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改變戰爭形態的小東西

第70章 改變戰爭形態的小東西

幾天的時間轉眼即逝,一下子就來到了七月中。

“真的是難喝,遭不住。”

之前在醫院檢查時,那老醫生稱周長風有些陰虛,於是開了藥方子讓他按時喝藥調理一二,後者於是照辦了。

只是這混搭了石斛、天門冬、桑椹等等藥材的湯藥實在是不好喝,幾天下來周長風還是沒能適應。

他苦着臉又喝了一大口涼白開,這才沖淡了口中奇怪的中藥味。

這時候門外傳來了腳步聲,接着有人報告道:“營長,有您的信。”

走過去開門之後,周長風發現自己一下子收到了兩封信?

如今的信封不同於後世較常見的橫版,而是豎版,左中右三個豎着的紅框,分別寫收信人、收信地址、寄信地址。

這兩封信都已經被拆開過了,並在正面蓋上了鮮紅的方形印章,表明覈查無誤——得等混三旅班師以後纔會中止這個戰時覈查書信的條例。

他邊走邊看了下,普通黃褐色信封的是寄自武漢府的,另一個看着就好精緻許多,是白色牛皮紙的,寄自本地應天府。

周長風拆開信封,發現是自己姐姐寄來的,大意就是她通過廣播和報紙獲悉了戰況,聽說他所在的單位開赴了前線,於是來信一封,等班師了要他儘快回信。

在周長風的印象中,自己這位已經嫁人的姐姐是個相當自立的女人,年幼時父親陣亡,母親要工作,可以說周長風從小是被姐姐帶大的,而且在報考南京武學的時候,也是有她幫忙才勸服了母親。

至於另一封信,他打開之後展開信箋,先看了眼落款,“夏筱詩”三字格外顯眼。

再從開頭看起,「周長風先生惠鑑……」

一邊閱信,周長風一邊感慨道:“這手小楷也太好看了。”

不得不說,一手賞心悅目的好字確實能大大增加觀感。

簡單來說,這信的大意就是問他還要不要那支手槍,要的話她過兩天送還回來,除此之外還閒扯了幾句其它的。

還啥啊,給都給了,收着唄。

講真,周長風現在還沒打夏筱詩的主意,他覺得先交流一段時間再作打算比較好,於是便隨手寫了回信。

在將兩封信的回信都寫好之後,他隨手拉開抽屜,從一串郵票中撕了兩張下來,貼好以後讓人投遞去混三旅郵政所的留守單位那兒去。

如今戰爭尚未告終,自己所屬的單位也在返回的途中,之後還要補充與休整,接下來至少有一個月近乎於放假。

這幾天無所事事,周長風已經覺得有些無趣了,於是便琢磨着是不是該給自己找點事幹。

首先是總結一下這次戰鬥的經驗教訓,以及己方存在的疏漏的問題,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並不是說打了勝仗就可以目空一切了。

不過這事不着急,等部隊回來了、安頓好了再搞。

在那之前,先乾點信手拈來的事吧。

他從櫃子中的一疊雪白宣紙中抽了一張,然後拿起鉛筆和直尺,一邊思索一邊繪製了起來。

在戰爭史上,總會有一些小發明起了大作用,乃至影響了戰爭形態。

比如刺刀的規模應用,就徹底淘汰了長槍兵,讓火槍兵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存在,也使得排隊槍斃的戰術趨於完善。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由於形勢危急、時間倉促,後明世祖沒有閒暇組織生產良品率低且更加耗費工時的燧發槍,他麾下的步兵實際上靠的是長槍、弓箭、重型火繩槍打天下的。

但是在中後期,逐漸量產的燧發槍取代了一些精銳部隊的火繩槍,由於不必擔心引燃同伴身上的火藥,燧發槍步兵線列可以更爲密集,火力在理論上更強。

不過實際情況卻並不是理想化的,由於燧發槍天生存在啞火率高達十分之一的弊病,將領們對之並不感冒,覺得這種又貴又不可靠的玩意很雞肋。

同時又因爲套筒式刺刀的打造加工非常費時費力,產量一直不足,所以直至後明軍隊收復燕京的時候,裝備燧發槍與刺刀的部隊也只有廖廖幾支精銳。

相同數量的燧發槍步兵部隊想要在作戰效率上超越火繩槍步兵部隊,刺刀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比如同樣是一千人,火繩槍單位是火槍兵和長槍兵各一半,而燧發槍單位如果裝備刺刀,則可以全員火槍兵。

