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三年

轉眼間時間就過了三年,薛蟠終於到了十一歲了,從一個胖嘟嘟的孩子,如今漸漸變成了一個渾身帶着溫潤儒雅的翩翩君子模樣的書生,好吧,也許不是什麼書生,最起碼誰看過書生一天到晚檢查賬本的!不過薛蟠的學問如今真的是很有些根底了,最起碼走出去和人結交說起話來也是什麼都跟得上,參加什麼聚會也是樣樣都拿得出手,在金陵也算是有點文人名聲了。

只是從他進入十一歲開始,薛蟠的神經就開始緊繃,時刻的關注着自家老爹的狀態,若不是目前薛訊看着身子很是不錯,估計他都能讓他爹每隔一天就看一次大夫。

你說奇怪?不奇怪,沒法子,誰讓書裡這兩年就是人家薛訊的死期呢!作爲兒子,他能不重視嘛!

有時候薛蟠也會想,這兩年是不是流年不利,或者是這兩年命犯煞星什麼的,因爲沒事兒的時候他曾細細的掰了掰手指,發現這兩年似乎是原著中死人最多的時候,你看啊!一個是薛訊,這個從薛蟠十一二歲打死馮淵進京中看出端倪,這是他老爹死後的事兒,好像還是孝期闖的禍事。第二個就是他二叔薛誠了,這個則是從薛家如今後從來沒有接到過喪信,可是薛蝌卻是沒有了父親只能自己送妹妹去京城準備送嫁看出來,薛誠必然是在薛蟠他們入京之前就沒了的。第三個那就是賈敏了,這個沒得說,不用原著,薛蟠這個時候也能知道,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林家那個男孩子已經三歲了,而林黛玉今年也正好到了六歲,正是書裡入京的年紀。啊對了,還有第四個,那就是那個叫做林碩的孩子了,若不是他先早夭,賈敏也不會沒了指望一病不起,更不至於喪命。最後就是馮淵,這個倒黴催的,爲了搶女人,打羣架最後送了命。

看看,不過是隨便掰掰就掰出了這麼多人,薛蟠想想都覺得背心有些發涼,這都什麼事兒啊!怎麼都幾種在一起死呢!太讓人害怕了。

薛蟠從來就不是個沒什麼算計的人,既然知道了這裡頭的問題,他自然回想法子解決,第一個自家老爹,他用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家裡的好些賬本什麼的都直接接手過來,從根本上減輕自家老爹的工作量,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休息,然後每個月都請大夫上門請脈,當然爲了不顯得太過突兀,他打着爲了家人身體健康着想的名頭,家裡每一個人都被照顧到了,有了這樣的高端待遇,而薛訊和薛王氏的眼裡,他們看到的是這是兒子的孝心,是孝順他們才這麼做的,自然是萬分的配合,還時不時的在外頭炫耀一二,弄得薛蟠自己什麼還不知道呢,就有了一個孝子的名頭。

心情放鬆,工作減少,還有大夫隨時恭候,吃的又是薛蟠請教了大夫後得來的養身的藥膳,薛訊的身體自然是好了很多,想來若是沒有什麼大事兒,這一劫估計是能順利的過去的。

第二個就是薛誠了,把自家老爹放到第一位,說薛蟠是自私也好,冷情也罷,反正他就是這麼做了,將心比心的想,隨便哪一個人當他在自家爹和叔叔中選擇的時候,是個人都會選自家爹的對吧,所以薛蟠對於將二叔放到第二位那是一點的心理負擔都沒有,當然他對這個從小很是疼他的二叔也是很不錯的,家裡請大夫診脈的時候也常帶着去看二叔,給他也提些有益健康的意見,說來,當年劉供奉就說過,薛誠的身子那是屬於勞累過度纔不好的,這幾年的調養之後,薛誠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改善,底子也慢慢的補了回來,只要不再過度操勞,那是基本沒什麼可擔心的。

