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醫藥

實際上,左鶴林抵達的時候,西域並非只有這八個國家,如果每一個獨立勢力都能算是一個國家的話,那麼三十個不止。

畢竟西域地廣人稀,遍地沙漠,大部分國家其實可以算是沙漠中的綠洲邦國。

這些綠洲依靠舊絲路商道聯繫,互相之間交通並不發達,因此即使是出一兩個強國,也難以形成統一——就像是一個個沙漠中的孤島。

既然西域國家自己很難形成一個強力政權,那麼他們就不得不依靠外人維持,不是抱東邊來的大腿,就是抱西邊的。

以前的時候,西域諸國選擇了党項人,因爲大家都信佛,與拜火教的帕爾斯則無法走到一起。

現在党項人亡國了,那麼他們自然而然的又選擇了更強的華夏——不選擇也不行,畢竟左鶴林已經大兵壓境了。

與之前那些西域國家投靠的統治者不同,華夏帝國對西域採取了一種強力的整合政策,8個較大的綠洲邦國本授予外蕃侯爵爵位,成爲帝國的外蕃侯國,其餘小型邦國則被取締。

這些小型邦國的人口有一半被強行要求遷往遼東,前往北大荒開拓,空餘出來的土地則給華夏移民分配部分,然後準備再從遼東索倫中抽調部分人口來西域戍邊。

這是華夏的既定策略,西域移民在冰天雪地的遼東只有依靠帝國政府的支持才能在索倫部落環伺的環境中活下來,遼東移民在西域也是一樣。

除此之外,保留下來的西域八國也要視情況摻雜一些外來人口,作爲對外蕃侯國的監視力量。

畢竟這些侯國控制着絲路東段最大的綠洲,擁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強的實力,他們的存在,在華夏完成統一,把目光重新聚焦在西域之前,是很現實的安全收益。

……

華夏共和1793年,大周隆道八年,七月二十。

江南,閩省,章府。

章明義自從江北迴國後,就因在江北監軍不利,致使江北復叛,而貶官閒賦。

不過他倒是也想得開,既然朝廷非要說江北獨立是他的過錯,那就是好了,與其做那些無用的爭辯,還不如在家好好休息幾年。

當然,休息不代表不關心國家大事,章明義在江北的時候就養成了看報的習慣,回到江南後,他不僅收集江南各地的報紙,也會定期派家人去收集江北的報紙。

每天清晨,章明義都會習慣性的命家人在院落裡支開一張江北傳來的逍遙椅(躺椅),再沏上一壺好茶,舒舒服服看上一個時辰的報紙。

在這些報章中,章明義最喜歡的是江北發行的《帝國日報》和《科技日報》,以及江南發行的《天下新聞》(徐世柳的產業)和《科舉文摘》。

四份報紙中的三份都與江北有關,其中《帝國日報》主要報道國家大事,以及江北的各種政策解讀。

《天下新聞》像是《帝國日報》的江南版本,如果不是在江南獲得即時的《帝國日報》比較困難,章明義會覺得兩份報紙只訂閱其中之一就好。

至於《科技日報》,主要是帝國科學院刊登專業性論文的報紙——大部分內容章明義根本看不懂,但他知道這玩意很有用,看不懂也要收集起來,或許將來用得着呢?

何況章明義能看懂的部分,往往會給人帶來一些驚嚇式的驚喜。

“科學院找到了剿滅天花的方法?”

這條新聞差點讓章明義從椅子上跳起來。

實際上,報紙上說的是預防的方法,而不是治療,更非剿滅,不過在這個時候的人們眼裡,能保證種過痘的人不再得天花,就相當於把天花剿滅了。

“如果這是真的,那發明這種藥的人說是萬家生佛也不爲過吧?”章明義小聲問着自己。

確實不爲過,天花在這個時代屬於無解的致命傳染病,通常一次爆發就能造成大面積人口下降,若是江北真的能找到剿滅天花的辦法,那麼名垂青史是必然的。

其實,仔細想想的話,北邊報紙這樣說恐怕還真有底氣,畢竟他們搞出來的那種叫做皇安的藥被證明確實有奇效。

章家自己的家醫就曾經對章明義說過:“如果這世上真有包治百病的仙藥,那就是皇安。”

