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吳家雙子,廟祝人選
衙門外喧喧嚷嚷,好不熱鬧。
津門的百姓除了好趕趟,好熱鬧外,同樣也好面子,好逞強,不怕事。
眼看吳家人出來,衆人叫好的有,道喜的有,也有那些個擠眉弄眼怪模怪樣的。
吳家兄弟打頭前出來,面對衆人先是拱了拱手,隨後又專門感謝了四鄰朋友。
常言道,家有患難,鄰里相助。
今日吳家有事,喪葬一條街的人能來的都來了,就連街尾啞巴木匠家的小孩都抱着剛滿月的小奶狗,在那兒給他倆助威。
吳家兄弟心裡熱乎,言道等此間事了,就在井下街設席擺宴,誠邀四方賓朋,以謝鄰里鄉親的深情厚誼。
有整日守在衙門口,拉活替人告狀的‘文混混兒’開口道:“這官衙案子罪首還沒判定,你二人怎麼就出來了?”
不等吳家兄弟回答,這身上自帶筆墨紙硯的文混子就又緊跟着道:“莫不是缺少訟師,在下名叫呂高勤,別號呂驚天,有我在保準能讓兩位多佔三分理!”
文混混最擅長挑詞架訟,也最擅長把小事鬧大,這類人官府稱之爲訟棍,可見有多招人嫌棄。
不過若用的好,即便是文混混也能發揮出天大作用。
呂驚天就是這麼一號人物,他早年在京城混筆架訟,並且因爲熟通律條,幾乎能倒背如流,再加上腦子也靈動,所以僅在兩三年間就闖下了諾大的名頭,人送外號——呂驚天。
意思是口一張開,連天都能驚動!
不過後來呂驚天似是在京城辦壞了一件案子,名聲一夜之間就從神壇跌落到了谷底。
你要說沒人找他詞訟,也不是,畢竟這人有點能耐,哪怕辦壞了一件案子,照樣會有人找他。
只是這呂驚天重名聲,他受不住旁人老拿那件舊案子譏諷他,索性一賭氣,就來到了津門地界。
這地方認識他的人不多,什麼都能重新再來。
而眼下,吳家兄弟的案子無疑就是他打響名號的好機會。
“兄臺好意我兄弟二人心領了.”
“當真不要?我可以免費出訟。”見吳家兄弟不以爲意,呂驚天分析利害道:“你們不懂這裡面的道道,那楊鴻再不濟也是個縣丞,就算謀害你們,可你二人到底沒有真的傷了性命,等案卷奏裁上聽,未必能讓他受多大損害。我雖不才,卻也有法子讓他不死也得脫幾層皮。”
厲害的頌師一張嘴,死人能說活,活人能說死,這呂驚天別的不講,這大話他是真敢說。
“那倒不盡然。”吳文才從容一笑道:“你且看着,楊鴻他到底能活不能活!”
呂驚天聽得直搖頭,這年輕人還是氣太盛,自覺什麼都能做到,卻不知道聽人勸吃飽飯的道理。
眼見吳家兩兄弟要往外走,觀審看大戲的人都往兩邊挨擠,勉強擠出來了那麼一條往外的道。
衆人也沒當回事,直到看見兩兄弟走向不遠處停靠的車駕上時,纔有人覺出不對來。
“這車駕,怎麼看起來像是官駕?”
有人納悶,就有人扭頭去看。
約莫半盞茶功夫,兩駕車的車簾掀開,吳志遠和吳文才相繼從車內走出。
周圍恭候多時的僕從家丁護持左右,倒是將兩人襯的愈發光彩奪目。
你道兩兄弟是怎生模樣?
一位,素金頂戴焰似火,鸂𫛶補子欲騰空,若非皇家麒麟子,定是天官下凡來!
另一位,烏紗青綬垂墨玉,湖綾吉服映春江,原是翰林魁星郎,威風凜凜狀元相!
這還是那身穿布衣的窮家小子嗎!
衙門口的看客一副活見鬼的模樣。
那文混混呂驚天眼睛瞪的比誰都圓!
他心道,見過能忍的,就沒見過這麼能忍的,你們要是早穿上這身衣服,還怕一個楊鴻?
呂驚天此時只覺得這倆兄弟心裡蔫壞,這是憋着大招,等着給楊鴻來個回馬槍呢!
什麼叫做殺人誅心,這就是!
看到那身官服,原本擠不開的人羣,愣是又生擠出了半丈寬的路道。
井下街有一些街坊雖然早一步知曉一些內情,但此時看到兩人神氣的樣子,面上卻是比誰都要激動。
他們喪葬街也算是有出人頭地的人物了!
不過,旁邊這老頭是誰?我們街的俊後生出息了,你瞎跟着高興個什麼勁兒?
