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薛誠來給孩子們上課能說些什麼?看着獨自坐在一邊的薛蟠,還有在榻上啃着點心的寶釵,留着口水瞪着大大的眼睛的薛蝌,薛誠真的有點頭大,他想了很久,想着既然自家大哥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讓侄子去科考的,那麼即使是給他講史書,自己好像也是可以用科考必讀的那些史書裡去找故事的。

有了這麼一個想法,薛誠立馬將原本計劃的什麼二十四史,什麼資治通鑑都放到了後面,科考必讀書籍最基本的可不就是四書五經嘛。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這些是古代必考的內容;而五經指的是《詩》《書》《禮》《易》《春秋》。《禮》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榖樑傳》分別合刊。而薛誠讀的最多的就是左傳了,講故事自然是越熟悉的講的越好,若是他自己都磕磕巴巴的,孩子們自然更沒有了興趣聽不是。所以他直接拿起了《左傳》開始作爲啓蒙史書開講了。

“春秋的時候呢,有一個國君,是一個叫做魯的國家的國君,人稱魯惠公,他正式夫人孟子去世了,後來又娶了一個妾室當繼室夫人,生了一個兒子,叫做隱公。。。”

薛誠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惜他低估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也低估了幼兒也懂得八卦這一個不怎麼顯而易見的事情,所以他悲劇了,這才說了頭一句,問題就開始冒出來了。

“以妾當妻?這個人還是國君?怎麼聽着有些不靠譜啊!”

這是薛蟠,當然這是故意的,誰讓他目前還是孩子呢,孩子嘛,聽故事提出疑問那是很正常的對不對?他這是符合潮流而已,真的不是存心給二叔難看!只是他這提出的問題有點尖銳了,你讓薛誠怎麼說?難道說,這當了國君的,帝王的,一般情況下不符合尋常人禮法的事情都是能做的?這不是誹謗君上嘛!他可不敢,所以只能是愣神了,細細的想想又什麼別的理由不!可是不等他想理由出來,另一邊其他的孩子也開始折騰了。

“大哥,什麼叫以妾當妻?”

這是寶釵,三歲的孩子也到了喜歡問些爲什麼的時候,不過她和薛誠不怎麼熟悉,所以沒有直接問到薛誠頭上,而是問自家大哥了,可惜她問的人也不靠譜,因爲薛蟠是這麼回答的:

“妾就是姨娘,咱們家也有,以妾當妻,就是讓姨娘做了咱們媽的位置,還生了一個庶出的弟弟。”

能這麼比喻?人家是國君,不是咱們商戶人家,薛誠很想立馬訓斥一下,可是他的訓斥還沒有出口,寶釵就瞪圓了眼睛,一下子從榻上站了起來,胖胖的小胳膊很有氣勢的叉着小腰,學着薛訊不怒自威的模樣,蹦出兩個字:

“誰敢?”

薛誠想要捂腦袋了,偏偏這個時候,他自家的兒子,一歲多的薛蝌也跟着湊熱鬧,笑呵呵的拍着手給堂姐助威:

“敢,敢,誰敢!”

薛誠有一種衝動,想要揍他們一頓,好在他還知道這些孩子還小,忍了忍氣,儘量溫和的說道:

“好了,這是古人的事情,咱們這是說故事呢,先聽完再說。”

聽到這裡,孩子們總算給面子,又重新做好了,聽着薛誠繼續說:

“就在這時候,宋國的國君宋武公也有了一個孩子,那是個女兒,名字叫仲子,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有字在手掌上,上面寫着:魯夫人。。。”

說到這裡,薛誠又被打斷了,還是薛蟠,瞪着大眼珠子,一臉驚異,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高聲叫道:

“呀,那不是和寶玉一樣?”

“那個寶玉?”

薛誠也被帶歪樓了,很是好奇的詢問,難不成這孩子還知道別人手裡有字的?要說還真是有可能,這史書上似乎有不少人天生有些個什麼異樣的,不想薛蟠回答的卻不是古時候,而是現在的:

“還能是誰,京城那個賈家,姨媽的賈家,姨媽生了一個表弟,說是就是生下了嘴裡就含了一塊玉的,很是稀奇,說是什麼天大的福氣,是個有來歷的,這不是和這個什麼仲子差不多嘛,不過奇了怪了,這仲子,聽着似乎是什麼宋國國君的女兒,那就是公主了,寶玉他爹,我姨夫只有個五六品的小官,怎麼這公主還沒有我表弟厲害?只是手掌寫字,不像是有個玉這麼好?玉可值錢多了,聽說這上頭還有好些字什麼的呢!”

薛蟠真的是說玉值錢嗎?不是,他是在隱晦的說,這賈家做事兒有些出格,他們在金陵都知道了,孩子生來有玉,比古代的公主都尊貴些,果然,聽了薛蟠的話,薛誠眉頭就皺了起來。臉色有些不好看,而一邊薛蟠的最佳拍檔寶釵這時候又插嘴了:

“哥哥,玉在嘴裡出來的?他怎麼吞進去的?寶釵怎麼不會?硬硬的,牙齒不疼嘛?有多大?有點心大嗎?”

