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

小胖子姓穆,穆有財。

名字雖是如此,但他其實挺有財運的。

穆有財出身泉城府,大周還在江北的時候,他們家是泉城府的糞段,祖上三代人包攬了爲整個府城居民清理糞便的工作。

這活兒聽起來腌臢,但其實利潤非常豐厚——除了打點衙門,沒有任何成本。

人工只要從城外村子裡僱傭就好了,之後用糞肥當工錢。

其他糞肥可以出售給農民,簡直跟白撿錢一樣。

有了積攢,或去放貸子,或購買土地,只要不去爛賭敗家,三代人時間已經足夠積攢大量財富了。

而且穆家還通過包攬糞段積累了不小的人脈,大周南遷的混亂時刻,穆有財的爺爺輩糾集自家壯丁、僱工、佃戶,在泉城附近築起塢堡,又當了十多年的塢堡主。

也就是說,穆有財是塢堡主子弟出身,擱在齊省也算大戶人家。

徐家崛起,向泉城府進軍的時候,穆家非常識時務的主動向當時還是節度使的徐家投降,這讓他們家保留了很多以往積攢下來的財富——至少齊軍沒有沒收他們家的已有的錢糧,除了人口和土地之外。

當然,穆家的損失也不小,首先是以往擁有全部人身權利的塢堡民成了自由人,穆家已經無權無償使用這些寶貴的勞動力。

其次是土地限定,以往塢堡的全部土地全都屬於塢堡主,在其上耕種的農民全都是塢堡主家的佃戶。

齊國建立後,齊王和王世子進行了土地改革,塢堡主只准按兩丁一戶,每戶五十畝爲標準保留耕地,多餘出來的土地都得按一個低廉的價格“賣”給齊國政府。

而且,若是一個家族在當地有三戶以上,多出來的戶口就得遷往異地——有時候是遼東,也有可能是冀省或者本省的其他府,用當地土地置換。

當然,齊王政府鼓勵塢堡主家族以這筆錢投資工業,若是塢堡主不收錢而把土地補償按政府引導投入到工業中,他們可以額外獲得1到2成的補償。

因此,當初收土地的時候塢堡主確實虧了,但若是按照齊王政府引導投資工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分紅,其實是賺的。

比較悲劇的是,不是所有家族都信任收了他們土地的齊王,比如穆有財的老爹,他家就把所有錢財都攥在手裡,沒有投資任何工業。

因此對穆家來說,齊國的土地改革政策確實是完全虧本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穆有財老爹試圖賄賂齊國官員,重新包攬糞段的企圖徹底失敗了。

因爲齊國對硝石的需求量前所未有的龐大,因此當初在十五屯的時候,徐世楊就一直推行公共廁所。

齊國建立後這又成了某種制度性的東西——城市內和鄉村道路中嚴禁隨意大小便,城市中每個坊郭以及鄉下每個屯村,都得有至少一座公廁。

出門在外若是隨意大小便,抓住就罰款或罰做清理街道的義務勞動。

公廁裡的糞肥可以出售或者用在本村地裡,所得按各戶人口平分,公廁所產硝石則要上交。

也就是說,齊國沒有包攬糞段這一說,農村公廁的糞肥都用在他們自己的地頭上,城市糞肥則是坊郭居民的財產。

老穆家失了祖傳的買賣,在穆有財的老爹看來,這個家已經無可避免的衰敗了。

不過穆有財本人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如今的齊國蒸蒸日上,很多舊的產業雖然消失了,但同時新的產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只要有心,找個能傳家的新生意其實一點不難。

因此穆有財的老爹與本家分家,帶着一些錢財遷居冀省之後,一直渾渾噩噩一蹶不振,但穆有財本人確是一直在仔細尋找發財的機會。

他小本生意,大的機會把握不住(齊國小有餘財的前塢堡主家庭,最大的發財機會其實就是當初政府引導投資工業,那時候有政策支持,之後你個人再想投資人家企業可不見得願意要了),多抓幾次小機會,還是有機會積攢一筆可觀財富的。