到了第三個賈敏?薛蟠其實很有些頭疼,他畢竟已經是個大孩子了,不怎麼好關注人家的後宅,這很不禮貌的,所以他只能用迂迴的法子,比如先考慮挽救一下林碩,畢竟只要林碩身子好,想來賈敏也不至於生病了。在一個薛蟠覺得,他帶給林家的變化已經很大了,比如飲食上的改善,比如劉供奉的出現,這些都是能改變林家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在一年多前,林如海就上了摺子表示自己在巡鹽御史的位置上做了五年了,這已經很是違背了規矩,時間太長了,自己申請調離,避嫌,這個摺子最後居然被批准了,林如海順利的擺脫了揚州鹽道的差事,並提升爲浙江巡撫,那可是從二品的官職,可以說是一下子跳了兩級,從中很能看出皇帝對他的滿意。

你說爲什麼滿意?這個很簡單,因爲批准的人是新皇帝,對的,是新皇帝,因爲薛蟠的蝴蝶,老皇帝已經退位了,新皇帝剛剛登基,而一上來這林如海就上摺子請求調職,直接把這油水最好的地方空給了新皇帝的心腹,新皇帝能不滿意嘛,對於這麼識趣的人,自然是要重用的,因爲林如海是祖籍蘇州的,不能給個什麼江蘇巡撫的職位,可是浙江還是可以的吧,所以林如海就去了杭州了。

說來這老皇帝退位這事兒要最根溯源,那真的和薛家是關係很深,說來還是當初薛家在揚州和林如海一起實物賑災的時候發生的變化,老皇帝因爲對京城的勳貴很是失望,就想着看看薛家是不是能拉起來,幫着對抗一下甄家的勢力,所以派了人去調查薛家,不想這薛家還沒有調查出來,卻從江南得到了其他的情報,有關於自己兒子的情報,不說太子在江南的佈局,就是老二,那個甄貴妃生的兒子也在江南利用甄家的關係不斷的蠶食江南的利益,還有老三,更是躲在一邊等着他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看到這些,老皇帝心裡那個涼啊!他還沒死呢,兒子們已經迫不及待了,什麼拉攏,收買,甚至是暗殺,什麼招都有啊!最要緊的是他還發現了這三個兒子相互下套的痕跡,甚至還有些武力□□的準備,連着京城那些武將也開始慢慢的被參合到裡頭去了。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什麼都能動,就是一個兵權是不能動的,一動很有可能就影響到天下的穩定,邊關的危機,所以看到這些,老皇帝很是雷厲風行的出手了,老大,老二,老三一個都沒跑,全部拿下,給圈了起來,然後把最老實的老四直接扶起來,當了皇帝,把名分定下,反正自己活得好好的,這朝政也能插手,還能慢慢的培養教導一下老四,畢竟老四可是他按照王爺培養的,還不知道能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皇帝呢!他最重要的是爲了定下名分,只要老四登基了,那麼那幾個混賬就是出來了,也不可能在折騰了,這纔是他最重要的目的,當然他自己是不知道,在原著中,這三個兒子最後有兩個都死了,一個是逼宮不成自殺的,一個是被殺的,還有一個則是被軟禁致死的,若是和原著比起來,這三個人的結局已經不知道好了多少了,最起碼這原著中薛蟠家的什麼棺材板那是不用準備了。沒人定這個了。

林如海離開了鹽道,自然也就是離開了是非窩了,新的職位就是在艱難,也不至於像是那些鹽梟什麼的喪心病狂,薛蟠可是知道,很多同人裡都說,這賈敏和林家那個兒子是讓人害死的。離開這個高危的職位,她們的安全係數也上去了不止一個檔次。

還有就是薛蟠這幾年和林如海通信不斷,還常常去林家拜訪,請教,不知不覺中也灌輸了不少鍛鍊身體的思想,用薛蟠的話來說,若是身子不好,萬一從考場擡出來可怎麼好!豈不是辜負了本身的學問?哪怕是爲了應付考試,也要有副好身板。

他這個想法林如海還是很認同的,他自己就吃過這個苦頭,考試考得昏天黑地的,差點死在裡頭,每次考試,基本都是擡出來的,不調養一個月,基本就沒有恢復的可能,想到自家兒子以後也可能遭遇這些,他心裡也是很擔心,自然是覺得薛蟠說的很有道理的,立馬也跟着做,請了各老兵,帶着兒子鍛鍊,雖然才三歲,可是已經開始學着怎麼射箭(用彈弓代替),怎麼騎馬(用大狗適應),甚至還學着打拳,總之是一切能鍛鍊的事情都用上了,這樣的情況下,這孩子身子不好纔是怪事兒,最起碼薛蟠和林家交往這麼幾年,就沒有聽到這孩子生什麼大病的消息,就是什麼小病也很少聽到,可見這孩子能有多健康了。

