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旺迪集團收到了十幾份收購動視暴雪的要約,除了幾個早就放出消息來的公司,逸嘉集團和喬不絲共同發出的收購要約,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逸嘉集團和水果公司在手機行業中可是競爭對手,沒有想到居然在動視暴雪這個項目上面達成了合作。
在微軟、甲骨文和谷歌這些美利堅的互聯網巨頭加入戰局的時候,喬不絲真的是很難找到合作者。逸嘉集團在美利堅的影響力很低,也正好需要喬不絲這一個超級影響力的人幫忙。喬不絲私人和逸嘉集團的合作,也被看做互補合作的案例。
喬不絲和逸嘉集團的強勢進場,也讓硅谷有了一個不小的震動。想要拿下動視暴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無疑是給收購案的結果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表面上,杜嘉逸在接觸華爾街的幾家銀行,希望能夠用逸嘉傳媒和逸嘉娛樂,從銀行中得到鉅額的擔保資金。和銀行的接觸,不過是做給喬不絲和更多的人看的。杜嘉逸總覺得喬不絲不懷好意,所以遲遲沒有實際的動作。杜嘉逸在和銀行談條件的時候,故意把要求提得很嚴格,銀行處在欲罷不能的狀態,談判的進度很慢。
要是喬不絲真的能夠拿下動視暴雪,杜嘉逸不介意立刻抵押逸嘉傳媒和娛樂兩家公司,用來支付尾款。可要是喬不絲沒有成功,杜嘉逸最多就是浪費一些時間罷了。
杜嘉逸和華爾街的接觸,讓雲淘和企鵝兩家如同驚弓之鳥。他們哪知道杜嘉逸心裡面有那麼多思慮,只憑藉着表面,就判斷杜嘉逸和喬不絲一起準備收購動視暴雪了。
特別是馬化騰,着急得不行不行。暴雪實在是太厲害了,放在國內就是碾壓的存在。企鵝遊戲在國內質量是數一數二的,可是在暴雪面前也是不夠看的。
企鵝遊戲的開發時間一般是半年左右,投入的資金也就幾千萬。而暴雪的一款遊戲,開發週期至少三年,開發資金數億美元,所以暴雪出品,就是精品的代名詞。
馬化騰特別擔心暴雪落到杜嘉逸手裡,那絕對是平地起號樓,逸嘉遊戲瞬間就會變成一個龐然大物。
企鵝想拿出上百億的美金也很困難,好在還有云淘。雲淘不想看着逸嘉集團做大,正好進去遊戲行業,一舉兩得。遊戲的暴利可是讓做電子商務的雲淘眼紅不已。
動視暴雪的收購,牽扯到上百億美元,多家世界知名的公司,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都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的動向。
維旺迪集團也沒有想到動視暴雪會這麼受歡迎,反倒是有待價而沽的意思。從另一方面來看,動視暴雪受歡迎,也拉高了維旺迪的股價。
維旺迪集團和多方接觸,就是沒有一個準確的聲音。正如華爾街預估的,上百億美金的收購案,絕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
與此同時,逸嘉遊戲也在和美利堅多個獨立的遊戲公司接觸,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收購對象。
杜嘉逸之前通過阿諾德的秘書,拿到了一份暴雪的內部資料,其中就列出過從暴雪離開的開發者、與暴雪遊戲密切相關的從業者。
逸嘉遊戲就從這份名單開始,逐步接觸。在暴雪的巨大陰影下,這些人的名字沒有那麼多光鮮亮麗,卻有着真才實學。
只要是支票能夠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去魔都工作也好,要求期權獎勵,甚至是漫長自由的假期,杜嘉逸都能夠滿足他們的要求。
在動視暴雪還沒有出現進展的時候,杜嘉逸已經拉起了一隻精幹的遊戲開發隊伍。
dota-allstars原地圖作者steveguinsoo(羊刀的原型)擔任遊戲主創,dota-allstars社區創始人pendragen加盟負責,同時還擁有曾任暴雪魔獸世界遊戲策劃、魔獸爭霸3主策劃、魔獸爭霸3數值平衡師的tomcadwell擔任主策。
順便還收購了一家從事moba遊戲開發的公司,公司的員工不過才三十多人,只出品過兩款遊戲,市場反應平平。杜嘉逸主要是看好他們的開發能力,不需要時間進行磨合,可以直接投入英雄聯盟的開發。兩千萬美元,杜嘉逸就把這家公司收入了囊中,並且保留了所有的技術員工。
爲了迷惑企鵝雲淘和潛在的競爭對手,杜嘉逸並沒有更改公司的名字,還是叫riotgames。riot遊戲公司成爲了英雄聯盟遊戲開發的主陣地,而在魔都的逸嘉遊戲總部則是負責遊戲人物和美工這類需要大量人員的工作。
杜嘉逸爲riot遊戲公司注資五千萬美元,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來進行遊戲的開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roit遊戲公司是逸嘉遊戲的一個遊戲項目小組,只需要負責遊戲開發就好,遊戲的推廣和運行,還是會由逸嘉遊戲總部來負責。
一方面是防止遊戲公司存在異心,畢竟是收購沒多久,需要格外當心。另一方面,也是強化逸嘉遊戲渠道和運行的經驗,爲以後運行其它遊戲積累經驗。
就在杜嘉逸協調國內逸嘉遊戲向roit轉移材料的時候,動視暴雪那邊又爆出了驚人的消息。
暴雪現任的總裁,代表公司內部的股東,向華爾街尋求合作,希望能夠把維旺迪集團手中的股份回購過來。
動視暴雪這一招,頓時就打亂了所有人的部署。這算什麼回事嘛?
喬不絲緊急聯絡了杜嘉逸,希望杜嘉逸能夠立刻湊齊五十億美金。爲今之計,只能趁着華爾街的各大銀行還在遲疑,以最快的速度用鉅額的現金把維旺迪集團給砸暈了,纔有可能趕在動視暴雪回購股份之前,掌握動視暴雪的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