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尼山書院得承師訓

尼山書院是江南最爲着名的學府,這學院的山長叫沈傲風,原是先帝幼年時的伴讀,後來先帝得了皇位,本想着提攜這位幼年時的好友,但是沒料到,那沈傲風卻婉言拒絕了,反倒是到了蘇州,開了這家尼山書院,秉承孔子的訓誨,一心教書育人。

先帝見此,知道好友心意已決,於是花費了巨資幫助沈先生建立了這所尼山書院。

書院位於蘇州城南,夏日裡,這裡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最適合修身養性,竹林中要麼讀書聲朗朗,要麼絲竹悅耳,伴着滿山的青翠,真是個神仙也住得的地兒。只不過現在正是隆冬時節,萬物皆是一副蕭條的景緻,這書院裡的學生也大多來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沈先生感念這些孩子皆是幼年離家,想必家中是極爲惦念的,於是早早放了年假。那家裡有些銀錢的,便會派了僕衆來接,若是家境艱辛的,山長大人便留下了在這蘇州過節。一應的吃食節禮都是書院承擔,學生能夠不必花上一分一毫。

這尼山書院招收學生也是極爲嚴格,不論富貴,不論顯赫,只看學識人品,就是那家境貧寒的庶門子弟,若是有了真才實學,只要經過了書院的考試,便可留在這裡讀書。家境貧寒且學識出衆的,不但免了一應學費雜費,每月還能得到不少貼補。

先帝曾賜予尼山書院良田千頃,供給書院平日所需,再加上,這蘇州雖說大大小小的書院也不少,那歷經百十來年的書院也有,但是能像尼山書院這樣,獲得皇家恩寵的,倒還真是不多見。這蘇州城裡的鄉紳員外,都以和尼山書院牽上關係爲榮,每年都會送上大量的金銀,也是變相的討好了先帝吧!

自先帝逝世後,當今聖上在蒞臨江南時,更是親臨書院,賜下了匾額,那些官吏能在江南的官場上混,哪個不是人精?看了皇帝的舉動,便越發的巴結了沈先生。縱觀兩朝,尼山書院自先帝登基以來,便出了不少舉人進士,而且大多還是寒門子弟。所以,如今這江南的少年讀書郎,莫不一門心思考取了尼山書院,除了剩下了吃穿嚼用,還能得遇名師教誨。

林致遠昨日趕回了蘇州,在族長和林氏族人的面前,拜了林家的列祖李宗,正式接過了林如海這一脈的家業。自打接到了林如海的密信,趕到揚州,卻沒料到這位探花郎已是風中殘燭,更沒想到,林家的這位伯父竟然產生了讓自己一人肩挑兩房的主意。

林致遠回想起來,似乎一切還只是個夢而已,也不知那前世是夢?亦或是今生?

他原本只是位中學教師,每日裡和孩子們作伴,學生們雖然淘氣些,但是看着自己的學生不斷成長也是件開心的事情。工資不多,但是足夠自己這個光棍兒花銷。那日午休,他躺在校園長廊的石凳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紅樓夢》,也不知什麼時候竟睡着了,等一醒來,卻成了個五歲大的孩童。

林致遠定力極好,前世裡父母早就過世,自己也沒什麼牽掛,既然上天安排自己到這一世走上一回,便不能辜負了這大好的年華。

當時的他並不知曉這是什麼時代,只知自己依舊姓林,倒和前世是一個名字。父親在幾天前去了,家中只剩下寡母拉扯着自己。

後來漸漸長大,他才發現,自己的伯父竟是林如海,這令自己大吃一驚。母親不願意提到過去的事情,總是督促自己要念書,了卻父親未能完成的心願。那林如海倒是常從揚州帶些禮品給母親,母親雖一一收下了,但是從未回禮,更沒給過好臉色,只是在寂靜無人的時候,偷偷抹淚。

林致遠兩世爲人,怎麼能不瞭解母親此舉的意圖。她必是怨恨林家老太太心思惡毒,害得夫婿早逝,但是又不願得罪了自己的二伯,林如海那時已經是揚州的巡鹽御史,深得皇帝寵信,爲了自己兒子的前途,這位母親便只好強迫自己放下怨恨。

林母多次對林致遠說過,要放下仇恨,放下不甘,這樣人生的路才走的遠,無論將來遇到任何事,任何困難,都將它當做落葉飛花,淡然處之。

林致遠前世的時候,早喪父母,沒有親人,再世爲人後,便更加的依賴林母,真心的將其當做自己最親的人,看到林母爲自己的學業,去求林氏族長,讓自己依附在宗學;看到林母爲了給自己攢下家業,以一介女流之身,還要四處打點。林母爲了不叫人家說自家是商賈人士,影響了兒子將來的前途,即便是賺了錢,也要散財給鄉親們修橋修路,逢年過節舍粥舍米,多做善事。