但如果做不到全員裝備刺刀,那麼燧發槍單位的性價比是比不了火繩槍單位的。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後明世祖死得太早了,後明平定天下之後的第二年冬天他就突發腦溢血駕崩了。

沒了他的刻意推動,在亞洲再無敵手的明軍自然沒有推動力去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了,比如攻略烏斯藏的明軍將領甚至在塘報中明確吐槽燧發槍的啞火率太高,以後只配火繩槍即可。

勉強稱得上對手的是入侵奴兒干都司的沙俄哥薩克,不過在驛道重新修建完畢後,侵略者們依仗的簡陋棱堡則被明軍用上萬斤火藥給炸飛上了天,隨後就被五比一的優勢兵力給淹沒了。

自那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缺乏強有力的軍事威脅,明軍陸師的武器裝備就一直在原地踏步。

值得一提的是,倒是水師覺得蓋倫船挺好用,於是除了大量輕型戰船之外,閩粵水師一直維持着一支小規模的重型艦隊,目的是清剿南洋地區實力雄厚的囂張海盜。

這支重型艦隊一般有四艘74炮蓋倫船與六、七艘48炮蓋倫船,以及十幾艘24炮的中式大鳥船。

特殊之處在於,閩粵水師的蓋倫船除了艏斜桅和艉桅使用歐式三角軟帆之外,幾根主桅均爲中式硬帆,這是最大特色。

一般來說,這支艦隊會在秋冬之際下南洋巡邏剿匪,最後前往舊港宣慰司,這時候因爲洋流和季風的緣故,會有許多商船出海,因此也應運而生了大量的海盜。

其出海剿匪逐漸形成了定例,就如同曾經的明朝邊軍每年都會組織人馬出塞放火燒荒一樣。

在舊港宣慰司再度失陷以後,閩粵水師的這支小規模的重型艦隊的出海範圍就只止於南沙羣島了。

當時的時候情況是,荷蘭人、英國人、葡萄牙人都想把大明勢力趕出南洋地區,但由於貿易順差的緣故,又怕會導致大明對他們實施貿易禁令,於是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場聯合行動,鼓動當地土著叛亂,並派遣軍隊喬裝打扮後參戰,將舊港宣慰司的失陷僞裝爲土著暴動。

之後當皇帝派來的太監前來問責時,荷蘭人賄賂了他,使他回京奏稱收復舊港是得不償失之舉。

由於大明幾乎不存在貿易逆差,因此文武百官實際上對於南洋地區沒多大興趣,也沒什麼動力——天朝地大物博,洋人要上門來買東西,我們何必自己冒險出海?坐在家裡收錢不香嗎?

於是收復舊港的計劃就此不了了之。

而那支重型艦隊並未因此消亡,它前後一共存在了一百七十年之久,並一直維持着戰力,直到第一次戰爭中被英軍圍殲而覆滅。

——-——-——-——

【看了評論,大家的建議有道理,世祖比世祖更合適,如果用後者的話,後明就更像是一個獨立的朝代了,後明世祖→後明世祖,這兩天抽空把前文都改掉。】

【承蒙支持,上了小喇叭推薦,需要一句能吸引人的推薦語,大家有沒有好主意?】

(本章完)

