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氏姊妹各懷心機

賈母等人雖然吃驚於林志遠的出手闊綽,但是那到底是林府的家事,說起來,賈母心中也有點私心,若是林志遠真的能定在京城,那麼黛玉出嫁的時候臉面上也好看不是?賈母說到底還是真心疼愛黛玉,她一心想讓自己的寶玉娶外孫女,只是老二家的作梗,偏偏要找她那個皇商家的侄女來搗亂。

如今林家的哥兒進京赴考,要是能中了不錯的名次,黛玉也有了依靠,將來進了府裡,腰桿子也直些。

一想到這些,賈母不由得笑道:“即使如此,你們就慢慢來,陳夫人我也是見過的,很好的一個人,別急着催人家,反正咱們家也有地方。”她又對賈政說道:“你明日上朝的時候打聽打聽,看看今年的主考大人是誰?也給林哥兒早做準備。”

賈政笑着應道:“兒子也是這麼想的,只是當今聖上遲遲未有準信兒,現在大家也只是猜測而已,怕是隻有翰林院的佟大人,劉大人,喬大人堪當此任。”

賈母想了想,道:“咱們家和喬大人相熟一些,就先去他那裡拜會吧!”

致遠自然不願意藉着賈府的光,作爲後世人,他知道皇帝可不太得意這寧榮二府,若是自己和他們牽連過多,說不定就會被安上忠順王一黨的帽子,還是躲遠點的好。

於是致遠客氣的推辭道:“老太太和二舅舅的美意致遠心領了,但是來的時候老師曾千叮嚀萬囑咐,叫我只在家安心讀書,也不必專門的拜會那些考官大人,先生說”林致遠故意壓低的聲音說:“皇上最忌諱別人揣摩聖意啊”

致遠的這一句話就叫賈府的兩位當家人啞口無言,他們想拉扯林致遠不假,但也是存了將來他能報恩的念頭,這並不意味着他們賈府就會爲此而得罪皇帝。賈政是個木楞的人,否則也不會只在四品的工部員外郎的位置上呆了這麼多年,他一聽致遠的話就沒了主意,只好看向母親。

賈母到底是久經風雨的老人,聽了林致遠的話便立刻若無其事的說道:“你看看,都怪我這個老婆子糊塗了,林哥兒說的對,求人不如求己,若是你能有真本事,還怕皇上不欽點你?”賈母又叫鴛鴦將博古架上的東西拿來,“林哥兒,這方端硯是當年我們家國公爺的心愛之物,據說還是前朝的珍品,就是寶玉我也沒捨得給他,怕糟蹋了。如今你拿了,保準你明年能金榜題名!”

致遠笑着接過。

一旁的賈政越看越喜歡這林家的小子,再瞧瞧自家的寶玉,一副沒魂兒的樣子,再加上賈母這麼一說,便沒好氣的呵斥寶玉:“你哪裡配用這樣的好硯臺,要是你能有你林家表哥一半兒的本事,我就燒高香了!”

賈寶玉本就害怕父親,見父親這麼說自己,越發的哆嗦起來。賈母一把摟住寶貝孫子,氣哼哼的說道:“你又耍什麼威風?寶玉的膽子就是叫你給嚇沒的,好了好了,沒事兒就散了,我也和林姑娘說說貼心話,你們幫着林哥兒去搬東西!”

衆多女眷也不敢走,只看賈赦和賈政二人。

賈赦在寧國府那邊還有個賭局,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一得賈母的話,孫猴子似的躥了出去。邢夫人見自家老爺跑了,也欠了欠身,回自家院子去。賈政帶着林致遠自去前院不說,只是王夫把搬家的事情交給了王熙鳳,自己去梨香院找薛姨媽發泄怒火去了。

迎春、探春、惜春和寶玉幾個就伴在賈母的身邊,聽黛玉講述這一段日子發生的種種事情,也免不了又是一番心酸落淚。

再說王夫人到了梨香院,薛姨媽正和女兒薛寶釵談論林家的事情。一見姐姐王夫人難掩的怒氣,心中瞭然,薛寶釵又是個會看眼色的,忙親自到桌上倒了好茶,“姨媽,請喝茶!”

