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

避暑山莊如今已成爲大漢權貴們避暑的首選去處,山莊內巧奪天工,造型新穎的臨湖別墅羣,更是讓權貴們眼饞不已。然而僧多粥少下,隱隱成爲頂級權貴象徵的臨湖別墅倒也沒幾個人敢真的出錢購買。

無欲則剛的老宗正劉通倒是沒有絲毫顧忌,花了千萬錢的成本價,從劉非手中買下了一幢奢華至極的三層小樓。

今年皇帝陛下剛剛帶上宮中嬪妃移駕甘泉宮避暑,劉通也便領着府中的一干親眷,烏泱泱的跑到避暑山莊,得意洋洋的入住別墅。

劉通老爺子年前剛剛過了八十大壽,已是杖朝之年。

《禮記?王制》有云“八十杖於朝”,即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實指天子都要對其恭敬之意。尤其是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漢朝,作爲皇帝的伯父,年老德勳的老爺子若是佔着理,手中的柺杖是連皇帝的腦袋也敢敲的。

自從老爺子到了山莊,便時常找來同在山莊避暑的丞相袁盎,御史大夫劉舍和太子太傅衛綰,品茶飲酒,閒談論道。

若是換了他人,自是脫不了私交重臣,結黨營私的嫌疑。但是換了老爺子,再加上袁盎等人三朝元老的尊崇地位,即便是竇氏爲首的外戚勢力都不敢有半分非議。而身負監察百官重任的御史們,更是視而不見,否則他們的頂頭上司御史大夫劉舍免不得要給他們小鞋穿。

今日老爺子也是找來袁盎三人飲宴,唯一不同的是酒宴上多了一個人——大農令曹欒。

袁盎三人見曹欒也受邀列席,心中雖有些疑惑,卻也沒有太過在意。他們本就是坦蕩磊落之人,事無不可對人言,也不在意多個熟人。好歹曹欒也是位列九卿,資歷雖淺,但身份倒也夠格。

倒是曹欒顯得有些侷促,他雖掌管天下錢糧租賦,端的位高權重,然而比起這幾位朝堂元老,一派領袖,實在還有極大的差距。當然他心中的興奮更是免不了的,劉通老爺子加上袁盎三人,自然算得上大漢最頂級的權貴圈子。

曹欒剛入不惑之年,便能踏入這個圈子,實在讓他幸福的快暈死過去。只要稍稍傳揚出去,不知會羨慕死多少大漢權貴。

曹欒昨夜接到老宗正的請柬,興奮得徹夜未眠,早早的便來赴宴。待得袁盎三人前來,老宗正已和曹欒喝了半壺清茶。曹欒起身向袁盎三人行過禮,自覺的走到左邊,敬陪末席。

袁盎三人倒也沒有客氣,按着規矩入席而坐。

開席後,興致頗高的劉通老爺子頻頻舉杯,與衆人開懷暢飲。

曹欒雖極力壓下心中的興奮,但卻逃不過老狐狸們的火眼金睛。他們倒也沒有絲毫不屑之意,畢竟當年自身也是如此一路行來,華夏的官場文化歷來便少不得交際應酬,更少不得長者提攜。因此劉通老爺子和袁盎三人非但並未倚老賣老,出言爲難曹欒,反而不時和他打趣幾句,營造出一派祥和。

酒過三巡之後,曹欒也漸漸適應了酒席上輕鬆閒逸的氣氛,真正的開始享受起美酒佳餚。酒宴上的美酒都是皇帝賜給老爺子的貢酒,菜餚也是老爺子向皇帝陛下討要來的御廚親手炮製的,即便是三公九卿尋常時候也享用不到。

酒熱正酣之際,府上的內侍緩步走入廳堂,來到老爺子身邊低聲稟報了幾句。老爺子捋了捋鬍鬚,笑着吩咐道:“讓人把席案加上吧。”

內侍正要躬身而退,老爺子卻彷彿想到了什麼,忙叫住內侍,老臉上滿是惡趣味的又低聲吩咐了幾句,才讓他下去準備。

片刻後幾個侍者小心翼翼的端着席墊和食案,在主席的兩側增加了兩個席位。

袁盎四人見狀,皆是一愣。

宴客之時,這席位的安排可是很講究的,如今堂上的賓客均是位高權重之人,即便是劉通的嫡子嫡孫,也定然不敢坐在上首。

老爺子見四人面露訝異,倒也不忙解釋,只是出言吊吊他們的胃口道:“尚有兩位臭小子要來,諸位只管先吃喝便是。”

袁盎四人見老爺子不願明示,也不好追問,只好端着酒樽暗自揣測。

不一會,兩個青衫少年緩緩步入廳堂,爲首的少年朝主席上的老宗正躬身作揖,笑道:“老爺子恕罪,孤王和皇兄只顧欣賞沿途景緻,來得有些晚了。”

老爺子絲毫沒有回禮的打算,只是端坐席上,滿臉戲謔的打趣道:“不晚不晚,如今還剩些殘羹冷炙,也夠你們兄弟二人吃個半飽。”

袁盎四人卻沒有老爺子的神閒氣定,而是急忙起身避席,向太子劉徹和江都王劉非躬身行禮。

劉徹二人倒也不敢怠慢,也是恭敬的逐一回禮,劉徹更是連聲道:“諸位都是孤王的師長,切莫多禮,端的折煞了孤王。”

“行了,莫要再客套,免得掃了酒性!”

