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倭奴戰爭4

真正的海戰從雙方相遇到九鬼水軍崩逃,一共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不過華軍的追擊一直持續到天黑爲止。

這一天,李飛凰艦隊封鎖了堺港,而李飛虎封鎖了大阪。

李飛凰艦隊的一艘巡航艦甚至追入堺港港口,撞沉幾艘小早後對港區進行了兩輪炮擊,在以木質建築爲主的堺港引發一場不小的火災。

當天下午,運輸艦隊運送陸戰隊登陸淡路島,島上的織田軍進行了絕望而無力的抵抗。

天黑之後淡路島守將嘗試向本州突圍,被陸戰隊射殺在海邊。

至此,瀨戶內海海戰徹底結束,華軍佔領了瀨戶內海里的絕大多數島嶼,切斷本州與四國之間的聯繫,同時全殲九鬼水軍。

戰後,羅海濤給帝國總參的報告中宣稱擊沉大小艦船近五百艘,但實際上,這一天華軍一共擊沉多少扶桑船,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

因爲九鬼水軍有太多的小早船,有些甚至根本沒人察覺到,它們就已經被撞沉了。

唯一可以大致準確統計的是:華軍擊沉了5艘鐵甲大安宅,全部普通安宅和九成以上的關船。

俘獲九鬼水軍旗艦,鐵甲大安宅“扶桑丸”。

保守估計織田軍陣亡、失蹤自九鬼嘉隆以下五千人多人,有約六百人被俘虜(大部分是從海水裡撈出來的)。

沒有統計到傷員,因爲華軍不會保留傷員俘虜,而落水的傷員幾乎不可能游到岸上。

華軍有一艘運輸艦受到輕創(被擡槍連續擊中多次),175人陣亡,430人負傷。

瀨戶內海海戰的戰略意義在於,那些三次組織信長包圍網,又三次被打敗的扶桑本地大名,第一次意識到華夏這個外來戶是一個超脫想象的強大存在。

於是這些本已偃旗息鼓的勢力再次跳出來,有人重新鼓譟信長包圍網,另一些人則直接準備就此徹底幹掉織田信長。

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越後的上杉景勝,甚至原本與信長交好的北條氏直均先後同意出兵反對信長。

然而馮三虎並不在乎扶桑本地大名是否願意參加戰鬥,在他看來,織田信長本人就是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傢伙,那些被猴子壓服的弱雞心裡怎麼想,一點都不重要。

海戰結束兩天以後,馮三虎親自帥兵進攻備中。

此戰他只帶領一千五百野戰軍以及毛利、龍造寺等扶桑本地盟友拼湊的三萬士兵。

而他的對手是織田信長提拔與微末之間的羽柴秀吉。

戰前馮三虎制定了以扶桑人爲前鋒,華軍予以火力支持以儘量減少己方傷亡的計劃。

爲了讓毛利、龍造寺軍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馮三虎命令毛龍聯軍制造兩百兩盾車,由民兵推着盾車衝擊織田軍陣。

毛龍聯軍的盾車後面都有一個臺階,盾車擋板開有兩個設計口,聯軍的火繩槍手可以站在臺階上,邊進軍邊射擊。

而盾車本身本證明足以抵禦小口徑火繩槍(鳥槍和扶桑本土產的鐵炮)的射擊,但無法阻擋大口徑火槍(華軍的標準1型和扶桑人稱爲大鐵炮的擡槍)。

好在織田軍沒有那麼多大口徑火槍,毛龍聯軍也不至於連這點傷亡都承受不起。

跟羅海濤一樣,馮三虎選擇的盾車戰術也是十分老舊的戰術,以前女真僞金就特別喜歡用這玩意抵禦周軍的弓弩,本質上這就是欺負敵人缺乏有效打擊火力,以犧牲機動性爲前提增加防護力,把對手拉近到更公平的白刃戰中。

