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寶玉說賈敘沒死且被東平王府收養,賈母登時嚇病了。賈琮賈環誠心在外頭耗過了晚飯纔回府,直讓人從府門口拉去賈母院子。這哥倆半真半假的掰扯,說賈敘武藝通天、踏牆頭樹梢如履平地,嚇得賈母愈發下不來炕,一聲接一聲命守着房樑屋頂。衆人只口裡應着,實在不知道房樑屋頂當如何守。
賈政急道:“不如去東平王府謝罪去!”
賈琮思忖片刻道:“人家既沒明言,便是有心給咱們府裡留一個面子。明兒我二人去探探口風,謝罪就免了,承認此事對闔府名聲不好。各位姐姐都還不曾出嫁呢。”
賈政連說“很是很是”。
次日他兩個當真跑去了東平王府。自然不是謝罪的,是邀功的,告訴穆老頭賈母被嚇得如何如何了。穆老頭嘆道:“正經這般纔是報復呢,你們五叔過些日子自然能想通的。”他們都說“老爺子英明”,遂陪他玩了一整日,回去只說穆家言語模糊,拿不準是何意。
賈母心中那一絲僥倖也沒了,日夜膽戰心驚,凡有一絲響動皆覺得有刺客進了屋子。後竟是史湘雲出了個主意,在房樑上栓許多鈴鐺,但有人從上頭穿過必然碰響鈴鐺。賈母立時命人將樑上像掛蜘蛛網似的掛滿了鈴鐺。鈴鐺不響,賈母便安神些。但凡不留神進了點子風絲兒,鈴鐺一響,她立時驚坐而起、寢食難安,區區三五日的功夫已老了十歲,依着後世的話便是神經衰弱。賈琮聽了鴛鴦之報,長嘆一聲:“這纔是活受罪呢。要我說倒不如早死了事,偏她老人家身子骨兒素來好,這罪還不定受到什麼時候。”
賈母一病,王夫人精神頭兒立時好了,連說話都順暢許多。這一日寶玉前來請安,王夫人趁勢說:“你媳婦身子弱,也不便服侍你。我這裡有兩個好丫頭,讓她們跟了你去,早晚也好照看你些子,我也放心。”四周的幾個年輕的丫頭齊刷刷吸了一口冷氣,暗暗互相張望。彩雲垂着頭如木頭人一般。
寶玉道:“老祖宗纔剛病着,孫兒身邊添人算怎麼回事?我屋裡的人足夠使了,太太不必掛念。倒是太太病着,最當有人好生伺候着纔是。”
王夫人笑道:“我這一屋子的丫頭媳婦子還不夠使麼?寶玉,她兩個皆是老實的,你須得好生待她們。”這便是硬塞了。
寶玉想了想道:“若是給我,便算是我的人麼?我說了算麼?”
王夫人笑得慈眉善目,道:“既給了你自然是你的人,你想怎樣你說了就算。”
寶玉點點頭:“既這麼着,兒子多謝太太賞賜
。”
王夫人喜不自禁的喊:“春蘭,秋蘭!”兩個十五六歲、模樣白淨水靈的丫頭驚喜滿面,急忙上前跪下叩頭。“你們就跟着二爺去吧。今後他就是你們主子,我只把他交給你們,好生照看着。”
兩個丫頭齊聲稱是,喜得眼淚都出來了。
寶玉面色無波,向王夫人深施一禮:“謝太太賞賜!還望太太好生保養。”
王夫人笑道:“快回去吧,我這裡有的是人伺候,不用你了。”
寶玉再行一禮,當真領着兩個丫頭便走,只是不曾細看她們一眼。
那兩個丫頭心中狂喜,又有幾分惴惴的,緊緊跟着寶玉。誰知才走了不一會子,便覺得道路不對。她兩個互視了好幾眼,秋蘭膽子大些,上前道:“二爺,可是走錯路了?”
寶玉低眉道:“沒錯。”
秋蘭小心翼翼道:“奴才瞧着……這個彷彿不是回咱們院子的路?”
寶玉瞥了她一眼:“咱們院子?”
秋蘭見他面色清冷,吃了一驚,道:“不……不像是回二爺院子的路。”
寶玉“嗯”了一聲:“這是去珠大嫂子院中。”
她二人又互視幾眼,猛然一喜!是了,太太只隨口將她們給了二爺,還不曾告訴旁人呢。珠大奶奶如今管家,月錢份例皆須得她過手纔是。遂愈發歡喜。
一時到了李紈院子,李紈親從裡屋迎了出來,笑道:“怎麼寶兄弟今兒得空來我們家逛來了?”
寶玉向她一躬到地,正色道:“大嫂子,這兩位姑娘是太太剛纔賞給我的。因我那院子小,住不下這麼多人,又不忍心拒了太太一片慈心。特來求大嫂子,放她們兩位出去嫁人便是。”
兩個丫鬟大驚,齊聲喊:“二爺!”
