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貨幣

徐世楊真想捏住江南那些貪官污吏的脖子好好問問,把熬糖師傅送到遼東去到底是何居心?

這個時代人們還沒有發覺甜菜可以榨糖,遼東也不會有甘蔗,這些熬糖師傅若是真到了韃子手裡,哪有什麼活路?

當然,徐世楊自己現在也沒有製糖產業,不過他有把勢力擴張到臺島或琉球的計劃,那裡都是可以種植甘蔗的,大不了把糖產業的利潤分給李氏海盜集團幾成。

另外,徐世楊現在覺得,也許他可以在自己的領土上引種一些甜菜,給自己的製糖工業搭一下基礎——糖在工業時代之前一直是奢侈品,若是能給前線士兵的備用食品里加一點糖,關鍵時刻是真能救命的。

何況糖的能量很大,也易於吸收,這個時代甚至可以當做藥品使用。

除了熬糖師傅以外,徐世楊還在工匠隊伍中找到一些韃子可能用不上,但對他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工種——造紙工匠。

最好的宣紙工匠基本沒有,但各種粗紙、草紙工匠卻是不少。

這對徐世楊來說也是極有用處,至少火槍兵的紙包彈藥所需的紙張看起來已經沒問題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神機兵的射速。

另外就是,有了這麼多工匠,江北原來以物易物的經濟已經跟不上形勢了,一些必要的貨幣流通是必須的。

好處是,徐世楊在和親船隊中獲取了大量硬通貨。

歲幣中有三十萬匹絹,徐世楊不打算讓它們進入流通,得找機會把這些東西外銷出去。

三十萬兩銀,直接當做貨幣使用實在太虧了,徐世楊打算把它們鑄造成銀幣,目前的想法是,面值一兩的銀幣含銀85%,銅15%。

這樣,徐世楊手中的30萬兩白銀,可以鑄造大約35萬枚銀幣。

正好和親工匠中也有鑄幣工匠,可以用來做這種工作。

徐世楊打算把銀幣的兌換率暫時固定在1比1000文大周制錢上,這個價格略比現在一兩比一貫半(1050文)略低,但也沒低多少,基本可以算作一兩兌換一兩。

考慮到銀幣質地穩定,製作精美,這些溢價估計是能夠被市場接受的(另一個是時空,西班牙鷹洋之類的銀幣就曾經佔領過相當大一部分國內貨幣流通市場),這樣的話,徐世楊可以獲得將近5萬兩“鑄幣稅”,比搶錢都快!

輔幣的話,完全可以用歲幣中的銅錢頂替,這些大周制錢僅官面上就有205萬貫之多,除了可以用以對外貿易,徐世楊打算拿出其中一百萬貫,在青州控制範圍內流通。

當然,自己的鑄幣權不能留在別人手裡,徐世楊也打算給自己的輔幣留出一條路,以便在必要的時候代替大周的制錢。

徐世楊自然不能拿寶貴的金屬來製作輔幣,什麼金屬都不行,因此他想趁着有這麼多造紙工匠的時候,發行紙幣輔幣。

紙幣現在毫無信用,於是徐世楊拿江北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糧食做基礎,拿紙幣跟糧食掛鉤。

現在的青州,徐世楊掌握着最大的糧食流入渠道(江南和本土生產)和最大的糧食儲備,因而他可以直接規定自己發行的紙幣與糧食,爲一元對一斤,固定匯率。

這樣的紙幣與其說是貨幣,不如說是糧票,不過用來作爲輔幣已經足夠了,紙幣兌銅錢和銀幣的匯率可以跟着糧食價格的變化而浮動,這樣可以淡化糧票的貨幣形象,對堅定底層人民對糧票的信心有一定好處。

徐世楊做過一些統計,青州軍現在的倉庫裡有大約二十萬石糧食,若是江南沒問題,每年還能給他再運來十到二十萬石,青州本身的糧食生產若能穩定恢復,大概能提供十五萬石左右的稅糧。

