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遇到商隊

侯大勇知道阿濟格在注視着自己,他強忍着沒有回頭。

讓阿濟格傷心欲絕,實非侯大勇所願,可是沒有其它選擇,除非願意一輩子在大興安嶺打獵。“風”歡快地一陣小跑,阿濟格的目光追隨着侯大勇,寬厚的背影慢慢變小,最後消失在地平線上。

南行路上,天高雲淡,森林茂密,河水清澈見底,侯大勇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並不急於趕路,一人一馬在草原上不緊不慢地行走,以前許多沒有想過的問題紛至沓來。

“現在中原形勢怎樣?如何找到柴榮?能否在其帳前效力?”

“上天即然讓我回到五代十國,就應有他的道理。”

“我回到這個時代,是否會影響到以後的時代?按照蝴蝶效應,即然事情已經發生改變,那麼未來的變化是否越來越大。”

“記得在軍校時,教授提出一個問題,人造衛星的大小由什麼決定,同學們給出許多答案。最後教授的答案卻出人意表,衛星的大小是由馬屁股決定,爲什麼,很簡單,因爲最初衛星及其生產工具是由火車來運輸,所以衛星大小要和火車相匹配,火車大小由軌道決定,軌道大小是根據當時兩匹馬的屁股寬度來製造,所以,衛星大小是由馬屁股決定。荒謬吧,卻是真實的。這是一個路徑依賴的問題。那中華民族選擇那條道路是由什麼來決定,由一笑傾城的妲己來決定?由孔子和學生在春guang明媚的三月那一次次交談來決定?還是秦始皇橫掃六合來決定?而讓一個現代軍人回到這個時代,又能決定什麼?”

問題如亂麻,越理越多越理越亂。

穿過大遼河後,景色爲之一變,出現了大片大片荒蕪的土地。想來這裡應是渤海國故地,遼國攻滅渤海國後,連年征戰,原來開墾的土地大多被拋荒了。侯大勇原來還擔心遇到遼國驃騎,但是走了兩天竟未遇到一人。侯大勇暗自感嘆:從遼河南下,在現代社會實際是環渤海經濟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現在卻幾成無人區。

又行一日,空氣中已帶有絲絲鹹味,侯大勇猜測到可能要遼東灣了。到達海邊時已近黃昏,一望無際的大海出現在眼前,慢慢又在黑夜中隱去,只有潮起潮落激起的浪聲,深邃而遙遠,令人心生敬畏。

經過三天行程,人疲馬倦,侯大勇決定休整一天再行。三天行程,侯大勇沒有遇到一個人,雖說隱士需要無人的環境才能清修,可是侯大勇不是隱士,一天無人還可以,數天沒有見到一個人卻讓他感到頗爲不安,入夜,侯大勇燒起一堆篝火,藉着火光驅走寂寞。

人是羣居動物,聚在一起時,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問題,但是當一個人長期單獨面對大自然,心靈將會受到更大的考驗。侯大勇在火光中取出手機,妻子還在溫柔地囑咐:“老公,注意身體,不要太辛苦,少喝點酒,要想我和妹妹。”這一段話是侯大勇參加軍演時妻子特地錄在手機裡的,侯大勇當時還笑妻子年紀不大已開始囉嗦,誰知妻子的囑咐成爲絕版。手機雖然沒有信號,侯大勇仍不停地撥打家中的號碼,可是奇蹟仍然沒在發生。

經過一天休整,侯大勇在第五天又開始出發。走着走着,“風”突然興奮起來,不停地打着響鼻,侯大勇猜想“風”可能有什麼發現,便任由它跑。果然,“風”帶着侯大勇來到一個營地。

聽到馬嘶叫,營地裡出來兩人,身上都掛着刀。兩人相貌相近,一人40歲左右,另一人不足20歲,一眼就能看出是父子。兩人出來時,神色有些緊張,手自然地放在刀柄上,中年人見只有一騎,這才鬆了一口氣。

雖然侯大勇沒見過這個時代的古代漢族人,兩人也沒有特殊之處,侯大勇卻憑直覺判斷這兩人應是漢人,互相打量一會,中年人問道:“你是渤海人?”

侯大勇沒有聽得太明白,現代各地方言差異很大,特別是福建、廣東、上海這些方言,外地人就象聽外語一樣,想來古代交通不便,不同地域交流更少,方言差距應同樣存在或者更大。侯大勇雖跟着粟末靺鞨人學過一些當時語音,仍然沒有聽懂。有上次筆書的經驗,侯大勇立刻下馬,抽出匕首在地上書寫:“我是幽州人,侯大勇。”

中年人見侯大勇拿出一把黑沉沉匕首,手指習慣性地觸到大刀刀柄。見其在地上所寫漢字,放下心來,也寫道:“我是何褔貴。爲何侯郎一人在此?”

