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冬季1

徐世楊當然是有野心的,而且他也從未掩飾過他的野心。

因此,他手下所有人都得爲他的野心服務,不管是誘導還是強迫,都得跟上,不服不要玩。

按以往的時間表,進入冬天之後,如果沒有戰爭,北方的塢堡民就會進入貓冬狀態,啥也不幹,什麼也不管,老老實實在草屋裡躺着,以便儘可能減少熱量消耗。

但徐世楊不允許十五屯堡民們這樣做,他就像是後世的資本家,對手下閒的沒事幹深惡痛絕。

新軍和新等級宣佈實施之後,徐世楊允許全堡休息三天,期間他按計劃納趙珊爲妾,這三天也就成了他的第一個“婚假”。

三天一過,徐世楊就像是被抽了一鞭子的驢,大聲吆喝着要求全堡民衆都動起來,開始按照他的要求工作。

工匠們自然各司其職,李木匠,不,現在應該稱呼他爲李下士,負責統籌分配各組工匠的任務,同時監管木工工作。

湯隆另外開出一個工坊,專門製造火繩槍,他沒有藏私的資格,因此徐世楊在火繩槍工坊裡一口氣安排了十個學徒,除了製造火繩槍之外,閒暇之餘他們也可以打造一些農具和冷兵器。

考慮到自家火槍兵的年齡和營養所帶來的較差的身體素質,徐世楊設計的火繩槍是一種口徑15毫米(上下浮動1毫米),槍管長990毫米(與口徑比約爲1比66),火槍總長1320毫米(1比88)的“超輕型”武器。

這個數據基本是地球歷史上,拿破崙時代法軍主戰裝備查爾維爾1777燧發槍的同比縮小(口徑17毫米,槍管長1137毫米,全槍長1510毫米),槍重不足4公斤(1777式4.4公斤),理論上,一個成年男子可以不依靠支架,從容使用這種武器。

口徑小帶來了另外一個戰術優勢——與需要支架的大口徑火繩槍不同,徐世楊的小槍可以安裝套筒式刺刀(就是一塊三角鐵),對不可靠的長矛兵來說,火繩槍的刺刀和火門槍的塞口式矛頭也算一種必要的冷兵器補充。

另外,等未來板簧之類的構件成熟,這些火繩槍可以迅速改造成燧發槍,對節約軍火產能有一定的好處。

但這種武器也有很多麻煩:第一是口徑太小,槍管不好製造;第二是標準化要求比火門槍提高了一個臺階。

這兩個麻煩讓湯隆非常頭疼,消耗工時比火門槍成倍增加,他曾經向徐世楊抱怨,如果這工作交給張鐵匠,他三個月都未必能生產出一根合格的槍管,但在他這裡,徐世楊居然要求每個月生產2支合格的火槍,這未免太強人所難了。

這話說的有道理,於是徐世楊在他眼前掛上一根“胡蘿蔔”,他告訴湯隆,如果半年內能提供10支合格的火繩槍,就算他贖清了自己的罪孽。

如果湯隆能在半年內把10個學徒都帶出徒,那麼他將獲得下士軍銜,並擁有參軍打仗的資格。

前途永遠是有能力有野心的傢伙最看重的東西,很多時候沒有之一,因此湯隆痛痛快快的答應下來,轉身返回工坊叮叮噹噹幹活去了。

與湯隆相比,原本十五屯唯一的鐵匠老張最近的日子就過得不怎麼順心了。

他本來沒什麼野心,甚至以前還不喜歡參加徐世楊的塢堡內部高層會議,不過等屬於十五屯的鐵匠越來越多,他真的不用參加會議之後,張鐵匠反而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打下浮來山,徐世楊得到了3戶鐵匠,加上湯隆和之前本家來的另外一戶,張鐵匠在堡內的地位落到了極低的水平。

等各人等級公佈,現有工匠中,只有李木匠獲得了中士軍銜,待遇方面,冬天加班時期在食堂吃飯,他可以獲得每天粗糧管飽、一份野菜湯,每十天吃一次肉的待遇。

而張鐵匠只是普通的新兵,別的塢堡貓冬的時候加班幹活,也只能獲得一份餬口的雜糧而已。

這種待遇上的差別,讓張鐵匠眼紅,而李木匠地位的上升,讓他的兩個兒子變得心思活絡起來——兩個小崽子都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以往作爲塢堡唯一的鐵匠,他們並不愁找不到好媳婦,但現在……。