馮三虎認爲聯軍中的扶桑人毫無疑問就是舊式軍隊,那麼使用舊式戰術應該更合適一些。

事實果然也是如此。

十月十七上午,聯軍和織田軍在備中的高鬆城下爆發大戰,戰鬥一開始聯軍就出動兩百二十輛盾車,緩慢而堅定的向織田軍推進。

織田軍大將羽柴秀吉命令鐵炮足輕阻擊,同時集中數量不多的國崩炮(大號神機炮)攢射。

如果按照華軍標準戰術,此時應該派出精銳騎兵在敵軍陣前遊走,用馬槍騷擾射擊敵軍,牽制敵軍火力,掩護本陣前進。

但馮三虎不打算用自己人的命保護扶桑友軍,因此他只是命令手下現在僅有的2個野戰炮連(6斤和10斤各一)提供遠程掩護,壓制織田軍。

好在織田軍也沒有強大的騎兵,自然也無法對華軍陣地構成威脅。

華軍炮兵雖然厲害,但畢竟數量太少,很難對數萬人的織田軍構成致命威脅,因此織田軍能夠頂着華軍炮兵的壓制持續不斷的攻擊車陣。

很快,幾輛盾車被炮彈擊中,盾車後面的扶桑兵幾乎全被崩起的碎片掃倒。幾個倖存者從盾車後面逃出,立刻被密集的火繩槍子彈殺死。

這樣的損失對二百多輛盾車來說屬於杯水車薪,接近到有效距離後,盾車後面的鐵炮手開始還擊,織田軍架在陣地前面充當防護的竹束被打的碎片四濺,但聯軍的小口徑火槍同樣無法擊穿,雙方的打的你來我往,但傷亡都不大。

“這真是……,大帥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着?”

“激烈”的戰鬥場面看的馮三虎直搖頭:

“菜雞互啄?”

前方,旗本武士們揮舞武士刀,大聲吆喝着要盾車陣儘量保持一條直線,偶爾有盾車被國崩或大鐵炮擊中,立刻就會有一片人慘叫着倒下。

武士們對此毫不理會,距離更近一點後,有人開始用弓身大的出奇的和弓向對面拋射,織田軍也立刻還以顏色,羽箭和鉛彈在兩軍之間交織,傷亡終於開始變大。

扶桑兵展現出不錯的韌性,被擊中的盾車越來越多,但其他車輛依舊十分堅定。

終於,臨界點到來了,織田軍的國崩因爲發射次數過多,不得不停止射擊以便散熱,這讓聯軍的損失驟然下降,而更後方的華軍炮兵仍舊按部就班的一次次把炮彈拋進靜止不動的織田軍陣列。

“輪到我們了。”

馮三虎滿意的笑了:

“突擊!”

進攻的鼓聲響起,蹄聲陣陣,遠征軍目前僅有的兩百火槍騎兵縱馬而出,小跑着繞過己方盾車陣,對織田軍側翼展開攻擊。

而華軍的一千步兵也列成整齊的戰列線,開始緩步前進。

第368章 選擇第725章 麻六甲2第594章 機會第733章 混亂第52章 炮灰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594章 機會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100章 備戰2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98章 新春5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42章 分享第619章 興靈6第204章 炮擊第707章 南征7第239章 回家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42章 父親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25章 抱怨第371章 不怕第25章 未來2第447章 破村第54章 準備總攻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101章 備戰3第297章 改編1第169章 招攬第3章 女孩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162章 城門前第441章 齊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643章 父親2第256章 牆頭草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331章 政策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46章 牽制第754章 霸權2第78章 獲勝第633章 南下2第619章 興靈6第293章 勝利3第144章 福船第111章 間歇第80章 別矯情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48章 差距第223章 條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7章 勝利第441章 齊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37章 人生大事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39章 回家1第256章 牆頭草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222章 續戰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158章 李飛龍第676章 1795年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604章 突變1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349章 屯墾村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703章 南征3第64章 冬季1第510章 各方4第6章 勝利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19章 塢堡主們第255章 方案第537章 等待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718章 大帝國3第266章 情報2第557章 1790年第371章 不怕第271章 反擊2第337章 狼煙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章 勝利第461章 佈局3第525章 抱怨
第368章 選擇第725章 麻六甲2第594章 機會第733章 混亂第52章 炮灰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594章 機會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100章 備戰2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98章 新春5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42章 分享第619章 興靈6第204章 炮擊第707章 南征7第239章 回家1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42章 父親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25章 抱怨第371章 不怕第25章 未來2第447章 破村第54章 準備總攻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101章 備戰3第297章 改編1第169章 招攬第3章 女孩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162章 城門前第441章 齊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643章 父親2第256章 牆頭草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331章 政策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46章 牽制第754章 霸權2第78章 獲勝第633章 南下2第619章 興靈6第293章 勝利3第144章 福船第111章 間歇第80章 別矯情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448章 差距第223章 條例第37章 人生大事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7章 勝利第441章 齊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37章 人生大事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39章 回家1第256章 牆頭草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222章 續戰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158章 李飛龍第676章 1795年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604章 突變1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349章 屯墾村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703章 南征3第64章 冬季1第510章 各方4第6章 勝利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19章 塢堡主們第255章 方案第537章 等待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718章 大帝國3第266章 情報2第557章 1790年第371章 不怕第271章 反擊2第337章 狼煙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章 勝利第461章 佈局3第525章 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