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

作爲軍隊統帥,指揮部隊投入一場必敗無疑的戰鬥很是悲哀。

在出城決戰前,徐世鬆不得不提前對自己的後事做一些準備。

比如把自己的妻子仁福公主和他們的一對兒女都送到北方自己父親那裡,再比如給隆道皇帝和文仲寫信,請求他們儘快放棄臨安,向南遷都。

徐世鬆現在連自己能牽制華軍南下的腳步多長時間都沒什麼信心了,但是他又不想讓自己效忠的君主落到北軍手裡,那就只有趕緊逃了——說不定逃着逃着,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讓大周再在什麼地方苟個幾十年呢?

這樣至少能證明自己的堅持還有點意義,對不對?

不管隆道天子和大周朝堂怎麼看待這封勸說遷都的信,徐世鬆都不在乎了,他在七月十五帶兵出城的時候,華軍第一軍團距離金陵已經只剩下半天的路程了。

徐世鬆在大營中就可以看到騎馬的北軍斥候在附近行動,而且他毫無辦法——因爲他手下那點騎兵根本沒法驅逐對方,而本來應該爲周軍提供一定情報支持的本地居民,心裡也根本不向着大周朝廷。

幾乎所有人都盼着北軍儘快消滅大周,好結束這場戰爭,過上安穩平靜的日子。

可能唯一例外的,就只有跟大周朝廷緊密捆綁在一起的宗室了。

決戰之前的幾天,就是徐世鬆剛把遷都的信送出去之後,隆道皇帝給徐世鬆派來了一位監軍——一位宗室親王,吳王,隆道皇帝的親弟弟。

吳王毫無疑問是大周的忠臣(不見得效忠皇帝),但是這位宗室大王沒有一絲一毫的軍事經驗,他也沒能帶來徐世鬆所盼望的補給、軍餉和援軍,只是帶來了隆道皇帝給前線將士的嘉獎令——說是隻要打敗華軍,前線每人連升三級。

可是,吳王當着全軍的面宣讀了這份皇帝赦諭之後,一個新軍的低級軍官忍不住當場大聲質問:連徐世鬆大帥都被文官們看不起,想要調撥些糧草都不行,他們這些“賊配軍”升了三級又有何用?還不如多給點賞錢和酒肉!

吳王的臉色頓時就冷了下來,他這次來,偏偏就是沒帶賞錢和犒軍的酒肉!

士兵們大聲喧譁,有人吆喝着自己已經很久沒見過葷腥了,有人吵鬧着說現在連糧食都不夠了,一些禁軍士兵甚至還要求“開拔錢”,沒有賞錢就不去迎敵!

吳王的臉色越來越差,徐世鬆不得不命令自己的近衛兵彈壓騷動。

徐帥的面子,士兵還是給的,但是,雖然沒人再繼續吆喝了,士兵的士氣也跌到了無可挽回的谷底。

而且,徐世鬆依靠個人威望壓制了士兵,卻沒法安撫憤怒的親王。

吳王當着全軍將士的面,當場呵斥徐世鬆:

“看你帶的好兵!”

“這不能怪他們!”徐世鬆忍不住反駁道:“我軍已經斷糧兩天了!金陵城中就有堆成山的糧草,卻不許我們取用!士兵們要點賞很過分嗎?”

“這點困難你們都堅持不了嗎?”吳王的憤怒溢於言表:“沒有糧食你們不會吃肉嗎?”

此言一出,徐世鬆連反駁的心情都沒有了。

“把那些帶頭的兵油子抓出來!”吳王卻還在大吼大叫:“把他們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請大王去後營休息。”徐世鬆轉頭對自己的親衛說道:“解除大王手下的武裝。”

徐世鬆的親衛立刻圍了上去,吳王驚恐的大喊:“徐世鬆!你要做什麼!?我讓你抓那些亂兵!你聽到沒有?不是抓我的人!”

吳王帶了五百御龍骨朵子直和御龍弓箭直的士兵,然而這些皇帝直屬親衛已經幾百年沒上過戰場了,早就成了大周高層安插自家子弟當官的單位,裝備倒是精良,但實際戰鬥力那是一點沒有。

這些穿着明晃晃札甲的士兵看到徐世鬆的親衛圍上來後,很自覺的丟掉武器,沒有一絲反抗的意思。

“收繳他們的鎧甲、兵刃和馬匹。”徐世鬆不管吳王的叫嚷,繼續吩咐:“告訴他們,等我們這邊開戰,他們就趕緊帶上大王向南逃,也許還來得及。”

“徐世鬆!你這個武夫竟敢違逆宗室!你是要抵擋叛逆嗎!?”

