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家主的決定

所有中型船全部按照一百料計算,張家需要支付給徐家一千貫大周制錢。

張家沒有這麼多現金,把金銀銅帛全算上都沒有,因此只能先期支付一半,剩下的一半,在今年內用糧食、魚和徐家船隊的主泊費用衝抵。

勝利是徐世楊一個塢堡打下來的,因此這筆收入大多歸了他。

錢帛徐世楊拿走六成,今後一年張家送來的糧食和魚,全部歸十五屯所有。

還有新的徐家船隊,從今天開始起,徐家長房、二房各自擁有兩條大海船,剩下的一條,明確歸屬給徐世楊(暫時繼續放在二房船隊裡管轄),今後哪怕是徐家別的塢堡主需要徐世楊的海上運力,也得付給他一部分酬勞。

這也算某種封建道德,即使是親戚,也不能白拿別人的好處。

俘虜方面,徐世楊只保留幾個倭寇工匠,其他人全都折算成糧食出售給自家的塢堡主——徐世楊本人對這些海賊的忠誠度沒有絲毫信心,他缺人口,寧願去招攬些流民。

還不如換些糧食回來,去年徐家的塢堡主都積攢了不少糧食,存在糧倉裡也是浪費,不如換過來用以培養徐世楊最值得信賴的新軍。

作爲對徐世楊暴打族叔的懲罰,徐睦江罰他支付一頭牛、一匹騾子給徐睦澤作爲補償。

但徐世楊兄弟免除徐睦澤在船隊中職務的命令沒有更改,徐睦澤改任長房一屯的管事,負責勸農工作——這個時代是不需要勸農人勤勞耕作的,因此徐睦澤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所有職務,只能依靠長房分給他的一份份地維生。

徐家的另外一個人事變動,是二房次子徐世柳,接替董超成爲14屯堡主,而董超代替徐睦澤成爲船隊財務主管。

這一切理順之後,興奮的各家家主們又一次擺起宴席,這一次,徐世楊參加宴會,並且沒有在宴會上打人。

只是這小子不改戰爭販子本色,在喜慶的宴會上提議各家都出些兵,湊一隻軍隊,把莒州、日照兩縣境內所有土匪都清剿一番。

在不影響農忙的情況下,各個塢堡都能抽調十個幾十個家丁,現在六家聯盟,全湊起來也有近千人,加上徐世楊那本來就脫產的一百新軍,實力已經足夠了。

而且,土匪在山上也是要耕種的,否則他們也得捱餓,因此現在各山寨能動用的,其實只有脫產或半脫產的積年老匪,一個山寨能有百多人就算很強了,根本不可能是擁有十倍兵力優勢的聯軍的對手。

剿匪如果能夠成功,對地方豪族來說自然是好處多多。

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也是各家願意來跟徐家聯盟的最重要原因——他們都想借助能100破3000的徐家軍的戰力,給自己營造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

於是,六家聯盟的第一次集體行動就這樣定了下來。

在宴會上,興奮的各家家主就要求與會的塢堡主們說說自己在這時能出多少人,所有塢堡主都知道此事的重要性,這個出十五,那個出二十,一共湊了700多人。

最後,徐家承諾出動300人——包括徐世楊的新軍,一共一千人,大家各自自備軍糧,下月初在張家集合,一起行動,先攻擊日照附近的土匪,然後在去已經安靖許多的莒州,爭取半年之內消滅所有人數在一百人以上的中大規模盜匪團伙。

因爲徐世楊出兵最多,而且戰鬥力有目共睹,因此各家家主當場任命他爲這次聯合剿匪部隊的總指揮官,統治調遣各家部隊。

似乎是爲了略微抑制一下徐世楊的暴虐性格,日照的幾個家主都強烈要求徐世柳擔任聯軍的贊畫,這一點最終也得到莒州這邊徐家和範家的首肯。

只是,徐世楊發現,自家家主對二房佔據聯軍所有重要位置似乎有些不滿。

這也難怪,徐家確實是莒州地方首屈一指的豪族,但在內部,他這個家主無論做什麼能影響全家的決定,都必須得到二房主家徐睦河的同意——兩人都是進士,都在大周當過官,都在江南有一些人脈,實力上其實也沒差多少,連這次的家主會議,徐睦河都來參加,而且也被視爲家主一員。

最近一年,徐世楊強勢崛起,打韃子、滅土匪、戰流寇,都是以他爲主力,甚至乾脆就是他一個人上去把事情就辦了。

最近聽說徐世楊把去年被韃子毀了的兩個塢堡恢復起來,雖說還沒跟家裡要塢堡的名號,不過實力已經有了,再加上已經明確歸他的一條大海船,十五屯一系已經隱隱超越三房徐睦海,成爲徐家第三大勢力。

如果徐世柳跟徐世楊一樣厲害,再讓他發展一年,加上徐世楊和原本二房就有的力量,那樣豈不是二房實力遠遠超過長房?

