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矛盾

當然,再聲勢浩大,放在徐世楊面前都不夠看。

甚至當他允許各級地方把鎮壓少森寺之事是自己主持的,這個消息散佈出去之後,那些綠林的名門正派瞬間噤若寒蟬,不敢言語了。

他可是徐世楊!

以一己之力,滅亡囂張的女真、党項、蒙兀等韃虜,創建這個史上統治面積最大的帝國的徐世楊!

這個不過四十歲多,卻已經征戰25年,大小數百戰,攻必克、戰必勝,從無敗績的帝國皇太子、軍隊統帥,本就是天下最大的豪傑!

是大部分自詡名門正派人士崇拜的偶像,不容置疑的權威!

當然,也是因爲沒有人有能力對抗徐世楊的緣故。

當人們得知是徐世楊親自主持對少森寺的行動時,即使有自家子侄、徒弟牽扯其中並被逮捕,名門正派的豪傑們也得考慮一下此事是否另有蹊蹺,或者乾脆就是罪有應得?

這就是名聲的好處,徐世楊有好殺的名聲,但別人也看得出來,這個所謂的好殺只針對韃虜蠻夷,對漢人他實際上是很寬容的,畢竟徐世楊連前朝遺老和宗室都沒殺。

這個時候,就算是自家的人被徐世楊抓了,很多門派也得先想一下是不是自己這邊做錯什麼了。

當然,不是說所有人都是這個想法,不分青紅皁白直接恨上徐世楊的人也有,只是相對於開始觀望的人,少了不少而已。

共和1798年1月20,登封案的第一個判決出現。

受審者是帝國在登封的縣令譚三甲,此人因爲貪贓枉法、瀆職等罪名被刑部判處剝奪Z治權利,降低爲庶民,罰沒大部分家產,並流放遼北,二十年內不得南返外興安嶺。

與譚三甲的判決一起對外公佈的,還有前期已經調查清楚的部分信息和案情。

其中,涉及少森寺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目前已經查實的案件中,有1311起是少森寺的僧衆搶奪別人田產、房產和店鋪案件;2900起侮辱、拘禁婦女案件;不低於三千起搶掠他人錢財案件;以及不低於50起人命官司。

其他關於詐騙,毆打無辜羣衆等案件已經多的查都查不清了。

而且,所有類型的案件都沒有完全查出,可以說,目前刑部查實的案件,只是少森寺從大周時代到現在,三十年積累案件的冰山一角。

刑部在少森寺和登封縣起獲各種贓款、贓物以及少森寺名下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各種物資,合計不低於2300萬新幣兩。

這個數字不計算無法計價的古董、字畫、古籍,也不計算房產、田產等固定資產。

這個數字讓世人感到極爲震驚,2300萬流動資產,已經相當於整個豫省一年的稅收總和!

而且,少森寺作爲寺廟,居然掌控着登封縣所有姬院,並且直接在少室山上圈養數百婦女爲僧人和少森寺的貴客提供服務。

儘管並未查清所有案件,但現今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就足以讓少森寺萬劫不復了。

2月初五,刑部乾脆在登封縣召開公審大會,讓所有苦主挨個上臺陳述少森寺最近三十年來的所有罪惡,十五個專案組當天就記錄下各種罪狀3萬多起。

徐世楊乾脆下令把這些案件併案處理,同時,還有一系列更嚴重的罪名在等着少森寺的僧衆們。

那就是分裂國家、武裝對抗帝國、叛亂,以及謀逆!

對老百姓來說,這罪名可就嚇死人了,按照傳統觀念,這些罪名坐實,所有捲入其中的人,誅九族都沒問題!

二月底,在徐世楊“從嚴從重從快處理”的命令下,對少森寺案件的處理結果正式出爐:

包括少森寺方丈在內,僧人中共有70人被判處死刑,唯一的好處是隻有絞或斬,徐世楊沒有同意對他們使用凌遲的判決。

而少森寺俗家弟子,以及當時在登封城裡的其他俠客中,也有兩百多人被一同處死——因爲武裝抵抗畢竟發生在登封縣城而不是少室山上,所以縣裡處死的人反而更多一點。

剩餘的其他少森寺僧衆,從正式的和尚到燒火的短工,只要剃了度的,一律判處流放。

他們將與僥倖沒有被判處死刑的俠客們一起,被分散安置在外興安嶺以北、蔥嶺以西、交趾以南的荒蕪地帶。

其中至少一半的人,被判處二十年以內不準返回,其餘則是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根據不同罪名確定流放日期。

