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還在潛山一線打生打死,但朱碧華卻不得不回到九原。
作爲現代時空的特種兵,朱碧華團體此前想像的很多問題,其實都過於簡單了。現在,感覺出了問題,而且是整體戰略出了問題。
此前,衆人紙上談兵要從現代口引進“魚窩”戰機,也就是著名的米格21戰機,國產的殲7戰機。
有些特種兵開過更先進的戰機,但也僅僅是開,能夠開上高空,也能夠正常降落,但其能力也僅此而已。
畢竟特種兵們學習戰鬥機駕駛技術,不過是應對特殊情況下的逃命而已,絕不是由他們駕駛戰機去消滅敵人。
事實上世界各國在執行與戰機有關的特種作戰時,都會在特種部隊中帶上相關的飛行員或機械師,專業的事總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才行。
因爲銀河企業集團與種花家達成有關軍火物資出口高度一致的默契,銀行企業集團說想要一批殲七戰機,不但支溫平表示沒問題,就是曾福山上校也出面接待了朱碧華。
雖然後續工作將由銀河企業集團的CEO肖遠洋去完成,但事情畢竟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但這事在後續的安排中卻出了問題。
出問題的不是支溫平那邊,而是時空戰隊通過多次擴編,終於有種花家的空軍退役飛行員加盟,這讓時空戰隊的軍事水平最短的那一塊,終於有了一些彌補,不然全部是外行說話。
這位名叫莊云溪的飛行員,加入時空戰隊的決策團隊後,第一次會議就對從現代時空引進殲7戰機去抗戰時空提出了反對意見。
“爲啥?”參與會議的時空戰隊高層,沒想到自己找來的專家啊,怎麼就來反對自己了?
“如果殲7到了抗戰時空,依然由現代時空的飛行員進行飛行作戰,由現代時空機修師進行修理,我沒意見。但如果你們想引進殲7,然後由抗戰時空培訓飛行員,再培訓機修室,再搞定所有作戰、訓練、維修等環節,我只能說你們想多了!”
“……”衆人沒鬧,因爲別人說得很專業。
“你們知道飛殲7的飛行員,需要培訓多少年麼?它的機修師雖然學習多少年麼?”
“……”衆人自然不知。
“殲7到種花家,正值60年代末,那時的飛行員選擇對象是高中畢業生。他們入伍後,首先是航校學習,先進行理論學習,然後纔是航校教練機操作升空,等飛到2000小時左右時間後,可以上殲7;上殲7訓練到200小時以後,飛行算是合格,可以升空作戰。當然,抗戰時空對戰沒那麼激烈,整體上可以降低。
但是,諸位,70年代的高中生能與現時代的高中生相比麼?空中飛行器是時代的產物,對空中飛行器的理解也需要時代背景。
我的意思是,如果由抗戰時期的高中畢業生,一點基礎也沒有就來開始學飛行,想要升空打日本,至少得三年時間!而從高中生起培養一個合格的機修師,大概也得三年時間!
而且,這是指極度聰明的那一批人,智商稍爲低下一點的,極可能連啥是電子都搞不清楚。我要說的是,這種超越時代的培養,技術斷代後的培養,其成本是極度高昂的,也是事倍功半的。”
說起這些內容,莊云溪一點也不客氣。
“那你說,我們的空軍怎麼辦?難道不辦空軍了?”巴洛日扎其實也是現代空軍的有力推動者,在他看來,有40架殲7,就可以對付小日本了。
“呃,各位大哥、老闆,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在抗戰時空辦空軍不是你們這樣辦的,你們都是陸軍出生的人來辦空軍,真的是想多了。
其實,我們有這麼好的條件,能夠幾乎隨時來去現代時空,而且幾乎所有的物資、技術都不受限,爲何不在九原這個地方,攀一攀航空科技樹呢?
