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總參謀部

善保確實有別的任務。

不過那只是在爭取說服山陝世侯之後,再從那裡轉道川省去江南找大周朝廷而已。

他這次出行任務十分繁重,實際上就是女真人建立齊國包圍圈的初步嘗試。

徐世楊的女真包圍圈讓完顏家的太子們壓力頗大,他們自然也會想着有樣學樣反包圍齊國。

這行動的第一步就是說服札木合,這一點善保完成的不錯。

接下來是說服山陝世侯,善保覺得把握不小。

原因是:之前二十多年山陝世侯投靠蒙兀人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那些草原韃子根本不會統治國家,因此實際上對山陝一代執行的是代理人統治制度。

說的更明白一點,山陝世侯是蒙兀人的包稅人!

對蒙兀人來說,只要世侯能夠每年給草原上的大汗一百三十萬貫財帛,蒙兀人是不去管他們怎麼統治山陝的。

也就是說,十三家世侯已經當了二十年土皇帝了!

善保毫不懷疑,這夥人已經不能適應頭上有個強力政權管轄的日子,這就是說服世侯家族反齊國的基礎。

至於南方的大周,善保則有些心理沒底。

被齊國隔開之後,大金與大周之間的聯繫就完全斷了,太子們並不清楚新皇帝的性格,只是覺得這傢伙支持主戰派,很可能不會參與反齊國包圍網。

不過,如果隆道皇帝能夠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慮問題,那麼善保此行就有機會:

女真人已經無力滅亡大周了,但齊國有這種能力,漢人之間早晚會發生一場周與齊的內戰。

善保只希望漢人的隆道皇帝能夠看到這一點。

至於大金給大周開的和談條件,善保來的時候,三位太子勃極烈曾經給他透過底:

主要就是全面修改以前的各次金周和約,大周不再向大金稱臣,大周皇帝也不再以子侄禮對大金皇帝。

相反,金國皇帝可以向對大周稱臣,每年派貢使前往大周,爲大周皇帝納貢:

白貂皮10對、黑貂皮10對、熊皮兩張、虎皮一張,人蔘百斤。

而且,金國支持大周收復江北故土的行動,兩國以山海關爲界。

作爲交換,大周應該支持金國收復遼南和遼東的行動,斥責齊王地方政府在遼東的暴行。

同時,每年回賜金國糧三十萬石,錢二十萬貫。

兩國商賈互通往來。

總的來說,就是面子給足,實惠撈夠。

金給周雖少,但是稱貢。

周給金雖多,但是爲賜。

金國甚至願意幫隆道皇帝營造萬國來朝的盛景,如果隆道皇帝跟他的祖先一樣虛榮,他應該會喜歡的。

如果能夠達成協議,那麼反齊包圍網最大的缺口就可以被堵住,佔據大義名分的大周應該能在齊省南部牽制齊軍很大一部分力量。

此外,每年五十萬錢糧,對大金恢復生產來說,有着雪中送炭的重要意義。

最後嘛……,呵呵,如果齊國真的被金、蒙、周圍攻而亡,那麼根據邊境劃分,札木合和大週一定會去爭奪冀省甚至齊省的控制權。

而大金,只要拿着周人“賜”的錢糧坐山觀虎鬥即可。

機會嗎,總是有的。

對不對?

……

此時徐世楊並不清楚,女真人正在嘗試建立一個針對自己的反包圍網。

他只是繼續按部就班的準備即將開始的冬季攻勢。

在不斷向遼南運輸兵力物資的同時,總參謀部希望徐世楊能夠去執行一項前期的欺敵任務。

參謀部的想法是:

徐世楊這個全軍統帥,在外人眼裡或許是齊軍的主心骨,他在哪齊軍的主力就應該在哪裡。

但實際上,徐世楊能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大。

提出戰略計劃,完成計劃的大體框架後,參謀們突然發現,現在的徐世楊總司令呆在參謀部對具體計劃實施的細節制定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還有點礙手礙腳……。

因此有人試探性的提出,請司令官閣下去大張旗鼓的去冀省視察,最好鬧得天下人皆知,以免暴露齊軍的真實戰略意圖和進攻時間。

通俗點說,這任務就是告訴徐世楊:

您別在這礙我們的事了,自己一邊玩去好嗎?