王夫人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抓住了寶釵的手,嘆道:“看看咱們寶丫頭多好的姑娘,誰要是能娶了你啊,就是有福的!”

薛寶釵故作羞澀的說道:“姨媽就拿我說笑。”

“唉,姨媽可是沒胡說,姨媽倒想是有這樣的福分,將來能得你在我們家長長久久的。只是我們家那位可惡!這麼大歲數了,也不知道享享清福,倒是和我們爭來爭去的。寶丫頭你放心,姨媽自會想辦法,留你在身邊的。”王夫人越看寶釵心裡越喜歡,與之對比,就更厭煩黛玉。

薛家雖然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但卻排在最末。更何況這四大家族在皇城根兒下也不過是個二流的世家,跟真正的皇親國戚比起來相差的太遠太遠。寶釵自來了京城,見的,經歷的都不是在金陵能相媲美的。賈府人丁興旺,兄弟姊妹衆多,家大業大,若真的成了榮國府的當家少奶奶,那可比進宮做個小小的宮女或是到公主身邊做侍讀要好的多。

薛姨媽早就屬意寶玉,到時候他當了自己的女婿,親上加親也是一件美事!只是賈母在這裡擋着終究是個障礙,恐怕還要和女兒從長計議。薛姨媽問王夫人:“剛剛我們沒去,老太太沒說什麼吧?”

王夫人不屑的撇撇嘴,“她能說什麼?你是咱們家的親戚,又不是林家的親戚,幾個小孩子,難道還要人人去迎接不成?我是沒辦法纔去的,要不然誰願意理會他們!”

薛寶釵在賈府的這幾日,和幾位姐妹相處的也好,常聽他們說起林姑娘,都是讚譽之詞,她心中未免有些不是滋味,今天母親特意囑咐自己不準到前院去,所以也沒能看看這林姑娘到底是個什麼人物!寶釵半是挑撥的問道:“姨媽,聽說林家來了好幾個人?”

“可不是?加起來一共四個!沒見過這樣不知趣的,雖說林姑娘是老太太的外孫女,但是那兩個小的算哪門子的親戚?老太太還說一應的花費全不用他們管,我們府裡供給着。如今收拾了西跨院給他們住着,寶丫頭,告訴你哥哥,離他們遠着點兒,省的帶壞了蟠兒。”王夫人倒把薛蟠當成個寶,她今日一見那林致遠就知道不是個什麼省油的燈,可不是林家那個狐媚子似的好對付,要是連累了寶玉和蟠兒,自己豈不是引狼入室?

薛姨媽一聽王夫人的話忙問:“怎麼?這林家還有什麼不正經的人?”

王夫人哼了一聲,“就是他們家的那個程咬金,說是庶出長房家的獨子。這不是來京城趕考了嘛,我看就是個混吃混喝的,也不見有什麼真學問,倒是我們家老爺,一聽說是蘇州的解元,上趕子似的親自送到了老太太那裡!”

薛姨媽心中一動,解元,以前怎麼沒聽姐姐提起這件事兒?只說是個沒出息的舉人。不過要是林家的少爺真的能中,現在和他們家常走動走動,將來蟠兒也許也能有個助力。薛姨媽笑道:“姐姐生什麼氣,你就只管等着好了,他要是能得皇上的青睞,當了官,將來還不是要給你們家報恩,要是不中,你也不必打發,只是每日的飯食弄的清苦些,還不怕他們知趣兒的離開?”

王夫人聽了薛姨媽出的主意,雖然沒什麼大用,但妹妹的話到底能安慰自己,她嘆道:“這倒不用,我只是求佛祖保佑他們家園子趕緊修好,早早的搬出去,可別賴着不走。”

薛寶釵聽王夫人說“賴着不走”時,眼中閃過一抹尷尬之色,卻轉移的話題的問道:“這麼說林姑娘家已經在京中買下了宅院?”