也許是太過操勞,林母的身體便不大好,林致遠心疼母親,欲接過家業親自打點,卻被林母重重的責罰了一番,在林家的牌位面前跪了三天三夜。林致遠只好瞞着母親,料理起自己的買賣。

三年前。母親一病不起,自知大限已到,唯一的心願便是看到兒子金榜題名,光耀門楣。林母一生都只是爲了兒子着想,絲毫沒考慮過個人,她深知,致遠若是考完鄉試,第二年就要進京參加春闈,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耽誤兒子的前程。但是,這位慈母卻還是在那一年病逝了。

致遠想到這裡,不禁心口一痛,母親臨終前還在掛牽的是耽誤了兒子一屆科考,在家守孝,又是三年的光陰。他倒不在乎什麼時候參加會試,只是母親終究放不下心結,黯然離開人世。

他邊想着心事,邊向老師的宅院走去,遠遠迎來一人。“林師兄,您來看沈先生啊!”這說話的叫衛桓,書院裡的學生,家在德州,因囊中羞澀也不便回家過年。沈先生看他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便命他給那些年紀尚小,卻無法回家過節的孩子在閒時講解講解功課,每月給些補貼。

林致遠一拱手:“原來是衛師弟!”致遠一看衛桓手提着竹籃,心中便知他是去了後山的雅舍抄寫書籍去了。這些寒門子弟難有閒錢買書,卻又都是愛書之人,沈先生便在後山蓋了間書齋,裡面藏着天下羣書,平日裡可供學生們抄閱,只是不準拿出來便是了。

衛桓明年就要參加秋闈,說是明年,其實也就是七八個月的時間,這正是關鍵的時刻,自然是要用功苦讀,只可惜,書院中的老先生們大多回鄉與家人團聚了,這尼山書院中剩下的也都是些幹活的雜役,自己有了難題也不知向誰請教。沈先生他是不敢打擾的,可巧,這迎面撞見的是先生的得意門生林致遠,想必問他也是一樣的。

衛桓說道:“許久不見師兄來見先生,必是在家用功苦讀?以備後年春闈?”

林致遠微微一笑:“哪裡有這個時間在家溫書!只是家中出了點事情需要打點,所以竟有些時日未來。這不,剛剛回來蘇州,來見見先生。”

衛桓打眼一看,也看得出這人風塵僕僕,面有倦色:“那我就不打擾師兄了,只是若師兄得了閒,還請到在功課上指點師弟一番!”

“指點稱不上,大家互勉學習吧!”林致遠又與衛桓說了幾句,便匆匆往後院走去。遠遠的就看到守門的小廝上來打千,“小的富貴兒見過林公子,老爺正在書房。已經交代過小的,林公子一到,便請進去!”

林致遠跟着小廝進了書房,只見老師正拿了《紫光書札》慢慢品讀。致遠躬身行禮:“先生,學生回來了!”

那小廝早就退了下去。沈先生如今已是六十上下,卻還精神抖擻,想來這蘇州也是個養人的好地方,且看先帝,和沈先生的年歲差不多,卻早已化作一抔黃土。沈先生看了看自己最得意的學生,雖有點憔悴,但精神還是好的:“事情辦得差不多了?”

“是,剛剛已經在林家的宗祠前祭拜過了祖宗,族長修改過了家譜,如今我雖未過繼到二伯名下,但是身擔兩家前程,將來有了子嗣也要過繼一個到二伯一脈!”

沈先生合上手中的書:“要我說,這人啊,都逃不過這一劫,就是沒了子嗣又怎樣?將來還不是化作塵泥爛土?何必在意這些俗事!我曾對你說過,這事未必見得是好事,那林如海我見過多次,是個能在江南官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物,先帝爺對他尤爲信任。你既然接了着這家業,便再也難甩開了。”

林致遠起身從桌案邊端起壺,爲沈先生斟上茶水:“老師,我接過這二伯一脈,第一是不忍心見林家祖業無人料理,說實話,父親早亡,也與這些東西有莫大的關係。我如今繼承了林家老宅,想必林家列祖列宗、父親在天之靈也是欣慰的。這第二,我父母已逝,瑾瑜再無近親,有時回想,常感到孤單,二伯身體不好,只剩下弱女一人,將來即便是我倆相依爲命,總有個依靠,也不算得是孤寡之人了。這第三,我這妹妹外家是京中的榮國府,聽人說,那榮國府裡,只怕是門前的獅子還乾淨些,讓這樣的小女兒深陷那骯髒之地,瑾瑜心中實在不忍。”

沈先生聽到這裡,再也不好相勸:“罷了罷了,你已經做了決定,祭了宗祠,我再說什麼也無用。只是,唉,希望你這二伯別又耽擱你一屆的科考啊!”

