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章 百姓陳氏一家

崇禎十七年夏天,對於北京城到塘沽官道一線的人來講,是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日子。

朝廷建設渤海大道,上百里路以三十丈的寬度,要從北京城修到塘沽。傳說那車道上平整得如鏡子,竟然纖塵不染。

傳說大道中間,還要建一個丈寬之綠化帶,那綠化帶的圍欄比地主家門前的石獅子還要漂亮。

如果僅僅是這樣,不過是朝廷的事兒,大家看個稀奇罷了。

大家之所以感到特別幸福,是因爲朝廷修路,要徵道路兩邊人家的勞力。

徵勞力有啥幸福呢?祖祖輩輩又不是沒被徵過,而且很多還是有死無生。譬如修長城,就死了很多人啊!

但這次是真的幸福!

那告示上不是講了麼,只要一個正常的勞動力,不論男女,認真勞動,不偷奸耍滑,每天不但有一日三餐管飽,男勞力還可獲得4斤米麪+1兩鹽或1兩糖,女勞力則可獲得3斤米麪+1兩鹽或1兩糖。

這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喲,當初自然有人不信。但當朝廷的衙役和村長等,將米麪鹽糖等運到村長家裡時,有膽子大的人決定去試試。

這一試,竟然成了!上工當天,不但吃到了三頓飽飯,中午一頓,竟然還有三片厚厚的肥肉,天啊肥肉啊,俺都好多年沒吃過了。

到了晚上回到村子裡,竟然還真的從村長家裡領到了4斤米麪,以及1兩鹽巴。至於那個糖,呃,還是先領點鹽巴吧。

好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一陣風一樣席捲着渤海大道兩側的數百個村莊。

只用了三日,幾乎不用動員,甚至有讀書的生員、秀才等也跑來參加築路勞動。

秀才與生員啊,當然不用直接去挖土運土了,而是直接將他們弄進了培訓班。培訓啥呢?培訓新式土石方丈量、計算法,培訓工程管理人員,教會他們現代小學四則混和運算。

最終的目標,是讓他們能夠承擔最基礎的工程管理與技術工作。

這些秀才與生員,平時可驕傲得很,你如果去請他來學習,他絕對會說你那個叫“不務正業”,非聖賢書,他們堅決不讀。

但當他們迫於生計壓力,又看到每天有米麪的前途後,啥聖賢書的,皆不再言語。而且腦瓜子靈光的,竟然很快就上了手,沒用多久時間,竟然學會了比較複雜的運算方法。

這再一次證明,經濟利益的手段對於人來講,是最基本的刺激手段。

唯有在經濟利益或生存權問題解決之後,其他激勵措施纔會起作用。不然,那始終是表象,鏡中花,水中月。

……

靜海縣楊郭莊,農民陳老三家。

陳老三今年四十七歲,二十五歲那年娶了一門逃荒而來的媳婦,現養育有三兒一女,老大二十一歲,老二十九歲,老三十七歲,小的是個女子,今年也十三歲了。

老大二十一,在大明早就該娶媳婦了,可家裡除了三間草棚外,無任何餘財,看到下面還有兩個兄弟,也要等豐娶媳婦,哪怕是媒婆也不願意踏進這道門,這陳家幾年內要娶三房媳婦,這可是燒錢的事呢。

所以陳老三忍不住要打小女的主意,今年已經十三歲了,最遲明年就把小女給嫁出去,這樣好給老大把個人問題解決了。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自己當父親的,也深知這個責任。

但是,陳老三的主張,遭到了他三個兒子的集體反對。四兄妹,兄友弟恭,小妹嫺淑,一家人和和氣氣,怎麼能隨便找個人家給嫁了呢。

就在陳家因爲男大當婚問題,快要暴走的時候,村子裡貼出一告示,一名秀才在那裡歪頭歪腦地念着。

一邊念還一邊說,“這啥文告啊,全大白話,無一點文采!”

但是這大白話的告示,陳老三一家算是聽懂了。

“爹,我覺得這事兒可以一試。”老大陳棗說道。

“萬一去了就回不來呢?”陳老三沒少聽老一輩人講,朝廷徵勞役,從沒輕鬆過的。

“即使回不來,那也能帶回些米麪啊,你看這,還有鹽巴和糖呢。這可是新鮮事。”陳棗說道。

“好吧,你明天去看看。”陳老三覺得全家人老死在這個村子裡,也不是一個辦法。

參加渤海大道勞動,可以在村長處報名,也可以直接到工地上報名,但無論在哪裡報名,都要簽字畫押,認準自己的管事頭兒,以便勞動結束後領取報酬。

陳棗因爲當時沒看到村長,所以直接跑到十里外的工地上去了。他去的很早,天還沒亮就出發,到了工地時,正看到一羣人端着碗吃着飯,碗裡是白米粥或小米粥,每個人面前還放着一個小碗,小碗裡是鹹菜,筷子上還串着兩個大饅頭。