“恩,說是買了前禮部侍郎家的老院子,等整修整修就搬過去。”王夫人說這話的時候半酸半惱,既有豔羨,又有不屑。

薛家母女自是不知這禮部侍郎家的宅子有多大,但看王夫人的樣子就猜到林家新買的房子差不離,否則一向高高在上的榮國府二夫人也不會這個表情。薛姨媽就試探的問:“我們家也不能不和人家見面,要我說,你現在就領着我去老太太那裡,就說我準備了見面禮給林姑娘,或者老太太就高興了?”

王夫人知道賈母正在興頭上,現在只怕是和幾個孫女並黛玉聊的高興,自己去了也是找不自在,王夫人可不希望自家的侄女上來就比人矮一頭,尤其是和林家的那個狐媚子比!於是王夫人搖搖頭,道:“明日吧,今日老太太估計也乏了,你們去未必能見着,明日我和你們一道吧。”

王夫人又惦記前院的寶玉,生怕這孩子見了林黛玉就忘了魂兒,也不再多聊,找了個藉口就離開了梨香院。

薛寶釵親自送王夫人至門口,直到看着轎子消失在轉角的院牆後。鶯兒見姑娘呆呆的站在門口,不由得問道:“姑娘,二太太已經走了,咱們回去吧!”

寶釵本想站在梨香院的門口看看對面的情況,奈何這裡和西跨院中間還有個花園隔着,自然什麼也見不到。寶釵便叫鶯兒:“你悄悄的去西跨院看,那林家現如今是什麼樣子,搬了多少箱子,家中來了多少僕婦。若是有人問起你了”寶釵想了想,笑道:“你去我屋中拿了昨日哥哥給的那包子燕窩,被人見着了就說是我送林姑娘的,若是沒人問,你再回來,知道嗎?”

鶯兒跟着寶釵這些年,自然學會了看眼色,答應了一聲就跑回去拿燕窩。

半柱香的功夫,鶯兒就會來了,寶釵等的正心焦,見了鶯兒忙問:“打聽的清楚了?”

鶯兒答道:“鶯兒只在院門外見了,沒能進到西跨院。林家的車馬不多,大約是五六輛,比咱們家來的時候帶的東西可少多了!”鶯兒心中得意,還以爲是自家有面子,傢俬勝過林家萬分。

PS:今天收到消息,編輯大人決定將本文30W字的預算變爲60W,這意味着驚荷還要繼續努力!每天中午十二點更新!在最近都是一天三千字!

