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憂心

章明義身爲進士,起碼的知識儲備還是有的。

實際上目前齊省也就徐睦江、徐睦河以及章明義三個進士而已,他們都出面,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具體到章明義掌管的刑部,實際上他相當於齊省的最高法官,法律的具體條款依舊維持原狀——仍舊以軍法通行全省。

除此之外,徐世楊希望章明義能把更多時間用在巡視齊省下屬地方的各級官員工作上。

準確的說,以章明義爲首,成立一個巡視組,在都督府領地內巡迴視察各級官吏的工作。

畢竟章明義實際上是個監軍,那就乾脆監軍到底吧。

章明義本人對此有些猶豫。

刑部尚書,確實是個很大的官,一旦接下來,他實際上就是都督府轄下繼徐睦河父子之後,與徐睦江並列的第三高官。

但問題就在於,這個尚書是都督府任命的,不是朝廷命官,自然也不會得到朝廷的背書。

將來若是有一天……。

呵,接下這個工作,章明義豈不成了早早站隊了?到時候他怎麼回江南?

“章兄不用急着做決定,過幾天再給我答覆也不遲,反正六部籌建還需要些時間。”

徐世楊看出他的猶豫,善意的說道:

“章兄若是不想接這個工作,我們絕不強求。”

“不過啊,章兄可以自己仔細看看如今的齊省是個什麼模樣,再對比一下江南,誰更有希望一些,章兄是個明白人,不會搞不清楚的。”

章明義點點頭:“讓我再考慮幾天吧。”

“對了,章兄想不想投資工廠?”徐世楊突然問道。

“投資工廠?我個人嗎?”

“也可以是章兄的家族,甚至可以是江南與章兄交好的朋友,我們這邊來者不拒。”

徐世楊笑道:

“這邊有幾個明年計劃新開工工廠的明細,章兄可以拿去看看,喜歡哪個都行,投資比例不能超過4成9。”

徐世楊遞給章明義一個名錄。

他大概瞄了一眼,上面包括全省府城都配備的紡織廠、工具廠、日照的燒酒工廠、在嶗山引種茶葉的茶廠、遼南的曬鹽工廠、在泉城府下屬萊蕪縣的新鋼鐵廠、轉移到兗州生產新式馬車的車輛廠以及一個搪瓷工廠等等。

章明義驚訝的道:“鹽和鐵,也開放給民間?”

“將來會的,現在還不行。”徐世楊回答:“現在只是吸納民間資本而已,投資者只分紅,如何經營和產品流向還是都督府掌管——現在咱們畢竟還在打仗。”

“這樣啊……。”

章明義覺得,這似乎是齊省都督府在向自己,以及江南親主戰派士紳讓利示好,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

“可行,這個給我吧。”章明義輕敲新工廠名錄,淡淡的說道:“我會派人去江南,跟那邊有興趣的士紳商議一下。”

“那就麻煩章兄了。”

徐世楊笑的很開懷。

……

年會在臘月二十八結束,隨後各級與會官員回家團聚,準備過年。

按都督府的要求,除了值守軍官和輪班官員之外,其餘官員在正月初六正式開始進入新一年的工作。

時間雖短,不過戰爭期間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年假,新上任的官員們倒也沒什麼可抱怨的。

今年,徐世楊與他的妻妾兒子們一起留在都督府過年。

如今徐家可謂如日中天,但幾個出色的世字輩年輕人都在四方奔波,就連人在齊省的徐世楊已經兩年沒有參加過年時的祭祖活動了,這讓急着向徐家列祖列宗炫耀一下的族長徐睦河先生非常惱火。

徐世楊沒轍,今年也只能留在泉城。

大都督已經把徐家宗祠轉移到泉城府,他花了將近五百萬斤糧票,修建了宮殿一般的新宗祠,過年的時候,徐家在齊省的男丁全體出動,一起進行越來越繁瑣的祭祖活動。

徐世楊並不反感祭祖活動,這本來就是漢人特別重視的文化風俗,甚至他覺得可以把這種活動歸納爲“寄託對先人的哀思,繼承仙人的意志,讓我們這個民族、家庭和個人變得更好”。

但若是浪費資源到如此地步,徐世楊就會很不爽了。

何況,他覺得,繼續這樣任由父親折騰下去,用不了幾年,他恐怕會要求徐家祭祖的時候,全都督府轄下都要一起去祭奠徐家先祖。

話說徐家的先祖跟人家有啥關係啊?