他一看到這一幕,就挪不動腳步了。

“兀那漢子,可是來修路的?”正在張羅的管事看到一個漢子望着自己的營地,一臉羨慕,他哪不知道,又有人來了。

至於管事,當然歡迎有人來他這兒上工了。因爲人愈多,他做的工程就愈多,他手下的工程就做得愈快,上面會根本這個給他獎勵。如果他做得又快又好,下一次有工程量,上面會首先聘用他。

“我,我,我……”陳棗第一次遇到這事兒,有些緊張。

“是來修路的,就過來簽字畫押,然後吃飯!”管事見陳棗炸不出個屁來,也就沒了耐心。

“是,是,是!”這一下,陳棗聽懂了,跑了過來。

管事見果然收到了一個勞力,當即問了姓名、住址、年齡,寫好後,讓其畫押按手印。完事後讓廚房給了他一大碗白粥和一小碗鹹菜,筷子上還串着兩個大饅頭。

“饅頭就兩個,白粥不夠還可以添。”廚房的人說道。

其實饅頭也是隨便吃。但剛來的人,只允許吃兩個。因爲怕他們突然吃多了出問題。

可以說,來自現代的朱碧華們,對這個時代的大明百姓,充滿着人性關懷。只是這種關懷有時候要鬧一些笑話而已。

譬如這時,陳棗就看到一個傢伙吃完手上的饅頭後,又跑進廚房抓了一個。

“掌櫃的,爲啥他吃完後還可以拿?”陳棗問道。這個,事關他的福祉,所以他要問清楚。

“這是上面的規定,新來的,怕你們聽撐着,所以只給兩個。待兩天後,你想吃多少都可以。”管事解釋這個,也很熟練,因爲他解釋過很多次了。

這天早晨,雖然陳棗只吃了兩個饅頭,但白米粥卻喝了三碗,上午幹活,也很賣力氣,而且這傢伙腦瓜子不笨,幹活時知道如何用巧勁。

“這小子,是個人才啊!”管事當即將其調整爲組長,也即帶五六個人成爲一個組,專事某件事。

“組長?啥組長?俺不會幹啊!”陳棗推辭道。

“組長每天要多領1斤米麪,你幹不幹?”管事沒那麼多耐心。

“我幹,我幹!”陳棗聽到可以多領一斤糧,哪有不幹的道理。至於會不會,看看別人的組是怎麼幹的,不就清楚了麼。

果然,下午的時候,陳棗擔任了組長,管事給他調來了幾人,合爲一個小組,專門給板車上土。

晚飯後,陳棗找到管事領取糧食,說家裡等着米麪下鍋呢。

管事自然沒意見,只是讓其次日準時來吃飯就行了,如果錯過了飯時,就只有餓着上工了。

“管事大人,我還有兩個兄弟,一個十九,一個十七,不知你這裡還要不要人?”手上提着糧食,陳棗突然有個想法。

“要啊,怎麼不要,再多的人我這裡都需要。你全部都喊來吧!”管事說道。

就這樣,楊郭莊的村民們,在看到陳家大兒子提回5斤米麪和1兩鹽巴後,包括陳家一家在內,一共有二十多人跟着陳棗上了工地。

至於陳家一共六人,包括陳棗的母親和小妹妹在內,則正好組成一個小組。

管事看到陳棗如此會來世,當即摸出了十多個銅子拍在他的手上,“小夥子,好好幹,朝廷不會虧待你的。”

其實這個管事,就是受過安天軍訓練,但最終沒有進入安天軍的人員,不過這樣的人,已經習慣了安天軍的管理方式,所以當時沒有進入安天軍的上千人,朱碧華並沒有將之淘汰,而是進行了有效安排。