第693章 南瓜!阿拉斯加灣大海戰第659章 饑荒威脅浮現;你驅逐 我接納第445章 安南精兵?此乃百虎齊奔第688章 最終策略;人心惶惶第432章 死亡行軍?懲戒行軍!試着往裡邊灌第152章 拖拉機都比這靠譜第120章 復讀(╳)補課(√)第451章 島嶼攻防戰的實質;裝甲航母學派第273章 第二七章 不宜觸碰;竟無一人是男兒第304章 第三章 小戰一場;你陸軍挨炸關我空第483章 夜襲;瓜島圖拉吉島海峽海戰第433章 一百桶特製燃料;絕妙的篝火晚宴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432章 死亡行軍?懲戒行軍!試着往裡邊灌第154章 苦差事誰喜歡?第117章 年輕人不要太氣盛第16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29章 背水而戰,死守;卡胡盧伊坦克戰第441章 託雷斯海峽的瘋狗;迷航卻青史留名第107章 第一〇四章 挖牆腳的海軍第606章 第六九章 不計時日,奉陪到底;賺麻第653章 不論如何擊沉她!落幕炮戰第578章 看在朝廷的份上,搭兄弟們一把!打第98章 揚長而去第666章 復興魚雷攻擊;靜電近炸引信第202章 奇葩潛逃;決戰前夕第589章 戰略相持落幕了;截殺!截殺!第539章 爭執不下的戰局;自由輪?教化輪!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這不是坑人嗎?第391章 高昂成本;急轉直下的戰局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145章 血戰大學城第683章 怎麼辦?只有殺!戰壕奇兵棒!第75章 提防戰後綜合徵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42章 有拳揮不出的無奈第216章 敲定戰車;突發天災第450章 建功立業和數沙子;雪絨花之威第80章 誅賊第166章 汪汪隊,出擊!第553章 狼羣在途,山雨欲來;敵人在那諮政第627章 第六三章 對罵互嘲,各做退讓;攻勢進行時第367章 遊街展示,耀武揚威;爭購南征公債第184章 對不起,不可能第117章 年輕人不要太氣盛第379章 升遷宴;不是御前會議的御前會議第641章 臨陣脫逃;巨獸之覆亡第382章 將材與帥材;準備啃硬骨頭吧第71章 空心裝藥破甲彈第394章 第三九章 決戰阿拉斯!你停下來幹嘛第417章 金烏計劃的坎坷;兩面包夾之勢第85章 東拼西湊第115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477章 差點參加自己的葬禮;傘兵 捕俘第59章 論述裝甲部隊第186章 空襲!空襲!第304章 第三章 小戰一場;你陸軍挨炸關我空第575章 以史爲鑑;三十六計中最好的辦法是第531章 最殘酷一戰;究竟誰該投降?第605章 第六八章 墨西哥與巴西炮灰計劃;荷第77章 身後事第607章 第六一章 老虎泥地跑 十里一拋錨;第95章 攪它個天翻地覆第492章 造不如買 買不如搶!裙幄之宴第287章 僱保姆贈保鏢;護衛艦太離譜了,寄了第483章 夜襲;瓜島圖拉吉島海峽海戰第60章 特色醫療第492章 造不如買 買不如搶!裙幄之宴第269章 夜襲!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12章 第二〇九章 衣食根本;打板子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435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止對澳攻略?關於若干爭議問題的解答第91章 不以爲意的英國人第221章 空投奇葩事;不告狀不舒服第540章 來信無數 迷妹衆多;自認爲有道理的第564章 意料之外的磁控管;艾爾文龍梅爾是第493章 伶牙俐齒;航空工業的長足進步第469章 掠襲突防!敵人可能比我們做的更好第306章 第三二章 釜底抽薪;一個倒黴蛋的回第410章 第四六章 御前會議;兩大喜訊第556章 第五六章 那是T34?異變突生!第153章 第一五〇章 敢跟憲兵叫板?第85章 東拼西湊第443章 這就是一種自信;發偏師 出奇兵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107章 第一〇四章 挖牆腳的海軍第616章 變節投敵?不論真假!鋼鐵洪流第170章 你不會真想篡位吧第426章 這個綽號不好聽;水瓶和瓶塞第83章 同樣的地點 不同的境況第208章 第二〇五章 落幕;走向失敗的勝利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341章 朕的子民不遜於先祖!真以爲你們是第182章 戰爭見聞第181章 降臨伊比利亞第92章 若無必要 勿增實體?第248章 漢字漢語太難了;順勢與逆勢