比如說,這次出征。

如今齊軍在大同城下有差不多兩萬戰兵,晉省當地投靠的鄉兵和齊晉之前往來的後勤車隊、商隊,少說有十萬人。

這麼多人每天吃喝拉撒,各駐紮營地中的公廁自然有數量驚人的糞肥。

齊軍和商人們當然不可能把這些玩意運回國內去,齊軍也不禁止大同城中居民出來照顧田地,大同附近的農民自然需要大量肥料。

有產量有需求,這就是個好買賣。

最妙的是,除了家裡包攬過糞段的穆有財,別人一時半會還看不到這種生意。

這簡直是上天直接把機會扔到穆有財頭上了。

唯一可惜的是這生意註定長遠不了,因爲齊軍不會肯定圍城太久,一旦拿下大同,部隊離開,這生意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不過沒關係,把本錢攢的厚實一點,今後就能可以去爭取更大的機會了。

……

齊國對晉省奇異的征服給了很多類似穆有財這樣的小人物機會。

有人膽子比穆有財大,家底也比他厚,一開始就認定齊軍此戰必勝,晉省在他們眼裡已經等於納入齊國的管轄範圍。

因此他們趁着本土企業尚未開始大舉進駐的短暫時機,開始搶先機。

有人投資煤礦,有人開設磚窯,也有人抓住這裡距離草原不願的機會開設毛紡織廠。

齊軍尚未完全佔領晉省的此時此刻,一些較爲基礎的工商業卻已經先於政府和軍隊,把晉省納入掌控範圍。

晉省的老百姓自然也能從中獲利,別的不說,僅僅新開設的工礦企業對人力的需求,結合齊國工人福利保障制度,就足夠那些在坡田上整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一年到頭吃不到一頓飽飯的農民改變生活狀態了。

在齊國人開設的煤礦、磚廠或紡織廠工作,每個季度的工錢收入都相當於以往種地一整年的收成。

而且廠子裡還給提供每天兩頓飯,對貧困的家庭來說,這也相當於節約了很大一筆。

當然,更重要的是,不論是齊軍還是工廠,大家都不遺餘力的宣傳,只要打垮了世侯,農民之前欠下的高利貸就不算數了!

這簡直是天大的喜訊!

晉省的民心,正在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倒向齊國。

第684章 求情1第60章 湯隆2第296章 忠臣3第374章 憂心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章 夜戰2第34章 安排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708章 南征8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56章 破寨3第130章 破莒州1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7章 齊射第161章 臨!安!第517章 世侯1第400章 降服5第621章 興慶府2第324章 佈局第263章 戰黃河6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47章 淨海王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33章 南下2第356章 鉅變第667章 暴秦7第266章 情報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5章 夜戰2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8章 陰謀2第320章 重視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737章 陰謀1第313章 非常事第1章 韃子來了第608章 射白馬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08章 各方2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470章 巡邏隊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329章 旅順3第82章 文與武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68章 夜戰2第574章 北行記6第151章 投資第198章 回程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73章 北行記5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86章 選擇第673章 慘案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390章 伐高麗2第271章 反擊2第227章 留人第74章 爭執第541章 落幕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51章 投資第649章 政策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78章 對比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714章 楚國第466章 衛生第675章 統一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299章 海盜第225章 攔截第172章 困難第77章 齊射第495章 新春2第250章 鄉紳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60章 血河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571章 百戶第339章 退路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726章 天子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123章 新軍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45章 互啄第120章 逼迫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7章 勝利第439章 會議季2第495章 新春2第525章 抱怨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581章 得與失
第684章 求情1第60章 湯隆2第296章 忠臣3第374章 憂心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章 夜戰2第34章 安排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708章 南征8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56章 破寨3第130章 破莒州1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7章 齊射第161章 臨!安!第517章 世侯1第400章 降服5第621章 興慶府2第324章 佈局第263章 戰黃河6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47章 淨海王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33章 南下2第356章 鉅變第667章 暴秦7第266章 情報2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5章 夜戰2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8章 陰謀2第320章 重視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737章 陰謀1第313章 非常事第1章 韃子來了第608章 射白馬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08章 各方2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470章 巡邏隊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329章 旅順3第82章 文與武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268章 夜戰2第574章 北行記6第151章 投資第198章 回程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573章 北行記5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86章 選擇第673章 慘案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390章 伐高麗2第271章 反擊2第227章 留人第74章 爭執第541章 落幕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51章 投資第649章 政策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78章 對比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714章 楚國第466章 衛生第675章 統一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299章 海盜第225章 攔截第172章 困難第77章 齊射第495章 新春2第250章 鄉紳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360章 血河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571章 百戶第339章 退路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726章 天子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123章 新軍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45章 互啄第120章 逼迫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7章 勝利第439章 會議季2第495章 新春2第525章 抱怨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581章 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