倒不是說鐵匠兒子會娶不起老婆,只是,繼續這樣下去,張鐵匠的兒子恐怕只能隨便娶個流民女子了。

最終,在疼孩子的老伴和兒子們隱約的埋怨聲中,張鐵匠主動找到徐世楊,成爲十五屯湯隆之後,第二個願意帶徒弟的鐵匠。

徐世楊自然對此表示歡迎,他正好需要一戶正常的鐵匠當做標杆,刺激其他人努力工作。

只是,在真正幹出成績來之前,徐世楊還不能提升他的軍銜——一共只有15級,不能濫發。

張鐵匠依舊是新兵的資格,負責爲火繩槍打造套筒刺刀和火門槍的塞式槍尖。

只是徐世楊暗中答應他,一有功績,就把他或他的長子提升爲下士。另外,如果工作幹得好,徐世楊就從家境較爲寬裕的老堡民家中給他的兩個兒子介紹能生養的好婆娘。

徐世楊自然不會只盯着工匠,十五屯的其他人也在徐世楊的催促下進入緊張的工作狀態。

女人負責把繳獲的布匹做成衣裳,繳獲的破衣裳做成補丁,實在不成樣子的也要做成袋子。

除此之外還要負責去集體食堂幫忙,容嬤嬤負責按照徐世楊指定的標準,嚴格給參與冬季工作的人員準備伙食——一切都按級別,最低級的新兵每天只有兩頓稀飯,老兵就能獲得一干一稀和幾根醃蘿蔔,下士每天有兩頓乾飯,每十天還有機會吃到肉。

更高級的軍官自然有更好的伙食,比如徐世楊,甚至每天都有一個肉菜。

徐世楊領了食物,就直接在食堂跟所有人一起吃飯,十五屯兵民都被徐世楊碗裡精緻的食物饞的直流口水,而在他的安排下,徐大徐二也趁此機會悄悄宣揚一個理論:

只要好好幹,徐世楊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於是,所有人都充滿了幹勁(何況冬天去工作可以吃集體食堂,節省自家糧食)。

普通民兵被安排去圍獵,冬天荒野裡有很多餓急了眼出來找食的野物,他們將是民兵的主要目標。

對徐世楊來說,打獵對民兵來說也算一種訓練,何況獵物的皮子和肉對塢堡的經濟也能起到一點補充作用。

第7章 歡呼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512章 擊發槍1第297章 改編1第177章 紀律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497章 新春4第705章 南征5第347章 海軍第130章 破莒州1第624章 醫藥第323章 虧空第597章 戰爭1第48章 追擊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737章 陰謀1第144章 福船第162章 城門前第290章 勸進第101章 備戰3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761章 暹羅第69章 女權2第500章 春天7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00章 備戰2第371章 不怕第631章 西征1第296章 忠臣3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46章 賺到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153章 洽談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200章 盛宴第223章 條例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0章 登封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55章 時局圖第101章 備戰3第704章 南征4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180章 青州軍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0章 湯隆2第270章 反擊1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371章 不怕第274章 豬突3第374章 憂心第446章 薩廉第286章 反擊第624章 醫藥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41章 落幕第362章 血河2第135章 乃服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56章 時局圖2第360章 血河第390章 伐高麗2第354章 繞過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642章 父親第449章 焦土第613章 西域2第107章 來了第357章 劫掠2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456章 索倫部第633章 暴秦3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64章 激戰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54章 生意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532章 射擊1第447章 破村第33章 備戰1第144章 福船第327章 旅順1第348章 宣傳第479章 絕望第558章 去北方第333章 金州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225章 攔截第310章 糧食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20章 移民1第169章 招攬第178章 收容所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259章 戰黃河2第578章 窺探南洋
第7章 歡呼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512章 擊發槍1第297章 改編1第177章 紀律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497章 新春4第705章 南征5第347章 海軍第130章 破莒州1第624章 醫藥第323章 虧空第597章 戰爭1第48章 追擊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737章 陰謀1第144章 福船第162章 城門前第290章 勸進第101章 備戰3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761章 暹羅第69章 女權2第500章 春天7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00章 備戰2第371章 不怕第631章 西征1第296章 忠臣3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564章 遼北攻略2第146章 賺到了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153章 洽談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200章 盛宴第223章 條例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0章 登封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155章 時局圖第101章 備戰3第704章 南征4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180章 青州軍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0章 湯隆2第270章 反擊1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371章 不怕第274章 豬突3第374章 憂心第446章 薩廉第286章 反擊第624章 醫藥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41章 落幕第362章 血河2第135章 乃服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56章 時局圖2第360章 血河第390章 伐高麗2第354章 繞過第302章 鐵山海戰1第642章 父親第449章 焦土第613章 西域2第107章 來了第357章 劫掠2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456章 索倫部第633章 暴秦3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64章 激戰2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54章 生意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532章 射擊1第447章 破村第33章 備戰1第144章 福船第327章 旅順1第348章 宣傳第479章 絕望第558章 去北方第333章 金州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225章 攔截第310章 糧食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420章 移民1第169章 招攬第178章 收容所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259章 戰黃河2第578章 窺探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