對此,徐世楊欣然同意。

或許這個時代的其他統帥,會覺得參謀部給自己下達這類任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甚至有搶班奪權的可能。

只是徐世楊這個穿越者看待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參謀部敢對自己下命令,徐世楊甚至感到十分欣慰——這個費盡心機組建的機構,終於成長爲一個爲了獲得勝利而存在的強軍核心,而不單純是自己的傳聲筒了!

這意味着,未來的華夏已經不需要自己這種所謂的“天下第一名將”,專業的職業軍官能夠完成的工作,遠超一切名將所能做到的極限!

就算現在立刻有一發流矢命中徐世楊的腦袋,齊軍也不會崩潰,因爲現在齊軍真正的大腦已經變成總參謀部了。

這是從統帥決策模式向軍官團決策模式的可喜轉變,徐世楊當然會感到高興。

所以,他一點都不反感參謀部把自己這個總司令當做欺敵道具的做法,反而高高興興按參謀部的要求,一溜煙跑到順天府去了。

抵達順天府後,徐世楊立刻召集本地官員,當衆宣佈開始爲新的齊王宮選址。

有年輕的官員十分不解,如今泉城的美泉宮尚未完工,怎麼這又開始建造新王宮了?

徐世楊的解釋是:

泉城作爲都城,無論從歷史、文化還是政治、軍事角度上來講,都是權宜之計。

在如今齊國軍事經濟實力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齊王繼續在泉城指揮全國運作已經顯得不合時宜,因此他這次來順天府,就是爲了把這裡當做齊國下一階段的政府核心來建設。

既然是政府所在地,事實上的都城,那麼首先建造王宮,以便齊王入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之所以把新都城選在順天府,是因爲這裡是一個地理上的十字路口。

像東北方向鏈接遼東,北方鏈接蒙兀,西邊距離山陝很近,南方則是齊國的核心領土冀省和齊省,向東還可以從津門直接入海,地理位置可謂十分優渥。

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468章 28級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74章 憂心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85章 正道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45章 軍改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69章 女權2第389章 伐高麗1第15章 徐世鬆第28章 老規矩第244章 局勢第259章 戰黃河2第714章 楚國第754章 霸權2第746章 殉爆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256章 牆頭草第673章 慘案第739章 禁槍第46章 莫名其妙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27章 留人第377章 兵力第612章 西域1第726章 天子第730章 登封第627章 海外王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500章 春天7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381章 狙擊手第194章 沒事了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01章 南征1第581章 得與失第36章 女權第745章 機槍第541章 落幕第534章 王師第135章 乃服第682章 尾聲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82章 爲什麼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568章 北行記3第117章 勝利第249章 利息第88章 局勢2第622章 閒暇第478章 對比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47章 淨海王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485章 會見第305章 兵變2第499章 春天6第53章 炮灰2第496章 新春3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316章 搶劫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320章 重視第531章 少年兵2第198章 回程第225章 攔截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675章 統一第173章 緊迫第544章 軍改1第466章 衛生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48章 國制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29章 抓機會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72章 南方第317章 戰1第5章 夜戰2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52章 採購第382章 背叛第289章 勝利1第250章 鄉紳第749章 周史案第541章 落幕第219章 祝家莊6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15章 馬賊第513章 擊發槍2第555章 開打第747章 株連
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468章 28級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74章 憂心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85章 正道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545章 軍改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69章 女權2第389章 伐高麗1第15章 徐世鬆第28章 老規矩第244章 局勢第259章 戰黃河2第714章 楚國第754章 霸權2第746章 殉爆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256章 牆頭草第673章 慘案第739章 禁槍第46章 莫名其妙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227章 留人第377章 兵力第612章 西域1第726章 天子第730章 登封第627章 海外王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500章 春天7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381章 狙擊手第194章 沒事了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01章 南征1第581章 得與失第36章 女權第745章 機槍第541章 落幕第534章 王師第135章 乃服第682章 尾聲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82章 爲什麼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568章 北行記3第117章 勝利第249章 利息第88章 局勢2第622章 閒暇第478章 對比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147章 淨海王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485章 會見第305章 兵變2第499章 春天6第53章 炮灰2第496章 新春3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316章 搶劫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320章 重視第531章 少年兵2第198章 回程第225章 攔截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675章 統一第173章 緊迫第544章 軍改1第466章 衛生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48章 國制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29章 抓機會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672章 南方第317章 戰1第5章 夜戰2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152章 採購第382章 背叛第289章 勝利1第250章 鄉紳第749章 周史案第541章 落幕第219章 祝家莊6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15章 馬賊第513章 擊發槍2第555章 開打第747章 株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