吳王的喊叫聲越來越遠,最後終於聽不到了。

“我是大周樞密使。”徐世鬆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嘟囔一句:“你怎麼還把我當普通武夫?”

金陵大營中數萬周軍將士沉默的看着這一場鬧劇,久久無言。

過了很久,一名軍官突然走到徐世鬆面前,直白的說:“大帥,您帶我們投北軍吧!北軍當兵的受重視,大周根本不把咱們武夫當人看!”

“那樣我們就真成了叛逆了。”徐世鬆回答。

“我們不在乎!”

真是毫不留情的反應。

“如果你們真的不在乎,就自己去投降吧。”徐世鬆疲憊的說:“我不投降。”

“我們不是投降,是投靠!”

結果就是,當天就有周軍成建制離開大營,向正在朝此處挺近的華軍投降。

此時,徐世楊就在第一軍團司令部裡,得知周軍開始大規模投降的消息後,他命令暫時不發起針對徐世鬆的進攻,給周軍的士兵留出更多時間決定去留。

徐世楊還給徐世鬆寫了一封公開信。

信中,徐世楊要求徐世鬆儘快放下武器,結束這場兄弟鬩牆的戰爭。

於此同時,徐世楊向全體周軍士兵保證,華軍不會苛責他們,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投靠華軍,或者放下武器回家。

爲此,徐世楊命令停止進軍三天,等待周軍的反應。

徐世鬆個人的回答來的很快,而且答案十分簡單,只有一行字:

徐世鬆不降。

但是他的士兵大多降了。

到七月十九,華軍準備進攻的時候,徐世鬆的金陵大營已經基本空了。

連新軍帶禁軍,總計十三萬大軍,到這天早上,徐世鬆命令御龍骨朵子直和御龍弓箭直的少爺兵們趕緊帶着吳王逃往後,大營中一共還剩下不到一千行動不便的傷員和覺得什麼時候都餓不死的廚子,以及對徐世鬆忠心耿耿的一千親衛兵。

這些人相當於徐世鬆的家丁和親兵,他們恐怕是唯一願意跟着徐世鬆一起去死的部隊了。

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10章 20個第299章 海盜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72章 豬突1第273章 豬突2第232章 天下2第443章 賀使2第498章 新春5第638章 孩子們第61章 公審第111章 間歇第309章 市場第47章 互相忌憚第290章 勸進第9章 得失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105章 背叛第529章 抓機會第318章 賊第144章 福船第721章 大帝國5第164章 文仲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8章 會議季1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231章 天下1第200章 盛宴第672章 南方第386章 滅蝗3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304章 兵變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276章 穩住第244章 局勢第99章 宣言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63章 戰黃河6第106章 哨騎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50章 鄉紳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7章 糧食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43章 野店2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68章 選擇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32章 從容第149章 雙嶼港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717章 大帝國2第221章 破莊第174章 人市第659章 釣魚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524章 話劇第48章 追擊第356章 鉅變第174章 人市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140章 登瀛洲第291章 葬禮第517章 世侯1第432章 從容第556章 黑店第7章 歡呼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306章 風暴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373章 財政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45章 互啄第634章 暴秦4第105章 背叛第297章 改編1第322章 坦誠第679章 邕州3第432章 從容第508章 各方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11章 水利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149章 雙嶼港第448章 差距第11章 殺韃子第272章 豬突1第267章 夜戰1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8章 擴散第429章 佔領蓋州3
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10章 20個第299章 海盜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72章 豬突1第273章 豬突2第232章 天下2第443章 賀使2第498章 新春5第638章 孩子們第61章 公審第111章 間歇第309章 市場第47章 互相忌憚第290章 勸進第9章 得失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105章 背叛第529章 抓機會第318章 賊第144章 福船第721章 大帝國5第164章 文仲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8章 會議季1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231章 天下1第200章 盛宴第672章 南方第386章 滅蝗3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304章 兵變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276章 穩住第244章 局勢第99章 宣言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63章 戰黃河6第106章 哨騎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250章 鄉紳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67章 糧食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543章 野店2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68章 選擇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32章 從容第149章 雙嶼港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717章 大帝國2第221章 破莊第174章 人市第659章 釣魚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524章 話劇第48章 追擊第356章 鉅變第174章 人市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140章 登瀛洲第291章 葬禮第517章 世侯1第432章 從容第556章 黑店第7章 歡呼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306章 風暴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373章 財政2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45章 互啄第634章 暴秦4第105章 背叛第297章 改編1第322章 坦誠第679章 邕州3第432章 從容第508章 各方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11章 水利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149章 雙嶼港第448章 差距第11章 殺韃子第272章 豬突1第267章 夜戰1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58章 擴散第429章 佔領蓋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