招一批抗戰時空的初中生、高中生、技校生和大學生,從最簡單的螺旋槳飛機、最古老的航空發動機開始,一代一代地追趕。
我想以我們強大的技術背景,一年時間追趕到1920年代沒問題吧,再用1年時間追趕到1930年代沒問題吧,而第三年,我們至少可以在製造技術上,與最先進的美國、德國等保持一致了。
而且,只要我們機制好,能夠保證一步先、步步先的優勢,此後的種花家,難道還會落後於人?”
看着衆人有些懵的樣子,莊云溪繼續說道:“如果引進殲7,想要保證其正常升空,必然要建立一支維修隊伍,從現代時空引進機修師,引進機修設備,可抗戰時空真的需要這種他們完全看不懂的設備麼?
而機修師的引進,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百上千,他們願意參與這場抗戰遊戲麼?從時空穿梭的經驗看,其實戰爭人才,包括經營人才都好引進,因爲他們可以打了就走,幹了就走,可技術人才卻不一樣,你叫他來抗戰時空解決一個問題然後又回去?抗戰時空有人接手?”
“莊云溪的話說得很好,那麼,莊先生對我們的海軍建設,有沒有建議呢?”
朱碧華其實受到了觸動,作爲時空商人載具的擁有者,他比別人先接觸到時空穿梭,而且貌似因爲他隨時都在穿梭,他的智力等素質也提高到了人類的相當高度,所以他一聽就覺得莊云溪這話是金玉良言,唯有如此,自己等人哪天離開了,抗戰時空也還會有一個用得上的工業技術與技術技術。如果直接引進殲7,除了直接打日本有點效果外,對抗戰時空的種花家,意義並不大。
“海軍我不太懂,但技術問題都是共通的。我聽說你們要搞導彈驅逐艦,艦艇上那一套,你們是準備從現代引進海軍來操作,還是找抗戰時空的人來操作?
而最終的結果,貌似這也不是抗戰時空的,種花家也很難從這種先進海軍裝備上學到什麼。所以,如果你們真的要搞海軍,我以爲還是要去找個海軍的專業人士,最好對各國海軍艦艇發展有研究的人來負責。
海軍相對於空軍,要略爲好搞一點,畢竟種花家的海軍包括造船人才有一定基礎,全國找三五千人不成問題。
如果海軍從30年代基準技術水準開始造艦,千噸小艦開始,到三五千噸,七八千噸、萬餘噸這樣攀升經驗,因爲其鋼鐵與機械的便利,想來也並不困難。”
莊云溪的話,非常老成。聽完之後,原本堅持引進殲7的巴洛日扎,首先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他說,“原來我覺得,穿梭到抗戰時空,只要打小日本有利的事,我們都要做;現在看來,打小日本有很多可做之事,但如何做卻有個講究,是以我們的想法爲標準,還是以種花家發展的需要爲圭臬。過去,我們確實想當然了一些。”
這場會議的當天,就推翻了過去的一些決定,新立一個攤子,九原航空工業公司,由莊云溪擔任公司CEO,從無到有,發展種花家的航空工業企業。
而這件事決定之後,時空戰隊也通知陽先生,戰略調整之後,希望延河能派初高中畢業生來九原參與航空公司的建設以及飛機的研究與製造。
會議一結束,朱碧華就在自己的專屬活動區內,發動了時空穿梭。
沒有之一,朱碧華就是這個時空裡最忙的人。
他此去現代時空,是去運送鋼鐵。
在北海,環球企業集團請來的德國貿易代表希爾德康定已經等了他一天。與德國建立聯繫,是朱碧華時空穿梭後一直潛藏於內心深處的一個計劃。
在早期,朱碧華有一個利用德國人的想法,即利用德國人把歐洲砸個稀巴爛。但最近朱碧華的境界在不斷提升。