第693章 南瓜!阿拉斯加灣大海戰第659章 饑荒威脅浮現;你驅逐 我接納第445章 安南精兵?此乃百虎齊奔第688章 最終策略;人心惶惶第432章 死亡行軍?懲戒行軍!試着往裡邊灌第152章 拖拉機都比這靠譜第120章 復讀(╳)補課(√)第451章 島嶼攻防戰的實質;裝甲航母學派第273章 第二七章 不宜觸碰;竟無一人是男兒第304章 第三章 小戰一場;你陸軍挨炸關我空第483章 夜襲;瓜島圖拉吉島海峽海戰第433章 一百桶特製燃料;絕妙的篝火晚宴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432章 死亡行軍?懲戒行軍!試着往裡邊灌第154章 苦差事誰喜歡?第117章 年輕人不要太氣盛第16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29章 背水而戰,死守;卡胡盧伊坦克戰第441章 託雷斯海峽的瘋狗;迷航卻青史留名第107章 第一〇四章 挖牆腳的海軍第606章 第六九章 不計時日,奉陪到底;賺麻第653章 不論如何擊沉她!落幕炮戰第578章 看在朝廷的份上,搭兄弟們一把!打第98章 揚長而去第666章 復興魚雷攻擊;靜電近炸引信第202章 奇葩潛逃;決戰前夕第589章 戰略相持落幕了;截殺!截殺!第539章 爭執不下的戰局;自由輪?教化輪!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這不是坑人嗎?第391章 高昂成本;急轉直下的戰局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145章 血戰大學城第683章 怎麼辦?只有殺!戰壕奇兵棒!第75章 提防戰後綜合徵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42章 有拳揮不出的無奈第216章 敲定戰車;突發天災第450章 建功立業和數沙子;雪絨花之威第80章 誅賊第166章 汪汪隊,出擊!第553章 狼羣在途,山雨欲來;敵人在那諮政第627章 第六三章 對罵互嘲,各做退讓;攻勢進行時第367章 遊街展示,耀武揚威;爭購南征公債第184章 對不起,不可能第117章 年輕人不要太氣盛第379章 升遷宴;不是御前會議的御前會議第641章 臨陣脫逃;巨獸之覆亡第382章 將材與帥材;準備啃硬骨頭吧第71章 空心裝藥破甲彈第394章 第三九章 決戰阿拉斯!你停下來幹嘛第417章 金烏計劃的坎坷;兩面包夾之勢第85章 東拼西湊第115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477章 差點參加自己的葬禮;傘兵 捕俘第59章 論述裝甲部隊第186章 空襲!空襲!第304章 第三章 小戰一場;你陸軍挨炸關我空第575章 以史爲鑑;三十六計中最好的辦法是第531章 最殘酷一戰;究竟誰該投降?第605章 第六八章 墨西哥與巴西炮灰計劃;荷第77章 身後事第607章 第六一章 老虎泥地跑 十里一拋錨;第95章 攪它個天翻地覆第492章 造不如買 買不如搶!裙幄之宴第287章 僱保姆贈保鏢;護衛艦太離譜了,寄了第483章 夜襲;瓜島圖拉吉島海峽海戰第60章 特色醫療第492章 造不如買 買不如搶!裙幄之宴第269章 夜襲!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12章 第二〇九章 衣食根本;打板子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435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止對澳攻略?關於若干爭議問題的解答第91章 不以爲意的英國人第221章 空投奇葩事;不告狀不舒服第540章 來信無數 迷妹衆多;自認爲有道理的第564章 意料之外的磁控管;艾爾文龍梅爾是第493章 伶牙俐齒;航空工業的長足進步第469章 掠襲突防!敵人可能比我們做的更好第306章 第三二章 釜底抽薪;一個倒黴蛋的回第410章 第四六章 御前會議;兩大喜訊第556章 第五六章 那是T34?異變突生!第153章 第一五〇章 敢跟憲兵叫板?第85章 東拼西湊第443章 這就是一種自信;發偏師 出奇兵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107章 第一〇四章 挖牆腳的海軍第616章 變節投敵?不論真假!鋼鐵洪流第170章 你不會真想篡位吧第426章 這個綽號不好聽;水瓶和瓶塞第83章 同樣的地點 不同的境況第208章 第二〇五章 落幕;走向失敗的勝利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341章 朕的子民不遜於先祖!真以爲你們是第182章 戰爭見聞第181章 降臨伊比利亞第92章 若無必要 勿增實體?第248章 漢字漢語太難了;順勢與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