騎奴,後得脫奴籍,昔年宣曲騎營建軍時,特意向中原各郡也徵募了不少將士,他也應募入伍。此子因騎奴出身,故弓馬嫺熟,又驍勇機智,確實立下不少戰功,若非宣曲軍候皆爲世家子弟,他或許還能再往上拔擢的。”

“不錯,對那衛青,本王亦印象頗深,確有將帥之才,若非我調任細柳校尉,或許還會拔擢於他。”

膠東王劉寄附和道,劉越在軍中負責謀略和文案事務,他則負責統御領軍,故對於麾下將官,他的接觸和了解要比看卷宗的劉越要直接得多。

“……”

劉舜見得兩位胞兄幫着外人說好話,端是欲哭無淚,皇帝兄長還在席上坐着,有你們這麼坑自家胞弟的麼?

“行了,此事沒甚麼可爲難的。”

劉徹不以爲意的擺擺手,對劉舜道:“你且去央着樑王嗣子妃尋個由頭見那女子,隱着你的身份套套口風,若你與她真是兩情相悅,朕就幫你向姨母說說,過得秋祭就讓你先納了少妃。”

劉徹曉得楋跋子與那女子的長輩熟識,也曉得楋跋子是心思通透的,必能領會他的用意。

劉舜自是大喜過望,好一通諂媚討好,那副賊兮兮的嘴臉又惹得衆人鬨堂大笑。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
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八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對朝方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大重工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七十八章 抵達雲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塬南壅塞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一百五十五章 刑訊逼供第一百三十六章 喪鐘敲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一十四章 組建暗衛第二百三十一章 梟首腰斬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七百九十八章 祆教祭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進逼龍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三十八章 換個營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六百零四章 安息特使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議定發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帝國郵政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二十章 兩軍對壘 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六百一十三章 京衛趕至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漢爲刀俎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