種花家與歐美的關係,並不是仇恨與報仇的關係,而是有如後世語境東風與西風的關係,說到底是兩種文明的對峙與衝突。在這樣一種理念關照下,我們會發現,以種花家爲代表的東方和整個西方的衝突,就不是幾十年的得失成敗,也不是一兩百年內的得失成敗,而是整個文明從誕生開始就差不多互相較量,直到最後分出勝敗的歷史。這個歷史,不是幾百年,也不是既有的上千年,它可能是包括未來千年在內的數千年甚至上萬年時間。
也因爲如此的,現在的朱碧華,說白了就是要找到一個固定的客戶,這個客戶相對而言還比較嚴謹、誠信,並以此獲得種花家應得的利益。
……
在北海一片椰林中的臨海別墅裡,朱碧華會見了希爾德康定,雙方用英語交談。沒辦法,哪怕朱碧華是特種兵,可也不會德語。
“希爾德康定先生,讓我們喝一杯,一起祝賀德國近年取得的建設成就!”朱碧華與人閒聊時,比較喜歡喝一杯的形式,當然喝的內容不限,茶也可,酒也可,飲料也可。
此時,朱碧華招待希爾德康定的是來自現代時空最簡單的鮮榨橙汁。這種酸酸甜甜的東西,西方人特別喜歡。
“也恭喜朱先生領導的環球企業集團,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成績,並且在維護種花家主權的作戰中表現十分出色。”希爾德康定也說了一句賀詞。
“呃,希爾德先生,你們德國不是與日本結盟了麼,你這樣說,日本人可不會高興的?”朱碧華道。
“朱先生,你多慮了。種花家不是有句話,朋友各交各的麼?就我個人而言,我也是反對日本侵略種花家的。”希爾德的話裡,透露出一種務實的精神。
“好吧,我相信種花家的未來會更好的;日本人,在種花家佔不了任何便宜。”朱碧華端起杯子自己喝了一口,繼續說道:
“我們環球企業集團,最近一直在尋找路徑,與德國官方商業人士聯繫。我們有一些好東西,想賣給德國。”
“爲什麼是我們呢?而不是英國或法國?”希爾德可沒那麼容易上當。
“因爲德國最需要,所以德國纔出得起價格。”朱碧華道。
“爲何說德國最需要?”希爾德想要藉此考驗一下朱碧華對德國瞭解多少。
朱碧華想了想,組織了一下語言:“德國人很優秀,但德國卻很悲劇。因爲德國後起,當德國崛起之時,這個世界已經被瓜分完了。優秀的德國人理當獲得與其國力相當的大國待遇,所以戰爭是德國人的宿命,當然世界各大國在崛起之路上選擇戰爭也是慣例,譬如美西戰爭、普法戰爭、百年戰爭等無數戰爭。
德國的悲劇在於,其他國家的戰爭,都是兩兩對打,可德國的戰爭卻是以一國之力同全世界對打!一戰的德國輸了,一紙巴黎和約捆綁了德國,但是德國人不甘屈服,在元首的帶領下重新站了起來。但請容我說句不恭敬的話,僅以德國之力,真的很難對抗整個歐洲的傳統勢力。”
“德國並不想對抗誰。”希爾德覺得朱碧華是在套話,立即反對他的這個觀點。
“呵呵,即使德國不對抗誰,但整個歐洲卻要對抗德國啊!你們難道不見,馬其諾防線修建得多麼強壯,那是對德國不友好的態度;你們難道不見,蘇俄在東歐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那些國家的排德情緒正在日益漸烈?”
“沒想到,朱先生身居遠東,卻對歐洲形勢如此瞭解。我敬你一杯!”希爾德這是無話找話。
彼此說的這些,不外是對即將到來的生意進行砍價。
“呵呵,希爾德先生客氣了。如果不因爲這個,我與你也不可能在此見面。”朱碧華準備直入主題。
“那是,那是。我聽聯繫人講,朱先生手上有很多好東西,不知這些東西都包括哪些內容,朱先生能否詳細說說?”
沒想到說了一陣閒話,還是希爾德先切入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