謝謝婷婷398、墮落垃圾池、姬娃、順順666和Chieh-Ching的打賞哦!^_^!驚荷開心死啦~~~~

第349章 一將功成萬骨皆枯第304章 你來我往大打出手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127章 貴戚登門爲求寶鼎第363章 椿木小人借人好運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第177章 夫妻倆面和心不合第356章 探春疑心送畫出府第417章 哥兒姐兒天造地設第174章 聖駕親臨殿試隱患第231章 風波初定紫鵑小產第355章 拆畫重裱偷樑換柱第85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439章 康孝親王第22章 府添新丁惹人憐惜第435章 賈母舍寶玉護賈蘭第348章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第240章 下週大封推,目標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355章 拆畫重裱偷樑換柱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29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上)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514章 口齒難敵林家長媳第293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章 除惡奴林府舊時怨(中)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156章 邢王之爭內宅不寧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375章 爭鋒第163章 大年三十林家家宴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31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下)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43章 渾水摸魚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381章 一劍成名花落誰家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138章 暴風驟雨京城大亂第364章 伴駕第371章 詢問第5章 尼山書院得承師訓第100章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227章 官路亨通林府有喜第454章 誰的忠心第172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294章 賈薔升官新任主簿第132章 林府除孝寶玉求見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344章 林瀟湘對峙王氏婦第513章 通州碼頭四家南下第366章 雍王千歲殿前見駕第421章 豪門逆子 寶玉挨抽第371章 詢問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85章 碧蝶求去致遠挽留第145章 陷入僵局救兵馳援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251章 水調歌頭致遠出招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71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下)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359章 賀壽(中)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50章 寶釵無端猛獻殷勤第494章 各有歸宿(下)第276章 危機四伏二爺護玉第275章 身中奇毒冷箭來襲第445章 鳥盡弓藏第220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99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上)第134章 朱雀大街富錦樓上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111章 求靈簽得大好前程第326章 回程(下)推薦第381章 一劍成名花落誰家第202章 人在旅途闔家上京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470章 溫氏北上途經蘇杭第二百六十章第217章 右都御使狀告致遠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51章 鄭舅媽笑語送翠鐲第136章 黛玉寶釵棋逢對手第308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下)第333章 宣旨(下)第458章 要緊要緊
第349章 一將功成萬骨皆枯第304章 你來我往大打出手第352章 丹青墨寶險境初現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127章 貴戚登門爲求寶鼎第363章 椿木小人借人好運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第177章 夫妻倆面和心不合第356章 探春疑心送畫出府第417章 哥兒姐兒天造地設第174章 聖駕親臨殿試隱患第231章 風波初定紫鵑小產第355章 拆畫重裱偷樑換柱第85章 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上)第439章 康孝親王第22章 府添新丁惹人憐惜第435章 賈母舍寶玉護賈蘭第348章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第240章 下週大封推,目標第21章 訪梅閣裡閒話家常第16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上)第355章 拆畫重裱偷樑換柱第459章 心中明白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29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上)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514章 口齒難敵林家長媳第293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6章 除惡奴林府舊時怨(中)第192章 一曲鳳求凰引知己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156章 邢王之爭內宅不寧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375章 爭鋒第163章 大年三十林家家宴第441章 湘雲譏諷不成反遭羞第31章 遊寒山寺楓橋賞春(下)第169章 襲人吃癟致遠應考第443章 渾水摸魚第426章 北靜王妃拉攏寶釵第381章 一劍成名花落誰家第268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下)第138章 暴風驟雨京城大亂第364章 伴駕第371章 詢問第5章 尼山書院得承師訓第100章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第72章 二十年前恩怨情仇第227章 官路亨通林府有喜第454章 誰的忠心第172章 十年寒窗今科問鼎(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294章 賈薔升官新任主簿第132章 林府除孝寶玉求見第24章 璉二爺返京述家事第515章 荀二奶奶第344章 林瀟湘對峙王氏婦第513章 通州碼頭四家南下第366章 雍王千歲殿前見駕第421章 豪門逆子 寶玉挨抽第371章 詢問第480章 一線生機第285章 碧蝶求去致遠挽留第145章 陷入僵局救兵馳援第146章 有人相助暫離險境第251章 水調歌頭致遠出招第310章 典老爺的苦惱第266章 不是鴻門勝似鴻門(上)第13章 信有山林家在市城第71章 秦可卿魂歸太虛境(下)第95章 夏日遊湖驚聞落水(上)第359章 賀壽(中)第346章 襲人紫鵑聯袂求見第50章 寶釵無端猛獻殷勤第494章 各有歸宿(下)第276章 危機四伏二爺護玉第275章 身中奇毒冷箭來襲第445章 鳥盡弓藏第220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99章 一家有女百家來求(上)第134章 朱雀大街富錦樓上第284章 雁蓉勸說姐妹之情第111章 求靈簽得大好前程第326章 回程(下)推薦第381章 一劍成名花落誰家第202章 人在旅途闔家上京第142章 搜檢林家未有發現第470章 溫氏北上途經蘇杭第二百六十章第217章 右都御使狀告致遠第190章 魯酒淡薄而邯鄲圍第232章 姑嫂小談色衰愛弛第51章 鄭舅媽笑語送翠鐲第136章 黛玉寶釵棋逢對手第308章 黛玉登門姊妹敘情(下)第333章 宣旨(下)第458章 要緊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