這似乎已經成了醫生們的共識,以至於雖然從江北進口皇安稍微貴了點,但現在江南的各大藥房若是不備皇安,就會被人認爲不夠專業。

還有驅蟲的糖藥(海人草外包裹糖衣以改善口感),這東西在江北涌出遠沒有江南廣泛,畢竟江南水鄉,各種寄生蟲滋生遠比江北多得多。

而糖藥對驅蟲確實有很大好處,現在江南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都吃過江北的驅蟲糖藥,連章明義本人都不例外,而且他也確實觀察到自己排出來的蟲子。

江北醫學界曾經搞出過這麼多神奇的藥物,現在說能剿滅天花,也由不得人們不信。

接着看下去,《科技日報》表示,種痘法預防天花確實有很好的效果,處於人道主義考慮,帝國政府將首先在國內普及種痘——包括庶民和奴隸。

於此同時,作爲血脈相連的同胞,江北希望江南政府能夠開放醫藥行業,允許江北醫生到江南普及種痘法——江北只收最起碼的工本費,連帶路費和醫生的個人花銷在內,預計每個人只收五文錢。

嚯,這就厲害了。

皇安在江北就不便宜,在江南更是昂貴。

糖藥價格也不低,至少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吃得起的。

卻沒成想,這更厲害的天花葯(他把種痘當成藥物了)卻這麼便宜,而且人家還要上門推廣!

章明義眯着眼睛想了想,他在思考江北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邀買人心?”

“還是說真的只是想要剿滅天花?”

“嗯,大概兩個目的都有吧。”

章明義畢竟在江北幹了這麼多年,自然知道徐世楊對核心人口有多麼重視,在江北不分地位普及天花葯物,估計就是想徹底剿滅天花這個地獄惡鬼。

至於在江南普及,估計是因爲徐世楊已經開始把江南人口視爲自家國民了。

第707章 南征7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55章 登陸第352章 返回第724章 麻六甲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749章 周史案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65章 教訓第199章 局勢第654章 南北1第163章 鎮邪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60章 分期第453章 鐵錢第370章 棄守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752章 無題第701章 南征1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82章 背叛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70章 信使第155章 時局圖第396章 降服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30章 登封第34章 安排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382章 背叛第150章 抵稅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400章 降服5第511章 各方5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08章 射白馬第125章 鑄炮第627章 海外王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288章 狗第706章 南征6第520章 世侯2第203章 問題第452章 陸文昭第291章 葬禮第305章 兵變2第248章 登州第613章 西域2第259章 戰黃河2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234章 分裂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20章 興慶府1第8章 得失1第198章 回程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514章 試射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480章 左鶴林第323章 虧空第319章 戰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49章 帝國第392章 伐高麗4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5章 夜戰2第369章 喜憂第718章 大帝國3第532章 射擊1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39章 際遇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725章 麻六甲2第339章 退路第124章 宣言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84章 國家第178章 收容所第229章 貨幣第16章 買賣第684章 求情1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34章 安排第498章 新春5第622章 閒暇
第707章 南征7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55章 登陸第352章 返回第724章 麻六甲1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749章 周史案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65章 教訓第199章 局勢第654章 南北1第163章 鎮邪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160章 分期第453章 鐵錢第370章 棄守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752章 無題第701章 南征1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382章 背叛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70章 信使第155章 時局圖第396章 降服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730章 登封第34章 安排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382章 背叛第150章 抵稅第 544章 無心插柳第400章 降服5第511章 各方5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608章 射白馬第125章 鑄炮第627章 海外王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288章 狗第706章 南征6第520章 世侯2第203章 問題第452章 陸文昭第291章 葬禮第305章 兵變2第248章 登州第613章 西域2第259章 戰黃河2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234章 分裂第744章 殺徐世楊1第620章 興慶府1第8章 得失1第198章 回程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514章 試射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480章 左鶴林第323章 虧空第319章 戰2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549章 帝國第392章 伐高麗4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5章 夜戰2第369章 喜憂第718章 大帝國3第532章 射擊1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639章 際遇第134章 執干鏚舞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725章 麻六甲2第339章 退路第124章 宣言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484章 國家第178章 收容所第229章 貨幣第16章 買賣第684章 求情1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34章 安排第498章 新春5第622章 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