侯大勇見此人所寫,稱對方“郎”,想來這是相互間的稱呼,學着寫道:“我是北地漢人,契丹人佔了幽州後,我隨靺鞨部族北上,因不慣北地苦寒,想回到中原,幸遇各位。”

何福貴又寫道:“北地強盜馬賊甚多,我們要到滄州,如侯郎願同往,等我向劉郎說說,讓侯郎和我們一道回去,行否?”

“我願意和你們同行,感謝。”侯大勇寫道。南下之時,聽靺鞨部人曾說,過渝關(山海關)要有關防文書,侯大勇正在爲過渝關而發愁,聽何福貴相邀請,立刻答應下來,並對何福貴再三表示感謝。

何福貴帶着侯大勇進入營地,見過商隊主人劉三。劉三是滄州商人,常到白頭山、興安嶺一帶收購關外特產,又把中原的生活用品販到關外。當時,中原與東北交往密切,雖然政權不段變化,民間的交易卻一直頻繁活躍。

何福貴、侯大勇進入劉三帳中之時,劉三正舒服地躺在一張躺椅上喝茶,聽何福貴把事情經過說完,並不說話,只是用眼角瞟了侯大勇一眼,精光一閃而逝。侯大勇也沒有說話,上前用手一拱,作了個揖。劉三見侯大勇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態度不卑不亢,暗暗稱奇,面上不動聲色,只點點頭,算是答應了何福貴的請求。

何福貴、劉三很輕易地把侯大勇留在商隊,有二個原因,一是侯大勇是漢人,商隊慣例,在胡地遇到落難漢人能幫就要幫,不幫則會被人認爲薄情寡義,被人瞧不起;二是更重要的原因,近來在渝關北側,活躍着一夥契丹族馬賊,爲首的叫悉獨官,狡猾賽過狐狸,狠毒猶如狼羣,過往商隊被劫掠不少,大部分馬賊劫掠財物後,並不要人性命,唯獨悉獨官既要財又要命,商隊談悉獨官色變,因而,北上商隊越來越少。劉三對悉獨官心存顧慮,何福貴身爲護衛頭領,對悉獨官也着實擔心,兩人見侯大勇身材高大,攜帶武器,故有心召其做爲護衛,增強力量。

何福貴見侯大勇對中原話似懂非懂,就放慢語速,邊比邊說,詳細地把這個商隊的情況向侯大勇作了介紹。侯大勇在靺鞨部時,已學過這個時代的語言,有了一定基礎,經四五日,連蒙帶猜,基本能弄懂何福貴所說。

至此,侯大勇準確知道現在是廣順二年,正是郭威稱帝的第二年,而柴榮正在澶州,也就是現之濮陽,任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

劉三家族是滄州著名大族,家族有土地千畝,其兄劉二郎劉存孝爲滄州節度使。劉三常年在滄州和北地往返,爲家族積累了大量財富。這次北上的商隊共有五十餘人,因商隊所販貴重物品着實不少,專門請有護衛,何福貴是商隊護衛頭領,還有另一個護衛頭領趙武。

滄州歷來是胡漢爭鬥的戰場,民間習武風氣很濃,何福貴出自滄州著名武術世家,武藝高強,家傳十二路“何家刀”,招式兇狠,鮮有對手。何五郎是其子女中武藝最好的,深受何福貴所喜,數次護衛,何五郎都出了大力。護衛隊副頭領趙武,也出自滄州武術世家,但何趙兩家多年不和。這次劉三北地之行,除了經商外還另有特殊使命,爲對付悉獨官,確保萬無一失,把趙武和何福貴一併請來,趙武雖說武藝高強,爲人卻氣量狹窄。何福貴並不想和趙武共同護衛一個商隊,劉三多次相邀請,推脫不得,何福貴這才同意和趙武一起共同護衛商隊。

何福貴眼光獨到,對侯大勇黑沉沉的匕首印象深刻,當接過侯大勇的匕首,用手指試了試刀鋒,把玩良久,驚歎:“果然不出所料,此刀樣式古樸,鋒利無比,真神兵利器,干將、莫邪不過而而。”侯大勇對於何福貴的眼光也是暗自佩服,則連稱:“此爲家傳,實不知何人所鑄。”何福貴的徒弟都知侯大勇有一寶刀,紛紛拿來觀賞,有好事者還拿來銅錢,試試此刀到底如何鋒利,結果銅錢被輕易砍成兩半。

趙武冷眼瞧着何福貴的徒弟們圍着侯大勇,侯大勇是何福貴所招攬,便對侯大勇心生敵意,當趙武的徒弟向其述說匕首的鋒利,趙武冷笑:“一把破刀,有何稀奇。”

趙武並不掩飾對侯大勇的敵意。侯大勇從何五郎口中知道了何趙兩家不和的事,暗道:“原來把我當成何福貴的人,這我不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此後趙武數次挑起事端,侯大勇知其出自武術世家,不知其武功到底有多歷害,一直隱忍不發。