寶玉目不斜視再行一禮,不待李紈與兩個丫頭有舉動,連屋子都不曾進去,竟拿起腳來走了!餘下一院子丫頭婆子目瞪口呆。
李紈還有什麼不知道的?見那兩個丫頭要追,急忙命人攔住她們。眼見寶玉沒了影子,兩個丫頭驚惶不已,放聲大哭。
李紈瞧了她們幾眼,道:“哭什麼?出去嫁人不比留在府裡當丫頭好麼?你們模樣都好,還怕不得丈夫喜歡?”又嘆了一聲,“你們且瞧瞧,彩雲都二十了,還沒放出去呢。”
秋蘭哽咽委屈道:“太太允了我二人姨娘的。”
李紈冷笑一聲:“白姨娘還沒死呢。”
兩個丫鬟齊齊打了個冷顫。半晌,春蘭喏喏的說:“有太太呢……”
李紈瞧着她道:“太太活的久還是寶二奶奶活的久?太太還下不來牀呢,誰知道來日能不能替誰做主。你們可知道老祖宗是因爲什麼緣故病的?寶玉是爲了你們好。不然,他犯得着管你們死活麼?”
榮國府的閒話從來傳得快。老太太早年害死老姨奶奶並先前國公爺庶子之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兩個丫鬟面面相覷,許久,撲通跪倒在地,不再多言了。
那頭寶玉一徑回了自己院子,只做無事,不曾跟湘雲提起半句。
又過了兩日,起.點傳信來,賈敘已經查出了當年的案底。那殺朱桐之父並義忠親王小世子的竟是個和尚,法號歸明,平素便在京城西門外的天齊廟住着
。那廟乃前朝所修,近年已漸漸殘破荒涼。賈琮倒是知道這個廟的,原著中有個專做虛假廣告的道士“王一貼”便在那兒混。只是他們廟裡招牌掛着“廟”,實在和尚道士都有,頗爲混雜。
賈維斯平素不愛說話,聞信先嘆了一聲:“竟是出家人。”
賈琮道:“保不齊人家是先當的殺手後出的家。”
賈維斯搖頭道:“既是佛家子弟,豈能殺生。”
賈環道:“他到當真應了那句話。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主。”
遂喊來衆人聚齊在柳氏木材行,將此事說了。
朱桐驚愕了半日:“出家人?!”他咬牙道,“枉我有時還想着終究各爲其主。若不殺了此人對不住佛祖。”
“哈?”賈琮詫道,“你還想過各爲其主?哎呀朱桐你真是好人!從前我以爲你和龔鯤差不多都是無賴,是我錯了。”
近些日子龔鯤一直住在龔三亦那裡照看老頭的傷勢,今兒商議要事特將他喊了過來,聞言苦笑道:“朱先生,龔某原本也是謙謙君子,因臣肖其主,漸成如今這般性子。”
賈環也說:“從前我也是石秋生那般性子。”
賈琮橫了他一眼:“從前你的性子與幺兒哥哥相近,只不過你年幼些沒他沉穩罷了。這麼多年,你早就跟我差不多皮了,怎麼他還如當日一般?”
賈環張嘴纔要反駁,秦可卿咳嗽一聲,賈環不敢說了。柳湘蓮在旁呵呵直笑。
賈琮道:“我五叔那頭得來的消息,此僧功夫極高,不是尋常人能對付的,朱桐這樣的書生想都不用想。且天齊廟是個混雜所在,保不齊還有什麼旁的人物兒。”
龔鯤問道:“羅泰娘那兒可查過?”
賈琮道:“查過,旁的都尋常,唯有一條古怪。此僧安於貧困卻好茶。茶之一物本是燒錢的。這個歸明雖佛法平平,卻總有施主送他好茶。”衆人皆輕輕一笑。他接着說,“天齊寺本身倒查不出什麼來。越平凡的地方越安全,人家是朝廷的要緊殺手,大而化之便好。”
龔鯤問:“依着五老爺所言,那個歸明功夫究竟如何?可有個比喻?”
賈琮道:“橫豎十個我們也不是對手。”乃看着朱桐,“你是非要親手復仇還是宰了他就算?”