五個這兩年要死的人裡解決了四個,最後一個什麼馮淵那就不是薛蟠需要考慮的事情了,他畢竟不是什麼聖父,管的沒有那麼寬,更何況在他想來,若是沒有自己參與,這馮淵最多不過是買了甄英蓮過去當老婆,能有什麼事兒?有這個管閒事的功夫,他還不如多做些生意來的要緊。

說起生意,說起薛家,如今在金陵也大變樣了,薛家如今再不是以前的那個薛家了,這幾年薛家出了一個秀才,三個童生,雖然對着薛家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這個數字實在是不夠看,怎麼數怎麼可憐,可是好歹外頭說起薛家來再也不是原本那種鄙夷的態度了,人家家裡有讀書人,這就是底氣。

還有薛家資助的那些寒門士子,旁支親族,也有不少人科舉很是順利,有一個已經是舉人了,這讓薛家的人都很高興,雖然不是薛家人,可是好歹也是薛家族學出來的,說出去也是薛家的榮耀不是,看看,薛家族學如今想來附學的人那是越發的多了,這就是名聲啊!

還有象棋這個東西,這幾年薛家每年都贊助一次大賽,生生的把這象棋給哄擡了起來,雖然還是沒有圍棋那樣的地位,可是在江南那已經是隨處可見的棋類遊戲了,就是周邊的那些省份也風行的很,這讓薛家的大賽人氣很是旺盛。薛家的名聲也越發的響亮。

薛家各房這幾年做好事兒也是不予餘力,特別是在家裡有孩子開始考取了功名之後,更是積極的很,附近的什麼山道,什麼橋樑,基本上有八成是薛家建的,各式的善堂也有薛家的身影,每年冬天還拿出米糧來施粥什麼的,薛家被提起四大家族什麼的已經越發的少了,更多的說起薛家都會說一句慈善之傢什麼的,這讓薛訊他們很是得意。

還有京城的生意如今也很是不錯,自從老皇帝調查了薛家,看到了薛家這些年做的善事,還有那些族學,藏書樓,象棋大賽的事兒之後,對着薛家的變化很是滿意,皇帝滿意了,那麼薛家在京城的生意自然是好了,每年進到宮裡的項目也多了起來,不僅僅是原本的頭花胭脂水粉,還有遮陽傘的生意,後來又加上了珍珠採購的大單。

說起珍珠採購,薛蟠一直心裡有點蠢蠢欲動,沒法子,他有百度啊!他知道人工養殖珍珠啊!這可比讓採珠女下海採珠不知道效率高了多少倍去,掙得也不知道能多多少,可是薛蟠不敢啊!他怕!怕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不是掙錢,而是送命了,這麼大的財富,不是他們薛家能沾手的,也不是薛家能保住的,他怎麼敢說出去?這東西最好就是呈給皇帝,讓皇家做,讓皇家掙錢,只是他不甘心,不甘心這樣一個大大的掙錢的機會就這麼送出去。所以他再等,等一個時機,等着自己長大,等着局勢的變化,等着用這個方法給自己謀劃一些好處。

新帝登基之後,薛蟠心裡有點蠢蠢欲動,可是他忍了,因爲他不想這麼早就把自己暴露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還有一個就是他看到了別的機會,比如甄家,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甄家即將到來的命運,甄家和薛家同在金陵,一向是甄家壓着薛家,他需要好好算計一下,想着怎麼在皇帝對着甄家動手的時候,讓薛家也分一杯羹,還不能太招搖,讓皇帝察覺。

這真的是個很大的局,讓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布這麼一個局,他有些力不從心,可是他也很是興奮,他感覺若是這一次能做好這件事兒,那麼以後即使他進入了官場,也不會吃虧了,就當是預演好了。

“福壽,怎麼樣!”