老爺子見衆人行禮如儀,久久不休,不由出聲埋怨,復又指着身側的席位,饒有趣味的笑道:“快快入席吧。”

劉徹二人看到上首的席位,盡皆面露苦笑,對老爺子的惡趣味腹誹不已。

如今丞相袁盎等人列席,讓他們坐上首,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按理說劉徹是儲君,秩比三公,倒也坐得上席。只是太子太傅衛綰也在,師道尊嚴是要守的,論起來他也不好坐上首。

劉徹作爲儲君,也不好弱了體面,只是稍稍猶豫剎那,便若無其事在老爺子的右側入座。江都王劉非可不敢如此,索性不顧臉面,上前端起食案緩步走到衛綰的下首,方纔放下食案。

衆人皆是一愣,隨即卻又不由暗贊劉徹和劉非二人的臨機決斷實在乾脆利落,輕易的便化解了尷尬的局面。

一旁的侍者倒是沒有大佬們的心思,而是有些慌張的捧起席墊,幫劉非鋪在食案後,又稍稍整理了桌案上有些凌亂的餐具。待劉非入席,侍者方纔長舒了一口氣。

劉通老爺子沒看到預想中的好戲,雖頗有些失望,卻又對兩個族孫的反應甚爲滿意。

他笑着舉杯,向衆人頻頻敬酒,很快便讓酒宴恢復了原來的氣氛。光從調和鼎鼐的能力而言,劉通的性格和能力與趙王劉彭祖乃是一脈相承的,體內都遺傳了不少高祖劉邦混社會攬兄弟的交際本事。

劉徹和劉非此行的目的,自是讓袁盎四人有些猜疑不定,即便開懷暢飲,但腦子還是在不斷的思考和盤算。所幸太子劉徹並沒有劉通老爺子的惡趣味,而是很快就單刀直入的進入主題。

“孤王奉旨入中央官署協從理政已有年餘,嘗聞署內諸官議論,自我大漢開國,與民生息,藏富於民,民間身家巨億的富商巨賈不可勝數。近日看來,確實如此啊。”

劉徹放下手中的酒樽,眼睛緩緩掃視過堂上衆人,最後停留在丞相袁盎的臉上,略作感嘆道。

袁盎聞言一愣,沉吟片刻,皺眉道:“殿下所言不虛,我大漢用黃老之術,雖重農抑商,但仍有不少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採鐵石鼓鑄,煮海爲鹽。一家聚衆,或至千餘人,盡收放流之民。富可敵國之人,也是有的……”

其餘衆人見言及極爲敏感的話題,盡皆噤聲不語,劉通老爺子更是揮退了堂上的侍者。

“富可敵國?”

敬佩末座的江都王劉非,淡淡的笑道:“富則富矣,想要敵國,也太過狂妄了。”

“未必!若是交通王侯,攀附權貴,甚至掌控一地吏治,想要敵國也並非虛言。”劉

徹面色一沉,冷冷道:“我看南陽郡的豪商巨賈便是如此了!”

御史大夫劉舍見太子殿下皺起的眉頭,心頭不由一緊。他治下的御史府監察天下吏治,若南陽郡的官吏當真勾結商賈,營私舞弊,他是脫不了干係的。

他心急之下,當即拱手問道:“不知殿下何出此言?可是南陽官吏幹下不法之事?”

劉徹擺擺手道:“此事孤王也不便明言,還需劉公命人細細詳查纔是。只是孤王對南陽郡的鹽商們佩服得緊,短短數月,竟能拿出數億錢,購入數百萬石海鹽用以囤積,連本地礦鹽也不再售出。南陽周邊數郡的鹽價不降反升,實在好厚的本錢!”

衆人聞言盡皆心驚不已,他們位高權重,自然知曉南陽郡鹽價劇烈波動背後的貓膩。表面上是南陽鹽商和齊地鹽商的較量,其實是皇室實際掌控的皇室商業集團和南陽商賈的一次暗鬥。然而除了丞相袁盎外,大漢的朝臣們並未過於重視,更不知竟已涉及到數億錢的龐大交易量。

大農令曹欒更是面色大變,他深深的知曉這種危險的貨幣交易行爲,對當地的經濟定然會照成極大的衝擊,他面色煞白的問道:“殿下恕罪,下官想知曉,如今南陽及周邊各郡縣市面上可還有銅錢流通?”

劉徹深深看了曹欒一眼,心中暗自讚許。對於沒有學過後世經濟貨幣理論的曹欒而言,能一語中的,抓住關鍵點,不得不讓劉徹佩服古人的智慧。

“曹太農無需驚慌,即便南陽鹽商耗費了價值數億的銅錢和金子,但南陽及周邊諸郡卻仍有充足的銅錢在市面上流通,這也是孤王最爲佩服和不解的!”

劉徹沒有爲難曹欒,而緩緩點頭道,隨即又將視線移到丞相袁盎的臉上,希望他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大漢不是後世的工業社會,金錠倒還罷了,但那數以千萬計的銅錢着實太過誇張,不光是所需的金屬,還要經過鑄造。南陽郡的豪商巨賈們隱藏着如此龐大的現金流實在讓劉徹始料未及。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
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百七十章 佛國尋釁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三百三十五章 誓滅烏孫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六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一百章 企業劃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寶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第七百零四章 太子召見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零六章 考較太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九十五章 郝任入學第一百八十章 太學老者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六百零二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設兵團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安坊市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四百五十五章 尚書檯閣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一十八章 祆教大興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六十六章 生化作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帳內定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師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五百零六章 丈夫難爲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