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將那推演的法門傳給了孫悟空,讓其自行修煉,卻是並未再多過問。
以此法門打磨其根基,本就是爲其量身定做,與之契合,修行很是順利。
若說正常人修行,便如鑄水池之時,還需積累修爲如蓄水。
孫悟空這個階段的修行卻不一樣,他不需要蓄水,他自身便有一片地下湖。
而元易教給他的,便是開掘的法子,讓這地下湖見天日。
以至於孫悟空的道行日日精進,非常人可及。
元易不曾特別叮囑他需得低調,不可招搖,這猴子也確實聰慧,從種種跡象之中,自行領悟了這般道理,道不輕傳,法不輕授。
又三年彈指而過,元易看其已是將體內造化接收得差不多了,有了幾分氣象,離金仙不遠。
元易便將孫悟空給召了來,問其修行,隨口點撥了兩句。
“你既已修得幾分道行,修行之道,雖不在與人爭勇鬥狠,卻終是需有幾分護道斬業的手段,道、法、術,道爲根本,法與術護持,切記不可本末倒置,道成法自衍,術自生。”
元易伸手點了點猴頭,繼續開口道。
“而且,你所修之法門,奪天地造化玄機,鑄長生之路。但你只知仙神不入輪迴,跳脫生死,卻不知天人亦有五衰,仙人也難逃三災五劫。
災劫度不過,依舊身化灰灰,墜入輪迴,一身道行還於天地。
災劫不可避,唯有渡劫,若有功德加身,亦或是天地果位在身,倒也可以多一份護持。
你雖天生地養,卻是一無功德在身,二無果位加身,此般護持皆與你無緣。”
聽到仙神亦有災劫,可能重墜生死輪迴,孫悟空心中一驚。
“祖師,這災劫爲何物?弟子也需渡這災劫?”
“尋常仙人,也需時時償清業力,業障纏身,則有劫至,一劫天雷加身,二劫陰火灼身,三劫贔風臨身,身與魂俱消,道與靈寂滅。”
說着,元易手掌輕擡,心念一動,天地間一縷氣機被引動而來,匯聚在他掌中,顯化出三種毀滅之力。
天雷滾滾,陰火幽幽,贔風無聲。
仙人畏懼的三災,被元易信手召來,展示給孫悟空看。
對於元易而言,這所謂的三災自是毫無威脅,他所歷之劫,遠不是這天雷、陰火、贔風可比。
身旁的猴子一蹦三丈高,跳到了遠處,目光驚懼地看着元易手中的三種破滅力量,那力量雖然微弱,卻有着致命的威脅。
這便是仙人之三災嗎?
不過......
孫悟空看了看讓他本能畏懼的三災,又看了看將這力量隨意操持手中的祖師,目光更加明亮。
祖師講道演法,確是得道高人。
但這道行到底有多高,他無從揣測,更不曾真正見過祖師顯露手段。
如今這輕描淡寫的一手,便讓他愈發確定,祖師遠非尋常仙神可比。
仙神畏之如避蛇蠍的三災,祖師視之如無物。
不過受限於眼界,說到底孫悟空此際在修道之路上還只是新人,並不明白這般將天地大道根本規則秩序隨手拿捏是怎樣的層次。
“悟空,你需得明白仙神之道,直通聖人大道,聖人修力亦修心,二者不可缺一,修身立世,救濟蒼生,普度世人,爲天地續,爲衆生續,食天地衆生而獨肥己身者,魔道也,離你所求長生遠矣。”
元易聲音平淡,並不顯嚴厲,卻字字落入孫悟空心間。
“我傳你本事,你若入魔道,爲禍世間,天地不容你,我,亦不容你。”
“弟子記住了。”
“嗯,你要記住,世間因果承負,禍福相依,造化與遭劫並行,天上萬物以養人,享盡造化卻無半點功德報與天地衆生,不合天道,自有劫數伴身。
你天生非凡,天生地養,更是如此。
如此你卻是並無半點功德在身,我傳你大道,奪天地造化,卻是盜大道玄機,劫不可免,每五百載便有一劫至,清算業力。”
這倒不是元易有意爲難猴子,他們這些聖人弟子,同樣難逃此理。
傳了聖人之道,享受了聖人大教的造化,便也盡數去量劫之中走了一遭。
“祖師......”