薛蟠看着身邊他的得力助手,貼身小廝福壽,眼睛微微的眯着,等着他想要的消息,而福壽則是一臉的憨厚老實,怎麼看怎麼像是一個沒什麼心機的老實人的樣子,站在一邊笑着,若是有人細細的觀察就能發現福壽不同於臉部表情的眼睛,機靈的閃着光,還帶着一絲的奸詐。

“大爺,都辦妥當了,就按照您說的,讓人去甄家的那個管事那裡吹了風,這會兒他只怕正着急的很呢!”

聽到福壽這麼說,薛蟠得意的笑了,很是滿意,然後點了點頭,吩咐道:

“好,告訴辦事兒的人,這事兒要是辦妥當了,自然有他的好處。“

說完轉身去了內屋,等着福壽一走,他又去了後面自己的小庫房,看着那新出現的幾樣古董,眉開眼笑的偷着樂。

你道薛蟠怎麼會這麼高興?還用說,自然是佔了便宜了唄,說來也是他腦子好啊!在想着怎麼從甄家佔便宜的時候突然想到這甄家似乎在書裡,好像就是賈家的翻版,那麼若是這麼說那什麼管事的偷盜庫房的東西,或者說那些大大小小的管家管事動用自己手裡的權利貪墨主家財物的事情必然也是有的。而且一個個還都是大富豪,絲毫不比主家的主子們銀子少呢!所以從一開始,薛蟠打的主意就不是甄家的主子們,而是那些管事什麼的。

甄家的家奴們要真說起來比起一般人家的尋常百姓還多幾分見識,這和他們生活的環境有關,見天的見到的都是富豪之家的人,看到的,吃到的,還有尋常學到的也都是大戶人家的做派,他們見識自然也是廣了很多,只是在有見識的奴才也是奴才,很多的只是不是他們看看就能學會的,比如說古董的認知上,他們就不怎麼清楚了,最多知道這是好東西,知道些玉器寶石的品質那就已經是很有些本事了。

薛蟠利用的就是這一點,他讓一個不怎麼在外頭走動的下人出面,裝成專門收古董的商人,也就是冷子興那種角色的樣子,然後和甄家的那些管事們接觸,這些管事們從主家用打碎,或者是報廢的接口偷出來的東西不少,他們也知道這是好的,值錢的,可是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拿出來用,更不用說賣出去了,萬一哪天一不小心讓人看到了,捅到主子那裡,那他們可就沒命了,所以這好東西到了手裡,大多都是藏着掖着,只想着哪天當個家底傳給孩子,別的真的是沒什麼動作。更要緊的是對於這些奴才而言,他們認爲最好的家業其實還是土地,最好能有些個什麼小莊子,這纔是他們長久的家業。古董這東西,對於不怎麼識字的奴才來說,只能是一種很有誘惑的東西而已。

而如今,薛蟠的人通過拐着彎的渠道讓他們知道了有這麼一個做行商的古董商人,他們心裡就像是一下子亮堂了起來,他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這東西在這金陵不能賣,其實還能賣給行商啊!行商行商,那就是行走天下的商人,他們不定是在那裡落腳的,賣給了他們,那就是說這東西絕不會在金陵出現了,這多好,就是那天倒黴,這東西讓人知道了是甄家的東西,想來也沒有什麼人會專門再到甄家來說的,他們豈不是就安全了?最要緊的是,等着這東西賣了出去之後,這銀子他們可以拿來買地,買莊子,這樣一來,就是以後有人對着主子說自家有錢,自己也能理直氣壯的說一句,這是自己積攢了家業,買了地,一點點攢起來了,怎麼看怎麼合理不是!

想到這些,那些管事們哪裡會不動心!立馬就和薛蟠的人聯繫上了,一開始只是試探的賣了些他們知道價值的東西,看看是不是價格合適,是不是騙人的,薛蟠是什麼人啊!那裡會不知道他們的心思?一開始自然讓人報了一個價值六成的樣子,這個價格已經能和當鋪裡死當差不過高了,還不容易讓人發現是他們出手的,所以那些管事們很是滿意,賣給了薛蟠一些,薛蟠讓人給錢也分外的痛快,這讓管事們很滿意,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他們拿來的東西多了起來,有些明顯就是古籍,古畫,之類的,這些個管事們明顯不懂的東西,到了這個時候,薛蟠立馬就開始不客氣了,基本上都是價值的一二成就把東西拿了過來,當然對於管事們來說,這破破爛爛的東西還能賣到這麼些銀子那簡直就是意外之喜啊!只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了。