等到下一代人真正開始挑大樑,徐家家主到底還是不是長房的人,這可就難說啦。

‘得想想辦法。’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長房的世字輩也有幾個出頭的。

可惜的是,徐世柳擔任贊畫職務,是日照方面4家家主聯保出來的,選的還是徐家子,要是自己反對,會給人一種徐家家主在擠兌自家侄子的感覺。

‘不能增強長房,那就只有削弱二房了。’

徐睦江面色不善的瞥了徐世楊一眼。

‘他得罪了韃子,韃子早晚會來報復,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

四月初,徐世楊回到自己塢堡,跟他一同回來的還有屬於他的一千石糧食,張家支付的第一筆糧食和鹹魚,以及大約價值500貫的錢帛。

有了錢糧,新軍部隊的高強度訓練又可以開始了。

但徐世楊回家後的第一件事,仍然是開會,做總結。

這次去日照打倭寇,雖說是大勝,可暴露出來的毛病一點都不少,特別是新軍長矛兵,居然有差不多一半人被倭寇屍體上的那點財物吸引,只有20幾人一路跟着徐世柳突到海邊。

這種見小利而忘大事的氣氛必須得到更改,只是畢竟是一場輝煌勝利,而且殺敵之後,敵人身上財物屬於士兵的規矩也是徐世楊定下的,這個時候當然不能懲罰什麼人。

因此,徐世楊決定這次只獎不罰。

第620章 興慶府1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19章 糧食第362章 血河2第457章 生女真第497章 新春4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07章 宣傳第80章 別矯情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244章 局勢第678章 邕州2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66章 死諫第78章 獲勝第187章 赴宴第749章 周史案第123章 新軍第432章 從容第34章 安排第353章 疑慮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74章 北行記6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141章 起航第241章 回家3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376章 工廠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233章 天下3第514章 試射第583章 產業鏈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0章 湯隆2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436章 收支1第639章 際遇第7章 歡呼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397章 降服3第494章 新春1第120章 逼迫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645章 秦軍2第714章 楚國第131章 破莒州2第318章 賊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442章 賀使1第271章 反擊2第117章 勝利第717章 大帝國2第110章 傷亡第11章 殺韃子第347章 海軍第20章 站隊第532章 射擊1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56章 牆頭草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631章 西征1第227章 留人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76章 開打第443章 賀使2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15章 徐世鬆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432章 從容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706章 南征6第369章 喜憂第720章 大帝國4第284章 投降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30章 破莒州1第557章 1790年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7章 歡呼第716章 大帝國1第194章 沒事了第258章 戰黃河1第443章 賀使2第262章 戰黃河5第432章 從容第634章 暴秦4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25章 決心第676章 1795年第548章 國制第374章 憂心第193章 戰鬥第441章 齊第201章 朝陽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
第620章 興慶府1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719章 糧食第362章 血河2第457章 生女真第497章 新春4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07章 宣傳第80章 別矯情第575章 磺胺,皇安第244章 局勢第678章 邕州2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66章 死諫第78章 獲勝第187章 赴宴第749章 周史案第123章 新軍第432章 從容第34章 安排第353章 疑慮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74章 北行記6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141章 起航第241章 回家3第600章 瀨戶內海海戰1第376章 工廠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233章 天下3第514章 試射第583章 產業鏈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0章 湯隆2第542章 千頭萬緒第436章 收支1第639章 際遇第7章 歡呼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397章 降服3第494章 新春1第120章 逼迫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645章 秦軍2第714章 楚國第131章 破莒州2第318章 賊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442章 賀使1第271章 反擊2第117章 勝利第717章 大帝國2第110章 傷亡第11章 殺韃子第347章 海軍第20章 站隊第532章 射擊1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256章 牆頭草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631章 西征1第227章 留人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76章 開打第443章 賀使2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15章 徐世鬆第687章 四處擴張1第432章 從容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706章 南征6第369章 喜憂第720章 大帝國4第284章 投降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30章 破莒州1第557章 1790年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7章 歡呼第716章 大帝國1第194章 沒事了第258章 戰黃河1第443章 賀使2第262章 戰黃河5第432章 從容第634章 暴秦4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425章 決心第676章 1795年第548章 國制第374章 憂心第193章 戰鬥第441章 齊第201章 朝陽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