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海外開拓

到共和1793年9月,林沖消滅毛利家以後,華夏帝國在扶桑佔據着九州、四國全部,以及本州島從京都往西的領土。

按照扶桑人自己的檢地數字,這些土地產出合計約爲800萬舊石,大概佔扶桑全部領土產出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是由於連續戰亂,今年肯定無法達到這個產出,實際上,按照華夏人自己的經濟調研,這個數字能夠達到四成就算不錯了。

如果按照四成計算,再根據林沖在扶桑的減租政策,華夏帝國佔領區今年的預計稅收大概是100到120萬舊石。

這個數字足以支撐十三萬佔領軍的軍糧耗費,甚至還能有很大餘額反供國內。

由於林沖無權在佔領區給扶桑人免稅,那些因爲戰亂而無法耕作,進而無法繳納稅賦的扶桑人,就會被帶走,貶爲奴隸賣給國內——這並非很困難的工作,因爲高達500萬石的減產已經成爲定局,那些沒能種到糧食的人要是不想餓死,那麼賣身爲奴本就是唯一出路。

實際上,不僅僅是華夏佔領區,即使是依舊在扶桑大名控制下的領土,也因爲今年的混亂局勢而普遍大幅度減產(男丁和牲畜被調走打仗,土地自然會荒廢),雖然這種減產程度會比華夏控制區低一些,但2到3成還是有的。

更何況大名們都知道現在只不過是暫時停戰,他們不敢放鬆人力物力上的徵用,估計很多土地明年還是無法耕種,普通扶桑老百姓能選擇的道路其實已經不多了。

要不然選擇餓死,要不然當盜匪吃別人,在要不然,就逃亡華夏控制區,給華夏人當奴隸混口飯吃。

實際上,最後一條路反而是最好走的。

帝國內閣已經同意今年在扶桑,無論收入多少稅糧,全部給遠征軍留用,甚至,徐世楊還同意從國內運來六百萬斤鹹魚,用以安撫飢腸轆轆的扶桑民衆。

如此,只要自願賣身爲奴,至少吃飽還是沒問題的。

於是很多扶桑人從扶桑大名的控制區逃亡華夏控制區,以此來謀求生路。

對於華夏帝國來說,征服扶桑目前已經進入一個足夠以戰養戰的理想狀態,帝國雖然今年沒要那些稅糧,但他們可以通過大量涌入的扶桑奴隸來收回部分成本——預計到年底,國內的扶桑奴隸就會超過400萬!

還有扶桑的礦藏,特別是華夏一直念茲在茲的石見銀山和四國的別子銅山(石見和別子分別是這個時代,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規模的銀、銅礦脈)已經落入華夏手中,這對緩解帝國硬通貨儲備壓力有很大好處。

此外還有九州的硫磺礦,也是工業部門和兵部重點關注對象。

帝國可以就地利用扶桑本地人力資源開採這些重要礦脈,預計今年僅此一項就可以爲帝國帶來六百萬新幣兩的收益,若是一切正常,明年甚至可以翻兩番。

這樣龐大的收益,內閣甚至可以指望在二到三年內完全彌補征服扶桑所需的耗費,如果能夠征服扶桑其他地區,那麼甲州金礦、足尾銅山,以及剩下的扶桑人和土地都能給帝國帶來更多利潤。

這也是帝國對扶桑和對高麗的態度爲何有如此大區別的原因——高麗是如此窮困,樂浪郡在高麗時期年稅只有區區二十萬石,就算把高麗完全吞下,其所能帶來的收益和佔領支出相比,也是極大的虧損,因此吞併這個國家不如維持高麗王朝的統治,間接獲得好處。

但扶桑就不同了,這個國家很有油水,通過海路,交通其實也並不困難,因此帝國內閣對扶桑的政策始終在根據形勢轉變——所有人都沒有放棄直接吞併扶桑的計劃。

大家都在等待扶桑遠征軍接下來的行動。

……

十月的燕京,氣候還算不錯。

徐代灼坐在屬於太子府的一間別院院落裡,把一盤青菜和半份紅燒肉一起倒進裝滿米飯的海碗裡,用筷子攪拌兩下,然後直接端起碗呼嚕呼嚕的往嘴裡扒飯。

這樣子,說好聽一點是有軍人豪爽的氣概,說難聽一點,跟豬拱食差不多,以至於幾個宮女都忍不住掩嘴偷笑。

“吃慢一點!”他的親生母親趙珊坐在桌子邊輕聲訓斥:“一點都不像天家貴胄,倒像個莊稼把式。”

“娘,我本來就不貴。”徐代灼嚥下食物,喝了一口清茶,慢悠悠的笑道:“真正貴胄的是老二,他纔是皇太孫,我只是皇長孫而已。”

“代灼!”