爲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就是甄家主子們一個個也不是愛讀書的人啊!若不是他們家老太太是太上皇的乳孃,若不是家裡出了貴妃,還有了皇子,那是沒什麼人有做官的資格的,這樣的人家那裡會對這些珍貴的古籍之類的感興趣呢!自然這些書的價值也就不怎麼上心了,就家裡的這些還是人家送的,成天堆在庫房吃灰的。

連着主子都不懂的,奴才自然更是不明白了,看着放在庫房都沒有人重視,偷拿出來都不怎麼惹人注意,他們自然拿了不少,這下可好,全進了薛蟠的庫房了。看着家裡東西越發的多了起來,薛蟠能不高興?

如今他就還等着,等着這些管事最後的一筆了,他也不喜歡這些蛀蟲,所以他讓人偷偷送了信給甄家的人,讓他們知道庫房的疏漏,然後呢!再告訴那些管事的,要出事兒,這樣一來,這些管事爲了洗清自己,必然將手裡有的那些東西一次性全清理出來,想來到時候價格必然低,薛蟠又能掙上大大的一筆了。

至於那些管事之後怎麼樣?那就不是他要擔心的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看着再說吧,若是他們真的能躲過這一關,那隻能說,甄家那是離着倒下不遠了,當然薛蟠不會憐憫什麼,只是會繼續乘火打劫一下而已,他還是很仁慈的,看看,都沒有用什麼下九流的招數對吧!那些都是你情我願的交易呢!他多講究啊!

恩,你說什麼?薛家的下人?恩好像也是啊!距離當年清理庫房的時候整理下人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家裡似乎也該繼續下個大棒給那些下人一個警醒了,這樣,就等着甄家的事兒弄完,自己就在操作一次好了,整理自家他還是有些手段的,就是再不成,那不是各種同人都能參考嘛!他還是很有些理論依據的,對了,還能教導一下妹妹,哎,沒法子,自家老孃太軟,自己就是操心的命啊!

第41章 失落的妹妹第四章第一章第60章 論親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六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二章第61章 梅家園子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一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46章 摔第四章第50章 搶生意第一章第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61章 梅家園子第37章 說京城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49章 三年第54章 郊外第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8章 調查第十四章第46章 摔第44章 支援第二十一章第30章 傘第35章 籌謀第55章 詩啊第54章 郊外第60章 論親第40章 妹妹第49章 三年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第30章 傘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31章 傘2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66章 六年第二十一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29章 書樓第二十章第46章 摔第四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二十五章第44章 支援第二十四章第十九章第69章 番外1第二十三章第十四章第59章 包租公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4章 郊外第29章 書樓第二十一章第29章 書樓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一章第十九章第29章 書樓第59章 包租公第九章第十一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47章 牙和變老第35章 籌謀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54章 郊外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七章第32章 傘3第二十六章
第41章 失落的妹妹第四章第一章第60章 論親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64章 人選和法子第六章第67章 林如海的心思第二十二章第61章 梅家園子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二十七章第十三章第一章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八章第46章 摔第四章第50章 搶生意第一章第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61章 梅家園子第37章 說京城第57章 柺子和英蓮第49章 三年第54章 郊外第二章第65章 林如海和薛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2章 甄家處理第58章 調查第十四章第46章 摔第44章 支援第二十一章第30章 傘第35章 籌謀第55章 詩啊第54章 郊外第60章 論親第40章 妹妹第49章 三年第二十八章第十一章第30章 傘第二十七章第十五章第31章 傘2第二十三章第十章第66章 六年第二十一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29章 書樓第二十章第46章 摔第四章第63章 遊園和魚第二十五章第44章 支援第二十四章第十九章第69章 番外1第二十三章第十四章第59章 包租公第63章 遊園和魚第54章 郊外第29章 書樓第二十一章第29章 書樓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八章第68章 大結局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47章 牙和變老第一章第十九章第29章 書樓第59章 包租公第九章第十一章第52章 甄家處理第47章 牙和變老第35章 籌謀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54章 郊外第51章 官田和租子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七章第32章 傘3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