朱桐道:“殺父之仇,我必親自下手。”
賈琮拍掌道:“那就是你和龔鯤的事了。此人厲害,除非等龔老頭痊癒,不然咱們餘下這羣大蝦米小蝦米皆不是對手。”柳湘蓮咳嗽兩聲,賈琮只做沒聽見。
龔鯤道:“他的仇人,自然他去想主意。想不出來我再想。”
朱桐淡然道:“既知道是誰便不難。”
龔鯤含笑道:“坐等先生高謀。”
賈琮賈環柳湘蓮三隻手同時伸向最後一塊核桃酥。
數日後,天齊廟來了一位香客童秀才,說是來還願的。這廟雖破,仍是每日預備停妥了許多紙馬錢糧供過往香客使。那童秀才是位進京遊學的外地書生,燒罷香後便在廟中稍逛了逛。雖其泥像神鬼猙獰,此人並不懼怯,慢悠悠觀賞了一回。後退至道院歇息,遇上了這裡當家的老王道士,便是賈琮曾提過的“王一貼”。此人本是個江湖術士,慣常與各色人等說話,見了這位童秀才也說了兩句子曰詩云,哄得了幾個香火錢。
童秀才道:“聽聞王道長的膏藥包治百病,可有一貼能治懼內麼?”
王一帖上下打量着他道:“秀才懼內?倒是瞧不出來
。”
童秀才擺手道:“不是晚生。晚生遊學京中,家裡帶來的盤纏漸漸花盡,囊中羞澀,如今在一個鋪子當帳房維持生計。東家爲人豪爽大方,凡與他一道出門子,些許小錢他皆替我們付了,平素在外頭吃飯喝酒也是他付賬。唯有一樣。東家懼內,從不肯去花樓,每回我與夥計們去花樓逛逛皆得自己掏銀子。倘或東家能不那麼怕媳婦兒就好了。”
在旁伺候茶水的小道士面上露出鄙夷來,那王一帖卻半分不顯,拍手道:“這個容易。用極好的秋梨一個,二錢冰糖、一錢陳皮、水三碗,梨熟爲度。每日清早吃這麼一個梨,吃來吃去就好了。”
童秀才指着他道:“好個老道士,又來哄人。這不過是尋常的冰糖梨子,清熱止渴,解肺熱咳嗽、喉癢痰多,與懼內何干。”
王一帖笑道:“原來秀才知道這個!那我再換個旁的養生方子如何?甜滋滋好吃不傷人,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懼什麼內!那時就見效了。”
童秀才搖頭道:“怪道人說你是個油嘴的牛頭。”
正說着,門簾子一掀,從裡面出來一位極美貌的女子,童秀才不禁拿眼睛一路跟着人家瞧。那女子向王一帖微微頷首便走了,王一帖倒是站起來打了個稽首。那女子纔剛出門,童秀才扭頭望着王一帖賊兮兮賤兮兮的晃着腦袋道:“你這道士好不老實,屋裡還藏着個這般嬌媚俊俏的小娘子~~”
話音剛落,只聽“當”的一聲,童秀才尚未來得及動彈,便覺有什麼東西壓着頭皮飛了過去落在地上。待他不覺伸手一抹,額前的頭髮被壓着根兒削斷了一小片!不禁張着嘴悚然看王一貼。王一帖伸手指了指地下,只見一個四面溜光的銅錢滴溜溜的在青磚上轉動,還沒停下。
童秀才大驚!“這這這……這女子是什麼人?”
王一帖“噓”了一聲,擺擺手道:“你這秀才好大膽子!那女子便是城西一霸秦大掌櫃秦三姑。雖是個寡婦,她男人當年可了不得,是響噹噹的一條好漢!這女人一身功夫皆是跟他學的,還將她丈夫留下的事業愈發做大了。你敢調笑與她?可不是尋死麼?”
童秀才恍然:“原來她就是秦三姑!聞名已久,我們家老闆娘甚是瞧得上她。”
王一帖道:“你們老闆娘想必也厲害的緊。”
“可不是麼!”童秀才興致盎然,方纔之驚嚇早都丟去九霄雲外了,“我們老闆娘也標緻的緊,無怪乎老闆將她看得跟寶貝似的。”
王一帖擊案道:“我就說麼,懼內的男人,老婆要麼是個潑婦,要麼是個美人!”
他兩個又說了好半日的市井閒話,童秀才終於想起自己的頭髮來:“哎呀!待長出來又得許久!難看的緊,如何是好。”
王一帖瞧着他道:“秀才倒是不見愁苦。”
童秀才嘿嘿笑道:“橫豎我明年也不科考,不礙事,無非讓下頭的夥計笑話幾聲罷了,隨意尋個藉口便是。這位秦掌櫃當真是個美人兒,漫說是幾根頭髮,縱讓她捅了一刀我也樂意。”
王一帖只笑說他“色膽包天”。又扯了幾句,童秀才便告辭走了。
誰知他剛走了不過小半個時辰,外頭馬蹄聲得得響起,竟是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趙承親自領着人來了!原來,方纔有捕快在衙門的茅廁裡發現了一張黃紙,上頭用血寫着:“天齊寺惡僧歸明殺我,此仇不報不回地府。”並有一個嬰兒的血手印。趙承大驚,當即命仵作查看,確是人血。因恐是冤魂告狀,趙承急忙過來天齊寺查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