是啊,這玉多大?多硬,嬰兒的嘴又有多大?怎麼進去的?這怎麼看都是個問題,反正薛誠這個時候滿腦子都是,這事兒有些不靠譜的想法。只是這個時候他腦子裡有好些還沒有想明白,看看薛蟠,想着這孩子這裡也問不清楚,索性等着晚上去問問大哥好了,不知怎麼他總覺得這事兒似乎不是什麼好事兒,到底哪裡不對,他一時半刻倒是也說不上來。

“好了,繼續聽,故事還沒有說完呢,那個仲子後來真的就嫁給了魯國,生了桓公,後來魯惠公去世了,桓公當了新的國君,而隱公成爲了攝政。”

“咦,二叔,你沒說這仲子嫁給的是誰呢,嫁給了老頭子的魯惠公,還是那個隱公?若是魯惠公,那麼原先那個隱公的媽怎麼辦?難道一下子又不是繼室了?是平夫人?那不是商戶纔有的嘛?國君那裡怎麼可能有兩個皇后?若是嫁給的是隱公,那讓兒子當皇帝,老子給兒子行禮,豈不是大不孝?規矩體統呢?二叔,這說不通啊!”

又是薛蟠,這孩子怎麼這麼多問題?這讓他怎麼回答呢?這史書這東西好像到處都是問題,到處都是漏洞,到處都是對不上的,就像是這個,按照《史記》裡說:仲子本是配給隱公的,後來人家魯惠王直接把兒媳婦給搶了,等着生了桓公,然後這仲子就被扶正了,可是這要是說出來,豈不是有些教壞小孩子了,看看這古靈精怪的侄子,還有那個眨着大大的眼睛,一臉可愛的侄女,他真心沒法說,想了半天,只能說到:

“這就是今天的問題了,到底仲子嫁給誰了?到底這裡頭還有什麼隱情?到底是怎麼樣一個故事?蟠兒,那就要看你了,你若是看的書多,必定能找到答案,史書就這麼多,能講到這些的也就這麼幾本,二叔等着你自己找到答案,等你找到了,二叔就帶你去銀庫數銀子玩,可好?”

引導別家的孩子可能用零食,用玩具就能搞定,可是自家這個侄子,對這些卻沒有什麼興趣,倒是數銀子,看着銀子堆成山,他比較喜歡,所以薛誠也只要順應薛蟠的惡趣味,用這個當魚餌了,當然他一會兒對着自家大哥告狀是一定的,誰家的孩子這麼麻煩,聽個故事還能聽出這麼多的八卦來,連人家娶妻生子都有興趣的,哎,原來這免費的養病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

薛誠瞬間有些頓悟的感覺,在三個孩子純潔的目光中落荒而逃!

插入書籤

第68章 大結局第一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二十八章第一章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29章 書樓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48章 開會第58章 調查第二十四章第32章 傘3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七章第三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四章第二十四章第66章 六年第37章 說京城第55章 詩啊第34章 學習第二章第六章第四章第48章 開會第30章 傘第52章 甄家處理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49章 三年第54章 郊外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36章 薛訊回家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44章 支援第49章 三年第50章 搶生意第十四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十五章第31章 傘2第61章 梅家園子第二十四章第31章 傘2第39章 來人第六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十五章第八章第69章 番外1第52章 甄家處理第39章 來人第35章 籌謀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二十四章第45章 京城第43章 災第九章第33章 傘4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62章 留客第十五章第四章第二十二章第50章 搶生意第60章 論親第十九章第66章 六年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60章 論親第47章 牙和變老第44章 支援第二十八章第49章 三年第二十章第59章 包租公第五章第十二章第50章 搶生意第九章第十一章第30章 傘第37章 說京城
第68章 大結局第一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二十八章第一章第50章 搶生意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29章 書樓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48章 開會第58章 調查第二十四章第32章 傘3第52章 甄家處理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七章第三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四章第二十四章第66章 六年第37章 說京城第55章 詩啊第34章 學習第二章第六章第四章第48章 開會第30章 傘第52章 甄家處理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49章 三年第54章 郊外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36章 薛訊回家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44章 支援第49章 三年第50章 搶生意第十四章第47章 牙和變老第十五章第31章 傘2第61章 梅家園子第二十四章第31章 傘2第39章 來人第六章第38章 林家有子第十五章第八章第69章 番外1第52章 甄家處理第39章 來人第35章 籌謀第56章 僧道和甄費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二十四章第45章 京城第43章 災第九章第33章 傘4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三章第62章 留客第十五章第四章第二十二章第50章 搶生意第60章 論親第十九章第66章 六年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60章 論親第47章 牙和變老第44章 支援第二十八章第49章 三年第二十章第59章 包租公第五章第十二章第50章 搶生意第九章第十一章第30章 傘第37章 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