確實可以想象,一個大明時空的人,接受過三個月的現代軍事紀律訓練,哪怕他是頭豬,在這個時代也該算個人才了吧。

沒有人知道,楊郭莊的陳老三家,從此開始了發跡的路子。

當天結束,他們家領到23斤米麪以及6兩鹽巴。這23斤米麪,在這個糧食極度缺乏的年代,差不多就要值一個大半個銀元了。

一個星期後,陳家除了領米麪和鹽巴外,陳棗做主,開始領一些布匹,讓母親給全家人縫製衣服。

同時陳家全家人也開始搬到工地上居住,以便每天多睡兩個小時。

一個月後,陳棗已經被提拔爲管事,每月可領8個大洋及100斤米麪了,陳家計算秋收之後,立即起地基建瓦房。

以這樣的掙錢速度,他們陳家到了秋收後,至少可以掙到100個大洋的財富。

這個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危險與波折。

有一天,隔壁幾里路外的一個工地,遭到了附近土匪的搶劫。二十多個手拿兵器騎着高頭大馬的土匪,殺害了廚房守護財貨的值夜人員,但卻弄響了警報。

這羣土匪搶了數十袋米麪和半口袋銀元,正在席捲而去。結果卻遭到了管事的狙擊。

管事手持一支連發火銃,噠噠一梭子,就打下來幾個土匪,然後又是一梭子,又打下幾個土匪。

餘下的土匪見狀開逃,可管事也是會騎馬的人,當即騎上一匹戰馬,向着土匪追去。在追到大約五里路遠的時候,管事已經將二十幾個土匪全部擊斃,不但將全部的財貨搶了回來,還多出了50匹戰馬的戰利品!

次日,整個渤海大道工地上,都傳頌着這名管事的英雄事蹟,而那些遠近聞名的土匪杆子,不但沒敢再來搶劫築路工地,甚至還遠遠地撤離了這一片地區。

“大哥,我們不會有危險吧。”這事兒發生後,小妹陳小花有些緊張。

“你這丫頭,有啥危險。你沒聽說麼?我們的管事,與出事工地的管事,當時就是一個班的,而我們的管事,槍法可比那個管事還要好呢。”最後這句,自然是陳棗腦補上去的。

“這個年頭啊,這錢真還不好掙!”陳家老父陳老三感嘆道。

在這件事情之後,上面來人調查,找每個小組長了解情況,並問了各位組長對這事兒的態度。

“那羣土匪,想不勞而獲,該殺!”陳棗記得,他當時就是這樣說的。

一段時間之後,管事找到陳棗說,“我們晚上有個培訓班,是講工程管理的,不知你有沒有興趣聽聽?”

“可我不識字啊?”陳棗知道這是他的劣勢。

“不識字沒關係,我在幾個月前,也是一字不識,現在不是能寫能認千多字了?主要是,你願不願意學!”

“我願意!”陳棗當即表態道。

因爲陳棗感覺到,這對他來講,極可能是一次機會,如果抓住了,此後極可能像管事這樣,可以管數百人的大工地;如果沒抓住,或許在這個工地結束之後,就只有回老家過此前的那種生活了。

在那天之後,陳棗多了一項任務。

不過這項任務並不完全是在晚上進行,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也有講課識字。就這樣,陳棗最初以誠實打動了管事,後來以努力澆鑄着人生之基。

但這事,陳老三卻不太理解。

“你每天晚上飯後,去哪了?”陳老三問。

“我跟管事去培訓了,他們教我識字,再教我學習工程管理!”

“教你識字,學習工程管理,你別被別人給賣了吧!”陳老三不太看好陳棗的行爲,“我們小老百姓的,老老實實掙自己的錢就行,別去東想西想。”

陳老三這樣說,其實是聽到了一些傳言,說這條渤海大道,是啥安天軍主持修煉的。而安天軍是幹啥的呢,他們是從海外來的,來到大明後,專門搶劫大戶人家的財貨。聽說過晉商八大家麼?現在晉商八大家,所有的財貨都被搶了,所有的人都被抓了,還打死了幾千個家丁。

這個傳聞,其實是在大戶人家中流傳的,目的是激起大家對安天軍的反抗。但傳到陳老三這樣的人耳中後,自然就會走樣。這種專事搶劫大戶的作爲,是正常的作爲麼?這自古以來,就是殺頭的行徑啊!

“爸,你這樣說,叫親者痛仇者快!你忘了我們家最初的窮困樣子了麼,我們能過上今天的日子,是誰給我們的恩典?

我覺得管事有些話說得很好,一個人想要生活好,就得吃苦奮鬥努力,一個家庭想要生活好,就得團結齊心勁往一處使;一個人想要走得更遠,就要明理讀書識字!

你可能不知道管事的過去吧?管事在過去也與我家一樣,是一個普通農民,空裡窮得揭不開鍋。

幾個月前,管事被招進安天軍,可訓練三個月後,綜合考覈卻在三千名後,無緣成爲安天軍士兵,但經過三個月培訓的他們,個個都是如龍似虎一般的人才,所以安天軍並沒有忘記他們,而是任用他們作爲管事,來管理這條路的修建。

管事可說了,只要這條路建好後,我們每個參與建這條路的人的名字,都會被收進一本書裡,永世紀念,名垂史冊!”