郭東陽激動的直拍手。
在他心裡,這齣戲已經夠好的了,沒曾想還會有更攢勁的節目在後頭!
衙門公堂裡頭,披頭散髮的楊鴻雖然頹喪的像條狗,但心裡卻依然還抱有一絲希望。
他好歹是個正八品的縣丞,雖然沒爲大雍拋過頭,灑過血,可也爲知府大人、爲各方同僚的金屋銀屋添過磚,加過瓦。
再怎麼着,他們也得幫把手不是,縱然保不住他,日後革職流放的時候,想來也能上下打點一番,讓他少受些罪。
上首,魏御史稍作思忖,便打算擬定罪狀,奏請聖裁。
不過就在他打算在楊鴻罪名一欄,寫下發配崖州時,衙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喧譁聲。
那喧譁聲來的短暫,僅一陣後就戛然而止,變得異常寂靜。
就好像堂外那些觀審的百姓一瞬間都散盡了似的。
片刻寂靜後,有衙役急匆匆穿過堂道,啓稟道:“大人,平邱縣新任縣臺、翰林院庶吉士到訪,現候於衙門外,請大人示下。”
魏御史擡起頭,目露疑惑之色。
平邱縣在瞿陽郡,平邱縣令千里迢迢來到津門做甚?還有那庶吉士,不在翰林院學習公幹,跑到這裡又是爲何?
陳光睿和陪審的廖進忠同樣心裡納罕。
這小小的臨江縣衙,今日裡扎堆的官員已經夠多了,這怎麼還有官員到訪。
魏相書暫時放下官印紙筆,回道:“若無緊急事務,暫且讓其移步後堂稍待,等此間事畢,本官再去會見。”
衙差聞言語氣莫名道:“啓稟大人,堂外兩位大人都與堂上審理的案子有關”
衙差也不知該如何分說,對方穿上官服的那一刻起,他便不能直呼其名,除了官職外,他也只能稱上一句大人。
“與本案有關?”
魏相書眉頭皺起,這案子還沒完了是吧?
着令衙差前去請見的時候,魏相書還在納悶。
此時任在場衆人想破腦袋,恐怕也想不出這到訪的客人會和先前的窮家小子有關。
直到身穿官服、公服的吳家兄弟邁着四方步,聯袂而來的時候,衆人這才如夢初醒。
眼看自家女婿穿上和自己同品同級的官服,張庸臉色卻是比任何時候都難看。
“你如何穿得官服?”
吳志遠掠過開口質問的岳丈,徑直走到堂前,告罪道:“下官吳志遠,先前爲求斷案公正,無奈遮掩身份,只報得昔日秀才功名,還望御史大人海涵。”
一旁,吳文才同樣面露愧色。
兩人話音一落,堂中頓時譁然。
魏相書饒是見多識廣,也不禁發怔。 陳光睿同樣愣怔,不過很快他就回過神來。
如果是其他府試科次出身的人,做出這些事,他或許還會驚訝,但一想到兩人曾是戌己科的秀才,陳光睿竟莫名覺得合理起來。
現在只要誰說自己是戌己科出身的人,無論對方做出什麼樣出人意料的舉動,陳光睿都不覺得意外。
本來已經打算尋個由頭提前離場的廖進忠,又不得不坐了下來。
有意思,真有意思,這津門比他來之前想象的有意思多了。
說是臥虎藏龍也不爲過。
吳耀興見着兒子穿上官服,激動的渾身都在發顫。
一門出倆官,吳家祖墳這不是冒青煙了,這是着火了啊!
有人歡喜有人憂,楊鴻此時已經聽不見魏相書擬定罪狀的聲音,他只覺得耳朵嗡鳴,眼前發黑,喉頭舌尖陣陣發腥,像是下一刻就要噴出血來。
張庸則面如土色,今日之事一旦結束,他這個縣令恐怕也該做到頭了。
但同時他又有些莫名慶幸,楊鴻勾結天心教企圖謀害一門雙子,是斷然活不成了,但他的小女兒張婉還活着,看模樣吳志遠與之依舊恩愛.