每天商隊停歇,何福貴和趙武都要督促各自弟子練習武藝,當然,何福貴和趙武互相防備,都在距離對方很遠的地方練習。對於古代武功,侯大勇有一絲好奇,不知古代武功到底如何,是否有武打小說中那麼神奇。擔心終有一天要和趙武衝突,侯大勇趁趙武練功之時,使出部隊偵察所用手段,認真觀察了趙武的武藝。侯大勇對趙武武藝作了基本概括:爲北派武術,大開大合,注重腳法,實戰性強,不好對付。但是武功還沒有達到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神奇,自己應是可以對付。

何福貴多次詢問侯大勇所習何藝,侯大勇卻說只習粟末靺鞨人的箭法,拳腳、刀法都是和山中野獸搏鬥所用,並未習藝,侯大勇說的是實話,特種部隊所學招式皆實用兇狠,都是一招制敵,除了摔跤外,還真說不上練過什麼武藝。

當趙武多次挑釁後,侯大勇決定要找個時機教訓他。

時機很快就來了。一日,商隊正在歇息,侯大勇提水去爲“風”洗刷,當經過趙武帳篷時,趙武假裝不經意間,把一桶髒水潑到侯大勇的身上。劉三、何福貴等商隊衆人都見到此事,衆人均覺趙武過份,何福貴忍不住說:“欺人太甚。”

趙武站在帳篷前,似笑非笑盯着侯大勇。侯大勇知道這是懲罰趙武的良機,事由趙武挑起,衆人都見到,打敗趙武則可一戰立威,免得以後商隊再有人找麻煩。

侯大勇擦乾淨臉上的髒水,走到趙武身前,非常冷靜,卻又非常清晰地罵道:“豬頭,活得不耐煩,吃屎去吧。”罵完,一口痰向趙武吐去。趙武躲開痰,還沒有反應過來。侯大勇緊接着又罵:“豬頭,來、來、來,讓你家大人教訓你。”此時代,滄州語中大人意爲父親,侯大勇此語,極爲侮辱趙武。這是侯大勇的戰略,既然要教訓趙武,就要讓他刻骨銘心,策略上是先激怒趙武,讓他在憤怒中犯下錯誤,一擊得手,避免和他纏鬥,讓他的武藝發揮不出來。

這時,商隊的人見侯大勇出言不遜,他們都知道趙武的歷害,暗叫不妙。果然,趙武氣得滿臉發紫,何福貴暗暗叫糟,來到劉三身旁,希劉三阻止這場爭鬥,劉三卻並不表態。

趙武和侯大勇來到中間空地,雙方開始對峙。趙武已經恢復了平靜。侯大勇暗暗稱讚:畢竟是武術世家,搏擊經驗豐富,能在搏鬥前制怒。

侯大勇一個跨步衝拳向趙武面部擊去。何福貴見此拳平淡無奇,只是力大勢沉而已。嘆道:“侯郎果然未練過拳腳,這下怎麼可好。”趙武同何福貴想法一樣,不禁生出輕視之心,格開侯大勇這一拳,立刻開始反攻,用一招“黑虎搗心”直取侯大勇胸部。面對趙武又重又狠的一拳,侯大勇不退反進,猛地大步向前,迫近趙武,趙武重拳雖擊中侯大勇,因距離過短,已無殺傷力,而侯大勇趁機快速用雙臂拉住趙武的脖頸,發力收緊雙臂,趙武身體被迫前屈,侯大勇以一技猛烈的膝撞,撞中趙武的胸部,趙武當場昏迷不醒。

侯大勇這招來自泰拳,名爲拉頸撞膝,是部隊偵察兵常用的一招,屢試不爽,兩軍相逢特別是偵察兵相逢,根本沒有時間和敵人過招,招招都是足以結束戰鬥的殺招。侯大勇先激怒趙武,然後示弱,再以一招兇狠、驚險的泰拳,快速結束比試,整個過程是經過認真策劃,而非魯莽之舉。

見到這個結果,商隊衆人目瞪口呆,都沒有想到比試在一招之內就結束,倒下的卻是實力強勁的趙武。

(第五章完)

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2章 開辦實業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章 首戰告捷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7章 怪人王樸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章 烽火熄滅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章 救濟難民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章 救濟難民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
第305章 南下之路(二十)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章 小人難防第2章 開辦實業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206章 廟堂之高(三十六)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326章 蕩盡羣雄(三)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10章 中牟縣令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1章 首戰告捷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150章 爭奪河套(十五)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08章 廟堂之高(三十八)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05章 清水河畔(二)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34章 決戰幽雲(二十五)第165章 爭奪河套(三十)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45章 鹿死誰手(七)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7章 怪人王樸第143章 爭奪河套(八)第3章 烽火熄滅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97章 廟堂之高(二十七)第203章 廟堂之高(三十三)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287章 南下之路(二)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245章 鹿死誰手(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3章 大軍奇襲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209章 廟堂之高(三十九)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11章 清水河畔(八)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1章 救濟難民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28章 姐姐病了(一)第40章 節度三州(四)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148章 爭奪河套(十三)第1章 救濟難民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