143章 局勢複雜030章 此去延河011章 誰給誰下馬威?065章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005章 八路在行動,有人在裝逼158章 行動派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156章 當幻想變成現實125章 皇商末日(2)025章 夜襲鬼子聯隊部013章 大軍壓境,緊急備戰090章 潛山殲敵(2)076章 有戰鬥就會有犧牲132章 忌憚,未來131章 自討其辱041章 茅山之戰(5)135章 百姓陳氏一家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33章 夜狙037章 茅山之戰(1)014章 巖頭溝伏擊戰(1)063章 致命遊擊(3)153章 蓋達生態試驗區109章 送禮,奏對107章 現代時空一日遊016章 一邊倒的屠殺153章 蓋達生態試驗區101章 任務書104章 天下全圖013章 大軍壓境,緊急備戰024章 全幅武裝,詭雷殺鬼136章 大西軍091章 潛山殲敵(3)147章 絕對威懾003章 時空商人載具093章 輜重兵第6聯隊的悲劇041章 茅山之戰(5)048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067章 曾經的特戰對決066章 尚城會談059章 戰前襲敵(3)149章 51號計劃125章 皇商末日(2)142章 石破天驚044章 年終,漸進019章 “爆菊花啊,真爽!”114章 輕取涪州110章 大明皇家商行098章 商路拓展099章 超級油庫041章 茅山之戰(5)125章 皇商末日(2)105章 飛天龍舟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017章 沿路追殺007章 朱同志的覺悟真高066章 尚城會談090章 潛山殲敵(2)158章 反擊(1)046章 從無到有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026章 惡戰091章 潛山殲敵(3)151章 還是叫安德森空軍基地104章 天下全圖085章 向氏兄妹064章 致命遊擊(4)001章 暖陽陽的冬日下085章 向氏兄妹031章 連續遇敵,旅途愉快126章 崇禎的感慨102章 寧武關,神兵降115章 進擊的星時空(1)030章 此去延河143章 局勢複雜070章 意外發現與意外失誤075章 九原攻略095章 協同作戰(2)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53章 艱難抉擇094章 協同作戰(1)149章 51號計劃144章 直接怒懟040章 茅山之戰(4)065章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027章 有卵子的與沒卵子的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86章 爲共和國崛起挖盡全球礦山073章 澳洲唐人自治縣088章 鐵血手段,混編縱隊123章 代理商057章 戰前襲敵(1)081章 系統升級與“綁定狀態”079章 九原守衛戰(3)045章 嘉苑工業園區140章 遼東之戰(3)142章 石破天驚009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011章 誰給誰下馬威?
143章 局勢複雜030章 此去延河011章 誰給誰下馬威?065章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005章 八路在行動,有人在裝逼158章 行動派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156章 當幻想變成現實125章 皇商末日(2)025章 夜襲鬼子聯隊部013章 大軍壓境,緊急備戰090章 潛山殲敵(2)076章 有戰鬥就會有犧牲132章 忌憚,未來131章 自討其辱041章 茅山之戰(5)135章 百姓陳氏一家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33章 夜狙037章 茅山之戰(1)014章 巖頭溝伏擊戰(1)063章 致命遊擊(3)153章 蓋達生態試驗區109章 送禮,奏對107章 現代時空一日遊016章 一邊倒的屠殺153章 蓋達生態試驗區101章 任務書104章 天下全圖013章 大軍壓境,緊急備戰024章 全幅武裝,詭雷殺鬼136章 大西軍091章 潛山殲敵(3)147章 絕對威懾003章 時空商人載具093章 輜重兵第6聯隊的悲劇041章 茅山之戰(5)048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067章 曾經的特戰對決066章 尚城會談059章 戰前襲敵(3)149章 51號計劃125章 皇商末日(2)142章 石破天驚044章 年終,漸進019章 “爆菊花啊,真爽!”114章 輕取涪州110章 大明皇家商行098章 商路拓展099章 超級油庫041章 茅山之戰(5)125章 皇商末日(2)105章 飛天龍舟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017章 沿路追殺007章 朱同志的覺悟真高066章 尚城會談090章 潛山殲敵(2)158章 反擊(1)046章 從無到有018章 “八嘎,這是特種作戰!”026章 惡戰091章 潛山殲敵(3)151章 還是叫安德森空軍基地104章 天下全圖085章 向氏兄妹064章 致命遊擊(4)001章 暖陽陽的冬日下085章 向氏兄妹031章 連續遇敵,旅途愉快126章 崇禎的感慨102章 寧武關,神兵降115章 進擊的星時空(1)030章 此去延河143章 局勢複雜070章 意外發現與意外失誤075章 九原攻略095章 協同作戰(2)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53章 艱難抉擇094章 協同作戰(1)149章 51號計劃144章 直接怒懟040章 茅山之戰(4)065章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027章 有卵子的與沒卵子的137章 建華半島,望京城086章 爲共和國崛起挖盡全球礦山073章 澳洲唐人自治縣088章 鐵血手段,混編縱隊123章 代理商057章 戰前襲敵(1)081章 系統升級與“綁定狀態”079章 九原守衛戰(3)045章 嘉苑工業園區140章 遼東之戰(3)142章 石破天驚009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011章 誰給誰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