少森寺案件,即使不算被直接擊斃的抵抗者,後續被處決的人也有接近三百,被流放的人超過兩萬,毫無疑問是帝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刑事案件,已經穩穩超過以揚州爲起始點的採生折割大案。

而且,因爲發生了地方武裝人員與軍隊的直接對抗,並造成慘重傷亡,這之後,徐世楊不得不開始重新考慮民間持有武器的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矛盾,徐世楊想要維持漢人的尚武精神,還想在降低常備軍兵力的情況下(節約軍費),維持極高的動員率和動員力度,因此他必須讓預備役和民兵在閒暇時多接觸武器,並維持基礎訓練。

況且,邊境地區的漢人必須有充足的武力來威懾外蕃,對韃虜蠻夷維持較高的武力威懾,而屬國甚至必須全民皆兵,這些情況都讓帝國無法維持嚴格的禁槍政策。

但是,人人有槍,就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總有些傻瓜一時想不開,爲了很小的矛盾對別人拔槍。

稍微遇到點事,喝點酒,一熱血上頭,一次槍擊案就會爆發。

這是巨大的社會治安問題,禁槍與不禁槍,是很難解的矛盾。

徐世楊目前的初步想法是,把帝國本土所有省份劃分爲內地和邊疆兩個等級。

其中有現實威脅的邊疆地區繼續執行以前的開放槍支政策——爲了邊區的整體安定,社會治安問題就只能忍受。

但在不受外部軍事威脅的內地省份,徐世楊打算把所有槍支全部收歸民兵和預備役倉庫,集中保管。

登記在冊的預備役和民兵,只在每年軍訓的時候才允許持槍,其他時期,以及預備役民兵以外的所有內地百姓,今後都將嚴格禁槍。

第407章 宣傳第274章 豬突3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643章 父親2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448章 差距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14章 教育第310章 糧食第397章 降服3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320章 重視第597章 戰爭1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34章 細紅線第350章 金礦第242章 進軍1第453章 鐵錢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15章 興靈2第352章 返回第370章 棄守第45章 互啄第395章 降服1第624章 醫藥第65章 冬季2第393章 伐高麗5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613章 西域2第35章 趙琳第227章 留人第629章 去江南第123章 新軍第88章 局勢2第260章 戰黃河3第746章 殉爆第632章 南下1第672章 南方第274章 豬突3第110章 傷亡第389章 伐高麗1第20章 站隊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293章 勝利3第372章 財政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73章 財政2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398章 降服4第180章 青州軍第70章 信使第150章 抵稅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299章 海盜第493章 期盼第107章 來了第299章 海盜第71章 徐世柳第414章 高麗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654章 南北1第631章 西征1第64章 冬季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77章 紀律第763章 晨輝第537章 等待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96章 降服2第72章 進軍第377章 兵力第135章 乃服第255章 方案第279章 和平第288章 狗第264章 情報1第643章 父親2第726章 天子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07章 南征7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04章 替代役第546章 軍改3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717章 大帝國2第310章 糧食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596章 從一而終
第407章 宣傳第274章 豬突3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643章 父親2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448章 差距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314章 教育第310章 糧食第397章 降服3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320章 重視第597章 戰爭1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97章 兄弟並肩第334章 細紅線第350章 金礦第242章 進軍1第453章 鐵錢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615章 興靈2第352章 返回第370章 棄守第45章 互啄第395章 降服1第624章 醫藥第65章 冬季2第393章 伐高麗5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613章 西域2第35章 趙琳第227章 留人第629章 去江南第123章 新軍第88章 局勢2第260章 戰黃河3第746章 殉爆第632章 南下1第672章 南方第274章 豬突3第110章 傷亡第389章 伐高麗1第20章 站隊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293章 勝利3第372章 財政第402章 幫助高麗重組軍隊第373章 財政2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398章 降服4第180章 青州軍第70章 信使第150章 抵稅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299章 海盜第493章 期盼第107章 來了第299章 海盜第71章 徐世柳第414章 高麗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654章 南北1第631章 西征1第64章 冬季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177章 紀律第763章 晨輝第537章 等待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396章 降服2第72章 進軍第377章 兵力第135章 乃服第255章 方案第279章 和平第288章 狗第264章 情報1第643章 父親2第726章 天子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07章 南征7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404章 替代役第546章 軍改3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717章 大帝國2第310章 糧食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596章 從一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