在人口幾次大規模增加的現在,徐世楊估計,不算江南輸入,青州每年糧食收入的7成左右會被直接消耗掉。

因此,徐世楊打算按庫存和第一年淨收入,發行1.5倍,共4500萬元糧票。

這些糧票將與105萬貫銅錢一起在青州控制區內流通,然後等紙幣的信用堅挺起來,就可以滿滿替代銅錢流通了。

與貨幣政策配套的,自然是內部工資待遇問題的確定。

徐世楊還是按原來的做法,打算把所有留在青州的人——不管是工匠還是家屬,不管是禁軍官兵還是宮女,全都算入自己的軍銜制度當中。

這樣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級別獲取固定的薪資,這份薪資完全以糧票支付,可以在青州公家的糧店或食堂裡換取食物——除了糧食、蔬菜、肉類、魚類、禽蛋甚至酒類都可以換取,只是價格有不同程度的溢價。

而各人薪資之外的獎勵——比如士兵英勇作戰獲得的勳章附贈獎勵,工匠獲得的獎金等,則以銅錢的形式發放,這樣新來的工匠們會有更大的生產熱情,他們有可能爲了積攢回家能用的貨幣而努力。

雖然徐世楊並沒有放他們回江南的計劃。

……

攔截和親船隊行動的成功,爲徐世楊和青州方面帶來了海量的收入,而且有了這麼一大筆利潤,很多以前完全沒法做無力做的工作,就已經可以着手開始了。

當然,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會只有好處,從現在開始起,徐世楊不能讓任何漕船通過運河到達燕雲,這樣的話,估計年底之前,韃子就能得到和親船隊在齊省被攔截的具體消息。

不知道女真人與蒙兀人之間的戰爭進行的如何了,如果女真人能夠獲勝,那麼明年,等韃子想辦法略微積攢一些補給,他們隨時有可能南下。

而且,肯定不會是出動個把猛安的小動作,女真人全師而來都有可能。

這將是一場事關重大的戰略決戰,若是能夠獲勝,或者哪怕只是把女真人逼退,青州就算跨過一個最重大的門檻,正式成爲能影響整個天下力量平衡的重大勢力。

若是失敗……。

好吧,以前其實也是,跟韃子打交道,失敗之後就沒有之後了。

因此,現在就該竭盡全力備戰了!

第618章 興靈5第737章 陰謀1第323章 虧空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31章 政策第328章 旅順2第333章 金州2第495章 新春2第510章 各方4第716章 大帝國1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33章 射擊2第330章 佔領第305章 兵變2第335章 克金州第392章 伐高麗4第243章 進軍2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67章 糧食第392章 伐高麗4第420章 移民1第714章 楚國第137章 私仇第645章 秦軍2第467章 美泉宮第17章 莒州徐家第724章 麻六甲1第148章 麻煩第35章 趙琳第495章 新春2第548章 國制第500章 春天7第631章 西征1第238章 工廠2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672章 南方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04章 開始第648章 峻法第299章 海盜第679章 邕州3第334章 細紅線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22章 坦誠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632章 南下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414章 高麗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52章 陸文昭第377章 兵力第98章 備戰第496章 新春3第126章 生產第751章 民心1第617章 興靈4第528章 壞消息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79章 絕望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04章 南征4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13章 氣勢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66章 153第702章 南征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321章 交換第562章 北行記2第125章 鑄炮第53章 炮灰2第225章 攔截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10章 傷亡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72章 南方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130章 破莒州1第151章 投資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582章 爲什麼
第618章 興靈5第737章 陰謀1第323章 虧空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331章 政策第328章 旅順2第333章 金州2第495章 新春2第510章 各方4第716章 大帝國1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533章 射擊2第330章 佔領第305章 兵變2第335章 克金州第392章 伐高麗4第243章 進軍2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67章 糧食第392章 伐高麗4第420章 移民1第714章 楚國第137章 私仇第645章 秦軍2第467章 美泉宮第17章 莒州徐家第724章 麻六甲1第148章 麻煩第35章 趙琳第495章 新春2第548章 國制第500章 春天7第631章 西征1第238章 工廠2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672章 南方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104章 開始第648章 峻法第299章 海盜第679章 邕州3第334章 細紅線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22章 坦誠第690章 碎葉—河中2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632章 南下1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414章 高麗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452章 陸文昭第377章 兵力第98章 備戰第496章 新春3第126章 生產第751章 民心1第617章 興靈4第528章 壞消息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479章 絕望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04章 南征4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13章 氣勢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66章 153第702章 南征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321章 交換第562章 北行記2第125章 鑄炮第53章 炮灰2第225章 攔截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110章 傷亡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672章 南方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130章 破莒州1第151章 投資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582章 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