很明顯,猴子此際被嚇住了,他求得可是長生不死之道。
“卻也不必驚慌,日後多修功德,自可償還天地造化,消災解厄。在那之前,我可傳你躲災避劫之法,讓你可安然歷劫,再修功德,補全德性,以證大道。”
“請祖師教我!”
元易點了點頭,散去手中三災之力,手中拂塵一揮,兩篇道章懸浮。
“天地之道,有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自成神通,直通天地大道之根基,修行者自可從天地之間悟得,雖是基礎,卻也是根本,你想學哪一個?”
不傳他截教之法,不傳其自身之法,但這天地自成的神通,就全然沒有辨識度了,說是自悟得來,誰又能說不是?
當然,說是修道者皆有機會自行從天地間悟得,可實際上這般天地根本的大神通門檻是相當高的,要自悟,更是如此,直通天地根本不是虛言,能夠悟得修成,本身便是大道境界的一種體現。
若能更進一步,甚至可成一條獨立的大道之路。
“我願學多的!”
不出意外的,這猴子選了多的。
元易對此一不在意,屈指輕彈,一抹靈光沒入其靈臺之中。
見猴子入定,元易身形消散,任其自行領悟去。
不管是傳給孫悟空的修行法門,還是這術法神通,都沒有現成的,需要元易從無到有的推演開創。
《大品天仙訣》?《七十二變》?都是沒有的。
《八九玄功》元易手中倒確實有現成的,可與這猴子並不算太契合,增長修爲以這猴子的情況來說慢了些。
那《七十二變》,看似便是地煞七十二門神通,但那實則只是表象。
這所謂的七十二般神通演化,不過是枝葉而已。
元易將七十二門地煞神通硬生生融會貫通在一起,化作了一門術法。
但地煞七十二神通可不具備什麼躲災避劫的能力,這其實是騙猴子的,也是隱藏了其中真正的玄妙。
這災劫可是天地秩序所成,豈是一般手段就能躲避過去的?
也就是元易,自身便承了天地之道,歷成、住、壞之劫,才能直接從天地根本的層面截取這躲災避劫的手段來。
這《七十二變》的根本,並不是七十二所對應的神通術法,而是那一個不起眼的“變”字。
那其實是元易自身大道的精髓,窮盡變化,恆變無常,應時應勢應劫而變。以變化承載一切,囊括一切。
這是元易的道,元易以此將七十二門神通串聯,將其化作了表象。
天罡三十六大神通之中有一門神通便是變化之術,名胎化易形,可隨心變化,涉及生靈之存在本源。
而元易傳給孫悟空的這《七十二變》,其中的根基比起胎化易形都要更加高深,畢竟是元易大道的體現。
變化不僅涉及存在本源,甚至連命數因果也能一併改變,不只是涉及形體那般簡單,唯有如此才能避天地秩序所成的災劫。
這一點元易並沒有告訴猴子,有七十二地煞神通遮掩,尋常人物也絕對看不出其中根本玄妙來,不識其真面目,只當七十二地煞神通。
所以,猴子到底選三十六還是七十二,其實並不重要。
不管是三十六還是七十二,都只是表象罷了,根本藏在表象之下。
元易行事隨意,卻也願意遵守規矩,既然決定了傳這猴子大道,該教他的東西便不會少了去。
赤松子也好,這猴子也罷,元易從不在這種事上吝嗇,也沒有必要吝嗇。
他不像自己老師通天聖人那般,誰都願意教,他會挑人。
要麼不教,教了,那所傳定是真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