第79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上)第47章 賢襲人夜訪西跨院(上)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96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下)第317章 花重錦官城第147章 嚴嬤嬤慨嘆過往事第399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上)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47章 嚴嬤嬤慨嘆過往事第五零二章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486章 病牀假寐道出真心第327章 不稱職的說客第91章 喜迎中秋各有風俗第178章 佟二奶奶語重心長(上)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466章 慧怡郡主第20章 除夕夜林家祭宗祠第324章 回程(上)第45章 王氏姊妹各懷心機第117章 蘭哥兒應考衆人忙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2章 送宮花再議無良事第154章 賈府開宴元春報信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第236章 羌夷使節進京議親第96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下)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365章 皇帝撮合公主冷待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44章 小浪亭裡驚遇賊寇第274章 綠柳山莊赴宴途中第52章 扮巧遇錯吃櫻桃糖第456章 皇莊之行第303章 投標會第184章 右都御使當朝發難第274章 綠柳山莊赴宴途中第199章 知人知面難知人心第34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下)第29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上)第345章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99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下)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五零二章第345章 薛蝌歸家寶釵猜忌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第263章 迎公主黛玉擔大任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08章 有口難言黛玉幫忙第117章 蘭哥兒應考衆人忙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435章 賈母舍寶玉護賈蘭第33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中)番外6薛寶釵中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267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中)第340章 撞破詭計賈蘭勸母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476章 百般試探原來是她第187章 皇恩厚賞小桐花巷第200章 晴雯春纖嚴懲內賊第378章 野心勃勃大難前兆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289章 旁門左道絕非正途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213章 燕家夫妻登門致謝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148章 患難見情香卉上位第328章 府衙門口叫囂異常第454章 誰的忠心第483章 武家取藥(下)第152章 送繡囊鳳姐欲和離第347章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第396章 實話實說第523章 生擒活捉第521章 風口浪尖第315章 問話第281章 棄暗投明賈薔進府第251章 水調歌頭致遠出招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99章 知人知面難知人心第186章 春風得意馬蹄飛疾第304章 你來我往大打出手第92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498章 迎親入府拜堂成親第261章 四娘子勸說有情郎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1章 林瀟湘風雨揚州路第308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下)第365章 皇帝撮合公主冷待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68章 頑家子大鬧宗學堂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
第79章 慶壽辰榮府排家宴(上)第47章 賢襲人夜訪西跨院(上)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96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下)第317章 花重錦官城第147章 嚴嬤嬤慨嘆過往事第399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上)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47章 嚴嬤嬤慨嘆過往事第五零二章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23章 忙做衣衫爲迎春歸第486章 病牀假寐道出真心第327章 不稱職的說客第91章 喜迎中秋各有風俗第178章 佟二奶奶語重心長(上)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466章 慧怡郡主第20章 除夕夜林家祭宗祠第324章 回程(上)第45章 王氏姊妹各懷心機第117章 蘭哥兒應考衆人忙第296章 荀家補禮主僕莫名第42章 送宮花再議無良事第154章 賈府開宴元春報信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第236章 羌夷使節進京議親第96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下)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第450章 兩位國舅第365章 皇帝撮合公主冷待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144章 小浪亭裡驚遇賊寇第274章 綠柳山莊赴宴途中第52章 扮巧遇錯吃櫻桃糖第456章 皇莊之行第303章 投標會第184章 右都御使當朝發難第274章 綠柳山莊赴宴途中第199章 知人知面難知人心第34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下)第29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上)第345章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第321 大駙馬的睿智第99章 姨娘風波紫鵑情怯(下)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五零二章第345章 薛蝌歸家寶釵猜忌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第263章 迎公主黛玉擔大任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08章 有口難言黛玉幫忙第117章 蘭哥兒應考衆人忙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435章 賈母舍寶玉護賈蘭第33章 無名客欲求秦晉好(中)番外6薛寶釵中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267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中)第340章 撞破詭計賈蘭勸母第373章 橫衝直撞衆家不滿第476章 百般試探原來是她第187章 皇恩厚賞小桐花巷第200章 晴雯春纖嚴懲內賊第378章 野心勃勃大難前兆第389章 身價倍增太妃說親第289章 旁門左道絕非正途第335章 王夫人心中一根刺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213章 燕家夫妻登門致謝第507章 分家醜聞探花反水第148章 患難見情香卉上位第328章 府衙門口叫囂異常第454章 誰的忠心第483章 武家取藥(下)第152章 送繡囊鳳姐欲和離第347章 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第396章 實話實說第523章 生擒活捉第521章 風口浪尖第315章 問話第281章 棄暗投明賈薔進府第251章 水調歌頭致遠出招第44章 林黛玉二進榮國府(下)第83章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中)第199章 知人知面難知人心第186章 春風得意馬蹄飛疾第304章 你來我往大打出手第92章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498章 迎親入府拜堂成親第261章 四娘子勸說有情郎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75章 喜宴之上溫氏大娘第1章 林瀟湘風雨揚州路第308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下)第365章 皇帝撮合公主冷待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68章 頑家子大鬧宗學堂第15章 事事精心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