“好了好了,娘,我知道啦,別嘮叨了。”

他這個年紀的半大總是聽不進父母的話,他會嫌他們嘮叨。

“再說,老二現在在海軍學校,我估計他吃相也不會比我好多少。”

趙珊沒有再說什麼,剛纔兒子的話讓她很不舒服——憑什麼都是同一個爹,我的兒子就要比文月的兒子低一頭?

若是在普通人家,低一頭也就低一頭了,可如今徐家是天家,孩子低一頭,無異於雲泥之別。

“娘,我今年秋假回家,是想跟您和父親說一件事。”徐代灼吃完飯,放下海碗,正色道:“我最近幾年放假可能不會回家了。”

現在的學校沒有暑假,倒是有一個秋假,目的是在重要的秋收季節,讓孩子們參與田間勞動,彌補勞動力不足,也算是一種憶苦思甜的勞動課程。

“近幾年放假不回家?什麼意思?”

“我要參加遠征。”徐代灼認真的說道:“向比西域更西方的遠征。”

“不準去!你去那麼遠做什麼!”

“娘,我是去開創我自己的事業。”

趙珊看着這熟悉又陌生的兒子,一時無語。

“這次遠征西域,左將軍(左鶴林)和五叔(徐世楨)找我談過了。”徐代灼輕聲解釋道:“帝國將來是父親的不假,但父親之後是二弟,跟我沒有多大關係。”

“我可以選擇在留在國內,燕京或泉城都行,但那樣我最終可能只是個閒賦在家的親王,那時候才真是成了豬了。”

“所以左將軍和五叔打算支持我去海外開拓,我好歹也是天家貴胄,總歸是比那些外族人更加值得信任。”

第510章 各方4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94章 沒事了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4章 未來1第2章 夜間第69章 女權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617章 興靈4第632章 南下1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67章 糧食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9章 得失2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323章 虧空第286章 反擊第146章 賺到了第456章 索倫部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106章 哨騎第294章 忠臣1第39章 備戰2第173章 緊迫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397章 降服3第261章 戰黃河4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34章 王師第543章 野店2第243章 進軍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653章 宣戰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132章 五蓮山第707章 南征7第324章 佈局第305章 兵變2第8章 得失1第187章 赴宴第232章 天下2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395章 降服1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27章 父子第117章 勝利第286章 反擊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237章 槍與槍第246章 牽制第306章 風暴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270章 反擊1第79章 暢快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07章 宣傳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488章 善保第384章 滅蝗1第634章 暴秦4第725章 麻六甲2第74章 爭執第746章 殉爆第677章 邕州1第583章 產業鏈第57章 勝利第414章 高麗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67章 美泉宮第163章 鎮邪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216章 祝家莊3第442章 賀使1第497章 新春4第484章 國家第246章 牽制第568章 北行記3第290章 勸進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543章 野店2第559章 三沙1第459章 佈局1第524章 話劇第10章 20個第434章 齊王第548章 國制第106章 哨騎第175章 說服第232章 天下2
第510章 各方4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94章 沒事了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24章 未來1第2章 夜間第69章 女權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617章 興靈4第632章 南下1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67章 糧食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9章 得失2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323章 虧空第286章 反擊第146章 賺到了第456章 索倫部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106章 哨騎第294章 忠臣1第39章 備戰2第173章 緊迫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397章 降服3第261章 戰黃河4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34章 王師第543章 野店2第243章 進軍2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653章 宣戰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132章 五蓮山第707章 南征7第324章 佈局第305章 兵變2第8章 得失1第187章 赴宴第232章 天下2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395章 降服1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27章 父子第117章 勝利第286章 反擊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237章 槍與槍第246章 牽制第306章 風暴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270章 反擊1第79章 暢快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07章 宣傳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488章 善保第384章 滅蝗1第634章 暴秦4第725章 麻六甲2第74章 爭執第746章 殉爆第677章 邕州1第583章 產業鏈第57章 勝利第414章 高麗1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67章 美泉宮第163章 鎮邪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216章 祝家莊3第442章 賀使1第497章 新春4第484章 國家第246章 牽制第568章 北行記3第290章 勸進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543章 野店2第559章 三沙1第459章 佈局1第524章 話劇第10章 20個第434章 齊王第548章 國制第106章 哨騎第175章 說服第232章 天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