徐世楊覺得,他應該再跟老爹好好談一談。

嗯,用現在還是“爭天下”階段,一切都需從簡爲由就很好。

現在一心想要當皇帝的徐睦河一定能接受這個理由。

……

江南。

過年期間,喜慶的氛圍洋溢在臨安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隆道元年,大周的局面相比去年好了很多。

第一、新皇登基之後,歲幣全理所當然的停掉了。

少了這一大筆支出,在文相公和新內閣的努力下,朝廷十年來第一次實現收支平衡,沒有產生新的虧空。

這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去年被推翻的秦會之內閣,一共給文及甫留下了高達4100萬貫的虧空,這個數字差不多是大周朝廷年收入的一半。

第二、童貫已經在臘月中旬擒獲反賊投資方臘,持續一年多的方臘民亂正式宣告結束。

方臘手下還有幾遠大將在逃,不過想來這些江湖客也沒法再給朝廷帶來更多麻煩。

這樣,隆道二年將會因爲戰亂平息而獲得更多喘息機會。

第三、朝廷開拓江淮,此時雖然還未取得什麼可見的成效,不過往常充斥街巷的江北流民確實是立竿見影的減少了。

那些流民都被徐世鬆留在江淮,徐太尉給每戶人家發放三十到五十畝不等的土地,讓流民具備養活自己的能力,也對臨安市容市貌的改善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且,江淮一代將近兩百萬流民,三千萬畝土地,哪怕只開墾出十分之一,也能爲朝廷提供大量賦稅。

更妙的是,朝廷無需花費什麼,就能在江淮養活一支強軍!

以部分禁軍、江南民軍以及江淮流民組成的大周江淮軍,目前已經有整整兩百二十個營,11萬在冊兵額!

形勢一片大好,按理說,大周的隆道皇帝應該很高興纔對。

按理說……。

實際上,登基掌權只有一年多,但年紀已經四十多歲的隆道皇帝依舊像是當太子時那樣憂心忡忡。

甚至比那時還要憂心。

因爲現在讓皇帝感到不爽的,除了各路韃子之外,又多了一個齊省徐家!

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161章 臨!安!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13章 擊發槍2第96章 我敢!第618章 興靈5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288章 狗第390章 伐高麗2第373章 財政2第180章 青州軍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32章 南下1第461章 佈局3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62章 戰黃河5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39章 際遇第753章 霸權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61章 北行記1第20章 站隊第460章 佈局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405章 信第509章 各方3第360章 血河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251章 權利第262章 戰黃河5第708章 南征8第36章 女權第442章 賀使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388章 選擇第718章 大帝國3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09章 市場第720章 大帝國4第513章 擊發槍2第18章 宗祠第154章 生意第266章 情報2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392章 伐高麗4第436章 收支1第480章 左鶴林第470章 巡邏隊第70章 信使第488章 善保第368章 選擇第55章 總攻開始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25章 炮第420章 移民1第99章 宣言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432章 從容第262章 戰黃河5第238章 工廠2第64章 冬季1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21章 交換第289章 勝利1第160章 分期第98章 備戰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525章 抱怨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69章 喜憂第347章 海軍第182章 網絡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738章 陰謀2第197章 包龍圖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41章 齊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730章 登封第117章 勝利第493章 期盼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49章 焦土第82章 文與武第422章 無膽第332章 金州1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749章 周史案第140章 登瀛洲第374章 憂心
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161章 臨!安!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13章 擊發槍2第96章 我敢!第618章 興靈5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288章 狗第390章 伐高麗2第373章 財政2第180章 青州軍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32章 南下1第461章 佈局3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62章 戰黃河5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639章 際遇第753章 霸權1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61章 北行記1第20章 站隊第460章 佈局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405章 信第509章 各方3第360章 血河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251章 權利第262章 戰黃河5第708章 南征8第36章 女權第442章 賀使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388章 選擇第718章 大帝國3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309章 市場第720章 大帝國4第513章 擊發槍2第18章 宗祠第154章 生意第266章 情報2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90章 嚴肅軍紀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392章 伐高麗4第436章 收支1第480章 左鶴林第470章 巡邏隊第70章 信使第488章 善保第368章 選擇第55章 總攻開始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25章 炮第420章 移民1第99章 宣言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432章 從容第262章 戰黃河5第238章 工廠2第64章 冬季1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21章 交換第289章 勝利1第160章 分期第98章 備戰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525章 抱怨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69章 喜憂第347章 海軍第182章 網絡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738章 陰謀2第197章 包龍圖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41章 齊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730章 登封第117章 勝利第493章 期盼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49章 焦土第82章 文與武第422章 無膽第332章 金州1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749章 周史案第140章 登瀛洲第374章 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