且不談這些人各自複雜的心情,魏相書理清前因後果後,不僅沒有怪罪吳家兄弟隱瞞身份的事情,反而大爲讚賞。
能有不以官身徇私的想法,就能看出這兩兄弟的官品心性。
等案件了結,重新穿上官服,再以官身請罪,符合的則是禮數。
魏相書越看兩人越是喜歡,反觀張庸楊鴻之流,則如膿疥惡瘤,多瞧一眼都讓人覺得作嘔。
廖進忠看着吳家兄弟兩人,發出輕嘆。
可惜了,像這樣懂禮數,知進退的孩子,要是做成太監,收做乾兒,想來會讓他十分滿意。
最終,魏相書命左右,將周珩、袁虎等人各打五十大板,楊鴻加三十,共六十板。
依照大雍律例,周珩、袁虎依律問斬,楊鴻暫擬斬刑,等待批覆。
天心教兩名從犯,則擬絞罪,擇日行刑。
擬完罪狀,魏相書開口道:“冤有頭債有主,本官念及你兄弟二人已同朝爲官,特備述上院,如楊鴻等罪死之囚,就你二人之間擇取一人監斬,若無差池,想來今年秋斬就能了結此案。”
聞聽此言,兩兄弟再次拱手拜謝。
等到案子結束,衙門準備敲鼓退堂之時,吳家兄弟看向堂下兩排衙役,卻不見了徐青身影。
衙門仵房,徐青正在和人談生意。
曲水鄉陳豐家的案子同樣是今日審結,那陳家大娘子的屍體可還在仵房停靠。
陳家少不得要來將屍體認領,仵房的仵作與徐青合作已久,當時就把仵工鋪推薦給了陳豐。
開布莊的掌櫃不差錢,一聽說仵工鋪能包辦後事,便直接把這事交給了徐青。
人陳掌櫃說了,屍體埋哪都成,棺材好賴不管,只要別給拉回陳家就行!
徐青自無不可,兩人就地簽了免責契書,王陵遠做見證,爲的是防止哪日陳豐反悔,再跑來問他索要屍體。
“屍體埋在亂葬崗,少不得要被狗叼了,水衝了,這些都是沒準的事,陳掌櫃可看仔細了,一旦簽了契書,往後有事可不能找我。”
徐青沒給陳豐介紹附帶售後的喪葬套餐,看對方對陳家大娘子的態度,想來對方即便知道也不會特意去買。
等陳豐按了手印,徐青頓時露出笑容:“徐某人就愛和爽利人打交道,往後陳掌櫃家中但凡有事,儘管來井下街找我,價格一定讓陳掌櫃滿意!”
徐青對陳豐沒什麼好印象,說起話來便也無所顧忌。
陳豐聞言臉立時就拉了下來。
“斷沒下次!往後我陳家也不會再勞煩徐掌櫃出馬。”冷哼一聲,陳豐徑直拂袖離去。
“師弟這張嘴啊!”王陵遠無奈搖頭。
徐青嘖了一聲道:“我說的話算是好聽了,這陳豐在堂上的時候,爲了自家面子,成心要逼死救過他孩子的恩人”
頓了頓,徐青繼續道:“在公堂之上時,陳家人曾說那大娘子因妒生恨,私下造謠陳家小妾的孩子是與人私通生的野種,還說陳豐是個沒用的男人。”
見王陵遠唏噓搖頭,徐青挑眉道:“師兄沒發現這陳豐對他孩子並不關心嗎?”
“可見這人也是個聽信讒言,沒主心骨的牆頭草。”
“誰家孩子要是生到他家,算是倒了黴了。”
倆師兄弟嘮了會閒嗑,臨別前,王陵遠再次問道:“師弟這胳膊如今可好些?”
徐青擡了擡因手骨僵化,不能輕易動彈的左臂,笑道:“已經輕了許多,師兄不必擔心。”
王陵遠瞧着徐青胳膊擡起,僵直的好似一具殭屍的樣子,不由笑出聲來。
“師弟這樣子,倒是像極了柳師以前趕的行屍。”
王陵遠一語中的,不過到底只是隨口之言,徐青要是真說自個是殭屍,他反而不會相信。
畢竟這世上哪會有像徐青這樣碎嘴又八卦的殭屍?
徐青離開衙門的時候,正巧碰見縣令陳光睿在衙門口和陳豐交談。
路過兩人身旁,後者又是一聲冷哼。
得,還是個小心眼記仇的主!
“大人說笑了,該是我陳家高攀纔是”
等陳豐步履輕快的離去,剛走沒多遠的徐青又原路倒了回來。
他站在衙門口,裝作沒事人一樣,和守門衙役打起了招呼。
“那陳掌櫃是撿來銀子還是怎的,怎這麼高興?”
看門的衙役笑呵呵道:“撿銀子算什麼,大老爺打算認他的兒子做個乾親,這不比撿銀子強?”
徐青聞言若有所思。
這陳縣令倒是有點意思。
就是不知道對方是聽聞陳豐家的孩子被保生娘娘搭救,纔有的想法。還是看出來陳豐對妾室和孩子的冷淡,故意爲之
也可能都有。
徐青目光穿過衙門口,落在明鏡高懸的公堂上。
他忽然露出笑容。
陳縣令這舉動倒是給他提了一個醒,若說誰有愛護孩子的慈悲心,除了陳縣令,或許還有一個金氏婦
陳光睿註定當不成保生廟的廟祝,但金氏婦卻是剛剛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